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86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86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经营上,目前的新北纸业已经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有了北林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之前在省内公益墙体事件之后一系列的荣誉,公司的发展很顺利。

    除了目前的北林造纸厂之外,公司还在规划将冰城的两家造纸厂兼并下来。

    销售部那边做的也着实不错,沿用了李宪之前的的营销策略,新浪特优卷纸和餐巾纸已经开始向接壤龙江省的辽省和吉省渗透。

    订单量节节攀升,产能正在着手扩大,陈树林那边正在筹划着把卫生纸的广告打到两省的省台去。

    见公司后方稳定,李宪便联系了徐茂和,将已经处理掉的机床款共计1200万收了回来。

    按照目前市场的现状看来,一线城市女性对卫生巾的认可程度最高。为了利润和品牌推广等方面考虑,他想着在业务发展前期,先以一线城市为目标。这样的话,龙江的地理劣势就显现了出来。

    考虑到产业链原料的供应,入市时间方面的因素,他不准备自行建厂,而是打算直接收购现有的国营厂进行生产,利用其目前已经完整的生产结构直接进入市场。

    综合这些因素,他看中了滨城大连——那里,有一家名为红花的国营卫生巾厂。

    在将公司的事情全都交代完了之后,他便带着司扬和尚菲几人直接乘火车到了大连。准备和当地的主管部门谈一谈,看看有没有承包或者是并购的可能性。

    大连这个城市李宪来过两次,但是很明显,现在的滨城还跟而是多年后没法比。楼还没那么高那么多,路上的汽车也稀稀拉拉,没有后来那车水马龙的景象。

    可饶是如此,凭借渤海之滨,背靠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地理优势,这座集港口,贸易,工业,旅游等优质产业为一身,身为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滨城日后的辉煌现在就已经初现端倪。

    乘坐出租车一路走来,铁路医院和人民广场周围已经出现了几座二十多层的高楼大厦。开发区里91年投付使用的金马大厦遥遥望去独秀天际,与另一边的银帆宾馆遥相呼应。

    大街之上,不同于北林那样的小城市,女性们还是花花绿绿的薄棉袄或大衣。已经有时髦的女郎身穿裹身短裙,和风衣招摇过市。那大长腿和高跟鞋的韵律之中,透着新时代女性的自信和优雅。

    穿梭的人群中,不时能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

    远处海边,海运学院的学员喊着号子出操,海滩之上,晒得和土豆子一样的汉子呼喝着抢着足球飞奔。

    四月的海风已经带了暖意。

    在银帆宾馆安顿下来之后,李宪便立刻按照之前刘万发给的联系方式,打通了滨城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万春辉的办公室电话。

    此前,在李宪动身来滨城之前先是跟刘万发碰了个头,很明显,身为北林一号的刘书记对李宪放着北林不投资,非得去滨城的行为相当不满。

    所以这个电话可是来之不易,是在李宪费劲了口舌,说明了卫生巾行业必须要有一个交通便利而且产业链完善的地区才能成行之后,才从刘万发那里要来的。

    电话很快打通,当李宪自报家门之后,对方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许是碍于李宪当地领导的面子问题,才不情不愿的答应在当天下午进行一次会晤。

    下午三点。

    在国资处等了足足两个小时的李宪,才终于见到了万处长。

    面对李宪等人询问红花卫生巾厂收购是否可行的问题上,万处长直接给了否定答案。

    “你们这些私企啊,不要总把问题想想的那么简单。啊。”万处长将手里的中华掐灭,一面吐着烟气一面用力的挥了挥手,“不要总是口口声声的说啥经济改革。啊。国营厂盈不盈利,到底盈利状况怎么样我们心里有数。我奉劝你们这些地方企业一句,啊,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生意,见好就收。不要把手身的太长太远,不然你们有麻烦,我们也有麻烦。啊。”

    这个态度,让李宪感到很疑惑。

    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已经起来了,就连冰城地区在年后,都已经开始积极的响应国家虽然还未提出,但是已经意思明确的“抓大放小”政策,针对一些非特优企业资产进行试点式的清理改革。

    滨城作为一个更加开放,商业氛围更为浓厚的地区。政府方面没理由对地方企业收购国企的事情这么抵触啊?

    见办公室里没有外人,李宪微笑着又给万处长续了根中华,“万处长,您看晚上有时间吗?我这初来乍到,奔着您来的,给个机会,咱们好好沟通沟通?”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面对李宪的邀请,万处长却果断的摆了摆手:“别整那套!啊。我跟你说,你们说的这个事儿绝对不行。啊。我也没时间跟你们耽误,你们自便吧。”

    正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商听到万处长的汉进之后,进了门。

    见到这两人,万处长立刻笑的跟朵花儿似的,起身迎了上去。在那两个外商带来的翻译沟通下,立刻进入到了状态,商议起什么开发区地皮的事情。

    见对方完全的冷落了自己,反而伺候亲爹似得招待外商,李宪深吸了口气,对身边同样是一脸怒容的司扬和尚菲一招手,愤然离去。

    除了国资处的大门,司扬狠狠的踢了一脚门口的石狮子。

    “什么他妈东西!你看见刚才那货的样子没?就跟见了亲爹似的!地方企业,地方企业怎么啦?!咱新北纸业盈利能力比想通规模的哪个国营厂差?他妈的!”

    尚菲气的也是小脸朴红,“谁说不是!至于这么看不起人吗?有什么的呀?要不是想着直接收购节省时间,咱手里拿着钱在哪儿不开厂子?呸!”

    “呸呸呸呸!”

    骂了一句,似乎还没解气,尚菲跺着脚又冲着国资处大门连呸了好几口。

    在两个下属的愤愤之中,李宪的眉头却拧的更紧了。

    不对,这个态度不对啊。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徐徐的海风将一张报纸吹到了他的脚下。

    那是一张过期了好几天的报纸,似乎用来包了毛蛋或者是什么东西,上面油渍麻花的,不过内容倒是依稀可见。

    当看到上面一条新闻的时候,他恍然大悟。知道了为什么,万处长刚才会是那个态度!

    他想起来了;1993年4月,春夏之交。刚刚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中华大地……是有一场倒春寒的。

    而自己,好死不死的赶上了。

    见他看着报纸发愣,尚菲好奇的歪了歪脑袋。

    她的眼神不错,在油渍之下看到了新闻的内容,发出了一丝惊疑。

    “啊?沈太福被捕啦?哎呀!禹作敏也要完?不能吧!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啊!”

    听到她的惊呼,一旁的司扬眼镜都给惊掉了。

    “不不不不、不是!你说谁被捕了?谁也要完?”他一把夺过报纸。

    当看清那两个名字之后,整个人扑腾一下坐到了地上。

    “这怕不是……是冲着改革来的吧?”

    坐在冰凉的地上,司扬喃喃说到。

第162章:想披洋皮的狼(第四更,求月票!)() 
禹作敏何许人也?

    在二十多年之后,这个人已经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在现在,90年代,在中华这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中华,提起禹作敏提起大邱庄,任谁都得伸出一个大拇指,说一声“天下第一”。

    禹作敏出生在大邱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之中,兄弟四人里他排老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样一个农民的儿子,会在锄头把子和盐碱地的垄沟里爬一辈子。

    可是历史总会在某些特殊的时期,赋予某些特殊的人以特殊的历程。

    禹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74年,年富力强的禹作敏被选举成了大邱庄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大邱庄一片不打粮的盐碱地,禹冒着那个年代进监狱的风险,组织村民偷着成立了一家五金加工厂。

    短短几年光景,凭着上下一心的努力奋进,大邱庄从一个荒年村民需要要饭为生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拥有工业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12342人,固定资产总值150137万元,利润47344万元的,名为村庄实为大型工业企业的存在。

    一个屁大的庄子里,一共四千多人,却有十六台奔驰和一百多台进口豪华轿车,在九零年的时候人均收入两万四千多元,是全国人均收入十倍!

    首富村。

    天下第一村。

    这就是大邱庄的代名词。

    而作为一手策划并主导了大邱庄飞跃的导演者,禹作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被视为中华改革第一人。

    但是功成名就之后的禹作敏开始膨胀,不仅屡次公开对抗地方政府的政令,更是在庄子里发生了命案之后对罪犯进行包庇,公然与公安机关对抗。

    而沈太福,则是另一个极端。这个家伙从小热爱发明,后来成立了长城机电技术开发公司,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高效节能电机。为了能让这个“秒杀同类产品的电机”推广开来,沈想到了民间融资。当时国内资源紧张,全国各地都被一天好几次的停电搞的焦头烂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沈的电机项目立刻得到了民间的支持。

    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因为沈在各个场合不遗余力的推销,以及各地媒体的大肆推波助澜,长城电机项目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高新科技项目。

    靠着这,沈以24%的补偿利率在民间网罗了十多个亿。但可笑的是,那号称高效节能的电机却一共卖出了五十台不到。

    通过一年的演出,在93年,长城机电商业骗局非法集资的面貌已经彻底显露。

    两个自己作死的人,好巧不巧都赶在了93年的四月事发。

    这两件事情如果单拿出来,虽然会引起震动,但绝不会引起大震动。可是好死不死的是在93年年初这个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阶段同时发生,立刻成为了一场震惊中华商界的大地震。

    这过于巧合的巧合,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是不是上头对经济改革有什么想法从而杀鸡儆猴。

    虽然政府的本意不是这样,后来针对这两件事情进行了多方的解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两件事情发生的一段时期里,确实误导了很多人的观念——特别是部分地区官员的观念。

    想明白这些,李宪狠狠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他妈的,百密一疏啊!

    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其实这两件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也就几个月之后,上面就会以扶持一大批优秀企业站出来,表现中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不动摇。

    可李宪等不起。

    几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对于目前已经相当紧迫的卫生巾产业进入窗口期来说,绝对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必须想一个办法,让计划顺利的施行下去。

    在身边司扬叨逼叨说着完犊子了的时候,李宪这么想着。

    正在这时,刚才进了万处长办公室的那两个洋鬼子,在万春辉的亲自陪同下走出了国资处。

    李宪眼睁睁的看到了刚刚严词拒绝了自己收购申请的万处长,将二人亲热的送上了车。

    看着那俩老外矜持的驱车离去,李宪脑子里一道灵光闪过,双眼顿时一亮。

    ……

    “啥?你要去香江?”

    银帆宾馆之中,李宪的大哥大里传来了徐茂和的惊呼。

    李宪躺在宾馆大床之上,看着手里的旅游手册,微微一笑:“没错,去香江。注册一个境外公司,在国内办事方便一些。”

    李宪想注册境外公司的想法其实不是偶然,早在并购北林纸厂的时候他就已经产生过这种想法,可是后来因为想起了量化改革的方案,才将这个念头打消了。

    在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到了确认前后,政府渐渐的放宽了很多外资进入的限制性政策,从而吸引了一大批的外商涌入中华市场。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黄鸿年和他的中策集团。

    对于这种财大气粗而且能用国际化资本手段来促进国企改革的外资,各地政府都欢迎之至。由此,很多地方官员认为吸引外资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个捷径,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税收,企业用地等各个方面给了非常优厚的条件。

    其中最为著名和普遍的一个政策是三免两减半,也就是外资企业创办前三年所得税全面,之后两年减半。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一样是投资做生意,在所得税征收比例上,外资企业税率是15%,合资企业是33%,而国内私营企业,则高达55%。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注册一个境外公司在国内披着洋皮进行投资,绝逼是一张通行证。

    之前李宪对这种披洋皮的做法心里一直有疙瘩,可是今天下午,被万处长和俩老外深深刺激了一下,他已经吃了秤砣,打定了主意。

    见到李宪主意已定,徐茂和只好无奈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应下了给他办理通行证的事情。

    想着李洁此前的出国理想,李宪顺便让徐茂和再办一张,准备也带着自家老三出去见见世面。

    ……

    徐茂和的效率很快,也不知道走了哪儿的门路,几天下来就搞到了短期旅游用通行证。并直接和李宪从冰城出发,途径京城然后直奔广市,最后乘坐渡轮抵达九龙。

    站在九龙的地面上,看着明显不同于内地的景色,听着有时候盗版录像带没翻译时才说的粤语,李宪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

    “让海风吹过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都仿佛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歌唱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的,黄色的脸……”

    耳畔,一艘离开九龙港的渡轮上,隐隐约约的曲子飘荡了过来。

    九龙港口周围就是一个大市场。里面什么音像店,服装铺子,通讯店杂乱的聚在一起,如潮般的行人在两条街夹着的市场中间缓慢前行。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