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446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446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文人相轻。

    特别是对自己文采卓识相当自信的王洪明,听见同事对一篇文章有这么高的评价,立马停住了脚步,反身走了回来。

    “什么文章?给我看看。”

    接过了刘鹤鸣手中报纸,王洪明搭眼那么一看标题,愣了!

    公共知识分子?

    舔狗?

    王洪明?

    人跪久了就站不起来?

    这他娘说的不就是我?

    再看文章署名李宪,王洪明瞳孔立刻紧缩!

    横着眼睛看了看几个平时皮里阳秋,面和心不和的同事,王洪明背过了身去。

    急忙将报纸看了下去。

    “我最近发现,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行为和思想都很奇怪。这些人,明明吃着祖国的奶水,接受着人民群众的哺育长得高高壮壮形同七尺男儿,却甘愿替大洋的彼岸带上一块写着自由民主的孝布,在自己承自炎黄的皮肤之上,穿上星条旗改出来的裤衩儿……

    这一部分公共知识分子说,中国经济不行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不行,中国文化不行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中国人不行是因为中国政府的体制不行,中国的体制不行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的民族传承不行。

    那么怎么办呢?

    他们指挥,号召着众多的人,头顶着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面向大海彼岸自认为春暖花开之地跪下,大喊“我们必须跪下反思,必须向西方学习!”

    可是跪下了,就显得比还站着的人更聪明么?”

    ……

    刚看了个开头,王洪明脑子便哄的一声,血气上了头!

    这嘴太毒了!

    这完全就不是学术上的辩驳,而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看着那文章中一个个自己从未听过,但是联系上下文立刻就能感受到里面满满嘲讽与挖苦的词汇,王洪明整个人晃了晃。

    可是愤怒,支持着他接着看了下去。

    “纵观世界各地,跪下去的民族和国家不在少数。

    诸如我们的的近邻霓虹日本,他们的确发展过,辉煌过,但是他们从未强大过!

    他们的发展与辉煌,是建立在主子的需求之下。所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反复提及民族责任感这个问题,试图唤醒一批人,觉醒一批人。

    ……

    可俗话说,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王洪明先生此人,便是此列中人。

    不过我管王先生的深睡,是双向的。他明明是睡着,可若是听见哪个人说一句欧美的坏话,立刻就要跳起来指责一番。

    不过我想,若是他装睡之时,哪怕是欧美主子呲他一脸的骚尿,怕是也要舔舔嘴唇,说一句……真香!

    既然叫不醒,就不要叫了。

    在这里,谨以一句鲁迅先生的的话,送给睡梦之中的王洪明先生;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那,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在这里,也同样谨以一句鲁迅先生的话,送给还没有入睡的青年们;

    “愿你们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自欺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王洪明只觉得自己气得头发都炸了起来!

    这是在说什么?

    这是在明目张胆的诋毁,说老子奴才,是汉奸呐!

    还是指名道姓!

    甚至还特地在文中标明了自己的单位!

    王洪明一下子明白了,为何自己刚刚进来的时候,那些个同事用那么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

    诛心,诛心呐!

    “嗝!”

    瞪着赤红的眼睛,看到最后两段话,王洪洋整个人一个僵,然后……直挺挺的向后摔了去!

    “唉!”

    “唉王教授?王教授这是怎么了这是?”

    “不好了!快来人,王教授被骂的昏死过去了!”

    教务楼中看热闹的人见出了事儿,立刻乱做了一团。

    就连门口的门卫秦大爷都赶紧放下了手中的收音机,捂着腰一瘸一拐的奔了过去。

    门卫亭中,收音机还在继续播着评书。

    单田芳先生那充满了抑扬顿挫的浑厚嗓音,正顺着喇叭里往出钻。

    “有道是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生得七尺躯,谨防三寸舌。最是文人两三言,从来杀人……。不见血!”

    啪!

    满堂的吵嚷之中,一声惊堂木的脆响,孤零零传出门外好远。

第790章:买地,吹过的牛逼必须实现!() 
李宪这次之所以来沪市,主要目的就一个——过来考察第一批新北高管在商学院的学习情况。

    临时被李明新抓了壮丁,把他原本在沪市呆上两天,便去深市那头探望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李匹的计划给打乱了。

    这边等着李明新给安排讲座还有两天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去趟深市又不够,左右闲着无事,就索性跟周勇开着车在浦东新区左近溜达了起来。

    李宪这溜达,倒也不是为了看景色。

    眼下的浦东也没什么好溜达的地方,大部分地区现在还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少部分后来比较出名的地方现在都还是工地。

    之所以出来这么一趟,除了排解无聊之外,最大的目标就是地。

    没错,地皮的地。

    要知道,现在浦东的地皮可是稀烂贱呐!

    贱到啥程度?

    嗯……贱到李宪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把整个新北集团都卖了,然后啥也不干就在浦东这边儿兑换成地皮,然后留到2017年之后全部脱手,来个猥琐发育三十年,突然崛起大后期。

    开玩笑的。

    现在李宪的资产和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干肯定是不会这么干。而且就算他真有这个打算,一心搞开发浦东的沪市政府也不能让他如愿。在中心地带买十几公顷的地放那儿放着不开发,浦东还要不不要搞建设?

    不过是真便宜。

    80年代沪市和全国一样,居民住的房屋都是福利性质,个人每月房水电费每户象征性地交一两块钱,或干脆全部免交。现在90年代了,住房开始了改革试点,商品房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每平米几块钱,逐步上升到现在的几百块一平。

    饶是小平同志在91年视察沪市时说了“深市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是面向世界的”这种相当富有格局的指示。但是现下里浦东还不怎么受到沪市人民的待见。

    浦东这边跟沪市其他老区不一样,因为交通和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整体不便利的关系,相当受嫌弃。

    所以现在这边的商品房不多,地段上如果按照三十年之后的标准看一等一的地方,均价方面也不过就在400块左右。

    当然,也有例外。

    受到沪市富人区,也就是古北新区那头的影响,浦东这边儿也建了几处外销房小区。

    所谓“外销房”,其实就是由国内外或者名义上是国外的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土地以批租形式获得,主要面向华侨、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这个形式,类似于后来的小产权房。

    不过由于需要使用真金白银的外币购买,首先从掏钱方式开始,外销房就显得相当洋气!

    至于房子本身,在户型、建筑材料、小区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发商在广告中都会强调“实行国际化标准”。

    啥叫国际化标准啊?

    以普陀区的玉佛城为例,92开盘时,卖点就是现房全装修和物业管理。比如,屋内设备有进口日立空调、科勒洁具、意大利进口瓷砖,家家户户都有专对物业的对讲机,小区里设有24小时巡逻、录像监控等等等等、

    放几十年之后,这都没啥。可是眼把前家家户户还住筒子楼,里弄平房,亭子房,石库门房子的老百姓哪见过这个?

    可以说相当高档了。

    伴随着这样高的标准,这种坑爹的房子也是贵的不行——太古那边儿的外销房,李宪昨儿写完了文章之后看了看报纸,上面竟然标价到了一千三一平!

    感觉一千三不贵呀?

    别急,一千三可说的是美金哦。

    当时看到这个房价,李宪这么有钱的主儿都直咧嘴。

    什么叫坑爹?

    这才是真坑爹啊!

    一千三百美金,在现下买套房,还特么不如拿出去做点儿生意,然后在等几年内销商品房多了之后买上十几套放在那儿放着,等升值了。

    可就算是这么坑爹,太古新区那边儿的外销房还是建完一处卖光一处。虽说明面上都规定是针对外籍人士,需要用外币购买的。可是大多还是入了国内人的手。

    从这儿看,李宪觉得沪市人民还是有钱。

    95年的时候花将近一千万人民币特么买套一百左右平的房子。这什么行为?

    弟弟啊!

    要是按照购买力换算,一千万足够能在后来收购一个规模还不错的上市公司啊!

    李宪觉得惹不起。

    这一次出来,他主要还是想着在附近买一些便宜些的商品房留着,好让自己没穿越回来之前那个“老师,在下于沪市京城有房产百八十套,我们家孩子不用太努力,不招灾不惹祸就成”的牛逼变成现实。除此之外,就是找栋有趣的老房子买下来,当做日后自己来往沪市的居所。

    “大哥,你怎么就对这样儿的破房子感兴趣啊?”

    距离中欧商学院几公里一个叫平安坊的地方,看着面前一排破落的民国风格小楼,周勇直啧嘴。

    楼不高,一排连在一起的带着阁楼的小二楼。一排排小楼的门窗都还算完好,看得出一直是有人居住修缮的。只是受到时间的侵袭,楼体外部都已经破的不成了样子,斑驳的红砖上挂着片片青苔,生了锈的栅栏上一簇簇的爬山虎已经在初秋时节泛出紫色。

    “你懂个卵,这叫破房子么?这叫历史,这叫格调,这叫品位知道了伐?”

    李宪哼哼一笑,他都懒得跟周勇这样没品的人一般见识。

    老子现在身价马上三十个亿,住商品房说出去有品么?

    显然没有啊!

    我们富人的思维是什么?

    生活必须要有乐趣啊!

    这样儿的房子好好给它修一修,里边儿搞几套复古的红木欧式家具,再给他整个留声机,镂空吊灯,卧室里头放一个实木雕花大床,床上在找一烫着卷发穿着旗袍的美女,就汤唯那样儿的。

    这一起床,一睁眼什么感觉?

    那还不得有一种自己就是梁朝伟似的感觉啊?

    “小伙子,侬眼光哪能噶好啦?阿拉这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保准古色古香,侬要是好好收拾收拾,住在这里不要太有劲哦!”

    听着李宪夸房子,一旁的房主大姐脸上乐开了花,忙卖力的推销其自己这据说是从姥姥那留下来的老房子来。

    “大姐,您这卫生间在哪儿啊?”

    心里边儿想着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李宪是越想越中意,便对着一旁的房主大姐问了一嘴。

    正在这时,邻家的一个老太太提着一个大夜壶从小院子里走了出来,垮嚓一声,将捅里的家伙事儿倒在了一旁的下水沟里。

    大热天的,马上一股浓烈的恶臭传来。

    房东大姐立刻就怒目瞪圆,圆规似得掐了腰,对着那刚才倒夜壶的老太太一通叽哩嘎啦,李宪随然听不懂吴语,不过用屁股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那老太太见是房东,只是嘟囔了几句,也不敢回击,不大会儿功夫就回了屋去。

    “对了小伙子,有一点阿拉可是要跟你说明哦。这些房子都是我的不假,可住户都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所以侬个要是买了阿拉这些房子,清理租户我可是说不出口,得你自己去搞知道了伐?”

    捏着鼻子,李宪点了点头。

    大致的情况他明白了。

    买这些房子,也没打算马上就住,租户不租户的倒是无所谓,有个人气还能帮着维护维护房子。

    “写合同吧。“捏着鼻子,李宪用手指对着面前一排整整齐齐的七栋小楼一划,”都要了。”

    铃铃铃、

    就在周勇回车里拿包点钱的功夫,他的大哥大响了起来。

    “李董,你那篇文章可是惹了祸了!”电话之中的李明新语气怪异,似乎是生气,又似乎是幸灾乐祸,“早上时候王洪明教授看了你的那篇文章气得昏了过去,人进了医院。现在学院里头的一些外籍教授和部分学员看了你那篇文章之后情绪都很大啊!”

    李宪倒是没料到王洪明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

    自己也没说啥啊?

    自打回来这个时代,好久都没喷人了,他自认为功力都已经退步了不少。

    没成想,战果看来还不错的样子。

    “那怎么?李校长,我明天的讲座还开不开了?”李宪憋着乐,问到。

    “开,还是要开的。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明天讲座的时候,可不要再继续的跟王洪明那一帮子的人纠缠,不然事情影响搞的太坏也不好看。对你个人来说,也是麻烦不是?”

    见李明新打来电话就是为了专程提醒自己的,李宪心里有了数。

    “得了,李校长,知道了。我保证不让你难做。”

    李宪眉头一挑,嘿嘿一笑。

    心说这才哪儿到哪儿?

    老子这嘴瘾刚刚被挑起来,你说完就完了?

    不可能!

    靠在车的引擎盖上,李宪给自己点了根儿烟,对着正在欢快的跟周勇点钱的房主大姐道:“大姐,这附近还有要卖的老房子了嘛?”

    “有的有的!”大姐相当开心,“平安坊里老房子不要太多哦,不过具体谁家卖谁家不卖,那就要你自己去慢慢谈了哦。”

    李宪点了点头。

第791章:来吧,正面磕!() 
几栋老房子不过是李宪想着法的给自己未来的生活谋个定点。

    至于在浦东买地皮的事情,明显不是自己和周勇两个人转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