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300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300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带的,顺带的、”徐茂和一脸讪笑,将钱塞到了李玲玲小手里,低声道:“问没问啊?”

    “问了。”李玲玲将钱叠好,小心翼翼的塞进了小书包,扬起了笑脸,“我早上一上学就问啦。”

    “不是,你徐叔让你问什么了啊?”李宪忙打断道。

    “徐叔让我问问雪老师,对他印象怎么样,能不能处朋友。”李玲玲似乎很困惑,“你们大人真是麻烦,交朋友直接就过去抱抱亲亲拉拉小手不就好了嘛?为什么还要让我去问?”

    “得得得!”徐茂和没心思理清小孩儿的逻辑,忙追问道:“你们老师咋说的啊?”

    “嗯、”李玲玲清了清嗓子,“她说……她说物种不一样,不能处朋友。”

    说到这儿,李玲玲仿佛是陷入了什么巨大的疑惑,扯了扯李宪的袖子,“二叔,啥叫物种不一样啊?”

    看到后视镜中徐茂和铁青的脸色,李宪忍不住了。

    ……

    接下来的两天,自尊心严重受伤的徐茂和没再去学校现眼。而是听从了李宪的建议,开始和自己的那些莺莺燕燕来一次彻底的决断。

    李宪则是千方百计的为集团布局卿岛的资金缺口寻找办法。

    再没钱再没钱,他现在手头上能动用几百万的资金。若是在两年前,也就是刚刚回来那会儿,他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愁。在92年那个档口,手里拿着几百万想要在短期之内将其变成一个亿,虽然有点儿困难,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公布,计划经济和双轨制彻底崩溃的那个阶段,并不是没有可能。

    在任何时代,巨大的机会都源自于巨大的变革。

    只有在这个时候,世事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历史的精彩之处。

    可是当变革过去,社会往往变成英雄,草莽和投机者共襄的一场盛举。对财富和利益的灵敏嗅觉,会让绝大部分的机会都迅速被发掘被填充。

    经过两年的经济高速发展,94年就是这么个阶段。

    如果说92年是一场激情的床戏,那94年就是激情过后的贤者时间。中华大地上因改革而荡起的烟云,正在徐徐落下,从无序的野蛮,回归于有序的野蛮。

    整整两天的时间,李宪感觉自己都快用脑过度了。想到最后,脑子里就像是被人用冰激凌的勺子狠狠的刮了一遍,空洞的吓人。只要一用力的思考,脑壳就连着眼珠一起发酸发涨。

    绞尽了脑汁,他也没想到什么能马上将五百万变成一个亿来的办法。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苦苦冥想而不得法之际,来云浩却忽然打来了一个电话。

    电话之中,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副市长兴奋不已。

    为了啥事儿呢?

    一个传奇人物,到达了冰城。

    多传奇?

    此人曾经一分钱没花,凭着两片嘴皮子……

    赚过一个亿!

第526章:牟大佬莅临() 
“李宪,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啊!”

    电话之中,来云浩激动的都已经破音。听着那颤抖的,就差尖叫出来的声线,李宪将大哥大稍微拿远了些。

    在他连番安抚对方,让其冷静下来之后,来云浩才说清了事情的原委——来云浩接受副市长的位置,一来是孙卫民想要执行那个试点计划的安排,二来也是为了索长友借着783工程吃拿卡要犯了作风问题下台之后临危受命。

    783工程的改造项目是历史的必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随时可能到来的核打击,全国各地是如坐针毡。整个中华都在大肆修建地下工事,而距离最有可能袭来的假想敌最近的龙江省,则是全国个地方之中工事修建最为完善,耗用人力物力最大的。

    如果横向来对比,783工程可以说是在全国的地下永备工事之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其规模之浩大,甚至超越了京城这个政治中心。

    规模有多么浩大,到了现在和平时期负担就有多重。783纵使一再缩减维护费用,并不断的废弃支线,到了现在每年的维护费用仍然高达一百五十多万。十余年下来,光是这些遍布在冰城城下的坑道,政府就花费了不下千万去维护。

    而现在,毛熊已死,大毛病重、北方已然没有了威胁,这些东西的存在价值就已经大大减轻。要知道,现在国内和大毛在磋商互相不以战略武器瞄准的事情——历史上在94年9月份,这个协约就要签署,现在估计已经达成了初步一致。

    正是因为这个关系,目前几乎所有具有地下人防工事的地方都在研究着把人防工程这个大包袱甩掉。

    在京城,这个事儿已经做了两年多了。无数的坑道和地下工事被改造成了ktv溜冰场还有歌舞厅之类的商业场所。而冰城的783工程,却因为索长友下马的事情将已经联系好的意象开发者全部吓跑了。

    在年前,来云浩想要集合冰城和省内的企业家,合力将这个项目吃下来。不过因为地下人防工程特殊性,政策规定产权不转让,只转让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样一来就无法通过银行质押拿到贷款进行开发,大部分的企业家对于这样的工程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

    整整一个月没有进度,来云浩将目光放在了省外。

    刚刚好这个时候,他得知了牟其中即将到达龙江。

    牟其中现在是什么情况?

    自从992年靠着“空手道”,谈成了用五百车皮的百货换了四架图54之后,这个商业奇才已经彻底的被神话。

    在中国,八十九十年代和新世纪要非说找点儿不同出来,大致其实就是两方面;

    一个是信念的不同。

    在八十年代和之前,人民心里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九十年代是个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之中人们从向理想努力慢慢实际起来,转变为向物质努力。

    到了新世纪,什么理想啊信仰啊……呸!

    咱们提钱就行。

    另一个就是社会阶级的不同;在八十年代,虽然工作岗位有差距,但是社会生产力就在那儿放着,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要说谁家过得好一点儿,无非也就是平时能多吃几顿肉,逢年过节能多吃点儿罐头的区别。

    等到了新世纪,经过改革浪潮社会分层已经基本固化,就像那个科幻小说《折叠北京》里边说的似的,社会已经有了严格的分层。

    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就业背景直接决定了这个人会在那个层次活动。对待什么大马二马这种新时代的英雄,人们已经没有仰望感。只有“他根本和我就不是一种人”的自我安慰,然后无奈而争先恐的喊一声“爸爸!”

    可九十年代是个什么情况?

    九十年代不仅仅是这八十年代和新世纪的过度,它更是一个追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牟其中这样出身平平,靠着机缘和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的人,那就是人们的精神领袖!

    自打罐头换了飞机之后,经济日报发送长篇通讯《拳拳赤子心》对牟其中大肆赞誉,紧接着就是方位著的《东方大地的神韵—一代儒商牟其中》,李玉石的《牟其中之谜》,还有袁光厚的《商海巨子——牟其中》和《牟其中——大陆首富发迹史》争前恐后的发表。

    其中《东方神韵》长达8万字,都不能称作是通讯文章,完全就是一个纪传体的小说了。这书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在93年上半年,这本书比新华字典卖的都好。

    打这儿起,牟其中已经是无数有志于经商,或者是所有拥有梦想和野心的人的精神偶像了!

    这么样的人物,可不是说来云浩想请就能请得动的。

    大佬来干什么呢?

    大佬本身就是靠着对俄贸易出的名,之后凭借这个渊源,南德集团还一直做着对俄的物资生意。别看程六在冰城这头呼呼哈哈的,现在又花了几千万在赤塔那头建了个大市场,从行商变成了坐商。可是跟牟大佬和南德一比,只能说不入流。

    现在在整个北面的倒爷里边儿,随便拉个人问一句哪个倒爷最牛,答案肯定都是一致的——牟其中啊。

    不过,虽然牟其中和程六地位相实力差悬殊,但是却都看到了对北方贸易之中的痛点。看到了重军工产业,轻工和其他产业链薄弱的俄罗斯市场的商机。

    这一次驾临龙江省,牟其中就是去满洲里谈开发项目的。

    通过朋友,来云浩知道了这个消息,赶紧就783工程的事儿告知了南德方面。而牟大佬在得知了这事儿之后,临时更改了行程,决定在冰城站一天。

    为了迎接大佬莅临,来云浩已经组织了省内企业家协会和工商联那头,在盛源大酒店设宴迎接。

    图的,就是把大佬留住,看看南德能不能把783工程给接下来,或者是带头冲锋,领着龙江企业家一起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挺来云浩说完了前因后果,李宪满脸蒙逼:“不是,来主任,这事儿您找我干嘛呀?”

    “哎呀!你这个人怎么糊涂?你看啊,南德是私企。是全国做的最好的私企,但是咱们龙江这头企业家协会里头,有分量的,能拿得出手的私营企业家,除了你李宪,还能找到别人吗?我这不想着,同是民营企业家,你和这位的共同语言不是能多一些嘛!李宪,我可告诉你啊,我这还真不是求你,这可是牟其中啊!要是能借着这次和他攀上交情,那对于你对于你们新北,可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听到来云浩这么说,李宪揉了揉鼻子。

    这事儿,要是放在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企业家身上,不信的人肯定是脑子有问题。

    但是放在李宪的身上……

    他还真不敢信这个邪!

第527章:授命() 
之前李宪在获得了省创业先锋的时候是加入了企业家协会和工商联的,不过这两个组织的大部分的事物,他都交给了薛灵处理。

    倒不是他架子大,而是觉得这些组织太麻烦。而且正如来云浩所说的,现下企业家协会里面大多是以国营企业家为主,民营企业龙江省本就不多,做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李宪每每出席协会活动都觉得自己像是个保护动物一样遭到别人的瞻仰,这让他很不习惯。

    这一次牟其中莅临冰城,来云浩亲自打了电话过来邀请他出席陪同,倒是躲不过去了。

    新北集团目前虽然在龙江省算不上顶尖企业,但是论发展势头确实数一数二。在来云浩给他打了电话之后的第二天,工商联那头也通知了集团的几个高层领导和股东,组织迎接牟其中。

    听说这位大佬要来,收到了同志的薛灵和徐茂和都相当兴奋。

    尤其是老徐。

    作为一个倒爷发家,直到被李宪收编之后才彻底结束了浪荡生涯的人,对于牟其中这个倒爷之王,创造了罐头换飞机奇迹的男人,那崇拜的简直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徐茂和当即就找到了李宪。

    “宪子!牟爷来了!牟其中要来咱冰城来啦!”

    看着徐茂和兴奋的毛细血管都要和脸上的青春痘一起破裂,正在和同样兴致颇高的薛灵谈事儿的李宪摆了摆手,“咋呼个什么?来就来吧,人家就是受市里的邀请,到冰城站一下,看看7831工程的事儿,你跟这像敌占区人民盼解放似的干啥?”

    将手中的红蓝铅笔扔在桌子上,李宪打击了一下。

    徐茂和被噎了一下,挠了挠后脑勺,见到李宪的案头摆着投资卿岛的计划书初稿,嗨呀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办公桌前。

    “我说宪子,还为了钱这事儿犯愁呐?”徐茂和转了转眼珠,嘿嘿一笑,“牟其中有钱啊!唉我跟你说,我可是听道上朋友说了,牟爷的南德现在满中国的投资,要说咱们集团这个开发项目,那看着也是大有前途的,不然趁着这个机会,你和牟爷商量商量,拉点儿投资呗!”

    徐茂和这倒是说的没错。

    南德现在的动作是很大,在罐头换飞机之后,一连提出了三四个大项目。南德集团集结了一大群中华俊杰,专门做项目搜集评估和运营投资。

    现在的南德,整个就跟一个散财童子似的。

    薛灵看了看李宪,抿嘴一乐:“徐总这个想法貌似可行啊!咱们现在手里有项目,缺的是钱。可是南德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他们有的是钱,满世界的找项目,要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和牟先生说一下,不用一个亿,只要拉来三千万的投资,咱们完全就可以将项目启动起来了啊!”

    呵呵呵、

    李宪也就笑笑。

    先不说牟其中那些个项目成不成的问题。

    光是南德不缺钱这一点,就可能是从开年以来,他听说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你们两个要保持清醒。”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自己的左膀右臂上上课,提个醒。

    “现在的南德太膨胀了,牟其中的几个项目声势闹得很大,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我估计,南德现在也不一定有什么钱。牟其中换飞机干的是漂亮,可是你们要清楚一点。”

    见李宪认真的目光,薛灵和徐茂和好奇:“清楚什么?”

    李宪微微一笑,“这个人,归根结底还是个倒爷。虽然现在功成名就了,他想的,还是罐头换飞机,空手套白狼的那一套。和他合作,就当甘心当他的棋子。”

    听到李宪的这个评价,薛灵和徐茂和二人同时蹙起了眉头。

    ——他们不怎么信。

    也不怪他们不信,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牟大佬是个商业奇才,善于运用超乎常人的商业智慧去在短期内创造打量财富。可是谁也不知道,南德目前的实际情况。

    除了后知后觉的李宪。

    其实按说,牟大佬的很多商业计划虽然在这个年代看起来玄玄乎乎,太过宏伟难以企及,可是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南德后来的失败,不是败在这些商业构想上面。

    别的不说,就说去年7月份,南德和重庆大学联手,创立了一个火锅系统工程研究所。对外号称投资十个亿,将火锅这个东西推广到全世界。

    在93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