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6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6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这种欣喜,李宪踏上了八九林场的归路。

    在崎岖的山路上蹦跶了五个多小时,到家的时候正赶上晚饭的点儿。可是将三轮车送回了高明那里,和李匹步行到家的时候,李宪却发现家里竟然没开饭。

    只有老太爷李道云和李玲玲在灶房里捧着两个大碗,唏哩呼噜的扒拉着菜汤泡饭。

    “爷,我爸和我妈呢?”

    李宪着急回来,中午都没吃饭,从碗架子里拿了个大碗蹭到了李道云身边,一边从锅里舀饭一面问到。

    李道云用筷子一指西头:“接王凤去了。”

    李宪端着碗,这才想起来自己那个活宝嫂子,已经回娘家快十天的功夫了。

    其实这几天李友和邹妮已经同李清一起去王家接了两次了,但是起新房目的已经昭然,且打算破罐子破摔的王凤现在已经是铁了心。

    目的很明确,条件很强硬:没有两间房,绝不会去!

    为了这,李友两次前去亲自说和无果。也为了这,这两天家里的气氛很不好。只不过忙于自己的赚钱大业,李宪没有关注罢了。

    想到这里,李宪放下了饭碗,用毛巾胡乱擦了把脸。

    “爷,你先吃着,我过去看看。”

    一旁的李匹见他起身,也把大碗往灶台上一放:“我也去!”

    ……

    沿着林场的小道,李宪和李匹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西头王凤家。

    虽然这几年日子过得较之前宽裕了也一些,但是老王家仍然是林场里的末等人家。

    看了看老王家那两间住着一家九口的草房,李宪就忍不住想让李清赶紧离婚再娶得了——在家里跟爹妈挤一个炕,不是没过过苦日子的人,现在砖房一间还要起新房。

    站在这个角度想想,那王凤还真的如同李友所说:吃了几天饱饭撑得!

    伴随着一阵狗叫,李宪和李匹来到了院子里。还没进屋,便听到了里面的吵嚷。

    那是王凤的声音。

    “爹,妈。你们别说那么多了,没有用!没错,李玲玲现在是你们帮着养活呢。可是你们能养几年?不是我挖苦谁,你们家老二老四都是大小伙子了,结婚成家够你们家喝一壶的。

    赶明李玲玲上学不还是得我掏钱供着?我一个大闺女,到你们家当后妈,我是不是得为自己加打算打算?

    我也不怕别人笑话,笑话就笑话去吧。反正我就要两间砖房,起了,我跟李清回去过日子。不起,你们给我出手续,这日子我想想也没啥奔头。

    对了,你们要是没钱也行。老房虽然旧了点,但是高低是两间,院子也够大。”

    屋子里,李友和邹妮久久无语,之后便是两声叹息。

    听到这,李宪心里的火腾一声就上来了!

    家里长辈的生活轨迹,因为时间的关系他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李玲玲,自己原本的堂姐,他可是太清楚不过了。

    从李玲玲两岁,李清和王凤再婚开始,一直到了李玲玲成人,王凤根本就没管过李玲玲哪怕一针一线!

    现在是92年,再等一年多的时间,王凤和李清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李玲玲彻底就淡出了这个家庭。虽然在一个地方生活,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在李友家里见到王凤和李清。

    就连后来李玲玲结婚,嫁妆都是李友准备的。

    虽然是后妈,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王凤对李玲玲的刻薄和淡漠,让当初的李宪都感到心寒。

    可是虽然看不惯,但那个时候的李宪到底是一个小辈。

    现在,置身于这个时代,换了一个辈分,李宪忍不了了。

    他一脚踹开了王家的房门,和同样是一脸怒容的李匹走了进去。

    这一下,倒是把一屋子的人给吓了一跳。

    看到李宪面色不善,王家几个兄弟霍然起身:“李老二,你干啥?”

    “二、小四儿,你们俩咋来了?”李友和邹妮也意外的紧。

    李宪直接无视了这几个庄稼汉子,对自己爹妈点了点头。转而看向了盘腿坐在炕上的王凤,“嫂子,你是下定了决心,不回去了?”

    王凤看着这个自己的小叔子,脸上不满丝毫不掩饰:“回不回去,我自己说了不算,那得看你大哥和你们家啥意思了。再说,这话也是你问的?老二,什么时候家里轮到你当家了?”

    李宪哼哼一笑,没接她的茬,转而看向了李清:“大哥,我就问你一句。这日子,你是想过还是不想过了?”

    被自己的二弟当众质问,李清一张方脸瞬间红到了脖子,憋着口气儿,坑吃了半天,没说话。只是眼神躲闪的看了看炕上的王凤。

    李宪心中暗叹了口气。

    窝囊啊!

    不过想想也是,在林场这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已经二婚且家底并不殷实的李清,其实是没有多少选择权的。

    李宪运了口气,得了李清没明说的意思,心中了然:“那好。今天这个家,我还真就当了!”

    “你小子想干啥?”李友警觉了起来,怕他闹事,便从炕沿上下来。

    “嫂子,你收拾东西吧。家里那两间老房,给你们了。咱们两家,换房!”当着所有人的面,李宪一字一顿的说到。

    “二哥,你疯了!”一旁的李匹急了,“咱家七口人,除去你我在外面上学还剩下五口呢,去大哥家那一间房子怎么住啊!”

    炕上的王凤却是一愣,随即脸上有了笑意:“老二,这家你真能当?爹,妈,你们俩咋说?”她将目光投到了李友和邹妮的身上。

    李友刚想说话,李宪就抢先一步将其拦住:“爸,你就依了我吧。”

    李友看了看站在一旁脸红脖子粗,闷不吭声的李清,又看了看一脸坚定的李宪。狠狠的跺了跺脚,转身走了出去:“作吧,你们就都作吧!”

    这种无可奈何和无力,让李宪感到一丝悲哀。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他再次看向了王凤:“就这么定了!”

    王凤喜极,从炕上扑棱一声站了起来:“行,那你们就回去收拾东西吧。我明天早上就搬家!”

    ……

    整个一个晚上,李友都在和连连抹眼泪的邹妮在收拾东西。很明显,一家人对于搬家,心里都有怨气。

    而做出了这个决定的李宪,则是成了家里大部分人的怨恨对象。就连一向和李宪穿一条裤子的李匹,都吭哧吭哧的拿着笤帚,一遍一遍的扫着自己从小到大住惯了的屋子。

    老爷子李道云也是唉声叹气的埋怨:“孙儿啊,去了西头,我收拾我那口棺材来回跑的路可太长了。”

    老爷子倒是能舍得房子,就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寿棺。

    面对家里的不理解,李宪只是默默的收拾自己的东西,不言不语。

    倒是李清,在帮着收拾完了行李之后走到了李宪面前,

    次日一大早。

    院子外面就响起了一阵拖拉机的突突声。

    老王家几个兄弟,连同王凤一起,载着一拖车的锅碗瓢盆和行李过来了。见屋子已经收拾了出来,便麻利的指挥着搬东西。

    看着王凤欢天喜地的模样,李宪走到了推着三轮手推车,一脸不舍的李友身边。

    “爸,找木匠瓦匠吧。”

    李友从昨天回来就没跟他说过一句话,此时见李宪又起了幺蛾子,不禁怒道:“找那干啥?!”

    李宪呵呵一笑,“大哥家的房子太小了,住咱们一家七口挤得慌。咱……再起两间砖房!”

第十二章:这是跟谁俩的呢?() 
原本属于李清的家里,已经被王凤搬空了。

    也许是搬去老房比较急切,东西收拾的比较并不彻底,只拿走了有用的东西,破盘子烂碗散落在地上。衣柜里面的旧报纸和塑料布,也蔫头蔫脑的耷拉在柜门外,看起来家里面就像是被一个小偷横扫一空是的。

    李宪将自己的行李扔在了地上,当着一家老小的面,将兜里用塑料袋装着的钱,掏了出来。

    厚厚的一沓毛票,让六千多块钱看上去颇具视觉冲击力。

    见到这么多钱,除了已经知道这件事情的李匹之外,家里的其他人全都惊呆了。

    “二,你在哪里弄了这么多钱?!”邹妮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现金,她都不敢去摸,生怕这钱是儿子走了什么歪道得来的。

    李友也是愣住了,指着钱,面容严肃了起来:“这怎么回事儿!”

    看到一家人被这六千块钱吓到了,李宪深感无语。只得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原本李友还是不信,但是有李匹在一旁溜缝,原原本本的还原了李宪从收核桃皮开始的种种,最后他还是信了。

    只不过人生之中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李友一时之间还是有点儿缓不过心神。

    李宪也没指着他们一下子接受,现在他更为在意的,是房子的事儿。

    天可怜见,李清的这间房子虽然是才用了四年多的新房,可是对于一家七口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屋里面除了一个灶台就是一幅大炕,这一家人……没法住嘛。

    听他又提起盖房子的事情,李友有些犹豫:“二,这不合适。你大哥和王凤刚刚搬到老房子去,转眼咱们就起新房,王凤还不得闹?”

    听到这话,李宪就不能忍了:“昨天的事情你们也看到了,搬去老房子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她不就想要两间大房子,要的宽敞的院子吗?现在都满足她了,她有什么资格闹?”

    李友担心的是如果盖新房,会让王凤误认为自己有钱而不忘外掏,故意设计她。

    他的意思其实李宪明白。但是李宪的性子就是计较的,他赚钱的初始动力,其实就是给李清再起一间房子。可是在昨天看到王凤的嘴脸之后,他觉得用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满足这样一个女人,不值。

    正在这时,看着钱讷讷出神的李道云发话了:“我孙儿说的有道理,王凤得治。得让她明白个道理,好好过日子怎么都行,但是见天儿的算计家里,不成。现在她不顾家里死活,如了愿住了大房子,得让她别扭别扭。”

    李友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极端,但是细想想王凤三番五次的作为,心里也是堵了口气。

    “那行,就盖新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一个上午的功夫,李友便去林场里批了宅基地,然后找了工匠和帮工。这么一来,老李家要起新房的消息,立刻就在林场里传开了。

    早上时候和李友邹妮依依惜别的老邻居们听到信儿,纷纷赶了过来。虽说大伙儿都是真心实意想要帮衬的,但是对于李家怎么突然有钱起新房的内幕,也是颇为好奇。

    负责招呼的邹妮实在,便将李宪倒卖核桃皮赚了笔钱的事情跟邻里说了。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有本事,这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善良的邹妮也害怕王凤以为这盖房子的钱是她和李友的,也有些借着邻里的嘴说给王凤听的意思。

    可是,她没想到的是,跟着邻里一起来的马二丫听到这个,一下子就惊呆了。

    “老嫂子,你、你是说,宪子收的那些核桃皮,拉到山下卖了六千多块钱?”

    邹妮一面麻利的收拾着已经出了干净模样的屋子,一面答道:“那还有假,老二和老四一起去的,说是一斤卖两块钱呢。”

    马二丫嘎巴嘎巴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之前她收拾那些核桃皮的时候,还在想李宪的脑子坏了,好好的二百块钱拿来打水漂。

    但现在一看,那自己看着都碍眼的核桃皮,简直就是金子啊!

    自己赚了三十块钱还觉得捡了大便宜,可人家倒手的功夫,就赚了六千多。不患寡患不均,经手了核桃皮的事情,现在知道结果的马二丫,收到了一万吨打击。

    直到回了家,马二丫整个人还憋了巴屈,闷闷不乐的。

    这让他老伴徐振业啧啧称奇:“你个没心没肺的,怎么去了一趟西头回来还憋屈上了?咋了这是?”

    “你知道李友家那起新房子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吗?”面对自家爷们儿的询问,马二丫幽幽道。

    “哪儿来的?”徐振业也正在困惑这个,按他想来,要是老李家有起新房子的钱,早拿出来给李清和王凤起间新房子不就得了?用得着这么费劲,闹得鸡飞狗跳嘛。

    马二丫吁了口气,将李宪在报社上发文章,收核桃皮,卖高价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学了一遍。

    老徐也惊呆了。

    活了一辈子,他都想不到钱还能这么赚!

    说实话,他的心里也是一阵嫉妒。

    但是想了想,他又觉得不应该嫉妒:“哎、人家这是本事啊、有学问,知道核桃皮这玩意儿有用。所以说,这事儿眼热不得。”

    马二丫寻思寻思,觉得也有道理。

    那核桃皮八月份漫山遍野,自己在这山沟沟里活了半辈子,啥时候正眼瞧过?

    想到这里,出去玩儿了一上午的小徐回来了。

    半大小子正贪玩儿的时候,大热的天,疯了一身汗。进了屋也没瞅自己的老爹老妈,直接奔着水缸去了。

    “妈,咋还没做饭?我下午还得和大黑他们上三小桥洗澡去呢。”

    若是平常,老徐肯定得叮嘱一番自己的宝贝儿子,去小河耍水千万别往深地方去。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的,老徐看到自己的儿子,心里就不打一处来了。

    “玩个几把!作业写了吗?书看了吗?玩玩玩,天天就他妈知道玩儿!不好好学习,赶明你能干个六?”

    “这是跟谁俩的呢?不是说好了,知识够用就得了,不能上学上傻了吗?”

    劈头盖脸挨了顿骂,小徐委屈坏了。

第十三章:张哑巴() 
不知道为啥一贯主张知识够用就得的父亲一反常态,平白无故的挨了顿骂的小徐很憋屈。

    但比他憋屈的人还有。

    那就是王凤。

    本来喜迁新居,汪峰心里就别提多美了。事情闹得有半个月,整个林场都知道他和李清是因为房子闹起来的。这事儿本就不太光彩,要是闹了一通十三遭再没有个结果,那可就更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