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201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201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家住城市的居民,哪怕是生活空间只有那么一丁点儿,也会想方设法的给自家准备一口小缸和大石头,在楼道里或者干脆是阳台上,腌上那么一缸。

    哪怕是楼房温度太高,腌出来的酸菜散发着一股子一股子的腐臭味儿,把好好的楼道弄得呛人鼻子,好好的屋子里弄得臭气熏天,也都乐不此彼。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袋装酸菜的生意竟然还能吃得开,这就很让人费解、

    李宪吃了一肚子酸菜,一打嗝都冒酸水了。在自己办公桌的抽屉里翻了翻,找出了一袋乳酸菌素片嚼了,才瞥了瞥这段时间虽然总是对自己劲儿劲儿的,但是活也没少干的薛灵。

    90年的的药剂一般都做得很粗陋,那乳酸菌素片做得就像是极其劣质的奶片一般,嚼在嘴里根本是不化的,牙齿咬下去,在嘴里直打饼。

    见到自己这位助理外星人一样的看着自己,一副想问可是又磨不开脸的样子,将剩下的那半包药往桌子上一扔,李宪扬了扬眉毛:“干嘛啊你,这幅样子?”

    薛灵摇了摇嘴唇,“我想不到,酸菜这个业务能做的这么好。”

    李宪微微一笑,“你没想到的事情多了。不过现在的市场就是这个样子,寻常的东西,经过商业化运作包装,他就是生意。这就像是娶媳妇一样,双胞胎姑娘,一个打扮的漂漂亮亮,一个打扮的丑了吧唧,让小伙子选,他肯定选漂亮的那个。”

    “肤浅。”对这种说法,薛灵嗤之以鼻。

    李宪也不争辩,现在的中国市场,用肤浅两个字来形容是可以的。

    甚至心情好的话,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标签——浮躁。

    没什么好可耻的。

    这对于生意人来说,是天堂。

    “不过虽然你这个酸菜业务做的不错,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必须有自己的一个主要业务,做精做专。你这样东一筢西一拦,赚点小钱容易,可是想要做大,难比登天!”

    薛灵这女人太执拗,李宪说不通她。

    专有专的好处,但是多元化有多元化的好处。李宪不准备和她争辩,到底是专好,还是多好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日后集团的经营,才能慢慢得出答案。

    不过在李宪想来,自己一没技术二没资金,如果搞专项经营,怕是前路未卜。薛灵或许是对的,想要做大做强要往专项领域发展,不过现在摆在李宪面前的问题,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走下去。

    生存,才是企业永远的主题。

    只有活的够久才能有资格选择,而不是被自然选择。

    刚这么想着,他刚才扔在桌子上的大哥大便响了起来。

    刚一接起,徐朝阳带着兴奋的声音便传来出来。

    “李宪,你到森工来一趟!林副局长对你企业和林场相结合的的经营模式很感兴趣,想要跟你当面谈一谈!”

    ……

    李宪到达森工的时候,徐朝阳已经早早的等在了森工大楼门前。

    见到李宪,徐朝阳笑的就像是刚刚娶了媳妇。

    一见面,徐局长就揽住了李宪的肩膀,“嘿!你错过了一场好戏!”

    李宪纳闷儿,能有什么好戏?

    见到他一脸的不解,仍然抑制不住兴奋的徐朝阳哈哈一笑,将刚才秦占东被两位局长训斥的狼狈,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徐朝阳的叙事能力不错,将秦处长大汗淋漓,唯唯诺诺,承诺回去就将认真审核林翠公司资质,帮助公司完善资料参加林权竞标的状态讲述的惟妙惟肖,就像是发生在李宪面前似的。

    可是李宪倒是没那么高兴。

    “咋,怎么看着你兴致不高呢?”

    没看到预想之中李宪的反映,徐朝阳有些奇怪:“这一仗,咱可是打赢了啊!还别说,你这煽动职工闹的招虽然有点儿缺德,不过还真就奏效了。”

    李宪摆了摆手,“徐局,先别高兴的那么早。先看看林局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说吧。毕竟,现在秦占东不还是项目处的处长吗?”

    犹如一盆凉水迎头泼了下来,徐朝阳脸上的笑容立刻凝固了:“你的意思是说……这事儿还不算完?”

    他砸了咂嘴,明白李宪担心的是什么。

    “现在林副局关注了这件事情,他秦占东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了吧?”

    李宪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他有被迫害妄想症,通过那天秦占东和林远集团的那个什么公关经理眉来眼去的样子,再联想到黄英雄在林业局内的背景,李宪实在没法想象,光是一个副局长的关注,就能让竞争变得公平。

    不过这事儿也没准儿,也在争取。

    想到这里,他便对徐朝阳摆了摆手,“行了徐局,咱们先去会会林副局,看看是什么风头再说吧。”

    徐朝阳搓了搓手,点了点头。

    ……

第355章:雪球滚起来() 
虽然之前从徐朝阳和秦占东的口中知道了李宪岁数不大,可是亲眼看到这个青年企业家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林伟仍是好生惊讶。

    “李总,今年……有二十三?”

    互相握手寒暄之后,林伟为李宪请坐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问到。

    李宪爽朗一笑,“嗯,毛岁二十三。”

    东北这头不太讲究说周岁的,一般被人询问岁数,都说虚岁。李宪的生日小,要说说周岁的话,其实才满二十二。

    “太年轻了。年少俊杰,让人羡慕啊。”林伟砸了咂嘴,由衷的夸赞了一句。

    林伟是55年生人,打懂了事儿就经历大跃进,文格和三年饥荒。后来又在部队里当了兵提了干。从苦日子里走过来,见惯了早当家和早熟的人。可是若说成熟,在稚嫩的年纪挺起一个家,那就是老大的不容易。

    一般来说,在这个年代,能有这种能力的年轻人,就已经算得上是出色。可是二十三岁,能把生意做得有模有样,还有余力带领家乡致富的,就连林伟这个十三四岁就在生产队里赚公分,十八岁就当了兵的人,也不得不打心眼儿里佩服。

    虽然在部队里干的不错,立过个人二等功,可是在部队里干,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和服从命令,跟做生意可不一样。

    又夸奖了几句,林伟才转到了正题。

    现在项目已经泄露了出去,各个林场目前的意见很大,林权项目想要执行下去,首要的问题就是那几千名林场职工的安置问题。而林翠公司依托八九林场,将林下资源整合,并高度利用林区劳动力的模式,让林伟尤其的感兴趣。

    李宪倒是不想深说。

    他和林伟并不熟悉,不知道这个人底细如何。自己这一次竞争林权,首要的竞争对手就是黄英雄。听说黄英雄在森工系统里爹妈遍地,天知道眼把前这个林副局长是不是其中一个?

    自己的模式说白了其实也没什么,完全归功于林翠公司保健品和酸菜这两个业务;一个是高度依赖林下资源的产业,而另一个,则是高度依赖人工的行当。

    核心其实没什么,如果抛却李宪对市场的先知先觉和依靠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对林区经济的敏锐理解,这套路明眼人只要往深了一想,就完全能看得出来。

    所以面对林伟的询问,李宪并没有说什么。谦虚了几句,说了一堆扎根林场,富林兴乡的屁话之后,他直接将将话题引导到了林权项目上来。

    “林局,八九林场那头,其实只是一个初级的探索。不知道徐局跟您说了没有,我的名下除了林翠公司之外还有一个纸业公司,现在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了,想着成立集团将旗下的几块业务做大。所以对于林木和林下资源的需求很大,咱们总局这边的林权项目,之前我试图介入,但是被项目处那边挡住了。这个项目如果我们林翠能拿到,那我有绝对的信心,将八九林场的势头,复制到每一个林权覆盖到的地区。”

    可以说,目前邦业职工的情绪,是李宪一手操作挑动起来的。所以林伟又是面见自己,又是询问八九林场模式的意图,李宪心里门儿清。

    为了探探林伟的底儿,也为了保护自己,他直接摊了牌。

    林伟全然没想到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这么直接,微微一愣后,哂然一笑。

    刚才在调阅了项目处资料之后,他就发现了林权项目之中的一些问题。林远集团他没少接触,作为关系户,森工总局的很多项目都有这个集团的影子。

    李宪的心思,他倒是看透了。

    林伟深深的看了李宪一眼,笑道:“我要提醒你一点,这个林权项目,是涉及到六个林场,千余公顷林区面积的大项目。就算是我,也没有权利指定,让谁上不让谁上。项目处那里我已经打了招呼,你们一会儿可以过去把记登了,不过能不能拿下来,还得看你们自己。”

    有这话,对于李宪来说就够了!

    “林副局,那真是谢谢你了!我们只要一个机会,只要给我这个机会,林权我一定能拿得下来!”

    看到自信满满的李宪激动的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林伟一阵恍惚。

    年龄大了,就容易拿自己和年轻人做对比。这是人,或者说是男人的通病。

    看着豪情万丈的李宪,林伟不禁想到了二十几岁的自己。

    他认自己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这股热血肯定是不缺。

    可那时候自己所面对的,无非是抗震可是六个林场的林权,搞不好,那就是几千万的投资啊!

    良久之后,才笑道:“年轻人,就是有锐气。不过我可得提醒你啊小伙子,这个项目不好做。现在林区的情况你是清楚的,林木储量已经不行了,而且目前这个项目,所面临的还有林区职工安置的问题。”

    李宪呵呵一笑。

    要说别的困难,他没准儿还真就被吓住了。可是林木和职工的问题,还真就不怕!

    对于现在的李宪来说,自己能养活的职工越多越好。最好是涉及到几万人,十几万人的规模。

    为什么这么说?

    李宪发展的太快,本身也没有什么后台。在这个生机和野蛮并存的时代,在这个草莽成群的东北地区发展,只能最大化程度的发挥实业经济的一个优势。

    什么优势?

    社会贡献。

    在未来二十年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场火爆。可是实体经济也一直活的好好的,也并未完全被取代掉。

    为啥?

    因为互联网企业,几十几百个员工规模的团队,就能创造足够大的效益。可是论起社会贡献,除了那些互联网巨子整天哔哔但是却从未实现的改变世界之外,是远远不及实体经济的。

    诚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互联网企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比如无所不见的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比如解决了乘客出行和个别司机生理需求的弟弟搭车。但是,要说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作用,以及对民生的保障层面,实体经济永远都有存在的价值。

    旁的不说,就说李宪目前的新北公司。

    六个造纸厂,养活了三千多命员工,带动了地区其他诸如运输,包装等产业林林总总不下万人的吃饭问题。

    这就是社会贡献。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李宪在别的地方憋憋屈屈,可是在北林市,那是可以吃横着走的。

    因为一旦新北公司出了问题,没了或者是废了,不光是那北林市在纸厂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没办法兑现,几千号人的吃饭生活问题,都够政府喝一壶的。

    作为目前北林市不能说最大,但绝对是最有前途的企业,李宪要是出了什么事,刘万发得第一个蹦出来保。

    李宪要是倒了,公司要是黄了,那些职工谁去接盘?那些靠着新北公司吃饭的企业谁去供养?那些卖给新北原料,刚刚过了几天好日子的原料商怎么整?

    这都是问题。

    所以,现在摆在李宪面前的发展方向其实很明确。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只要把这个雪球滚的够大,就能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座大雪山。

    只要这个雪山足够高,就没人会去在意会去深究这个雪山里面,到底是不是空心的。

    一个实业的商业帝国,对企业家来说本身就是一道护身符。只要帝国的版图够大,子民够多,企业家的腰杆子就硬。一些其他方面的短板,就会被自然而然的补足。

    关系?

    人脉?

    只要养活的人多了,创造的利税多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实力够大,这些东西会自己贴过来的。

    “那都不是事儿!”

    面对林伟的提醒,李宪傲然一笑。

    自信的人,头顶上会有光环。

    看到李宪那张年轻而自信的脸庞,林伟哑然。

    继而深深的点了点头。

    “那好,回头你们去项目处吧。”

    正当李宪准备致谢的时候,林伟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哦,对了。”

    他拦住意欲告辞的李宪,“你们这个八九林场的事情,局里准备着重的宣传一下,一会儿我叫咱们宣传处的同志过来,李总得配合一下。下周一咱们总局要搞个优秀职工代表大会,我局领导的意思是,让你父亲李友同志过来一下。这个既然你在,就跟你爹说一声,我们就不再单独传达了。还有咱们十二月份,有个集团优秀企业家的名额,虽然你们林翠是私企,不过也是扎根在咱们森工集团下辖地区的企业,你准备一下。”

    听到这,李宪了不可遏。

    心说看看,这不就来了么。

第356一定要搞掉() 
秦占东搞不明白,林翠这个屁大的公司,怎么就有这么大的神通,能走通省台那边儿的关系,把八九林场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现在的情况,让她着实左右为难。

    林远集团那头肯定是不能惹,且不说黄英雄为了这个林权项目已经投给了自己将近四百个。现在事情要是出了岔子,能不能应付过去的问题。一个搞不好,那边儿可是还掐着自己的老婆孩儿。要是把黄英雄那头招惹急了,他可怕这个疯狗乱咬。

    毕竟,黄英雄这个人可是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