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260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260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金生越说越来劲,“当时是十一点半,正是下班的时候,按照过去平均三天的计算,那个时段,那段路上平均会有三十五人在附近。这样在撞了我之后,马上就会有不太多也不太少的人围过来。这些人往两排车道上一站,你们跑不了,不至于人太多太闹,也方便我讹钱!”

    李宪的嘴巴合不上了。

    他妈人才啊这!

    一旁,徐茂和吧嗒吧嗒嘴,“大兄弟,你以前当老师的时候教啥的啊?”

    “数学、”李金生呵呵一笑,脸上竟然浮起了一层骄傲和自信。

    李宪丝毫不怀疑,要是不误入气功这条道,这是个称职的老师。

    徐茂和却哼哼一笑,打击道:“那你就没寻思寻思,我他妈要是当时要是根本么看路你咋整?不嘎嘣一下压死你?”

    “啊呀!”

    听到这,李金生一拍手,满脸的悻悻:“啧、太特么险了,概率这事儿我倒忘了算!”

第453章:大满贯(第二更,求月票,求订阅!)() 
李宪倒是没指着李金生能帮上什么忙。

    不过眼看着自己的车得修,接下来的几天集团里又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这么一来,房子的事儿年前能不能定下来还真就不太好说。

    想着反正也不给劳务费,李宪便将自己对房子的条件告诉了李金生,让其代劳,在哈市范围内选择一个好地方。

    吃了饭,徐茂和便和他分别,打车去了交警队和保险公司处理那台前脸装的不像样的切诺基。李宪将挑选房子的条件以及公司地址告诉了李金生之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

    索性也就没再回去上班。

    ……

    接下来的几天,李宪可谓是风光一时无两。

    也不知道是快要过年了,还是出了一把车祸,气运倒是给旺起来了;先是省经贸局那头发来了消息,说是自己当选了什么年度创业青年和省优秀企业家,新北集团总公司入选了省优企业。紧接着,信息局那头也打来了电话;通知新浪,归真堂,邦业白和翠花酸菜四个品牌经过局里郑重筛选,被提名省优品牌。

    前两项荣誉,李宪不觉得有什么。

    之前在给新北纸业在哈市做墙体公益广告的时候,北林市是给他一个市优秀企业家称号的。对于这种荣誉一开始他还看得挺重,毕竟有生以来从来没得到过。

    可是后来他才发现,这玩应儿除了给个造价也就十块多钱的奖状牌,以及每个月政府给发一百五十块钱的津贴之外,真的什么用都没有。

    要说指着这个东西拓展交际圈,基本上企业能做起来,该认识的主管部门领导全都认识了。不认识的,通过颁奖典礼和之后的一些活动也都能打个照面。

    唯一看起来比较吃香的,是获得了优秀企业家之后可以入市工商协会,之后可以参加一些市里针对商界的公开半公开会议,能得到一些先机。

    可是作用也有限——除了报纸上在介绍自己履历的时候多出来一行之外,基本可以无视。而且类似什么工商协之类的组织,李宪一向不感冒。这一类的官方组织,意义就有点儿类似二十多年之后学校的家长群似的。

    需要通过协会决议的事儿,调子都是早已经订好了的,往往开展什么商讨会议都是走一个形式,没意思的很。

    之前北林市工商协的席位,他直接给了张大功。举手表决什么的只要代表新北就可以,谁去都是一样的。

    至于那几个省优品牌,要是放在几年前十几年前,倒是挺值钱。

    可从近两年开始,中华广告行业开始妖魔化,凡是在市场上混的私企国企都想给自己脸上贴点金。

    先是早前得是做出了极其耀眼的成绩才能拿到的,“省优”,“部优”,“国优”这样的政府颁发荣誉开始泛滥。

    这些荣誉当众,一部分路子野的企业家,是通过关系找到了地方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要来的——一般来说,为了扶持地方产业,或者干脆就是为了送人情,对于这种荣誉上面不吝啬。

    八十年代末,消费者基于对国家或者是政府部门的信任,这种荣誉还是被看的很重。带有“三优企业”标致的产品到了市场上,也获得了了很好的竞争力。

    可是到后来这种荣誉越来越多,一些企业干脆也不走人情,也不找领导废那个功夫了。直接就拿着“三优”的标往自己的产品外包装上印——反正这年头“三优”放的多了,有关部门也懒得核查。

    慢慢的,消费者也就麻木。

    发展到近两年,国内的“三优”荣誉更是不好使——因为“国外”各种奖项开始发力,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什么“国际金奖”,什么“亚太地区最畅销品牌”这种极其具有唬人效果的光环开始时髦起来。

    这种“国际”奖项,着实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刚刚兴起那会儿,一些傻白白的企业拿了这种“国际大奖”,还喜滋滋的登个报纸,广而告之一下。地方媒体也认为这是极其有光的事情,往往给予大肆报道。

    可是就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这种奖项已经开始泛滥。

    在93年年底,浙省竟然有八家饮料厂宣称自己得到了各种国际博览会的金奖——媒体都懒得报了。因为在93年中旬,龙江省几乎所有的啤酒厂都接到了“喜报”,被告知获得了国际大奖。其领奖条件是,领奖人境外费用两万元,获奖费用一万元,终身大奖两万元,代理费八千元。

    半个多月后……六个啤酒厂的厂长几乎同时登报庆贺,发现得的都是同样的“国际饮料博览会金奖”。

    当一群从火山口坐过山车摔进冰窟之中的老总们意识到上当受骗,再去找那个总部在沪市的颁奖机构,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

    没错。

    哪有什么国际大奖?

    都是骗子。

    这么一个大笑话闹出来,市场上对什么优的奖项都已经不再感冒。

    所以李宪对于这几个省优品牌,还真就是……感觉如鸡肋。

    对荣誉本身没有兴趣,不过这些荣誉不要钱似的砸到自己脑袋上,这事儿就值得玩味。

    毕竟,新北集团获奖,集团法人获奖,而集团旗下的三个分公司四个品牌全部获奖,这种殊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这些奖项发下来,除了人大代表之外,企业家能在省内拿到的荣誉,李宪几乎拿全了。

    左思右想,李宪只觉得许是孙卫民给的人情,不疑有他。

    就这么忙活了足足五天。

    白天应付记者媒体,参加各种报告会议,晚上和新认识的领导或者企业家交流感情。

    快到年关了,经贸局和信息局这大搞奖励,也吸引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单位过来。

    干什么呢?

    拉赞助!

    比如什么大学的外联部啦,什么什么文物保护,动物保护协会啦这一类的民间团体或官方半官方的清水衙门,一个个的都奔着拿了荣誉的企业家使劲儿——这些人有钱呐!

    而拿了个“大满贯”的李宪,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开始,他还象征性的给师大的芭蕾舞团赞助了五千,给铁人博物馆赞助了一万。没办法,这两家拉赞助的太卑鄙,派来的说客一个是师大的校花,一个博物馆文献馆的美女,一口一个李总叫着,每句话里都夹杂着赞美和加号。

    本来李宪拿了这么多奖心里就有点儿小膨胀,现在被美女一撩拨,心里边儿酥酥麻麻的,顺手就签了支票。

    可是这个口子一开,麻烦没头了。

    十几个部门蜂拥着至,你一万他五千的,可把李宪的那点儿色心色胆都吓没啦。

    要知道,这些赞助的钱,可都是从自己的腰包里往外出。家家都给,自己买房子的钱算是祸害出去了。

    到了撞车之后的第六天,李宪不得不躲了个清闲,将软硬不吃的薛灵推到了台前,替自己领取那些接踵而来的荣誉,自己则准备休养一下,然后过个消停年。

    可刚刚闲暇下来的李宪,怎么也不会料到;这个年,他是注定过不消停的。

    中午的时候,林翠公司接到了电话。

    此前外派到沈洋组织建立归真堂辽省销售大仓的团队,出事儿了!

第454章:意外(第三更,为天空盟主加更)() 
沈洋铁西区建制于1938年,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当时的日本财团在铁西大量建厂,掠夺中国资源的同时,日本关东军还利用一批工厂进行军工生产,为侵略战争服务。曾经日方纠集了如三井、三菱、住友、大仓等以大阪地区为主的一些财团资本家,在伪满洲国内建成了这个工业区。

    在抗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沈洋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企业高度集中的铁西区则是重中之重。当初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3项在铁西。投资超过百万进行企业改造的40多个,新建大中型企业12个。

    只不过到了现在,曾经风光无量的铁西已经显出了几分颓势。

    铁西区中,西塔的位置尤为便利,这个地区被皇姑屯站,沈洋站,和沈洋北站夹在中间,铁路运输极为方便。而林翠公司的沈洋销售点大仓,就设立在西塔附近的一处仓库之中。

    此时,林翠公司沈洋销售点大院,业务经理陈永正和所有沈洋部分的业务员一起,用身体挡在仓库的大门之前。

    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之中,陈永气得一脑门子的汗水,正对着几个二话不说,开车过来要往大仓上贴封条的消防联防的人大声抗议;

    “凭啥封我们仓库?你们说哪儿不过关,我们整改不就完了吗!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你这一封,我们还怎么开展业务?!”

    “闪开熬我告诉你!别妨碍我们执法。我再跟你们说一遍,这个仓库防火设施不合格,需要重点整改。”

    面对这个解释,陈永不干。

    “我们是承租方!这些事情你们应该和出租方谈啊!再说了,这场子这么多年了,不合格你们早干嘛去了?早不整改晚不整改,偏偏我们把货都清点好了装了库了你们过来整改?“

    “就是!你们要整改也就算了,我们认!可是你给我们一天时间,让我们把货整走啊,凭啥把我们的货也封里边儿?”

    “给你们一天时间?”那联防笑了,“那我倒是要问问你了,在这一天时间里,你们这里万一要是发生了火灾,算是谁的责任?是算你们倒霉啊?还是我们消防工作做得不到位?”

    “兄弟们,别跟他们费口舌了,我看这帮瘪犊子就是过来找事儿的!欺负咱们是生人呢!”

    “对!老子就在这儿站着,跟你们王八犊子耗上了!想封仓库,从老子身上踩过去!”

    见到一群小年轻跟自己叫板,那联防队员嘿嘿一笑,对几个同伴一招手,“得了,既然这些小老弟儿吃了秤砣铁了心。哥儿几个搭把手,直接带回去吧。”

    其他几个联防憋着笑,也不多废话,从地上就捡起了钢筋木棍,冲将上去……

    ………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陈永这个人是怎么办事的?好好的去开展业务,怎么能让联防的人都给抓了去?”

    新北集团之中,在徐茂和急匆匆的冲进自己的办公室,说了沈阳那头出了大事儿之后,李宪当即就火了。

    “出门在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马上就到了年关,肯定各方面检查的要上门儿。实在不行就走走关系,找找门路送送礼就完了。怎么闹出这么大的幺蛾子?”

    李宪气得不轻。

    昨晚吉林那头已经传来捷报,说是目前已经和吉林的哈药销售公司办事处对接完成,省台的非黄金时段广告也已经签订了下来,虽然没有龙江省台那么多的而时长,不过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的投放时间也足足够用。预计在未来三天之内就能将归真堂心脑康口服液投放市场进行销售。

    但是和吉林这头大相径庭的,是沈洋那头的团队。迟迟没有进展不说,现在还弄出这样的幺蛾子!

    沈洋那头李宪什么门路都没有,现在十几个人被送进了派出所,只能派人过去收拾烂摊子。

    交罚款,保人,这没啥说的。

    可是经这么一闹,年前沈洋的销售工作怕是再难施展开了。

    这特么耽误事儿啊!

    见李宪动了真气,徐茂和强压着满脸的怒容,说道:“沈洋那头从一开始就不顺当,这几天我看你事情多就没跟你说。从他妈咱们的人到了沈洋,憋屈事儿就没断过!先是省台那头,咱们的人前脚刚刚跟辽省省台接触,第二天再去的时候,那边儿就说非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间被飞龙全都买下去了。陈永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找地方台和广播台,可是两个地方台的合同都签完了,那边又反了挂,宁可赔了两万块钱违约金,也把之前的合同给废了。再之后,就是防火检查。上午刚刚过来给了警告,下午的时候直接就封了仓库,他娘的咱们前天刚刚发过去的三十多万的货都在仓库里边儿呢!你说,这要是你,你不急眼?我倒是觉得,这事儿是竞争对手在捣鬼,根本怨不得陈永他们。”

    徐茂和就是这性子,极度护短,护犊子。

    之前当倒爷的时候带着一群小弟混,打下的这个底子。现在他掌管着林翠公司,虽然上上下下干劲儿满满,但是每次公司开会都跟土匪分赃似的。

    李宪本身就在气头上,听他这么说,觉得自己血压都高了:“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护犊子?!”

    “我的犊子我不护着?”徐茂和急了眼,“你管不管?你不管我去趟沈洋,他妈隔壁,老子就不信这个邪!我倒是要看看,咱们林翠到底招谁惹谁了!”

    这货说完,就要出门儿。

    李宪敢让他去吗?

    本来那边儿就乱成一锅,连窝让人给端了,要是再放徐茂和这么个火爆脾气去,非把事儿闹得收不了场不可。

    当即,他一把将徐茂和拉住,“公司的事儿我怎么能不管?行了,都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