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女帝狠妖娆 >

第415章

重生女帝狠妖娆-第415章

小说: 重生女帝狠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以熟悉朝中大事为先。

    这一阵子,元明忙的脚不沾地,元平恨不得倾囊相授。

    宗庙祭祀里的灯花更是让元平做下了决定。

    是时候将小十三推到众人面前了。

    打够了哈欠的朝臣们慢慢清醒过来,觉得今日的淮阳王与平时不同,身上展露出让人无法移目的光华。

    淮阳王带着高高的冕,上有九旒,这是最高位的诸侯王的王冠。

    天子为十二旒。

    这样的元明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

    林简站在女婿身边,自觉自个被比到了尘埃里去。

    淮阳王的身材修长高大,穿着玄色的朝服,上面绣着华美的龙凤山水纹,领袖之间用酱色绣着云纹,一举一动之间都带着耀目的光华。

    腰间紫色的腰带,层层叠叠的缠绕,依旧凸显出来淮阳王细瘦结实的腰身。

    宽肩细腰,面如冠玉,发顶上带着尊贵的九旒之冕,这让每一个人见到了都觉得似天神下凡。

    往年的淮阳王不是没有穿着诸侯王的朝服出现过,只是都没有今日这么让人从心底震撼。

    朝臣们此起彼伏的哈欠声渐渐的微不可闻,取而代之的是肃穆。

    这大约就是帝王之气给于人们不由自主的震慑了。

    林简的眼睛微眯,这样的女婿不是天子,谁是天子?

    众人默默地等候着元平上朝。

    巫师们和小黄门都在殿外等候,只等皇上发话,他们就立即挨个窜入宫中,开始驱逐疫鬼的仪式。

    然而,皇上久候不至。

    朝臣们小声议论着,淮阳王对面站立的清河国太子神色难明,时不时将眼睛看向淮阳王。

    终于,中常侍匆匆忙忙地来了,尖着嗓子说:“皇上身体不适,将大傩之事交与淮阳王主持。”

    此言一出,众人看向淮阳王的眼神就发生了变化。

    清河国太子的一双鹰眼之中闪现浓浓的嫉恨。

    为什么皇上这么喜欢小叔,要将他想要的全部都给小叔。

    皇上在宗庙祭祀之时,压根没有想起来还有他这个侄子在长安城。

    眼下又说身体不适,将这样的大事交给淮阳王处理。

    明摆着皇上想将皇位禅让给十三叔。

    这怎么可以?

    清河国太子的袍袖之下,两只手紧紧地交握在了一处。

    元明方才站在殿堂上,一直在默忆着整个仪程。

    他素日里压根没有注意过这些,每年的祭祀只是点个卯,就魂游天外了。

    今日,皇兄对他给予无限期望,早早就为他铺了台阶。

    他怎么能够让皇兄失望。

    “臣接旨,”元明接了口谕,便转过身来,对着殿上的朝臣们说:“本次大傩,孤代替皇上主持,议程不变。”

    朝臣们虽然有些不认可,但也说不出什么来,都唯唯诺诺地应了。

    皇上真是狡猾,这样的场合竟然托病不出为淮阳王造势。

    因为淮阳王虽然留在长安城,却从来不参与朝政,这让朝中的某些人虽然提防着淮阳王,却也提不出太多的借口。

    现在,皇上身体不适,又是在腊日这样的日子,交给淮阳王来主持,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论起来,如今在长安城中和皇上的血脉最近的可不就是淮阳王么?

    即便是几个最喜欢进言的铁嘴御史,想出言反驳,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这一次,元明并没有遭到什么抗拒。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中常侍见到朝臣们的反应,偷偷地松了口气。

    立即转身离开,亲自去告诉皇上这个好消息。

    林简虽然没有出声,眼睛却贼亮。

    虽然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他也还是知道的。

    军中的主帅不在,自然是副帅执掌大局,若是主帅一直不出现,副帅和主帅又有什么区别?

    这意味着什么,林简非常清楚。

    他得意地看了看起初想和他拉远关系的朝臣,你们现在势利眼,以后可千万别来巴结我。

    我林简可不是什么君子,很记仇。

    不管朝臣们肚子里都有什么打算,面上大家都不显,都静静地看着淮阳王的表现,这其中也有清河国太子。

    身为太子,在清河国国内,他经常跟着父亲一起祭祀,祭祀的礼节他全部烂熟于心。

    而淮阳王从来都没有在朝堂上议论过朝政,祭祀的时候也压根不出声。

    清河国太子不相信淮阳王能够顺顺当当地通过这一场考验。

    事实上,就连元平都有这个担忧。

    中常侍将殿堂上众人的反应禀告给元平之后,元平松了口气,另一口气却又提上了心头。

    小十三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有着洁癖,所以也不喜欢参加宴会,更不喜欢多言。

    这么多年,小十三虽然聪慧,但压根不愿意上朝,只在背后掌管着“飞鹰”和“墨线”保障着他的安全。

    元平也是煞费苦心,想让小十三试一试,也想让朝臣们不得已接受小十三。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他期望小十三能有成功的第一次,这会降低后面的许多难度。

    元平手中捧着碗老母鸡当归红枣汤,叹了口气。

    中常侍明白皇上的担忧,立即劝慰:“皇上要相信淮阳王才是,王妃说了,这汤可要趁热喝了才好。老奴待会就去殿上,帮衬着淮阳王。”

    元平立即点点头,将碗里的汤一饮而尽,挥挥袖子说:“你快去吧。”

    中常侍又匆忙地赶往德政殿。

    元明清朗的声音从殿中传了出来:“……孤代皇兄祭祀各方神明,保佑大兴来年风调雨顺,四海升平,请诸位大臣端正心神,不得心生妄念,勿要得罪神明……”

    中常侍愣在了当场。

    ……这是淮阳王吗?

    等到元明将场面上的话都说完,众臣子齐声应下,中常侍才悄悄地走了进去,站在了元明的身旁。

    元明看了看中常侍,明白这是皇兄不放心,将人弄了来帮衬自己。

    他又对着清河国太子说:“太子身为皇室中人,应当和宗正协助与我,一同祭拜天地。”

    清河国太子楞了一下,立即点了点头。

    这祭祀的事情还长着呢。

    皇上腊日祭祀,要先祭拜天地神明,然后再请出巫师举行大傩仪式,里面一点都马虎不得,他就不相信,一点庶务都不沾的淮阳王能不出半点错。

    他可是娴熟于心,到时候,自然长眼睛的朝臣们都能看得出,谁好谁坏,谁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烂泥巴糊不上墙。

第889章 挖了个坑() 
祭祀是头等大事,如果出现纰漏,众官的眼睛都盯着,严重的祭祀完后,就会有百官上奏朝廷弹劾。

    若是一些小纰漏,自然都被挤在心中,平日里没有什么,等到皇上选后人继承帝位的时候,这些就会被拿出来说一说了。

    就连皇帝自己祭祀的时候,烦了错误,都要立即向天地社稷跪拜求饶。

    清河国太子能够想到的,当然别人也能够想得到。

    朝臣们各怀心思,打量着如同玉树一般立在龙座之下的淮阳王。

    不得不说,淮阳王在朝中的支持者们实在是太少了。

    虽然众士大夫都喜欢俊美的世家子,会被他们的风采打动。

    但是淮阳王太清高,平日里不喜欢出头露面,性子清冷,连话都懒得多说半句。

    因此,在朝堂上,支持皇上传位于弟弟的臣子们中支持淮阳王的寥寥无几。

    虽然因为淮阳王终于开了窍,愿意成亲,多增加了几个臣子的支持,但也是少的可怜。

    三公九卿们都对于未来的皇帝人选有着自个的想法,希望皇帝让淮阳王赶紧回到封地上去。

    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从感情,还是利益上,淮阳王都不占有优势。

    中立派的朝臣们自然是谁都不帮,也不会支持淮阳王。

    元平想要传位给元明,需要费的心思实在是太多了。

    元明又一直表现的对皇位兴致缺缺。

    因此,元平也一直在犹豫。

    到了现在,淮阳王有林家站在身后,又有林乐霜这样的王妃,再加上宗庙里祭祀的吉兆,这一切都让元平下定了决心。

    大哥这样复杂的心思,元明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所想的就是一定要让皇兄能够安心养病,好生下太子。

    为了这个,他就必须不能让皇兄失望,不能让百官们抓住把柄。

    众人都看向元明,等着元明继续吩咐时,元明却不说话了。

    三公九卿们互相看看,唇角不由得就掀起了轻视的笑纹。

    淮阳王莫非只有这么几下的水平,说完了就无话可说了么?

    的确,淮阳王性子清冷,能够说出这么多话来,也已经是不易了。

    可是这样的皇帝就实在是不够看。

    殿上一片沉默,这沉默之中包含着太多的东西。

    看了看沙漏,元明对着中常侍吩咐了一番,中常侍点点头,又转头去给身边的小黄门说了几句。

    众人虽然不知道元明要做什么,眼神却一时半刻都没有挪开过。

    小黄门过了一会儿,恭敬地禀报,“禀淮阳王,太官、祝史、太史令、郊社令、良酝令都已经准备就绪。”

    淮阳王点了点头。

    众人这才知道,淮阳王原来是派人去询问祭祀的准备事项去了。

    腊日这一天,按照祭祀的礼节,从天子到庶人,祭祀的对象有等级上的差别:天子七祀,诸侯五祀,大夫三祀,士二祀,庶人一祀。

    也就是说天子要祭祀七个神明,他们分别是主掌生死的星宿司命、厉鬼之神、灶神、道路神、门神、户神、土神。诸侯王就只能祭祀灶神、道路神、门神、户神、土神。

    实际上,到了大兴朝,天子还要祭祀土地神、谷物神和社稷。

    祭祀每一类神明都有着不一样的礼仪要求,献祭的层级和献祭的内容都有所不同。

    即便是清河国太子也只是跟着父亲五祀。

    淮阳王从没有去过自个的封地,每年的祭祀都是跟随着哥哥去南郊祭祀,都是站在百官之中,施行祭拜大礼。

    突然十路神明的祭祀压下来,确实是一件极难的事。

    朝臣们互相看看,都觉得淮阳王这一次只怕是要出丑了。

    林简却对自家的女婿非常有信心。

    这份信心是来自女儿。

    林乐霜是什么人?

    多智近乎妖。

    这样的女儿找的女婿怎么可能是个无能之辈?

    而且,淮阳王的表现让林简一直都深信不疑,此人表里不一,腹中自有乾坤。

    那些小瞧他女婿的人,将来都会付出代价。

    林简站在那里,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

    丞相皱了皱眉。

    看着极其的不顺眼。

    林家不过是出了个王妃,就这么沉不住气了。

    丞相就想起来了一件事。

    林简身为大将军,是三公之中的太尉之职,在祭祀之中,天子三献时林简是需要参与的,这是无上的荣耀。

    只是林简又被勒令闭门思过近半年之久,官位悬浮,皇上没有收回成命,也没有再选派一个人担任大将军之职。

    那么祭祀的时候,林简究竟是不是以太尉的身份参加献祭呢?

    “淮阳王,老臣有要事相询,”丞相举了举象牙笏板。

    淮阳王不出声。

    中常侍明白过来,立即训斥,“丞相大人,淮阳王此时是代天子行祭祀之事,你这样做违反了礼节。”

    丞相震了一震。

    这是一个下马威,而且让他有苦说不出来。

    此时的淮阳王是代行天子之事,丞相即便是再瞧不起淮阳王,也得见淮阳王如同见天子,否则便是对天子不敬。

    如果要挑理的话,他方才的话即便是对诸侯王也极不合适。

    一时不忍,到落了个把柄出来。

    清河国太子上前笑着道:“丞相大人一时之间忘了,祭祀之事即将开始,小叔就宽恕他吧。”

    这话说得,将中常侍刚刚为淮阳王树立起来的威仪又破坏掉了。

    丞相刚要俯下去跪拜求饶的身形就顿住了。

    在皇位面前,没有亲情。

    看来这叔侄二人要展开一番明争暗斗,丞相打算看一看再说。

    清河国太子丢出来的话,听起来平常,实际上是给淮阳王出了个难题。

    如果淮阳王宽恕了,那么代天子行事便具有天子之威就成了一句空谈。

    如果淮阳王不宽恕,又会被认为不重视祭祀大事,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林简看了眼清河国太子。

    此人的心思狡诈,他是早已经领教过。

    以前清河国太子紧随淮阳王,处处都表现的是好侄儿的本分。如今,就突然亮出来了獠牙。

    不知道总是风淡云轻的淮阳王能不能处理的了。

    林简心里有些着急。

    就连中常侍都愣住了,若是别人,中常侍还能够出言呵斥,但是清河国太子求情,中常侍就没有办法了。

    淮阳王还是不出声,只是淡淡地看向丞相。

    丞相愣了一愣,明白这是淮阳王压根不理会清河国太子的话,让他按规矩来。

第890章 会心一击() 
丞相的心情颇为复杂,他是不支持皇上将皇位让皇弟继承的。

    理由很简单。

    从礼法上来说,元平没有儿子,就断了后人的祭祀。

    如果是皇弟继承了皇位,皇弟的儿子自然会给皇弟祭祀,隔了一代就差了一份情,元平是大伯,未必能够享受到弟弟后人的祭祀香火。

    但是过继侄子就不一样了。

    不管侄子的内心想什么,但坐在朝堂之上,都必须遵守礼法,供奉先皇的香火。

    毕竟元平是过继过来的太子名义上的父亲。

    谁敢不给父亲祭祀呢?

    丞相认为元平虽然不是一个文韬武略的皇帝,但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一个好皇帝难道要沦落到没有后人祭祀的地步吗?

    丞相不关心皇上究竟要过继哪一个侄子继承皇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