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447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447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在浦东买地皮的事情,明显不是自己和周勇两个人转悠一圈就能定下来的。在和房主签订了合同,交接了房产证书等一干事情之后,李宪便令周勇去附近找工人,研究着把那几栋老房子先装修出来两间。

    他自己则是先回了酒店。明天就要进行讲座了,虽然不需要整理出来一个演讲稿,但是大致的讲话内容还是要列一个简要纲略的。

    说到底,李宪还是个有节操的人。

    嗯哼、

    他可不乐意让人说吹牛逼不打草稿。

    ……

    次日,上午八点半,李宪便和张大功等人一起来到了商学院。

    李明新之前给他安排的讲座时间就定于上午九点。

    李宪此前没来过中欧本想着提前到场看看,看看这座未来培养出了中国商界诸多大佬的地方。可是当他和张大功尚菲等人一进中欧大门,便被不知道什么时间等在那里的记者给围住了!

    “李董,李董你好我是青年报的记着杨洋,昨天我们收到了很多的读者电话,关于您那篇反驳王洪明教授的文章,请问您能跟我们具体说说您对近两年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现象的想法嘛?”

    “李董你好,我是中江晚报记者,您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出了公共知识分子,舔狗等一系列的新名词,但是在文章之中,对于这些新名词你并未给出全面的内容概括,能不能跟我具体谈一谈这些名词完整的意义?”

    “李董!我是新江周刊记者,请问你对王洪明教授了解多少?你是否认为你的文章写的太过火了,涉及到严重的人身人格攻击?有失学术辩论的原则和风度?”

    “李董……”

    “李董你好……

    “李董,李董!请回答我的问题!”

    面对一下子涌到自己面前的记者们,李宪差点儿被人挤倒。

    好容易站稳了身形,和一群不知道怎么就认出自己的记着拉开一定的距离,他才双手虚压。

    道:“对于历史和民族虚无主义的看法,我已经在文章之中表示的很明确了。至于那些新名词,大多就是字面的意思,你们自己理解就好。我马上有个讲座,时间上来不及和诸位说的太多,所以诸位的问题就不一一解答了。只是,针对刚才这位朋友问我是不是对王洪洋教授人身攻击的问题,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

    “没错!就是人身攻击。”

    哄!

    一下子,人群就炸了。

    李宪明显看到,许多记者的脸上兴奋的都红了!

    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文格,八十年代的蛰伏观望,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被压抑了许久的思想开始泛滥。进入到九十年代,就如同破而后立的民国时期一样,各种思潮开始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散发出来,并体现在各自的领域之中。

    就是各种各样夹带私货的文学作品,各种各样充满了作者本人意识观念的论文和文章比比皆是。

    其中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奇葩。

    就比如李宪小时候,学校就曾经组织看过一个叫做《疯狂的兔子》的电影。说是一个反儿童沉迷电脑的电影,可是里面诡异的配乐,诡异的拍摄手法,各种孩子根本理解不了的暗喻,当真如同恐怖片,给当时的李宪留下非常深刻的阴影。

    扯远了,就说当下的文化环境,简直就是撕逼的最佳土壤。而社会上,对于知识分子之间的辩论和恩怨,则是充分的发挥了娱乐精神。把这种独特的时代现象,在没有手机,没有微博,没有博客的时代通过媒体,做成了一种类似回合制pk的综艺。

    所以和王洪洋的这场骂战,在刚刚开始之际,就令李宪意外的获得了如此之大的关注。

    好容易摆脱了一众记者,躲进教学楼。李宪正看着外面乌央乌央的人群暗自心悸之时,突然有人从身后拍了他一下。

    回身一看,正是李新明。

    “哎呦,李副校长。”

    李宪先打了招呼。

    看着李宪小偷似得猫在大门后面,李新明哭笑不得:“李董,这回你知道我为什么昨天给你通电话,让你今天注意了吧?昨天王教授住了院,下午在医院里醒了之后,就找了记者过去。你现在啊,可是把自己和咱们商学院架在了火上,不知道又多少人在指责。事情可是闹大喽!”

    李宪什么人?

    是怕事儿大的人吗?

    自己爷爷棺材都偷过,差点儿就卖了换钱的主儿,眼下这点儿还算是事儿?

    不存在。

    ………

    大教室之中已经是人满为患。

    原本李宪的这个讲座,就是李新明特地安排,想要针对所有的mba班学员进行的,人头就不少。现在李宪和王洪明的事儿闹得已经成了学院的热门话题,几乎所有的教授都到了场,更别提今儿一大早就等在学院这边的记者们了。

    九点。

    在教室几百人交杂在一起的私语声中,李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拿着那张简单到令人发指的演讲纲要大步走上了讲台。

    看着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交集在自己身上,李宪微微一笑。

    他倒还挺喜欢这种备受瞩目的感觉,每当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的战斗欲望就特强。

    “大家好,我叫李宪。”

    仅仅是对着麦克风做了一个简单道令人发指的自我介绍,台下所有的杂音就都消失了。

    对于这种效果,李宪相当满意。

    “没错,就是那个把王洪明教授喷得昏过去的李宪。”

    嗡!

    台下哄笑连同议论同时响起。

    充满了恶趣味的对着讲台最前面皱起眉头的李明新一笑,李宪双手虚压,镇下了场子。

    “在演讲之前,首先要感谢李明新校长的邀请。今天站在中欧的这个讲台上,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个人……”

    “李先生,我有个问题。”

    就当李宪逗了在场所有人一下,准备进入正题开始演讲的时候,台下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那声音中气十足,但是一口汉语说的着实不咋地。

    夹生的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李先生,请问你认为自己有资格站在这个讲台上吗?”

    正当李宪定睛向台下看去,寻找声音来源之时。第一排座位上,一个高大的老外缓缓起身,一双蓝色的瞳孔紧盯着李宪,问了这么一句。

第794章:事闹大了,以及。。。熟悉的尺寸!() 
讲座刚完事儿不久,李宪的那个“经济学家无用论”以及和经济学家打赌的事儿就在商学院里边儿传开了。

    记者们在采访了李宪,外籍教授,校方以及一群吃瓜学员攒足了素材之后各自匆匆离去,明天的报纸新闻势必会迎来一个大热点自然想都不用想。

    但是比新闻报纸传播更快的,则是学员们的圈子!

    中欧是个什么地方?

    这里面集结了国企民企和外企的高管甚至是负责人啊!

    虽然这一批参加中欧商学院的,没有什么顶级大佬,可是想想看就知道了,在当下能花大几万来商学院进修的这部分人,毫无疑问也处于商业界的上游圈子了。

    就这么,在李宪刚刚回到了酒店,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洗把脸呢,放在洗浴盆上面的大哥大就响了起来。

    接起一听,陈冬升打来的。

    “宪子啊,我怎么你到哪儿哪儿不着消停?”电话之中的陈冬升忍不住的笑意,一看就没憋好屁。

    李宪眉头一挑,“怎么陈哥,你听说啥了?”

    “我何止是听说!”陈冬升再也憋不住乐,道:“刚才我正在跟酒店参加一个论坛呢,开到一半儿的时候会场几个搞经济的专家接了电话就离了席,我这一打听,才知道你小子去沪市作妖了!嘿嘿,你小子这回得可得罪人得罪大了!我可是听说,京城这边的好多个搞经济的高人都不爽你了,说是要支持中欧那边儿的教授们,跟你把山东的赌打到底呢!”

    “啊哈?”李宪无语、

    果然,地图炮不能开啊!

    妈的,这才不到俩个小时的功夫,这事儿都传京城去了?

    “不过你也不用害怕!”陈冬升半天没听见李宪说话,乐道:“搞经济的也就那么回事儿!你在讲座上说的那些话,当真是提气!特别是你那句‘未来二十年改变中国的只能是企业家’,简直就说说到了咱心坎儿里!咱们搞企业的影响了那么多的人,创造了那么大的价值,可是要说跟什么专家学者放一起比,这身价还是起不来,为啥?在此前,咱们不敢说话不敢漏锋芒,太低调了!你这小子冷不防的这么一狂,倒是过瘾!论坛上几个朋友看了你讲座上面的讲话,知道咱俩关系好,特地让我给你带个话,告诉你不要慌,山东的这个赌局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跟咱们说,咱跟他们干到底!就通过这一次,把咱们企业家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你先在沪市顶着,等我三两天忙完手头上的事情,我就过去。”

    啊哈?

    拿着大哥大的李宪有点儿懵、

    自己……这是一不小心,捅到了两个群体的g点了?

    ……

    其实跟那些个国外的教员打赌,就是李宪挖的一个坑。

    山东现在是什么个情况?

    靠着新北物流在大洪灾之中的一通操作,省内的善后项目新北集团拿了一沓不说,已经跟李宪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的泰山商会众企业家也是项目拿到手软。

    这固然是因为这一次大洪灾中,以李宪为首的企业家们出钱出力赢得了省内领导的一致重视。而另一反面,也是因为在洪灾之后,需要大量的工程来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将水灾破坏掉的农业部分做一个修补。

    毕竟,老百姓是要吃饭的嘛、

    这一次洪灾,给山东省济南聊城周边市县的农业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十几万公顷的农田大面积绝产绝收,必须要给农民一条活路。

    在李宪动身道沪市之前,就已经去省里和祖庆生为首的一干省领导进行了接触,商定了以工代赈,为济南和聊城周边的农民群体创造更多务工机会的计划。

    而对于李宪,省里希望新北集团能继续起到带头作用。在新北纸业基地之外,继续在山东省内进行业务投入,特别是曾经带动了邦业地区发展的酒业,如果能在山东省设立一个类似纸业基地的生产部分,势必将带动今年及以后省内的酿酒作物的经济价值。

    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李宪占了个全。

    所以在李宪想来,自己这个赌怎么的,他都是个赢。

    笑话嘛!

    自己都已经铺垫到这个地步了,一个月的功夫,就算给那群外国佬天大的神通,他们能掀起来多大的浪?

    还能空手变出黄金不成?

    李宪贼着呢。

    可是现在,问题可就复杂了。

    特么的,一下子一群被自己“经济学无用论”和赌约激起来的家伙,以及很久之前就不满社会地位的企业家们掺和进来,这事态……特么怎么看怎么感觉要失控啊?!

    李宪转了转眼珠,决定自己应该适当的低调两天,看看风向了。

    ……

    次日。

    果不其然,李宪出名了。

    不仅仅是沪市地方上的新闻报纸将他昨天的言行给来了个全方位的复原和评论,就连羊城晚报,八小时以外等,这种发行量和影响力颇大的报刊,也将昨天发生在商学院大教室的那一番风波来了个解读。

    虽然角度各有不同。

    诸如羊城晚报的注意力放在了李宪的经济学家无用论上面,从各个方面对李宪这种地图炮和不负责任的说法进行了批驳。

    而八小时以外,则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李宪那句“企业家才是未来二十年改变中国的群体”。现在经商热,越来越多涌现出来的有想法有实力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暂露头角,而李宪的这种说法,显然让许多刚出茅庐甚至是已经在商海之中奋斗了十几个年头的老一批商人颇有认同。

    总的来说,各家报纸对于李宪这一场讲座的言行,褒贬不一,支持与反对的声音纠结在一起。对于李宪那个“世纪赌局”的结果预判,也是各执一词。

    叫好唱衰的,各占一半吧。

    就在外界吵吵嚷嚷的时候,李宪则玩儿了个失踪,从酒店之中搬了出去,并对新北集团公关部发了个消息,一概谢绝了媒体采访。躲到了刚刚被清空出来,只简单收拾一番还没来得及装修的平安坊老房之中。

    “丝纶阁下静文章~~~~

    钟鼓楼中刻漏长~~~~

    檐铃响,响叮当、

    崔莺莺,莺语唤红娘;

    红娘呀,你看月明明,明月当空照~~~~~~~~~~~”

    老房的院子之外,听着不知道是谁家收音机里边传出来的《莺莺祥月》,吹着微凉中带着些懒散的晚风,破躺椅上李宪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大哥,我说你不着急啊!一个月的期限可是你自己定下的。这两天的功夫都过去了,我除了看你打了几个电话,咋就没看见你干啥有用的事儿呢!?咱在这破地方窝着,那赌还能打赢了嘛?”

    一旁的周勇拿了个草棍,一下下戳着地面上一只瘸了腿儿的知了。把心里边儿的焦急和这两天的无能为力都化作了戾气,发泄在了可怜的昆虫身上。

    李宪白了这货一眼。

    “急个毛啊急?没听说那句话嘛?”

    “啥话?”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别说是那些个连马路上路牌都看不懂的老外,就算是真有一群自愿去当舔狗的国内砖家叫兽去给他们支招,他们能成个卵事儿?咱先在这儿窝几天避避风头,看看他们那边儿怎么动,再说。”

    说着,李宪拿了身边的新买的一套茶具,往里面添了开水。

    他倒也不是不急。

    而是本应该为赌约做的部署,实际上在离开山东之前就已经定下,除了特地敦促了集团方面,让邦业白酒业加快筹备山东酿造基地之外,也就只能这样了。

    正在李宪强忍着,让自己个儿放空下来,享受这难得的清净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