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199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199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容易熬到了散会,林伟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那里,自己的秘书潘华,已经焦急的等待在了那里。

    “林权承包项目不是已经告诉下面林业局先不公布,等到项目有了眉目,职工安置方案定下来之后再对林场公告的嘛!怎么现在就漏了?”

    虽然这事儿挺糟心,事关林业局对林区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可提起缘由,潘华还是忍不住苦笑:“林局,刚邦业的徐朝阳打来电话,说是一个档案科的科长在送资料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正好让几个场长看见。现在下面场子的意见很大,这么整,这项目肯定进行不下去了。徐朝阳打电话过来,让咱总局出面,想想办法。”

    嘭、

    听到这个近乎是闹剧一般的理由,林伟气得一拍桌子,“这个徐朝阳,吃干饭的嘛!平时听稳健的一个干部,怎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候给我掉链子?”

    “林局……”见自家老板动了气,潘华赶紧端了杯水递了过去。

    稳了稳心神,林伟叹了口气,“刚才计委的夏处长已经做了报告,要求我们森工在明年继续保持计划经济的方针路线,保障北方的木材供应及部分出口任务。所以这个林权改革项目,可能是咱们森工最后一个能做的改革尝试了。关系到十几个亏损林场未来的出路,马虎不得。老潘,这样。你亲自带人下去,看看这件事怎么整。”

    “林局。”潘华挠了挠后脑勺,“这……我去倒是行,可是这件事情应该本着什么核心去处理啊?”

    这个问题,着实问到了林伟的难处。

    林场要改革,最难过的就是职工这一关。

    这一次划定的邦业林权改造试点,涉及到六个林场,那就是七八千号职工。在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林权承包出去倒是不难。可是七八千职工的吃饭和生计问题,这才是让人头大的事情。

    之所以现阶段项目对外未公布,就是因为职工安置方案没有定下。

    想了想,林伟抬了抬手,“先去看看吧,了解一下林区的具体情况。然后再说。”

    自家领导的风格,潘华心里门儿清。

    见到林伟脸上两道法令纹皱的都快把脸分割成三块了,他知道怕是自己这个领导心里,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做秘书的,不就是干的为领导分忧的事情?

    想到这里,潘华点了点头。

    ………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关系到改革试点的几个林场场长都已经知道了项目的事情?”

    兵贵神速,涉及到本年度最重要的改革项目,潘华在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立刻就带着工作组杀到了邦业林业局。

    于是乎,已经“出外学习”了一个星期的徐朝阳,瞬间就回到了邦业林业局大楼上班了。

    面对潘华的问询,徐朝阳耷拉着脑袋,点了点头。

    然后,又摇了摇头。

    “八九林场的场长没到。剩下的五个林场都到了,现在人还没走呢,就在办公处那边儿等着我回信呢。”

    哎呀、

    潘华揉了揉太阳穴,“不是我说你啊老徐!你这是怎么办的事情嘛!现在你看看,这一大摊子,怎么收场?部署被你这一不小心完全打乱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做!”

    徐朝阳带着满脸的“愧疚”,道:“唉、这的确是我的责任,我向您检讨。是我……”

    “得了得了!”潘华不爱看他苦大愁深的,赶紧摆了摆手。转而奇道:“我听说,你们山上的那些场长都是铁板一块,这一次林权改革,涉及到他们的位置和利益,那个八九林场的场长怎么没来?他那边什么情况?”

    听到这一声询问,徐朝阳心里哈哈一笑。

    着了!

    这就上了道!

    “哦!您说那个李友啊!他们场子的情况特殊,这个李友的儿子是个企业家,在场里办了几个厂子,把场子里的职工都招到了厂子里工作,本来就对场长的位置不怎么看重。最近好像是说那三个厂子的效益不错,有了些结余资金,正在带着职工们在场子里建设什么新居住小区,好好的一个场长,倒是让他干的像个小老板似的。这伐木期都快过了三分之一了,他们场的采伐任务完成了还不到十分之一呢,这个人,思想就有问题。天天就琢磨着带着场里的职工搞副业,完全不拿森工的事业当成一回事嘛!回头这个我一定要处理。”

    一面絮絮叨叨的说着,徐朝阳一面偷偷的观察着潘华的态度。

    嗯?

    听到这话,潘华整个人为之一振!

    不指着采伐任务,光想着搞企业。

    伐木工作完成度这么低,场子里还能有资金有余力建设新小区?

    这完全就是解决林权项目职工安置问题的一个突破点嘛!

    “这个场子的详细情况你好好给我说说!”

    沙发上,潘华呼一声站了起来。

    正当徐朝阳想着怎么带潘华去八九林场实地看看的时候,他的办公室房门被敲响了。

    “进!”

    随着他一身应,门开了。

    秘书刘庆魁推门而入,带着一脸的喜气,“徐局,刚才我们接到了省新闻台的消息,说是咱们八九林场有一篇报道要上省台新闻,那头把文件稿发过来,让咱们进行一下审核,如果没问题,明后天可能就要上电视啦!”

    “啥?”

    徐朝阳满脸的惊奇。

    心说李宪交代自己给八九林场树立典型的事儿,自己还没来得及办呢啊?

    这怎么就要上新闻了呢?

    正当他心中疑惑之时,一旁的潘华越俎代庖,一把将刘庆魁手中的文件夺了过来。

    将上面那些文字看罢,他一拍大腿!

    指着徐朝阳就开骂了。

    “老徐啊老徐!你这个林业局局长是咋当的?你们山上有这么好的改革致富典型,怎么就不跟森工汇报?!你看看,人家省里都注意到的事情,咱们都还不清楚呢!你还要处分人家?我看倒是要先处分处分你!”

    见到直跳脚的潘华,徐朝阳心中暗笑。

    脸上,却是愧疚极了。

    “是是是!潘主任说的是!我检讨,我检讨……”

第352章:新闻频道,为您播报() 
本来,徐朝阳的想法是将上头的领导直接带到八九林场去,实地看一看八九林场在李家父子的操作下,所发生的日新月异。

    可潘华却没时间。

    虽然来的时候,王副局长让他协调各林场因为林权项目泄漏而产生的影响,让其自行斟酌解决,说的含糊不清。

    可是潘华自己却是带着目的来的,他想的,就是这一次乱子的核心问题——林权转让后职工安置问题。

    在调阅了八九林场及林场里边那三个厂子的资料之后,潘华的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

    在林业局只呆了一天,面见了几个林场的场长,并单独约见了李友之后,便匆匆带着徐朝阳,回到了冰城。

    而回到冰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了王伟副局长。将自己这两天来连夜整理的一份关于八九林场经济形式和场子里职工副业的报告,递交了上去。

    同时附带的,还有那份省台之前发过来的那篇新闻稿。

    看到这些东西,王伟的那半白的板寸,头发都根根竖起来了!

    “丢人呐!”

    将那些报告啪一声扔在桌子上,王伟还不解气,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咚!

    实木的办公桌在办公室中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回响,将站在王伟面前的潘华和徐朝阳二人吓了一激灵。

    王伟激动的伸手指了指那份报告,“徐朝阳,我就想问问你,你这个林业局的局长是怎么当的?啊?!”

    徐朝阳被诘问,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却被一旁的潘华从身后拉住。

    潘华太知道自家老板的性子了,现在人正在气头上,任何解释都没用。只能让他先发泄出来,这时候就算是有天大的理,也说不出来。

    或者说,就算是有天大的理,也得等自家老板在骂完人之后再说出来。

    果然,王伟似乎是根本没想给徐朝阳解释的意思,接着就骂道:“你这个局长当的好啊!你们局里边儿有这样的典型,我们总局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反倒是人家省台去了林场,把这个先进典型抢了先。自家的事儿让外人报,传出去别人怎么看?群众怎么看?啊,你们森工自己家的事儿都不知道?丢不丢人!”

    “王局、”徐朝阳忍不住了,想要辩驳。

    但却被王伟直接用手给挥了回去,“别解释!我听潘华昨天打电话来说,你对这个李友还挺有意见?是不是因为人家的采伐任务完成的不好,你就给人传小鞋了?你要看清楚现在林区的情况!

    你看看那各个储木场,原木咱们缺吗?不缺!

    现在咱们集团的林政处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十几个林业局年年采伐下来的那些木材,除去供应建设局,支援北方各省的分量之外,怎么去处理!我们缺的是什么?

    就是八九林场这样,基层领导能不指着山上那点儿木材,想方设法为林区老百姓谋福利,带着家乡集体致富的道道!这样的典型,就早该报出来!你想解释啥?这就是你的失职!”

    正当王伟骂的正欢的时候,他的办公室房门被人推开。

    王副局长正在气头上,见有人不敲门就进来,下意识的就想骂过去。

    可是当他看清来人,便一下子将吐出口的骂腔给生生憋了回去!

    “王局!”

    来人,正是局长王占奎!

    见到王伟的办公室里还有外人,王占奎脸上的怒意略微淡了一些,算是给王伟留了些面子。

    不过开口说话的语气,可依然不怎么客气。

    “王副局,各个林业局的林地开发业务一直是你分管的,可是你这个工作,做的似乎不怎么到位啊!”

    听到这,王伟一愣,“王局,出了啥事情?”

    “啥事情?”王占奎冷哼一声,自顾自走到了王伟办公室的那台黑白电视之前,直接打开了。

    屏幕一闪,刚好是午间新闻。

    黑白电视中,省台午间新闻那男主持,正在用洪亮浑厚的声音进行播报;

    “改革步伐加快,思想进步解放,搞活挺近深水区,四化建设又树新风!林区经济一直是我省除农业工业之外的第三大产业,可是近年来林区经济模式单一,主要以林木采伐为核心。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我省森工集团邦业林业局八九林场却在基层场长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以林下经济为主,整合林场大量闲置劳动力,多种经营,全面致富的新道路!下面,请看我台记者马东,李二春发回的报道!”

    黑白电视的画面又是一闪。

    带着雪花的屏幕上,李友同志正披着一件蓝色大衣,站在忙碌成一片的酸菜厂里。

    当得到记者关于是什么动因,导致了八九林场的变革之时。李友憨厚一笑,回道;

    “俺们这嘎穷啊!场子里三百来户人,一到冬天都指着那点儿采伐任务。早上四五点钟天没亮就坐四轮车上山,直到了晚上六七点钟才能下工。就这,还不能保证每一个职工每天都能上山干活儿。今天秋天,场子又遭了雹灾,大伙唯一能指望的那点儿收成,也都全趴了窝。不发展经济咋整啊?”

    记者点了点头,问道:“那现在这三个厂子的效益怎么样?”

    说到这,李友不自觉的挺了挺腰杆子,对着记者递过来的话筒侧了侧身:“马马虎虎吧,碎木厂这头,是我儿子为他的纸浆基地开的一个配套厂,去年一年约莫有七十多万的效益。山特产初加工厂这头现在还没看出啥来,酸菜厂现在已经注册了产品,俺们的翠花酸菜,也在咱们省电视台做了广告。效益嘛,现在一个月也就是五六万块钱,不过这三个厂子,给咱们林场创造了四百多个工作岗位,这个数还在往上涨。要是酸菜和保健品的业务做起来啊,估摸着这个数还能番几番!”

    “好的,那咱们林场新小区的事情,能详细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提起这个,李友顿时容光焕发:“那有啥好介绍的?现在我们林场人手都有钱了,几个厂子也有效益。厂子出点儿,乡亲们自己掏点儿,再用年末的分红提前预支一下,那就搞嘛!咱们费这么大的劲儿,又整这又整那,为的是啥?为的不就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衣食住行,只有这些个方面提升上去,那才是真正过得好!记者同志,你瞅着吧,等着四十多间木结构暖房建完了,咱们八九林场可就是有一番景象了!秋天时候,挺多场子里的小年轻乡亲都不成,外面的闺女怕我们今年地里没收成,穷。等这些房子建完了,我们就把场里的小伙都统一起来,集体去外面相亲,让闺女们都争着抢着往这嫁!”

    面对老李的絮叨,记者似乎有些汗颜,忙引导道:“李场长,你有什么特殊的话想说的嘛?”

    特殊两个字,那个叫李二春的记着用语气标了重点。

    李友一愣,然后板起了面孔。

    对着镜头和摄像机,深吸了口气、

    “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有了富起来的大环境!”

    “好的!谢谢李场长!在这里祝您工作顺利,心中期待早日实现!这就是本次八九林场的典型采访,这里是省台新闻记者马东,李二春。”

    “等会!记者同志,我还没说完!”

    “李场长,您还有什么话想说?”看样子本已经想要结束采访的新闻记者忙又将话筒递了过去。

    面对镜头,李友显得有些激动:“吃酸菜,请认准翠花酸菜!”

    ……

    看着黑白电视上关于八九林场的报道结束了,王占奎阴沉着脸望向了林伟。

    “王局,这个事情你听我解释!”林伟连忙指了指站在办公室里的徐朝阳,“这个就是邦业林业局的局长徐朝阳,八九林场的这个典型,是因为他对这个李友有意见,才上报上来。我也是刚知道啊。”

    王占奎又虎着脸,望向了徐朝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