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124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124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适应了光线,看清楚那人相貌,他张大了嘴。

    啊?哈!

    竟然是他?

    这货原来这么有钱的嘛?

第225章:青金石朝珠() 
那人下了车,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打量了李宪一番,点头一笑。

    看着这个笑容,李宪也乐了。确认过眼神,是认识的那个大增。

    没错,就是《重案六组》里那脑袋上秃了半边儿瓢的那位。叫什么来着?

    李诚儒?

    好像是这个名字。

    打小时候看《重案六组》李宪就对这人印象极深,不过令他印象更深刻是的《大腕》里最后一段这货演的那个神经病。

    其中有一段堪称经典的台词;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两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贵的,不买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配合那癫狂的,神经质般的眼神,那一段在当初cctv6播出的时候,李宪简直是拍案叫绝。

    可是这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中国的房地产是从1999年开始发展,2000年大批资产介入,03年地王频出04年开始全国性大涨,而《大腕》这部片子。。。。。。是2001年年初开拍,年末上映。

    也就是说,这句台词在调侃之中,竟然神预言了中国未来十几年的房地产走势。

    后来大学时代,每每想到凭自己可能奋斗二十年都买不起的房子,这句台词是让李宪唯一联想到关于房价的,让他会意一笑的话。

    他原本以为李诚儒就是一个三流小演员,但是现在,看着面前崭新的奔驰560,他倒是没想到,这位在这个时候就这么有钱了。

    款爷啊!

    见到李宪不住的打量李诚儒,陈冬升上前一步,为两个人穿线互相介绍了一下。李诚儒倒是个急性子,握手之后拍了拍李宪的肩膀,大手一挥,让二人上了车。亲自驾车带着二人来到了一家火锅城。

    包厢似乎是早就定好的,没有外人。

    菜也没见点,三人进了屋后,服务员就恭恭敬敬的摆了一桌子。

    见李宪一直打量着自己笑,李诚儒摸了摸大光头,“老弟,我脑袋上有花儿了?”

    “没有没有、”李宪摇头,“就是看哥哥面善,感觉贼拉亲切。”

    “哎呦!”李诚儒一拍桌子,“这我回去可得好好查查族谱,听这话保不齐你这李和我这李祖上还就得有点儿渊源!”

    见二人刚一见面就聊得挺乐呵,陈冬升笑道,“宪子,我开佳德儒哥是入了股的。这些年一直处的跟兄弟一样,儒哥为人四海,跟你肯定对脾气。”

    “儒哥,宪子今年不大,跟咱们比是小老弟。可是人也仗义,咱佳德第一次拍卖。要是没有你那批古董和宪子的黑陶家具,肯定是开不了张。你不知道,当初我去东北的时候,宪子和我第一次见面,好家伙,那些黄花梨的家具你都看见了,别说磕了碰了,连个单据都没让我出,直接就给送京城来了。这得多大的情分您说?”

    李宪脸上笑嘻嘻,心里mmp。暗说,要不是知道你这狗日的日后靠着办保险成了华润富豪,谁特么理你!

    菜上齐了,陈冬升端起了酒杯,看着李诚儒和李宪二人显然有些动情,“过去这一年,我拿着几个朋友筹的两千多万,心里头忐忑呀。就像农民辛辛苦苦种地,不知道最后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会有什么样的收成似的。所以给我第一笔生意的人,不是给我一笔生意,而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们俩就是我救命恩人,这杯你俩别喝,我干了。”

    李诚儒却拉住了他袖子,“这么说就外生了啊。今天不谈那些。把你们领到这儿来,那就是哥哥我请客。来吧,咱们先走一个,给宪子接个风。”

    一轮酒下去,陈冬升见李宪对李诚儒好奇,便乐呵呵的介绍起来。

    据他介绍,这位大哥80年代的时候就在四九城摆地摊,倒腾收音机电视机,后来又倒腾外汇券,再后来干脆承包了一家国营商店。现在京城里边儿特别特服装卖场就是李诚儒开的,平平常常一天四五十万的营业额。而三人所在的这火锅城,也是其名下产业。

    李宪暗暗咋舌。

    且不说这些房产未来值多少钱,人家光靠着一个营业面积两三千平的卖场,一天就进账十几万的纯利,自己前后投了一千多万,办了三个厂子,现在一天才赚多少?

    哪怕是卫生巾白酒和卫生纸都卖的这么火,也就纯剩二十来万而已。

    可您瞧瞧人家过的是啥生活?自己过的是啥生活?

    “屎你是一坨屎,命比蝼蚁低、人开奔驰你开切诺基……”

    不能比,不能比。

    太打击人了。

    李宪情绪有些低落之时,那边儿的李诚儒和陈冬升正在谈着下一场拍卖会的事情。

    许是觉得冷落了李宪,李诚儒端起了酒杯,“对了,当初去冬升那参加拍卖的时候我见过那些家具,可都是精品。老弟对古董也有研究?”

    一听这话,陈冬升呵呵一笑,“儒哥,你是不知道,这家伙在东北有一处宅子。好家伙,三进三出还带后花园,每一重院子里面正房厢房下房还连着雨廊,其他的地方我没进去,可是第一重院里面,一水水全是黄花梨的家什,气派的很。”

    “哎呦!”李诚儒瞪大了眼睛,抱起拳头作怪的向天上一摆,“照着这格局,那可是王爷府的规制。”

    见这两位有捧杀自己的架势,李宪忙摆了摆手,“儒哥,你甭听陈哥瞎掰。哪有的事儿,那院子是我买的不假,可是在东北那地方根本不值钱。再说我接过来的时候,院子都祸害了,破落的不像话。也就他看见的那点儿家具还算值钱了。”

    他这话,原本李诚儒是信的。

    别说东北,就连京城,那样的王爷府在建国之后大多也都被政府征用,造的没了精气神儿。

    可是李宪一摆手的功夫,手腕子里边儿哗啦啦一阵脆响,两小串孔雀翎造型的蓝色坠子从西装袖口露出一节,可把他整个人给镇住了。

    “别动!”

    他当即将酒杯往桌子上一放,起身一把拉过了李宪的右手,撸起袖子,便见到了那串珠子。

    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回到了自己座位上,正襟危坐,“老弟,您这珠子,能摘下来给哥哥搭个眼么?”

    李宪不明所以:“有啥不行的。”

    随意将手腕上那串珠子摘了,看的李诚儒直愣神儿。

    生怕他将穿绳一不小心弄断,再撒到火锅里,李诚儒赶紧叫了服务员,令其将火锅端走。

    净了手,接过珠子。借着灯光一打量,更是啧啧连连。

    “儒哥,这是佛珠?”陈冬升不懂古董,但是他知道李诚儒可是老油子了。这两年京城里一个马未都,一个他,对古董都堪称是痴。

    “屁的佛珠。”李诚儒眼皮一翻,“佛珠虽和这珠子一样,都是一百零八颗。可是你看看这佛头,记捻和背云,这是朝珠。”

    “朝珠?”陈冬升笑了,“就是清宫剧里大臣带的那种?”

    “嗯。”李诚儒眼睛没离开珠子,“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文、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文吏如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承、助教、学正等,朝见祭祀可悬,但礼毕即收。平民百姓别说这一串动辄几万两银子能不能带的起,就算带的起,任何时候都不得用。违者斩。”

    “哈?”一听这个科普,李宪高兴极了,当初在高三的地窖里他就看这串珠子顺眼,没成想还真是个有来头的东西:“这么厉害?”

    李诚儒一翻眼皮,“说斩的,那是大臣戴的。你这个,要是早二百年这么戴在手腕子上,得诛九族。”

    这话说出来,李宪和陈冬升可呆住了。

    “儒哥,怎么说?”陈冬升开拍卖行不假,可是对古董啥也不懂,现在正在恶补。听见李诚儒的话猜测这珠子来头不小,忙问。

    李诚儒将珠子一摊,“瞧瞧,一百零八颗青金石的珠子!这么匀的色儿,那得是从一整块大石上硬挖的。为什么说你这珠子放过去要诛九族?在清朝,皇上也带朝珠,平时里跟大臣们带的没啥不一样。可是祭祀的时候,那可就一点儿不能差。大典带东珠,日坛朝日的时候带珊瑚珠。而你这串,一年只有一次一地儿能带。”

    他将珠子慢慢陈开,“天坛祭天的时候儿。”

    看着李宪一脸的惊奇,李诚儒嘿嘿一笑:“老弟,想出么?价格好商量,三五百万哥哥能掏的出来。”

    李宪嗓子有点儿干。

    他没想到,高三一个收破烂的,竟然能搞到这样的东西。

    真是开了眼界……

    不过他不准备卖。

    如果真像李诚儒这么说,那这珠子可得传家。不考虑传家的关系,这珠子戴在手上夏天凉快的很,这一段时间他习惯了。

    见李宪摇头,李诚儒满脸可惜,将珠子递了回来。

    “不想出那你可收好了,防火防盗防老马。千万别让马未都看见。不然。。。。。。他能磨死你。”

第226章:煽动历史的小蝴蝶() 
李宪倒是不知道马未都人怎么样,他又不准备玩儿古玩,所以面对李诚儒的提醒也只能是笑笑了之。

    不过对于李诚儒他倒是上了心,从高三那里拾掇了好几个柜子的物件,自己眼光有限,不知道价值多少。

    趁着喝酒的功夫,李宪跟李诚儒说了几个自己当初印象比较深的玩应儿,不过因为没有图片,鸡同鸭讲倒是没聊出来个一二三。

    不过言语之中李宪透露出来的东西,可是让李诚儒暗暗咋舌。

    “老弟,你这不显山不漏水的。我还以为你就是个做卫生巾的,可是现在看着你怎么越看越像是盗墓的啊?家里一大堆的好东西,自己还不知道行情?”

    李诚儒这么问,陈冬升也瞪着眼睛满脸好奇。

    李宪当然不能说是自己捡了死人便宜——那多磕碜。

    他扯了个谎,“我哪儿懂那些。就是有个叫胡八一的朋友,祖上传下来一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从老山前线回来,弄了点儿东西,放在了我这儿……”

    李宪本想糊弄过去,却不想激起了二人的兴致。

    “说说!”

    李诚儒舔了舔舌头,连忙催促。

    “咳咳、这事儿还得从胡八一的祖父胡国华说起……”

    李宪心中暗笑,直接扯了起来。

    火锅汤都靠干了,白纸人和鼠友才扯完。光怪陆离的故事把陈冬升和李诚儒二人吓的浑身直打冷战。

    可直到李宪扯了一大通,二人才反应过来——他还是没说自己那些古董是怎么来的。

    见李宪不乐意说,二人也便不问,只是转而谈起了拍卖行的事情。

    自打第一次拍卖会结束之后,佳德的生意就投抬头的迹象。作为中华的第一个拍卖行,现在各种拍卖和委托拍卖项目接了不少。

    当李诚儒问及最近拍卖行有什么项目,陈冬升抿了口酒,得意道:“那可多了,下个月我打算在浦市做一个秋季拍卖会。这个月除了宪子拍卖卫生巾的代理权之外,还有两个委托拍卖。哦对了,年底可能有个大活儿。前两天央视广告部的谭稀松给我打电话,说是广告部那边儿有想法把黄金时段的广告拿出来,做一个大型的竞标会,问我能不能做。这可是大动静,不考虑赚多少钱的问题,能把这个单接下来,对佳德的影响力提升肯定是巨大的。”

    闷头吃饭的李宪一愣。

    “标王?!”

    他这一咋呼,将陈冬升吓了一跳,“什么标王?”

    李宪情知自己失言,摆了摆手,可是心中再难平静。

    在他的印象之中,央视将黄金时段广告拿出来竞标可是94年年底的事情,他清楚的记得,那一年是秦池以三千多万的价格拿下标王,开启了称霸国内白酒行业之路。

    刚开始发展邦业白酒的时候,他就曾经幻想如果在93,94两年发展的好,说什么也要在94年底利用自己知道标底的优势来他一炮,将邦业白彻底搞起来。

    却不想,在这个时间这个场合,先一步得知了这么大的情报!

    90年代初,什么买卖来钱最快?

    可能有股票认购券,接收苏联遗产等足以令人一夜暴富的手段。不过要说搞实业的什么行当来钱最快,最容易做大做强,那么毫无疑问就是白酒!

    特别是在央视标王出现之后。

    先不说孔府家和孔府宴这对儿欢喜冤家,山东秦池,后来的五粮液,舍得,这些白酒品牌一个比一个疯狂。几千万几个亿的拿下标王,然后,无不例外的迅速开启称霸模式。

    用当时秦池老总的话说就是,“每天开进央视一台桑塔纳,开出来一台奔驰。”

    之所以能这样,一方面,是因为白酒产业巨大的利润可以支持疯狂的广告营销。而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彻底走向商业化运营的央视,造神能力也确实独步天下!

    在白酒行业,标王就是当年产业的龙头老大,在九十年代几乎成为了一个定律。

    看样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央视黄金时段广告的标王之争是提前来临了一年。

    这个机会,李宪不想错过——哪怕现在他的实力还太有限。

    将这件事情暗暗思量一番,他试探着问陈冬升道:“陈哥,说没说这个竞标什么时候开始?”

    谭稀松这女人陈冬升没下海之前就打过交道,两个人虽说不是挚友,但是关系也都还不错。

    况且竞拍这种事情也没什么保密可言,陈冬升倒是也没隐瞒。

    “谭主任说现在央视的广告就开始调整了,今年年底竞拍必须上马。怎么,宪子你有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