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396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396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告?”那老人想了想,“就是那个演溥仪的男青年代言,卖酒的那个?”

    老人说的是陈道明。这个现下正当红的明星,最早就是靠着88年上映的《末代皇帝》里边饰演年轻溥仪出道的,这部电视剧在当时着实热播过一阵子,也拿了诸如飞天等不少国内大奖。

    孙卫民颔首,“没错,就是那个。”

    见他肯定,老人更加疑惑,“那这么看,这企业做的蛮不赖嘛!你之前怎么没提起过。”

    说到这,孙卫民却是苦笑一声道:“你有所不知,这个企业算不得龙江的企业。”

    “哦?”老人下意识的看了看桌子上的报纸,点了点上面那关于“我省新北集团董事长李宪回应荣登慈善榜”的标题,道:“孙老,这怎么说?这不是写着‘我省’嘛,难不成这里边儿有什么说法不成?”

    对于孙卫民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对方明显相当不理解。

    孙卫民苦笑了一声,“你有所不知,像新北这样的企业,要是放在其他的省份,有地方的政策支持还行。但是在龙江这边儿,想扩大产能都扩不得,制约太大。

    就说他们那个邦业白酒,当初就是为了带动整个县的粮食产销难,跟地方政府合作,配合邦业县搞的一个脱贫工程。还有那个纸业,也是想着充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搞的一块业务。现在这两个部分做得倒是都不错,可是再上一步,可是千难万难喽。”

    “这怎么说……”老人一愣神儿,便没再继续说下去。

    来到龙江这几天他也看到了一些东西,立刻明白了孙卫民说的问题所在。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老人明白了孙卫民这根本不是在陈述事实,而是借题发挥,变着法的跟自己提意见呢!

    “为民同志,你这是在将我的军,变着法的跟我发牢骚,说龙江的改革不彻底啊!”

    孙卫民等的这就是这句话,一摊手,“我可没有!你这可是上纲上线,我这就是在陈述事实嘛!

    现在龙江的情况不就是这样?都说我们是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为啥加个老字?还不是因为现在国家的工业产区已经在向南方偏移,龙江甚至是东山省这边儿的工业加工产业越来越不行了?可是都知道不行,还不能放。

    搞来搞去搞到现在,是国营的不赚钱,占着茅坑不拉屎。民营企业的生产资源被占用,没有发展空间。现在全国各地你看看,哪个地方经济政策一放活,哪个地方就发展起来。

    南方的一些地区,那是政策越来越优厚。你说,想新北这样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体量,龙江的政策跟不上去了,能留得住?”

    看着孙卫民一脸严肃,老人沉默一会儿后,抬起手指笑点着孙卫民出了声:“你人离了龙江,心还在这没走呢!”

    “总得有个过程。”孙卫民呵呵一笑,没有否认。

    ……

    “大哥,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分公司的事情你就瞧好吧,不出五年。不,不出三年!我一定把运输这块做起来,让新北物流的招牌遍布全国!”

    新北集团之中,李宪看着刚刚通过董事会任命,正是担任由新北集团运输分公司升级的新北物流总经理的徐兵,微微点了点头。

    “运输这一块你熟悉,现在资金和权利我都交给你,放手去做。仓储物流是运输公司的主营业务这没错,现在新北物流的主要业务地区是冰城到京城和冰城到滨城这两条线,算上马上着手开辟的冰城到卿岛,总共三条线。现阶段,你们的精力还是放在这第三条线上。不过我希望等业务稳定之后,你能注意一下快递运输这一块。”

    “快递?”本来豪情万丈的徐兵听到李宪的这个指示,有点儿理解不能。

    “那玩应儿有啥搞头啊大哥?我之前去南方的时候见过那些做快递的。

    哎呀,你是没亲眼见到。那玩应没啥油水不说,现在邮政垄断快递,对这一块压的挺严。估摸着哪天政策一下,那些扛着大包打出租车送货的就都得歇菜!

    而且我听南方的几个朋友说,现在那帮做快递的野着呢!

    竞争比做专线物流的还激烈,现在出来送快递的,都是一个地方一小堆一小派的,有的时候这家了跟那家抢业务,经常都是人脑袋打成狗脑袋。

    你说咱物流做得好好的,现在一个前四后八出去,有的时候都能赚小一万,咱跟他们掺和什么?”

    徐兵说的事实。

    这李宪清楚。

    现在九四年,快递行业才刚刚起步不久。整个行业还处于一种野蛮发展的阶段。现在全国范围年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正经快递,在当下,唯一正规的快递只有一家——中国邮政。

    除了邮政之外,可以说全是黑快递。就连此后十几年叱咤快递界风云的王顺风,现在还租个前店后厂的小门面不敢挂牌,被居委会大妈误认为什么黑作坊或者是搞老鼠会的呢。

    至于什么买飞机?估计现在王顺风做梦都不敢想,多几台三轮摩托怕是公司规模就能扩大一倍了。

    可是在这个新兴的行业之中,仍然有那么一批人在夹缝之中谋求生存。哪怕这夹缝在当下看起来太狭窄,而且满满的都是血腥味儿。

    可是什么是机遇?

    这就是机遇!

    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刚刚解放不就,倒是都是一片亢奋的繁荣,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行业,物流肯定是赚钱。

    可是未来十几年呢?

    随着各种成本的增加,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物流的发展肯定是越来越趋于平缓。此消彼长,反倒是快递这条现在看起来行不通的道路会越来越宽阔。

    这一点,别说是徐兵,估摸着就连王顺风那一批人现在也预料不到。

    “这个你就别管了。你只要记住了,你们物流公司,未来三年内的主要业务是仓储物流。但是在这三年内,必须要把快递业务这一块,给我打一个底子出来。出现在新北物流的业务板块之中!哪怕是赔钱,也得给我整。”

    见李宪那不容抗拒的态度,徐兵立刻怂了,“那行,大哥,我记住了。还有事儿嘛?没事儿我一会儿回邦业了啊!”

    “等会儿。”李宪伸手挽留了一下,从抽屉里掏出了一个钥匙,放在了桌子上,“以后在冰城常驻了,不能没个窝。你一个没结婚的大老爷们儿,去公司宿舍住也没个冷热。给你买了个房子,把你老妈从邦业借过来吧。”

    看着那一串钥匙,徐兵一愣。

    半晌,才红了眼圈,犹豫着接了过来。

    “大哥、没有你,我徐兵怕是早就在客车线上让人给玩儿死了……我做梦都没想自己能有今天这么一出。我……大哥,我这条命就是你的!”

    “滚!”李宪直接拿起桌子上的文件夹扔了过去,“狗命自己留着,老子不稀罕。多给我赚点儿钱,给你老妈娶个孝顺儿媳妇生个大胖孙子得了!别跟着肉麻,他妈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嗯呐!大哥你就瞧好吧!”

    看着捂着脑袋落荒而逃的徐兵,李宪掐着腰,摇头一笑。

    “李董。”

    当当当,正当李宪整理了一下衬衫,走出办公桌去检地上的文件之时,薛灵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门口。

    看着一溜烟小跑出去的徐兵,薛灵疑惑道:“徐总这是怎么了?”

    “哦,没什么。”李宪摆了摆手,看着薛灵手里拿了一份什么通知书,便问道:“找我有事儿?”

    “哦!”薛灵这才将手中的文件交到了李宪的手中。

    “刚才省里来了人。正是邀请咱们新北,对那二十一家包装造纸厂竞标!”

第701章:无名山丘,起为峰() 
这几天,李宪就在密切的关注着朱副总视察的动向。

    但是新闻上的消息大多是比较空的,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对我省xx厂视察,充分肯定xx厂的工作”以及“对地方提出xx要求,务必xxxxxx”这一类的官面儿话。

    视察所引发的具体结果,他现在是一点儿不知道。

    孙卫民似乎是因为孙蓉的事情生了气,自打来了龙江之后就在没联系过自己,这不禁让李宪有点儿慌。

    可是现在,他一颗心放下了。

    老孙头到底还是稀罕自己的。

    瞧着样子,八成是那边儿有了结果了!

    “知不知道参加竞标的都有哪些企业?”暗暗高兴了一会儿,李宪对薛灵问道。

    “现在还不太清楚,不过这一次的盘子很大。省里打算走产业整合的路子,那二十一家厂子是打包一起来的。根据之前我们的评估,完全买断股份算上需要承接的债务,一共算下来怕是要差不多两个亿。省内的造纸厂就那么几家,这么大的盘子,除非像北安,星河那几家私营包装纸厂联起手来一起,不然的话,省内应该是没有什么对手。至于省外……”

    薛灵说到这就停顿了下来。

    李宪知道她要说什么。

    这二十多家包装造纸厂,其实不是什么香饽饽。首先来说,这些造纸厂,包装纸厂的分布比较散。

    冰城虽然之前也是一个大型的工业城市,可是这类轻工厂,而且是需要排污的轻工厂,大多是不在冰城市区内的。

    二十多家厂子,市内的只有靠着松花江畔的六七家。其余的,都分布在比如双城,阿城等这些冰城下属地区。

    从地域分布上来说,整合的难度就很大。

    现在为啥那么多民营企业对于接盘国企那么热衷?

    其中虽然有民营企业需要生产资料的关系,但是也未免有一些民营企业其实是看中了国企的地皮。要知道那些老国企,往往都有圈地的习惯。不管厂子大小,地皮占得极大。

    除去那些厂房之外,剩下的地皮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李宪相中的这二十多家厂子,虽然现在看着都不是什么好地方。不过要是放上个十年二十年,那地价也相当可观。

    可话说回来,现在什么时候?

    受到海南地产泡沫破碎的影响,94年房地产行业刚刚经历一场大劫,不论是房价还是地皮,都不像前两年那么热了。

    所以这二十多家厂子的价值,在现下几乎任何一个懂行的人眼里,都是很低的。

    另外就是设备,这些厂子有的是建国初期成立的,有的则是一些大国企的配套厂。如果把成立时间拉个表,估计能从50年代拉到90年代。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各个厂子的设备情况就不用说了。

    之前李宪令人对这些厂子进行过调查摸底,像双城包装厂的设备,还是用三十年前苏联老大哥的呢!

    听说纸浆池的浆机坏了,零件换修都特么得去找机械厂,给铣工车工送烟送酒搞定制。

    所以说,不论是在省内还是在省外,能出手把这二十一家厂子打包拿下的,除了新北之外,还真不多。

    新北什么情况?

    新北现在手里掐着进口纸板这一块业务,只要这些厂子能生产,立马就能利用手里边的资源把这些厂子做起来,并且盈利。

    没有这个资源的,吃下这二十多家厂,那绝逼是吃饱了撑的,嫌钱多没地方砸了。

    除了一家。

    那就是,此前和孙蓉的众创达成合作关系的,中策!

    “中策那边儿,有消息吗?”

    独自思量片刻,李宪问到。

    “现在还没有。”薛灵立刻答道,“不过我听说,中策的黄总,今天到了冰城了。”

    “黄鸿年?”李宪眉头一皱。

    心说这货怎么来了?

    看出李宪的疑惑,一旁的薛灵呵呵一笑,“朱总这一次视察,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哦。

    经薛灵这么一提点,李宪明白了。

    这次朱总在山东和东北连续对国营企业的改革作出了支持。这对于主要业务就是对国营企业进行整合上市的中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而黄鸿年的体量在这里放着,不来跟朱总对个话,在省内寻找寻找机会,那才是不正常的事儿。

    “呵呵,那就看看吧。中策这一回,到底怎么个态度。”

    响起之前在华融饭店之中,方东亮对自己说的那些话,李宪的眼睛眯了起来。

    那个时候手里没钱,面对中策他心里还有点儿虚。

    可是现在,随着松江实业股票飞升,再加上卿岛纸业生产基地完工,集团其他几块业务也不必将大部分利润对那边输血,手里现金流前所未有的充裕,李宪的底气足了。

    “要是他们不识相还要争,那咱就跟他们玩儿到底!”

    ……

    阳和大酒店。

    就在李宪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之时,方东亮也正在极力的劝说黄鸿年。

    “黄董,我不明白,龙江这二十多家包装纸厂的项目,咱们为什么要退出?这个项目我已经跟进了一个多月了,下边的团队为了这件事情也付出了很多。现在公开招标了,咱们为什么不参与?”

    面对方东亮的质问,沙发上的黄鸿年,放下了手中的烟卷。

    虽然是华侨身份,但是光从外貌上来看,这个正值盛年的中年人一点儿没有国外企业家的那种范儿。

    穿着件简简单单的蓝衬衫,袖口高高挽起,往哪儿一坐,倒像是个在基层干了十几年的老干部。

    “为什么不参与?”黄鸿年将手头的烟卷戳在了烟灰缸里,“这一次朱总来龙江,在私下底谈起龙江民营企业的时候,连着提了三次新北集团。这件事,你知道?”

    “老方,我虽然不经手集团的具体事务。可是你当初搞这个项目为的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现在众创公司都已经被查封了,你还要坚持?”

    听到这,方东亮语气一滞。

    看他不说话,黄鸿年哼哼一笑:“老方,新北这个小山丘,已经成了峰了。”

第702章:商业版图() 
李宪已经做好了跟中策黄鸿年拼刺刀的心理准备。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已经开始着手套现松江实业股票做资金储备的时候,之前把声势搞那么大的中策竟然莫名其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