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女帝狠妖娆 >

第448章

重生女帝狠妖娆-第448章

小说: 重生女帝狠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手不打笑脸人。

    清河国太子如此说,谢三爷也只能与太子携手渡桥到书房里详谈。

    两人分宾主而坐,上了茶,言谈之间,谢三爷瞄了眼太子,果然看见太子有只眼睛红红的,颇像是兔子。

    “在下略通歧黄之术,不知道太子这是……”

    谢三爷惊讶地询问。

    看上去,好像病的不轻。

    太子皱着眉头,摇了摇脑袋,像是不想多言,“无妨,无妨,不过是一时不察,被宵小算计罢了,已经好了许多。”

    此言一出,谢三爷立即低下头去喝茶。

    能够到太子行辕内暗算的宵小,算起来,来头必然不小。

    他躲在谢家这么多年,可不是为了沾染这样的麻烦事。

    可偏偏太子不放过他。

    “谢三爷却不问这宵小是谁,看来是已经心中有数了?”

    太子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让谢三爷招架不住。

    “太子殿下说笑了,臣一心埋头读书,对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太子不愿多说,臣也不敢多问。”

    谢三爷的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谢大爷对于太子的评价。

    “谢三爷是名人高士,当然能够一叶知秋,不然也养不出七郎那样出色的郎君。”

    太子又自顾自地说,“孤如今在长安城惹的小叔不高兴,不过是为了要赶孤早些走罢了。其实早不想在这里呆着了,只等着春暖花开就上路。”

    谢三爷的眼皮子又是一跳。

    这位清河国太子究竟来这里做什么呢?

    看似无意,看似大大咧咧,实际上总是言有所指。

    谢三爷终于接上话来了,“太子殿下指的可是淮阳王?”

    太子的一双鹰眼直盯盯地看着谢三爷,脸上意味不明地笑着,“看来谢三爷也对我那小叔有所不满。”

    谢三爷:“……”

    这是怎么说?

    这个人真是不能沾染,一旦沾染上就没完没了。

    平白无故惹上了一身的骚味。

    太子推心置腹,“谢三爷不说孤也明白,原本好好一门亲事,硬是被淮阳王抢了去,让人不怒也难。”

    谢三爷长叹了口气。

    这太子还要说什么呢?

    生为元家的血脉,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不免让人看轻。

    以后若是要让七郎去争夺那个位置,是不是就势必要和太子这样的人尔虞我诈?

    看太子做的如此自然,想来在清河国国内并没有少做。

    “哪里,哪里,臣家里并没有什么亲事,又怎么会和淮阳王有所瓜葛?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听了何人所言生了误会。”

    谢三爷连忙解释。

    然而,他悠长的叹气声,让太子自以为得计。

    “孤听谁说的不打紧,七郎对林家大娘子的心众人都看在眼里……好好,谢三爷是名士,没有说出来的事,自然不能允许旁人借此污了淮阳王妃的名声。”

    “孤也不是喜欢背后说人之人,这话,也只是在你这里说说罢了。”

    “说起来,大家不过都是天涯沦落人。”

    “都以为大兴谪仙不近女色,他偏偏就抢了人家看上的媳妇。都以为大兴谪仙目无下尘,不愿意参与朝政,可这么些天来,他早已经代替皇上做了多少事……”

    “所谓表里不一,所谓沽名钓誉也不过如此。”

    “孤不过得了皇上的些许喜爱,他就忍不下,急急要将孤赶回清河国……”

    太子越发肆无忌惮地攻击起来。

    谢三爷的面色古怪,看来清河国太子有心拉拢谢家三房。

    只是……

    谢旭也是元家的骨肉。

    谢三爷只是去劝茶,并不多说一句,由着太子一个人滔滔不绝。

    太子丢出了一堆自以为能够挠到谢三爷痒痒的话,对方却似乎无动于衷,不免有些泄气。

    这谢家人究竟有没有骨头?

    转念一想,谢家这样的大族,怎么可能轻轻松松的就上钩?

    谢三爷虽然不管理庶务,却也不是个简单的。

    年纪大的人都有些滑头,城府较深。

    不如从小的下手。

    太子眼珠子一转,问:“不知道七郎在何处?上次一别,孤一心惦念着要与七郎深交,偏偏被宵小算计,只能在行辕养病,白白蹉跎了这么些时日。”

    谢三爷的手抖了抖,笑着说:“真是不巧,不知道太子殿下今日要来,七郎和族里的几个子侄一起出门了。”

第958章 哪位娘子() 
“这样啊……真是不巧……”太子拖长了调调道。

    但是声音里却又听不出太多的遗憾。

    谢三爷揣摩着,太子提起七郎也不过是顺口之言,当不得真。

    果然,太子接下来说:“那么孤下次再来寻七郎就是。”

    谢三爷:“……”

    清河国太子竟然是块烤热了的膏药,吹不得打不得,沾上了就轻易扯不下来。

    这还顺嘴就把下次预定上了。

    闲居在家很少遇见这样的人和事,谢三爷都不知道该如何出言拒绝。

    清河国太子的脸上也没有见丝毫的尴尬。

    尴尬的人倒成了身为主人的谢三爷。

    一旁的侍女退了下去,给家里的主子们通个气,免得和太子正好碰着。

    “孤自幼得到父王的宠爱,请了清河国的大儒开蒙,可惜孤那时候年幼不晓事,竟然将大儒的胡子揪了几根,为此被父王责打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从此之后,就老实了许多。”

    谢三爷哈哈大笑,“太子原来幼时还有这样的故事。”

    太子谈兴大发,更加说的仔细。

    谢三爷认真倾听,没有露出半点不耐烦的样子。

    两人从太子幼时的足迹,到骑射的趣事,说了个遍。

    茶已经上了数遍,谢三爷也如厕了几回,太子依旧没有离去的意思。

    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来的影子已经偏移了方向。

    太子的话题一转,改问起了谢家的事情。

    “谢家真是枝繁叶茂,清河国的谢家应当属于本宗这一支吧,在清河国国内也是第一大族……”

    谢三爷当仁不让要给太子介绍谢家的家谱。

    主人不留客人,客人自己留。

    到了最后,太子如愿和谢三爷把酒言欢。

    等到日头西斜,两个人再也找不出什么话来说,太子这才离去,临别之前还笑着说:“谢三爷风趣雅致,孤这遭回去三月都不会吃肉了。”

    太子实际上是想摆弄一下文采,再好好地夸一夸谢三爷。

    结果用错了典故。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被它的美打动,自言三月不知肉味。

    后人常常用“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喜欢一样东西专心致志。

    太子原本是想说谢三爷的言辞风趣雅致,就如同《韶》乐一般。

    没料到,话出口就变了味道,成了三个月不想吃肉。

    谢三爷愣了愣,接着哈哈大笑,“太子殿下也是风趣的紧。”

    太子得了这个赞语,更加得意,接着酒劲哈哈大笑。

    出院子的时候,自然是没有机会巧遇谢七郎的。

    太子再三拒绝了谢三爷的相送,“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孤与谢三爷父子一见如故,就不要再讲求这些俗礼了。”

    谢三爷还要说些什么。

    太子说,“俗礼就让那些俗人去做吧,真名士自风流。”

    谢三爷:“……”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天色已晚,外面的风也吹得很冷。

    太子高大的身躯一晃一晃地,扶着两个垂髫书童的肩走了。

    谢三爷眯着眼睛瞧着太子的行至,微微摇了摇头。

    大奴在身后悄声说:“清河国太子年纪轻轻,却养成了名士做派,真是难得。”

    谢三爷嘿然不语。

    这位太子,表面光鲜,内里草糠。

    但君子慎言,这样的话还是不要说的为好。

    只是不知道对方这样刻意,究竟是想做什么呢?

    谢三爷怎么都想不明白。

    迫在眉睫的便是如何让七郎死心。

    林乐霜就像是一片美丽的沼泽地,一旦陷入就再也无法脱身。

    无论如何,都要让七郎从这份沉迷中走出来。

    即便是……

    即便是让这个孩子以后恨他都行。

    他的前程和谢绾的命全都搭在上面,谢旭能够活下来,能够长的这样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不能为了个女人,就毁了这么多年的心血。

    太子晃着身子走出了三房的院子,寒风透过求贤冠的高高的棱子吹了进来,头皮有些发冷。

    “谢家的人果然是架子大,太子求见谢三爷,谢家的其他人就像是不知道一般,竟然也不来求见,”垂髫小童嘟囔着。

    另一个应和,“可不是么?谢家的家主不派人过来询问,谢三爷也不请谢家的家主作陪,这样的态度可真是不敬。”

    太子不做声。

    谢家人架子大,又不是今日才知道。

    赏梅会还是他想了法子才混进来的呢。

    皇亲国戚也未必放在眼里。

    场面上自然不会失礼给人把柄,但是私底下,愿不愿意给面子,还真是要看谢家家主的心情。

    他作为诸侯国的太子来到长安城,受到冷待的又何止这一处。

    想他在清河国国内,是如何的尊贵?

    到了长安城,想要求娶林大娘子,林家不过是依仗着皇上起家的新贵,也敢拒绝他的求婚。

    为了保有那份尊贵,他必须要先忍下耻辱。

    等到他成为大兴的皇帝,举手投足都能决定这些人的生死的时候,他们就会换一副嘴脸来巴结他了。

    这都不是事。

    重要的是,怎么才能成就他的大事!

    见太子不说话,两个小童也不再嚼舌头。

    若是不小心拍马屁拍到了马屁股上,眼下在谢家还没有什么,回到了行辕他们就该倒霉了。

    太子扶着身边长长的佩剑,东倒西歪地吟唱而行,身上宽大的袍服被风吹得鼓鼓,像是张开了的帆。

    瞧着倒也真还有几分名士态度。

    前方拐弯处,有几个婆子抬着兜子转了过来,瞧见的太子和身边的垂髫童子,也知道是府里来访的客人,就将兜子远远地就靠了一边而行。

    太子一边长歌,一双鹰目也一边打量着兜子里坐着的人。

    兜子的顶上为了防风,围了帷帐,只是瞧着身形,是个女眷。

    此人也瞧见了太子,低声吩咐了几句,婆子们停了下来,将兜子放下。

    太子却目不旁视一般,依旧扶着佩剑,长歌前行。

    一个娇弱的声音响了起来,“敢问前面这位可是清河国太子?”

    听起来,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

    太子的耳朵微微一动,唇角翘了起来。

    垂髫童子机灵地接了话,“正是,太子殿下前来求访谢三爷,宾主尽欢,不免多喝了些酒,不知您是谢家的哪位娘子?”

第959章 有了共鸣() 
太子停下脚步,长歌声也随着顿住。

    “原来是谢娘子,”太子恍然。

    浑厚的声音带着酒后的特有的慵懒,眼神也有些涣散,甚至在谢素素的身上瞩目的时间比平日里要长了许多。

    若是别的时候,这样的行径看起来也算得上是轻浮了。

    可今日的情景颇有些特殊。

    谢素素的一张小脸在狐狸毛的皮领后面露了出来,带着微微的潮红,嗔视了太子一眼,依旧施了大礼,“见过太子殿下。”

    婆子们也紧跟着匍匐在冰冷的地上,不敢作声。

    这样的贵人可不能冲撞。

    世家瞧不起皇室,但是却对皇室非常的礼遇,一点错都不能出。

    生为世家奴,这一点也同样根深蒂固地融入血液里。

    太子晃着身子,几步走近了谢素素的身侧,一只手轻轻地按着长长的佩剑剑柄,轻笑出声,“你们……可真都是俗人,行什么大礼呢?”

    他的身子慢慢斜倾,离谢素素很近很近,说话时酒气喷洒,配着身上的熏香,有着一股说不出的男子气。

    谢素素低垂着头,脖颈有些发红。

    太子的一双鹰眼将这收入眼底。

    他的唇角翘起,薄薄的嘴唇翘起,带着说不出的亲昵,“谢娘子快起来,孤向来不喜欢讲究这些,方才与你父亲相谈,兴致勃发,乘着酒劲就出来走走,没想到倒是与你有缘,竟在这里相遇。”

    谢素素的脖颈更红了。

    闺阁中的小娘子,虽然和一起长大的世家郎君们也能借着各种聚会相见,但那些小郎君们又何尝会如此?

    谢素素起身时,抬起头来,飞速地看了太子一眼。

    清河国太子到也算得上是一表人才,与惯常见到的世家子不一样的是,一身结实的腱子肉,即使是隔着冬日的袍服,依旧能够看得分明。

    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长而结实的腿。

    谢素素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当她的视线和太子嘲谑的眼神相遇时,谢素素猛地耳朵根子都红了。

    “孤天子驽钝,读书不精,为了让谢三爷高看一眼,特意仿了这身名士打扮,谢娘子方才看了又看,可是觉得孤这是邯郸学步吗?”

    太子的声音更加的低沉,似乎有几分自嘲,又有几分自惭。

    谢素素听了这句话,耳根子的红潮退却,心里却浮上了同情。

    谁不知道元家洗干净脚上的泥也不过是几代之前的事。

    谢家和王家这样的大族,经历了多少朝代也依然稳稳坐牢第一世家大族的位置,何尝会将元家真正放在眼里。

    只不过世家子们从小学习礼仪,世家也是以孝和礼来治家。

    不遵守礼仪,不遵守孝道,必然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对当朝的皇族有什么不尊重。

    实际上,在人前,他们即便是对待普通的庶民也是非常的有礼。

    太子这样处心积虑的打扮,不过是为了尊重父亲。

    听说这位太子并非王妃所生,只是因为国王的坚持,所以才能以嫡子的身份被封为太子。

    想来过得也并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