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多次混乱穿越 >

第43章

多次混乱穿越-第43章

小说: 多次混乱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欢欢喜喜的坐了下来,段锦绣把主坐让给了夏景语和苏城,夏景语也不推辞了,她此次过来是有正事要忙碌的,吃晚饭她还得询问有关捕鱼这方面的问题。

    大子不知道她此行的目的,就先问出了自己关心的话:

    “娘,刚才四儿说有媒婆来给我说人家了。”

    “四儿这嘴快的小子,都和你说啦。”段锦绣一边吃着,一边回应:“那人和你年纪相差不是很大,而且也是个手脚都健全的,我还想着呢,等我过几日不忙了,找那媒婆再细细问问,今年你也不小了,把这件事情能定下来,也让人安心不少。”

    “那就麻烦娘亲了。”大子也不多问,话题到此为止。

    夏景语的脸色又不好了,她放下手中的筷子:“大子,婚姻大事,你怎么不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呢?这可不是在商店里买什么东西,不喜欢了还能扔了重新换一个,这个可是一辈子的大事,选择不好,可能要一辈子吃亏。”

    大子一惊,这是她第一次听到有人和她说这样的话,段锦绣虽然一直感激夏景语,但也觉得自己女儿的婚姻大事,本来就该由父母做主,女儿都没有说什么,她一个外人在这里说这些,又是什么意思,当下语气有些生硬:“我女儿的婚姻,我自然也会给她好好把关把关的,我也不是不心疼女儿,那人有没有什么恶习,曾经有没有做过坏事,我都要打听清楚,不会委屈了大子。夏姑娘你也是女孩子家家的,这方面的事情哪有我们这些做老妇人的老辣,你也就不用多过问了。”

    一番话说的夏景语苦笑不得,感情他们觉得结婚就是那人四肢健全,人品说的过去就行了,完全不考虑两个人是否合适,是否有爱情的感觉,难道真的就这样盲婚哑嫁了,见新娘的第一面就是入洞房掀盖头的时候?

    大子也是,她在石城呆了那么多天,也算见了些世面,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她也是一点想反驳的意思都没有,反而觉得很正常,不管这个少年到底怎么样,至少要一起相处过一段时间才知道两人是否合适啊。

    于是,她不管大子领不领情,都再次说了下去:“大子跟着我在外面工作了这么久,这家主人每天都开着工钱给她,待遇也挺好的,她要是结婚之后回了这里,可不是又要过上打渔的生活,我想着要是让大子在石城里面找上一户人家,回头继续留在这工作,应该会比留在村子里好些。”

    说道这里,段锦绣也犹豫了起来,她也能从大子现在的状态看出,大子在石城过的不错,如果回到了村子里,肯定要重复着他们原来艰苦的生活。

    可是,大子在石城那里真的能说到人家吗,她又有几分动摇,要是现在不答应下来,大子年纪大了,适婚的男青年少了下来,万一以后嫁人难该怎么办。

    她又想起来,那个媒婆说过,那户人家也不是很着急最近定下,因为那个小伙子,似乎不是很急着结婚,媒婆还说了,你要是不相信我这老婆子的嘴,大可以等明年的时候,一起去那户人家亲眼看看。

    如此说来,至少是可以拖到明年的。

    段锦绣心下思量几番,有了主意:“既然大子在那里一切都好,为娘的也不愿意拖着你在这里受苦,可是也不能保证在那里你就能嫁出去,不如你现在那里工作,到了明年,要是没相到合适的人家,就回来订婚吧。”

    夏景语松了一口气,心下暗喜,这样多了几个月的时间,事情就有转机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大子的事情暂时就这样下来了,夏景语没忘了她此次前来,最重要的目的,是看看能不能将海产品鱼类顺利的整理出来一条商业线路,可以给酒楼提供长期的海味。

    这个时候,她清了清嗓子,开始道明自己的来意:“段大娘,这次我回来,不仅仅是为了带大子回家看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这件事情,可能需要你们的帮忙。”

    段锦绣一愣,旋即脸上露出了拘谨的笑容:“夏姑娘拿我们说笑呢,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能有什么能帮得上您的?”

    夏景语也不多说,直接开门见山了:“我朋友想开一家酒店,需要几道特色菜,他想着石城离海边还是比较近的,就想让我找出一些固定的人,开辟固定的线路,把海边的鱼类给运到石城去。”她漫不经心的停顿了一下,“这个活计肯定是有好处的,你们一家现在捕到的鱼,不是去换了淡水,就是换了一些生活必用的调料品,多数是换了实物,如果是答应我们这条买卖的话,换来的可就是货真价实的铜板了。”

    段锦绣心动了几分,但旋即又摇摇头:“这个方法听起来不错,但要是真的切实可行,我们这里早就不至于这么贫困了,原先也有人打过海鲜的主意,但是我们这里的海鱼,除了小黄鱼、大头鱼、鲶鱼这几种,其余的都味道一般,加上还海鲜味道腥。我们沿海的人吃的习惯,其余人未必习惯的了,曾经有人打上这里的主意。从我们这里带走一些海鱼,做好了之后去贩卖,但是路途遥远,鱼在半路上就死的差不多了,死鱼的味道本来就比活鱼差一大截,更何况,当地人也吃不习惯这个。最后只能放弃了。”

    夏景语倒是想到了这一点,海鲜的种类繁多。她前世的时候也去过海边,在一家海鲜餐厅点了一桌奇奇怪怪的贝类、鱼类,吃到最后的时候,胃子里翻腾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吐了出来。

    但是石城周围,别说是海鱼了,连正经的湖鱼都没多少,她想着挑五六种比较靠谱的海鱼,味道不至于太过夸张,然后处理的好一点,定然是有人要的。

    夏景语决定先试试看各种鱼类的味道,回头再决定带哪些鱼走,夏景语就提出了想要几种比较常见的鱼。要借用段锦绣家的厨房来试着做出来,只是这样一来,段锦绣家的鱼就不能拿到小镇上再去卖了。夏景语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顿了顿,还特意看看三儿的眼色,可别这个小姑娘又回头闹不开心。

    三儿被夏景语看得不好意思了,扭过头去,小小的人儿缩在了后面。段锦绣忙摆着手说:

    “这点小事有什么的,姑娘对我家已是大恩大德了。有姑娘带来的那些东西,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不知要改善了多少,这些鱼儿现在就是全送给姑娘,也比不上姑娘给我们的那些东西。”

    夏景语对她长篇的客套倒没什么想法,自从她开始陆陆续续的接济段锦绣一家后,段锦绣对她的态度也越发客气起来,她也懒得纠正什么,毕竟段锦绣这个人三观比较正,没有见钱眼开,更没有那种阿谀奉承,只是客气了几分,还在她的承受范围内。

    既然段锦绣同意借了厨房,她就把他们一家捕到的鱼做了清点,其中果然有小黄鱼、大头鱼、还有带鱼,以及一些段锦绣都叫不上名字的鱼类,并上一大把零零散散的螃蟹,虾子,还有一些带着贝壳的牡蛎之类的东西。段锦绣又从家里带走了一点米面,等她回来的时候,又带了了几条鲶鱼和其他几条不知名的鱼,她把带来的鱼一并放入水中,擦了擦手,不好意思的笑笑:

    “我们这些零散着打渔的,每天打来的品种都不一样,想着姑娘是要忙大事情的,赶紧就从旁人家换了一些来,姑娘自己挑挑,看看能不能有合心意的。”

    夏景语不禁一阵感动,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望向段锦绣:“我不怎么会处理活鱼,能不能帮忙……”

    段锦绣没等她说完,就主动去厨房拿了菜刀过来,明显的是自责自己:“是我太不仔细了,像姑娘这样金贵的人,怎么做得起杀鱼这等粗活,姑娘可以先去厨房熟悉熟悉,等会我就把这些处理干净了,给你送过去。”

    夏景语不禁一阵尴尬,踱着步子进了厨房,苏城留在外面也无事,也跟着进去了,段锦绣家的厨房很小,进了两个人之后就有点回不开身子来,夏景语站在那里,呆呆的看着脏兮兮的厨房,苏城也看着厨房,两人没有说话。

    夏景语把桌上的调料品都看了一遍,几乎有些崩溃了,只有油盐,没有醋没有胡椒没有生姜没有葱,这些该怎么办才好呢,这些油还是她当初看到段锦绣一家连吃过的油碗都当做珍宝的时候,才想的起来让人送来的,只是她忘记了,这个厨房,除了加热功能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苏城虽然不经常入厨房,但也耳濡目染的记得自己家厨房那一排又一排品种繁多的调料,他拍了拍夏景语的肩膀:“没事,就算没有那些调料,做出来的鱼,肉质的鲜美程度还是能判断出来的,我们先根据这个定下一些鱼来,加上我们有苏秀秀那么聪明的妹妹,相信她无师自通也能把这些东西给处理好。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准备好办法把这些鱼活着给运回去,给魏泽源一个交代。”

    夏景语也释然了,在烧鱼的时候就没了原来那么多的约束和紧张,随心所欲了不少,真的把它当成家常菜来处理——略微的加热一下就差不多的样子,后来菜肴端上来之后,只有盐的鱼当然是腥的厉害,也不能是红烧,只能都是白白的一片,夏景语和苏城忍者腥味,一一的尝试了,最后取舍了片刻,决定鱼类选择小黄鱼和大头鱼。

    小黄鱼说是小,其实并不小,只是这个鱼在幼年期的时候,表面全部呈现出黄色,越长大之后,黄色在身体上所占的比例就越小,颜色也越淡,成年期的小黄鱼,需要凑近了仔细看,才能看到鱼肚子那里,有淡淡的黄色。这种小黄鱼肉质格外的嫩滑,之前用它熬出的汤,虽然腥的厉害,却也透着诱人的鲜味。

    大头鱼顾名思义,头部偏大,占到了整个鱼的三分之一,夏景语想着鱼头可以用来做现代有名的剁椒鱼头,鱼肉少刺,只需将外两边的刺一一拔去,剩下来的,就是整块整块的肉了。苏城见夏景语对鱼头打主意,犹豫了片刻:

    “你说,有人会吃鱼头吗?不过是一堆空骨头。”

    夏景语不觉得有什么:“里面还有鱼的脑髓,这个熬进汤了,可香了,也未必是要熬汤的,还有人就喜欢吃这个呢。”

    大概先是这样定下来了,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让这些鱼活的时间长一些,从小渔村到小镇需要小半天的功夫,再从小镇到石城,又大概要两天的时间,除了这些,鱼从渔夫那里捕捉了,放在渔夫手里需要一天时间,等鱼到了酒店,也不一定立刻就有客人愿意来吃,这样至少需要再放上两三天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一条鱼最好要能存活上十来天,才能保证这个链条是正式存在着,能给她带来经济效益的,定下来这个之后,夏景语同苏城商量了,这样的鱼,在初期的时候,至少要保证每个月能运送两批前往酒店,每批应该每种有十来条。

    他们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给了段锦绣,段锦绣有些为难的没有立刻说话,一直沉默寡言的许石头突然插了一句话来:“鱼离了海水,也就能活上两天。”

    段锦绣为丈夫突然插嘴的话惊讶一下,接着想他既然把这说了,她不如就实话实说了:“这倒也是实话,我们每天捕鱼,鱼先是在我们这里放上一天,之后再到王大那里拖上街去换东西,如果当天的鱼不能卖出去,回来之后,一般都是死了的。至于姑娘说的每种鱼每次要十来条,这个倒好办,我们一家虽然不确定有那么凑巧的,但是这里的打渔的多,跑上几家多问问,就能弄好了。”

    只能存活一两天,夏景语呆了一下,她原先以为最难的问题是运输,没想到,问题竟然是出在这里的,她在现代的时候,有专门的增氧工具什么的,才能让鱼在经过长途跋涉后依旧活着,现在让她发明一个增氧机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她颓废的蹲在了大缸的旁边,看着缸里的小黄鱼和大头鱼,忽然问道:

    “这两种鱼怎么分开来放了?”明明水缸还空出很多,为何要分开来呢。

    段锦绣看了一眼,笑着回答:“这个大头鱼是个吃鱼的,它平时多半吃小鱼,但是要把它和小黄鱼放在一起,却会上去咬那么几口,虽然它讨不到好,但是却会弄得两败俱伤,所以我们捕鱼的时候要是碰上这两种鱼,就把他们给分开来放了。”

    夏景语却眼前一亮,“你是说这个大头鱼平时都是吃小鱼的?”

    “怎的?”段锦绣不解问道。

    夏景语顾不上回答他的问题:“你快去带一些小鱼回来,越多越好!”(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段锦绣不解的望着夏景语,夏景语还犹自在一阵兴奋当中:“快去带一些小鱼过来,就是大头鱼喜欢吃的那种类型。”

    段锦绣犹豫在了那里,没有行动:“那种小鱼,几乎使我们捕到的鱼中最小的了,这种鱼也没什么肉,全是鱼刺,没有多少人会吃这些的……”

    夏景语不知要怎么解释,茫然的张张嘴,刚想说什么,就有人轻轻的走上前来,语气温柔的吩咐段锦绣:“大娘,别问她是怎么想的,景语这样要求,定然有她的想法,你帮她把这个给找过来就好了。”

    有了这句话,段锦绣也不多说什么,带着一个小水盆出去,不多时回来之后,盆里已经是各种乱七八糟大小不等的鱼了,小鱼倒是很有活力,不像大鱼一般死气沉沉的,整天慢慢的在水里游动,随时一副快要肚皮上翻的模样。

    夏景语从一旁抓住了一个小木头水舀子,将几条小鱼放进了大头鱼所在的盆里,小鱼刚一进入盆中,盆里的大头鱼就立刻跳了起来,追逐起了小鱼,小鱼游动灵活,大头鱼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显然有些拘束的转不开身来,小鱼灵巧的躲在大头鱼的尾部,一时间盆里,鱼儿争相嬉戏竞逐。

    众人看着好玩,大子趴在盆边上看的目不转睛,眼睛眯起来,嘴角笑的腼腆:

    “我们捕鱼这么久了,没想到这鱼追鱼还这么好玩。”她用手指着大头鱼笨拙的转动。“追啊追啊,在你的尾巴后面呢。”

    夏景语和苏城站在众人的边缘,双双转头。相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