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29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29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局长?徐…徐朝阳?”

    “徐局长说啥啊?”

    看着众人被忽悠住了,李宪冷冷一笑,“徐局说,你们要是想解决问题,那就好好坐下来谈。要是不想好好解决问题,派出所里装几十号人,有地方!”

    民警刚才是怕事情激化,所以紧着安抚。现在看场面得到了控制,立刻就有那老道的向前走了一步,“刚才的事情我们不追究,从现在开始,谁第一个起刺儿,追究责任没说的!”

    胡萝卜加大棒之下。

    场面,彻底控制住了。

第59章:我有办法() 
直到见外面的情况彻底稳定了之后,办公楼的大门才开了个缝,一个三十多岁,带着黑边方框眼睛的男人哆哆嗦嗦的探出了头。

    听到身后的动静,李宪立刻回身问道,“王芷叶怎么样?刚才有没有受伤?”

    “我没事。”他这么一问,门里传出了一个仍然有些颤抖的声音。

    李宪顺着门缝一看,便见到七八个人已经聚集到了门口。

    王芷叶正在众人中期期艾艾的看着自己,她的额头上起了个大包,但是看着似乎不是砸的,想必是刚才躲避砖头的时候撞到了哪里。

    再往后,杨宏山也正铁青着脸色,对他点头示意。

    李宪这才放下心来。

    很明显,刚才他对职工们说的话,里面也听到了。杨宏山见他临危撑起了场面,便走了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事情和李宪想的差不多,瓷砖厂的职工虽然对私人承包有抵触,但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重点是日后的工作问题。但是一些人别有用心,却想着在这件事上找便宜。

    听完杨宏山简要的说明,他点了点头。

    院子里,那几十个职工已经在推举代表。其中,销售处的那几个老人主动站了出来。

    刚才就是这些人在引导鼓动着人们,要是谈判还是这些人谈,那事情可仍然解决不了。见到这个景象,李宪赶紧干预。以代表必须能体现厂里各个阶层的职工权益为由,让他们以部门和年龄的方式区分,选出信得过的人。

    这一下,可是打乱了某些人的算计。

    不大会儿的功夫,五个年龄不一,部门不同的人被乱哄哄的推了出来。见到职工们已经按照要求退到了院子里,民警们守在门口,并便安排这五人进了办公楼。

    人少,目的和需求就明确,也更能说明白问题。

    在民警的陪同下,商业局方面很快就弄明白了目前厂职工的情况。从谈话中得知,职工们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虽然有很多的条件,但是大致可以说是想留在厂里工作的,厂子里有很多的夫妻职工,毕竟现在林业局情况不太好,如果没了工作,这些人的经济来源就断了。

    另一种则复杂了一些。主要是以经销处,仓库管理处的一些老职工为主。这些人马上就要退休,想的是从厂子被买断这件事情里捞点儿好处。意思是这意思,可是对方还是口口声声的说以厂为家,不想离去。

    得知了瓷砖厂的复杂情况,商业局的众人头疼了。

    现在林业局各个生产单位都是冗员严重,本来结构就臃肿的可以,养了一大群吃干饭的。这些人现在根本没有地方安置,而之前在和杨宏山沟通承包事宜的时候,杨宏山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辞退厂里一大部分干吃饭不干活的职工。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将几个职工代表送出去之后,见到事情不好办,商业局市场法规科的科长钱振业,也就是那个带着方框眼镜的男人,摆了摆手。

    “瓷砖厂的职工情况太复杂了,这么搞绝对是要搞出大事的,依我看,这个承包还是算了吧。现在的瓷砖厂亏损也就亏损,但高低出不了大事儿不是?”

    他这么说,另外的几人也附和。

    杨宏山气的不行,这件事情已经谈了快一个月了,现在遇到点儿问题不想着解决,反倒是找起了后悔药!

    一旁,李宪正在看着王芷叶出神。

    此时此刻他还真不是在看美女,刚才王芷叶慌乱之中躲避砖头,脑门正磕在了窗户套上,刚才没看出什么,现在已经起了个老大一个青包。

    打眼一看,就跟独角兽是的。

    原本,王芷叶对李宪在危难之时解了围心生感激。现在看到他憋着笑,不住的盯着自己又辣又疼的脑门看,心里着实恼怒。

    “你总瞅我干啥!”

    她踢了李宪的小腿一脚,怒道。

    这冷不防的一声,让众人从沉默之中脱离了出来。

    作为处理瓷砖厂承包事宜的负责人,钱振业抚了抚眼镜,给事情定下了结果:“事情现在看来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建议将这件事情先压下来,暂时终止瓷砖厂的私有化承包。”

    一听这话,杨宏山急了。

    现在整个厂子的人都知道自己要搞承包,现在叫停,职工还是职工,厂子还是厂子,可是自己算是个啥?

    以后还能不能在厂里混了?

    “钱处长,这节骨眼上,咋能这么干啊?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不理杨宏山的不满,钱振业挥了挥手,“行了,事情就先这么定了。”

    说完,他对李宪一笑:“小伙子,今天的事情多亏了你,谢谢了啊!”

    看着脸色铁青的杨宏山,李宪笑着摇了摇头。对自己即将进入的商业局,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特么就是个和稀泥的地方。

    正当钱振业已经起身,准备去外面公布自己决定的时候,他开口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刚刚转过身去的杨振业停住了脚步,“小伙子,你说什么?”

    李宪走到了杨宏山面前,道:“我说这个事情,很好解决。”

    看着李宪认真的眼神,杨宏山一愣,马上问道:“李老弟,你有了啥招不成?”

    李宪呵呵一笑,在原地踱了两步:“你不想用现在的这批职工,也是担心在盘下厂子之后他们消极怠工,影响厂子的运营,是不是?”

    “对。”杨宏山点了点头。

    “杨哥,其实不用换人,或者只换掉一小部分有负面影响的人,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听到李宪这么说,杨宏山嘴一裂,笑得比哭都难看:“老弟,这咋可能呢、你不了解那些职工,一个个跟滚刀肉是的,说不听罚不得,我市真没招了,不然都是有经验的老职工,怎么可能不要嘛?”

    听着杨宏山倒苦水,数落着职工们的各种不是,李宪从桌子上拿起了纸笔。在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之中,写写画画一番,然后举了起来。

    制止住了仍然在唠叨的杨宏山,他一字一顿道:“你说的那些问题,通过改变工资机制,其实是可以的。”

第60章:猛药() 
面对李宪的这个“工资机制解困论”,众人齐齐的一声嗨,表示了自己的失望。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从工资入手来激发职工积极性这种套路,局里早都试过了。

    不说别的,就说瓷砖厂。

    季度考核,年度考核,标兵评比,生产技能评比等手段用了不知凡几。

    可是有用么?

    一开始还能趁着新鲜头起到点作用,但是过了那个劲儿,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子。

    而且俗话说有奖有罚,可是在瓷砖厂里奖可以,罚是不行的。

    同一个厂子里工作了几年十几年,职工之间不说铁板一块,但是也是小圈子连成片。其中部分人更是沾亲带故,厂里有什么对员工不利的决定,往往是整个车间甚至是整个厂子的人联合起来消极抵触。

    法不责众,最后厂领导为了团结故,往往不了了之。

    这些情况作为主管单位,商业局的人可是太知道了。所以当李宪说出用工资机制改变现状的时候,他们顿时没了兴趣。

    杨宏山也苦笑,“李老弟啊,你就别逗老哥了。光靠着工资的变动,想让这群人积极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说着,他就给李宪数起了以往历次的工资讲法制度和效果。

    听着他的描述和一肚子苦水,李宪乐了,“我说的机制,跟你们原来的奖罚机制可不一样。”

    “那你倒是说说,怎么个不一样法?”钱振业原本都想走了,听他这么说,便催促道。

    李宪在纸上画了个圆圈,“之前局里定下的所有工资制度,虽然添加了标兵,劳模,以及各种名目的奖金,但其实这种机制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他晃了晃手里的铅笔,“我举个例子,一个厂能有几个劳模?顶多也就两三个吧?这些人累死累活的干一年,最后能拿到多少奖金?”

    “我们厂劳模奖金是三百。”杨宏山立刻答道。

    李宪把笔王桌子上一扔,道:“对嘛,一个比其他职工干的多得多的人,一年才多拿了三百块钱,不到两个月的合计工资。要是我的话,我宁愿不拿这个奖金,天天安安逸逸的混我的日子多好?”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现在整个林业局的工资标准就是这个样子,谁能有什么办法?

    看着杨宏山脸上的苦色,李宪继续道:“这个奖励有没有用的问题,咱们先放在一边。杨厂长,你们厂又是劳模又是标兵,又是技能能手的,奖金名目很多。可是我想问问你,基础的工资是怎么算的?”

    “生产职工的话,按照工时算,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基础工资一个月85,外加工龄工资从30到50不等。还有……”

    杨宏山如数家珍的说到这里,李宪已经没有听下去兴致了,他抬手将其打断,道:“也就是说,在你们厂工作,我平时工作业绩突出,八个小时也拿这么多钱。不突出,一天也是这么多钱。顶多就是资格老了,一个月能多拿点儿。那你说,我为啥还要拼命干?”

    听到他的质问,办公室里的很多人叹了口气。

    他说的这些情况,在林业局里绝对不是特殊现象,而是在各个起生产单位都普遍存在的。

    特别是在局下属企业之中,这种“谁爱干谁干”的消极随处可见。

    可是能有啥办法呢?

    看着李宪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将目前的工资机制剥了个精光,指着腚笑话,商业局的一个科员看不下去了。

    “你可别净说这些没用的了,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你有招你说,你要是没招的话,那就赶紧去外面传达暂时瓷砖厂不转让,赶紧把人哄回去得了。为了这点逼事儿,国庆节都没放假。”

    看了看那个抱怨的人,李宪摇头发哂:“我要是没有办法,在这跟你们瞎哔哔啥?”

    他重新拿起了桌子上的那张纸,“其实,刚才我们所说的一切弊病,都源自于一点原因。”

    “啥原因?”一旁,看着李宪卖了半天关子的王芷叶终于忍不住了,捂着脑门问到。

    “职工们没有劲头!他们工作,是为了厂子工作,而不是为了自己。”

    听到这个理论,在场的一些人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钱振业将这话捉摸了一会儿,觉得似乎大有道理,但是又理不顺道理在哪儿。便问到:“这话怎么说?”

    “在我看来,工作和报酬的因果关系应该是;我付出了劳动,得到了相应的报酬,而这些报酬可以支撑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品质,促使着我更加努力工作,去维持现状活奔向更高的层面。

    可是现在,瓷砖厂的情况却是,我努不努力工作,都不能大幅度的改变生活水平。所以职工们产生了惰性,惰性会传染,就造成了整个厂子混日子的现状。”

    这个理论,让在场所有人的眼睛一亮!

    虽然话说的直白,但是细一想,其中的道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

    就说在场的很多人,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心里高兴,有劲头。心里想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满**都是想着干出一番大事业,走路都恨不得蹦着走。

    但是干了几年之后,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是慢慢的跟单位的老油条们学,学怎么奉承上面支使下面偷奸耍滑。

    归其原因,可不就是自感前途无望,工作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改变了,满心想着偷懒?

    在这些人的失神之中,李宪提高了声音,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所以,我们要从工资制度入手,让愿意干而且干得多的人,拿到符合甚至是超过他所应得的报酬。而那些不想干混日子的人,我们也不通过罚款来惩治,只是通过强有力的,公平的工资机制,让他少拿,甚至是拿不到钱,让他们知道在厂里混日子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通过工资机制让所有职工们明白一个道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听到这番掷地有声的理论,众人看待李宪的眼神都变了。

    杨宏山已经被他这套理论彻底迷住,激动的满脸通红。而一旁的王芷叶,也忘了脑门上的痛疼,刨根问底:“你说了这么多,具体的工资应该怎么做?”

    在瓷砖厂里呆了小半个月,李宪对厂里的情况已经非常了解了。他当即便在那张纸的圆圈里,画出了一个金字塔结构,根据车间,销售,流通三个厂部门的情况,各自做了一套绩效模式工资。

    虽然部门不同,但是工作模式大同小异。就是不再将整个车间的人算在一起计工资,而是以个人为计算薪酬单位,以低底薪加计件和工作目标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绩效工资幅度。

    在此之上,加设了一套激励制度。就是业绩达到厂里设定目标的,计件工资不变。达不到目标的,计件工资减少。而按照要求超额完成指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计件工资加倍。

    当李宪将那套稍微有点儿复杂,但是众人还能听明白的机制说完。杨宏山立刻把厂子旺季的生产情况按照这套机制算了一遍,然后他便惊呆了:“乖乖,要是按照你这么算,开得多的可是要照开的少的一个月差小二百块!”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看着他惊讶的神色,李宪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