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115章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115章

小说: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对,似乎就特么是一套的!

    正在这时,一大群人咋咋呼呼的走了过来。李宪忙将那碎渣揣进了兜里,牵着狗迎了上去。

    走在人群之前的,正是萧基等一众警员。而在众警员之中,一个裤子耷拉到胯间双手背在身后,被裤腰带死死绑住的男人,正低着头被押着过来。

    见到牵着狗的李宪,萧基伸手招呼了一声:“嘿!李总,人抓住了!”

    说着,他扯着赵二小的头发往起一薅,李宪便见到了一张被烧的通红,满脸油渍,不断眨巴着眼睛的男子。

    看着那虽然不成样子,但是脸上依旧挂满了戾气的男人,李宪稍一打量,便移开了目光。

    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什么稀罕玩应儿,更不是十万块钱。

    他没兴趣。

    萧基等人带着人,直接去了小洋楼之中当场指认现场,落网的赵二小对自己杀了高三以及绑架杨淑珍的事情供认不讳,至此,刚刚发生了不到四十八小时的绑架案告破,刚刚发生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入室抢劫谋杀,告破。

    ……

    次日,赵二小落网和高三被杀这两件大事轰动了整个邦业。

    赵二小落网,意味着十万块的悬赏金不用再惦记了,找了一天嫌疑犯的邦业人又该干嘛干嘛去了,似乎很快就淡忘了这件事情。可是高三被杀的事情,却马上成为了邦业八卦界的头版头条。

    高三有钱,整个邦业人都知道。但是高三钱怎么来的,具体有多少钱,版本可就多了去了。

    有人说高三在外地有厂子,能把破烂修复然后重新卖钱盈利。有人说高三明里是卖破烂,但其实做的是走私的生意,前些年靠着倒腾彩电和收音机发了一大笔。

    至于他有多少钱,有说一百来万的,有说七八百万的,还有人从那小洋楼和小轿车,以及高三每年花在女人身上超过二三十万的钱推断,这货起码得有一千万。

    不说那牌照五个8的红色桑塔纳整个邦业就那么一台,就说那建在整个县地势最高处的三层小洋楼,那就是无数邦业人的梦想。

    传说之中,高三家里十几个保险箱,里面全都是成捆的现金。

    而高三没有妻子,遗产怎么分配的问题,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事实上,李宪也挺关注这个。

    不过高三遗产怎么处理这件事儿,并没有让众人期待太久,就立刻热热闹闹的上演了;

    高三有五个兄弟,之前没做废品收购的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五兄弟之间为了那锅碗瓢盆的事儿你争我夺,后来随着高三父母的先后去世,为了争房争地更是打的头破血流,没有一丝亲情。

    所以后来就算是高三发迹了,自己天天花天酒地挥金如土,也不曾拉帮几个兄弟。

    这几个兄弟也知道前些年做的过分,再加上高三本身就六亲不认,手下养了一批的小流氓,倒是也不敢打什么歪心思。

    可是现在高三死了,没有妻儿,那遗产的事儿可是让这五兄弟逮着了。

    就在高三死的第二天,五兄弟直接在医院的停尸房里当着高三的遗体,为了那小洋楼和高三可能存在的大量遗产大打出手。

    在民警的协调下,最后五人达成一致,一起去高三的小洋楼里找,找出多少遗产,平分五份儿,然后将小洋楼卖了,高三名下的废品收购站转手,再平分。

    可是虽然已经达成了协议,在翻找高三遗产的时候,众人在小洋楼里再一次上演了全武行;

    起因,就是他们翻遍了高三的住处,只找出了一个保险柜,以及不到十万块钱的现金。

    废了大力气将保险柜打开之后,里面只有两块金表和一个存折。存折上,存款只有七十多万。

    这与他们对遗产的期待,严重不符。

    五人之中的老大建议把小洋楼的墙壁和柱子全部敲开,看看里面藏没藏钱。但是另外的几个兄弟不同意,认为小洋楼本身就死了人,要是砸了可就不值钱了。

    要砸可以,但是如果没找到,那修复的钱得老大出。

    心念着弟弟绝对不能就有这点儿遗产的高老大狠了心叫了人,将小洋楼所有的墙壁和柱子都敲开一一查看,可是结果不言而喻——啥也没找着。

    找人过来一看,修复小洋楼只要五万块钱,这高老大哪能干?非要以砸墙也是为了找钱为由,让兄弟几个平摊。

    于是,五个兄弟打进了医院四个。

    待几兄弟从医院出来,草草出了高三就在小洋楼外挂出了吉屋出售的大牌子。

    后来许是觉得现在满邦业都知道这死了人,“吉屋”这两字实在连三岁孩子都糊弄不过,直接又在原有牌子的基础上把“吉”字勾了,改成了“大屋出售。”

    李宪这些天一直在冷眼旁观,在高家兄弟几个为了小洋楼而大打出手的功夫。他已经将那小草房给摸了个底儿掉。

    那房子,居然不是高三名下。

    按照居委会的说法,之前是一个寡居老头的,后来老头被儿子接去了齐齐哈尔,房子就被转卖了。至于卖给了谁,还真不知道。

    周围的草房也都好久没人住了,居委会只是知道这房子有人用,但是具体是谁,还真就不清楚。

    这时候的破平房也没啥价值,不像后来大搞开发,平房房主恨不得把狗窝都办上产权证等着占线。现在什么产权不产权的也没人管,平房买卖往往就是一张手写的字据了事。邦业很多旧房子都这样,不是被当成仓房就是堆点儿破烂,在园子里种点儿菜啥的。

    反正也便宜。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李宪立刻让居委会帮着联系了周围几个房子的屋主,用一万四千多块钱将方圆十几家,这一整片的破草房都以建立黑陶厂新厂的名义买了下来。

    这钱对于空了许久的草房房主来说,简直就跟捡来的一样,当即就给李宪出了手续。

    拿着这些手续,李宪找到了刘伟汉。指着那唯一剩下,没有主的草房让其帮着解决。

    刘伟汉倒是也痛快,直接让下边的人找到了那个身在齐齐哈尔的老人。当李宪联系上老人之后一问,知道那房子果真是被高三买下。得知高三已死,李宪相中了那房子,能得二份钱的老人相当开心。将早已遗失的地契补办,然后转到了李宪名下。

    这些事情都办完,高三刚烧了头七。

    当晚,李宪再次找到萧基借了狗。拿着柄榔头,到了那间屋子。

    将门锁直接暴力拆开,进了屋。

    “嗯?”

    进了屋子,李宪不禁皱起了眉头。

    看样子,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屋子里面虽然还算干净,但是空的很。炕上两个大炕柜,一看就是许久都没有人动过的样子。

    翻开一看,果然除了一窝耗子和一些粮食碎渣之外什么都没有。老式的草房结构简单的令人发指,除了一幅大炕就是厨灶大锅,厨间里面,除了一口大锅之外,就一个空掉的碗柜。

    将整间屋子观察了一遍,李宪不禁将目光落在了地上蹲着的大狼狗身上。

    “喂,那天你在哪儿找到的象牙?”

    大狼狗进了屋之后安静得很,趴在地上哈嗤哈嗤的也不理李宪——之前打出仇来了。

    嘿我擦?

    李宪撸起了袖子,不让你皮的时候你特么能把几百年的象牙给吃了,让你皮的时候跟我玩儿文静是吗?

    当即他从兜里掏出了一件东西!

    高三出事儿那天的象牙渣子,直接递到了大狼狗嘴边。

    见到这,大狼狗一双绿豆眼立刻放光,三下五除二便将那一小块渣渣嚼得一干二净。

    那一块小渣渣也就拇指饼干那么大,很明显它是没吃够的。一口咽下后,奔着锅台直接窜了灶坑!

    看到这个位置,李宪嘿嘿一笑,心里有了数。

    “好地方!”

    走到了灶坑边,将那口十印的大锅周围自己看了一遍,李宪笑着将锅掀了起来。

    看到大锅之下黑黝黝的一个大洞,李宪狠狠的挥了挥拳头。

    用手电照了照,觉得约么有一米多高,便直接跳了下去。

    在大锅之下站稳,他拿起手电四处那么一照。。。。。。嘴巴,便再也合不上了!

    “乖乖!怪不得。高三霍四刘万发,你应该排头前!”

第212章:论:看谁都像穷逼的生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龙江这一带是不毛之地,没有什么历史传承——但是其实不然。

    古代先民时代不说了,龙江这片儿确实没啥活动文明人口。但是后来渤海国兴起,再后来的和宋朝相爱相杀百余年的辽金,在经济文明建设上虽然不能和南方相比,可是也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东西。

    特别是清朝一朝,作为龙兴之地东北一直有八旗守龙脉,更设有类似现在大卫戍区一样的边防军事单位,以及类似龙江将军这样的高级别长官镇守。外加上后来满洲国建立,一些从皇的遗老遗少从京城奔赴东北,也带来的大量的老物件。

    不过因为侵略者搜刮,国宝级的东西留存下来的比较少。

    所以东北这边的文物古董特点,总结下来就是渤海国时期,金,清的物件比较多。而在这些时期的物件之中,除去满洲国时期的那批之外,官方的东西少,民间的物件多。

    再有就是,作为一直不是在干仗就是走在干仗路上的辽金女真,流传下来的兵器甲胄特别多,这一点是在整个中华所有地区都不常见的。

    因为在任何一个中原王朝看来,兵器甲胄都是兵家利器,都是不稳定因素,所以必须制式武装,用完统一回收回炉重造。

    李宪面前这个足有二十多平方米的大地窖里,东面一整面墙的架子上满满当当全是这样的东西。

    被眼前景象震撼了好一会儿,李宪才被大狼狗在架子周围乱嗅翻找的声音惊醒,忙扯着狼狗将其紧紧的绑在自己胳膊上防止作妖,拿着手电一点点看了过去。

    兵器并非都是什么铁器,什么马刀类的大件很少,多是一些不过胳膊长短的短刀,或是小臂长短的短剑。但是与劈刺类的东西相比,类似什么角弓箭囊,圆如满月的清弓,三叉箭镞,哨子箭镞以及火铳这些东西比较多。再就是甲胄,马以及各式各样的护心镜。有堆在那里黑乎乎一团的锁子甲,还有清宫剧里面那种八旗甲,将那盔甲抖落开,李宪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咦呀、

    镶黄旗的,让人不禁想到开心鬼放暑假里那位屁股上被人杵了两根儿银簪的主儿。

    对于这些兵家的东西,李宪向来不感兴趣。

    而相比于东面这幅架子,其他三面墙上的物件可就有意思多了。

    很显然,高三相当重视这地窖里面的东西,虽然木质架子不怎么样,但是每一个物件都打理的极有规章,而且看样子是精心保养过。

    可能是出于自身见识不行,东西归的很散乱,瞧着模样似乎根本就没有按照年代区分,而是以类别直接区分开了。

    另外三面墙多是杂件,基本没有什么瓷器书画类的东西。事实上老东北这些东西真没传下来什么,之前北大荒的时候在地里翻出来不少,但是那时候人大多认为地下出来的瓷器晦气,直接一大板锹拍碎。

    可也得说,东北地区的瓷器字画少有精品,要说瓷器还得是骚客雅士多如牛毛的南方。

    不过佛像可是真多。

    其中有南边面半面墙几乎都是佛像,藏传装束的祖师金像,怒目大威金刚,还有翡翠弥勒等大小不一,材质不一的,看得李宪眼花缭乱。

    而最有意思的是北面墙上,都是一些小件的杂物。很多东西一眼就知道干嘛的,诸如各式的铜镜,精美绝伦但是看着年代就不长的鼻烟壶。诰命的金凤簪,女人的肚兜,上面刻着莲花的灯台,云龙纹的大花壶,还有各式各样根本辨认不出什么时期的钱币。

    但是更多的是不知道干啥,不过一看就蛮厉害的东西;四四方方,里面反凹刻着类似钱币的模具一样的物件。吹了气的避孕套上长了两只脚似得,没有一点儿图案的大罐子。反正各种稀奇古怪。

    研究了好半天,李宪才走到了西面墙,用手电扫了一样上面的东西,他当即就有种不想再奋斗了的冲动。

    这面墙架子上的东西不多,可一看就是值钱的玩应儿!

    嗯,在他的印象里,古董就是玉石类的值钱。

    随便将一个翠绿的扳指套在了手上,将那一排玉石物件逐一翻看之后,李宪抄起了一串挂在脖子上能缠着蛋那么的珠子。

    这东西,他一打眼儿就喜欢上了。

    珠子通体蓝色看不出什么质地,上面点缀红色玛瑙的计捻和背云,正下方缀着一块通体翠绿鸡蛋黄的玉牌,以及类似孔雀翎造型的金镶玉坠。虽然长,但是看着并不复杂。

    将扳指摘了下来,李宪直接将这串珠子缠在了手腕上。

    在这屋里所有的东西里面,出了一套十六枚上面用金漆刻着行书小诗和胡开文红色印章的烟墨之外,李宪再没见到类似那天高三送自己的文房东西。

    到了这儿,他才意识到那天高三去找自己,或许真是想息事宁人。

    不过现在想这么多都没意义——这货头七都烧了。

    李宪只能看着满地窖的古董,眼含热泪道一声三哥走好。

    眼泪里缅怀的成分少得可怜,有种类似中了彩票的激动倒是真的。

    不过就连这点儿泪花也是一瞬即逝,看了看脚下没再找到象牙而略显懊恼的大狼狗,李宪一瞬间就忘了之前的恩怨。

    打这时候起,他怎么看这狗怎么顺眼。

    瞧瞧这小绿豆眼,多特么有神!

    瞧瞧这狗嘴和狗鼻子,多挺拔!

    瞧瞧这腰背,壮实!威武!

    贼眉鼠眼的样儿吧您瞧瞧。。。。。。。

    小东西……真招人稀罕。

    “好样的,今晚请你吃大餐。”李宪亲昵的拍了拍狗头,引来本就没找到象牙心情不爽的大狼狗一阵白眼。

    房子里的秘密,李宪不敢让外人知道。就连这次来都没用周勇开车,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