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364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364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话!你这么说,还不如直接说给你们新北一个上市指标,然后圈钱回头收购其他国营企业得了!”夏光远投去了鄙视的目光,呵斥了一句。

    眼见着岳之峰也眉头皱了起来想要呵斥,李宪伸出手掌,止住二人发话,“先别急,让我说完。如果感觉这样的方式操作可行度低,也可以用一种折中的方案。比如,放开上市国营企业的股本不动原则,令其进入二级股市流通市场。供民间资本介入收购,重新分配企业的股份配比,以存续企业,但是重组董事会嗯,这种温和的方式进行改造。我认为,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李宪出的这个主意,现在还没有出现。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类似周叔连之前提出来的国营企业原始股份不流通,这种被称为“股份分制”的,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大行其道。

    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上市国有公司都存在非流通股(国有股份)与流通股两类股份。

    两种股份的权利相同,但是持股的成本则有巨大差异,这造成了两类股东之间的严重不公,也对日后的庄家经济提供了天然的操作空间。这个股份分制制度到了05年左右才通过国有股减持结束。

    但是在那之前,严重滞后的流通性和股权不公,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国营上市企业早在千禧年之前,就已经完全暴露出企业机制和财务方面的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公司。

    而在九六年到九七年之间,第一批第二批上市的国营企业百分之八十都扑街的时候,李宪现在提出的这个观点,其实就被国内的诸多经济学家广泛的提了出来。

    其中就包括人民日报的观察员凌志军,经济学家张维迎,以及港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梁定邦等经济学领域的“少壮派”。

    而在紧随其后的“抓大放小,国进民退”,国营企业大改造这个席卷了千万人的下岗潮的主要诱因事件中,这种模式除了粗暴的破产重组之外,也被部分运用到了民间资本针对上市企业的并购之中。

    只不过那个时候,企图通过资本市场并购国企的民间资本运气实在是不咋地。

    九七年索罗斯大魔王席卷亚洲,企图在资本市场搞事情的,基本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欢欢喜喜入市,想要用股市的资本来完成对国企的并购,可出最后只能在祖国江山不管你什么道理就一片绿之下,溜溜光光连底裤都不剩的离开。

    命运多牟的中国股市,并没有给这种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改造方案以机会。

    或者说这种本应该可以的模式,没有在正确的时间,被一个正确的人,提出来。

    现在,李宪说了。

    “嘶!”

    听李宪说完,岳之峰和夏光远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就像是夏光远之前所说的,中国经济方面的而事情,从来就不单纯的是经济领域的事情,更是需要站在更高的政治层面去考虑。

    可是周叔连,却双眼一亮,直接吸了口冷气!

    李宪的方法,说实话并不复杂。

    其性质,就如同是一道“证明a=b”代数题目,在标准的“因为a等于c,b等于c,所以a=b”的解答过程之内,加入一给条件,变成了“因为a+b等于2c,又因2a=2c,2b=2c,所以2a=2b,所以a=b”一样——拐了个玩儿,换了种算法而已!

    可是就是因为变换了角度,周叔连却忽然发现,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得到解决!

    怎么说?

    民间资本通过股票二级市场进入,完成对国企收购整合,直接的作用不仅是注入新的资本,更重要的是将民企制度介入,达到盘活国企的目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种方式行得通,在具体实施之中可以达到理论上的目标,那么无疑对于现在充斥着滥竽充数的,完全不符合上市条件,也没有能力将资本有效利用的国企的股票市场,是一记强心剂。

    可以说,不论是对于国营企业来讲还是对于股市大环境来讲,这种操作方式,都具有相当积极一面。

    而从另一方面思考,有能力,有资本,但是却没有资格拿不到指标配额从而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民营企业,也有了一个弄潮的渠道!

    一扇全新的大门,在周叔连的面前,悄然打开。

    另一边,看着神色各异,身份和思维角度完全不同的三人,李宪暗暗的攥紧了拳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深吸了一口气,不再遮掩自己本身的意图。

    “岳书记,夏主任。我知道今天你们叫我过来,是为了省内那二十几家造纸厂的事情。既然现在咱们说到了这里,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这个方式运用到这一次的产业改革之中!运用我们新北改造企业的软实力,上游资源和资金相结合的硬实力,以及资本市场的助力,为咱们龙江省内的包装造纸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和生机!”

    雄心壮志伴随着李宪难得严肃和沉稳的声音,在会客室之中,回荡起来!

第650章:你能不能成熟一点() 
其实按照李宪原本的打算,说服岳之峰拿下那些造纸厂的方法,其实另有一套。

    现在省内轻工改革项目已经立下,但是迟迟无法进入到关键阶段的问题在于计委这头。因为对企业改革之后的所有权问题有所顾虑,所以针对各个企业的审核程序和资产清算特别严格。

    岳之峰的态度李宪不确定,可是目前包装纸板的门路已经打开,时间是不等人的。

    从这两方面考虑,李宪本打算先用租类似当初北林纸厂代工的“租赁”方式,把这些个企业率先整合起来。不管怎么样,最后能不能拿到这些厂子,先将这些闲置产能利用起来再说、

    在他看来,只要纸板这门生意能够行得通,让这些个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厂子看到利益,把效益创造出来,到那个时候再拿着成绩去说服岳之峰和夏光远。阻力肯定能更小一点儿。

    可是现在通过周叔连的启发,他膨胀了!

    资本市场他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现在看来,如果想迅速扩大自己的事业规模,94年虽然漏洞多多,但是却因为92年认购证和头股热潮被刺激的热得一塌糊涂的股市,还真是个不错的道道儿。

    对于他的“主动请缨”,岳之峰陷入了沉默。

    思考良久之后,才将支在下巴上的手移开,问道:“这件事情,你有多大的把握?”

    “岳书记,这个我可不敢保证。不过在我看来,现在不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非常成熟。只要省里能给我们新北一些支持,成功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见李宪信心满满,岳之峰点了点头,可是也没再多说什么。

    看到岳之峰这般态度,李宪心中一喜。见到岳之峰的态度,他就知道自己这临时想出来的道道,有了五分胜算!

    就在他准备再进一步,将事情敲定下来的时候,一旁的夏光远却发了难:“李宪,不是我针对你们新北。但是你现在说的这些,操作的核心是要利用股市资本市场。按照你的说法,需要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然后将其整合再对其他企业并购。你们新北要说改造一个地方企业,我不怀疑你们有这个实力。可是现在你想做的,是改造一个上市企业,令其股价升值融资,然后才能谈其他的操作。据我所知,新北集团可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你说的这些,我不同意。”

    “”

    你大爷!

    李宪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一下子被夏光远给打乱了。

    看着夏光远眼睛里边儿的揶揄和丝毫没有隐藏意味的刁难,李宪恨的是牙根儿直痒痒。

    心说当初那两拳头现在看来揍得轻了。

    应该再特么补两脚来着!

    “小夏,这个事情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就在李宪心思急转寻找对策的时候,沉默了好一会儿,已经将李宪刚才所说的那些完全消化理顺了的周叔连,开口了。

    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周叔连走到了李宪身边儿,用带着鼓励的目光对他点了点头,转而对夏光远道:“小李说的这些,我认为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这一次到龙江来,我为的就是实地看一看龙江省的上市企业现状和轻工改革这个项目。如果省里和计委能够给予这个计划支持,让这个计划成行,我愿意尽我的一点儿微薄之力!”

    说着,周叔连笑呵呵的拍了拍李宪的肩膀:“小李啊,我这个老头子,给你当个顾问,可还行?”

    “那敢情好啊!”

    面对周叔连的主动“投诚”,李宪一拍大腿。

    不说别的,周老先生在京城大学可是教了十几年的经济学,用句桃李满天下说,那是一点儿都不过分。不说目前深股和沪股相当多的领导都是周叔连门下出来的,就说新北集团现在还真缺这方面的人才。夏光远刚才还真没说错,在资本操作这一方面,新北的经验严重不足。

    要是有周叔连这个专业搞经济的参与进来,这事儿,有了七分胜算了!

    果然,见周叔连力挺李宪,岳之峰微微点了点头。

    “周老,针对这个事情,我想好好的跟您谈一谈。”

    指望岳之峰马上做决定肯定不现实。

    得到了岳之峰“拿出个具体的方案来”的嘱咐,李宪变告辞离去。

    省委后身的停车场,李宪刚刚打开车门,便见到夏光远远远的走了过来。

    知道自己这位便宜岳父平时都是有车接送,根本不用到停车场等候的李宪皱起了眉头。

    怎么?

    瞧这意思,是专门过来找我的?

    站在车边儿上等了不大一会儿,夏光远果然径直走到了他跟前。

    看着李宪面色不善,夏光远用下巴挑了挑,指了指车门:“稍我一段?”

    “起价十块钱,一公里一块一。”没好气儿的,李宪怼了一句。

    见李宪随口说了个远远高出出租车的价位,夏光远笑着摇了摇头,自己打开车门。

    虽然依然没有考驾照,但是这一年多来李宪开车已经溜到飞起。相比于之前的切诺基,虎头奔还是自动挡的,虽然车身宽大,但是在车流量不大的大街上,愣是被李宪开出了游鱼般的感觉。

    扫了眼后视镜,见到后排座上对着车窗之外出神的夏光远,李宪清了清嗓子。

    “你倒是说个地方,去哪儿啊?”

    夏光远收回神识,看了看李宪的后脑勺。微微一笑:“看样子,这一回你的目的能达到了。”

    李宪翻了翻白眼儿。

    这还用你说?

    也不看看老子什么本事?

    见李宪不言语,夏光远兀自摇了摇头,“小娅最近怎么样?”

    “呦。”

    李宪顶不乐意听夏光远谈起苏娅,看着后视镜里那略带惆怅的脸,嗤笑一声,讥讽道:“夏主任呐,您要是实在工作不忙,我推荐您看看小说看看电影什么的。真稀罕了嘿!您十几年都没关心过苏娅,现在到这儿来装什么慈父?她好不好坏不坏,不劳您操心。”

    “李宪。”夏光远脸色瞬间涨红,但是又迅速压下了心头火气,“你非要把自己身上披一层的刺,不伤人就不舒服吗?你能不能成熟一点?!”

    次卡!

    李宪闻言踩下了刹车,回身望向了夏光远。

    “成熟,是什么意思?”

第651章:也真是心累!() 
看着用疑惑中带着戏谑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李宪,夏光远只觉得头疼欲裂。

    刚才他是下了好大的决心才追出来的,不图别的,就是为了想和李宪心平气和的说说话,讨论一下苏娅的问题。

    而在选在这个时候过来,其实夏光远心里边儿也有自己的一番衡量。

    现在岳之峰明显对李宪的这个凭借资本市场“曲线救国企”的计划深感兴趣,但是作为完全有能力主导龙江省内大项目审批的计委一把手,这件事情岳之峰的态度是一方面,最后也得他夏光远点头才能算成。

    就是想到这一点,夏光远这才过来。

    虽然在去年时候,因为自己的身份暴露,更因为早年间对苏娅母女犯下的错误,跟李宪的关系形同水火。但是他认为李宪还算是个聪明的年轻人,现在自己这般主动示好,李宪就算是不服软道歉,至少他也能换来一次交流的机会。

    可是他没想到,李宪竟然连这个机会都不给。

    这番做派,在夏光远眼里,实在只能说是幼稚。

    二人对视了良久,见夏光远摇头移开了目光,李宪吁了口气。

    虽然总是拿言语激怒夏光远,但其实李宪自认为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只是一想到苏娅和苏妈的悲惨过往,再看到现在高高在上,手握重权的夏光远,他就一肚子的无名火。

    他知道夏光远关心的是什么,冷静下来,也觉得不管怎么说,这负心汉毕竟是苏娅的亲生父亲,于是道:“夏主任,我也不想把自己身上都装上刺儿。您费劲巴力的过来,如果是为了公事,那咱们就交流交流,但是如果是为了苏娅的事情,那你可以下车了。虽然我们俩现在没结婚,但是她在我身边,断断不会受一点儿的委屈。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夏光远一愣,看着面前李宪的侧脸好一会儿,欣慰一笑:“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李宪,虽然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我虚伪。但其实这一次回到龙江履职,我真的觉得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上天是要我回来还债的。所以小娅,我虽然不能和她相认,但是还是想对她有一些补偿。”

    见对方完全没有遵守自己的警告,顺着杆儿就往上爬,李宪赶紧摆手:“夏主任,这话就千万别再说了。苏娅现在过的还不错,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一天过的比一天好。就算是我求求您,高抬贵手,别再搀和她们娘们的生活了,成么?”

    “李宪,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给小娅安排一下,治治她的嗓子。你知道,我,我一想到她因为我的关系这么多年不能说话,心里边就堵得慌!”

    哎、

    看着一脸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