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75章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75章

小说: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如今火锅店的负责人冯大娘翘首以待,笑容满面,那些剩下不多,没有嫁人的姑娘现在也能自食其力,都成了火锅店餐馆服务员,他们终于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下去了,所以在店里忙里忙外的,干劲十足,忙得不可开交,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吃客了。

    可是前来探头观望的人还是不少,但是他们犹豫了半天,好奇的看了几眼,眼光破朔迷离,闪闪烁烁,最后还是退了回去,本来这时候正值饭点,应该人满为患才是,可是环顾下空荡荡的店里,偌大的店面居然没有客人来,真是让人扫兴不已。

    “这到底怎么回事呀,真是匪夷所思呀,这不是大受欢迎的火锅吗,为何在现代社会如此重口味,风靡大江南北,麻辣鲜香的高大上的火锅,到了古代社会居然无人光顾,有没有搞错?不是民以食为天吗,这古代没有辣椒,这可是个新鲜货,他们不是应该一睹为快才是吗?而且在现代社会对这火锅的喜爱程度,不分南北,中外,连老外一提火锅,都口水直流,乐不可支。英国首相卡梅伦拜访中国的时候,专门点了火锅,还赞不绝口,现代社会连外国人吃火锅都不足为奇,这到了古代为什么无人问津,这到底怎么回事呀?”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小飞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呆站在那里,那些姑娘们忙得差不多了,此刻也无所事事的干愣着。

    这时,门外飘过一群丽红楼的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穿着木质的溜冰鞋娴熟一划而过,临走前还不忘幸灾乐祸的冲着我们嫣然一笑,满意而去。现在他们的生意如火如荼,我们的却如此冷清,估计多半是他们搞的鬼。

    冯大娘的脸色事红了又白,白了又青,如同唱京剧的脸一样,一副哭丧的脸,“哎呀,惨了,这下子我要血本无归了,我可怎么办呀,我去跳河得了。”

    小飞故意嬉皮笑脸的说:“哎呀,大娘,你就不要说这些垂头丧气的话了,要要跳就去吧,又没人拦着你,河上面又没有盖盖子。”冯大娘哭笑不得:“你这个死孩子,老娘伤心欲绝,你还笑得出来,有闲心跟我开玩笑。”

    我装出一副胸有成竹,安若泰山的样子,其实心里也没底:“你们不要急,让我出去问一问,一探究竟?车道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就不相信大宋人不吃火锅?他们不会爱上火锅?”

    我慢悠悠的出去,随便拉着其中一位正在门口左顾右盼的大婶,笑嘻嘻的说:“大婶子,你好,你在看什么呢?”

    她好奇的看着门口的红辣椒,却又不敢接近丝毫,说:“小妹子,这红红的一串串的是什么东西呀?”

    我耐心的说:“这可是个好东西——辣椒,从北美运去来的,咱们宋朝可没有,我也是托朋友带回来的,现在的市面上都没有。”

    我接着说:“我看你在门口站了半天,今天是我们凤花楼火锅店新开业的好日子,你为什么不进来坐坐,吃吃看呢?”

    大婶只是支支吾吾的说,“其实我挺想进来的,不过他们丽红楼的人说你们这东西有毒,吃了会死人的,我又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什么辣,什么椒的东西,还真是有点担心呀,虽然这什么火锅闻上去香气扑鼻的,但还是性命重要啊。”

    我们听了,都气打不住一处来,“这丽红楼真是太可恶了,欺人太甚,不进行正大光明的竞争,非得阴谋诡计算计我们。”

    我们在门口声嘶力竭的说:“各位朋友,这河豚有毒还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吃,只为一品美味,何况我们这个辣椒非但一点毒都没有,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大家快进来我们的火锅店,瞧一瞧,吃吃看吧,保准你终身难忘,吃了还会来。”

    可是叫了半天,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不过围观的人倒是愈来愈多了,他们对门口的辣椒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起来。不过还好知道了原因,就能对症下药。现在当下之计,唯有让他们眼见为实才是。

    我笑着说:“姑娘们,我们今天也累了半宿,此时一定是饥肠辘辘,肚子空空如也了,所以我们现在不用招揽客人了,大家都围过来吃火锅吧。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要浪费,不要暴殄天物才是呀。”我和小飞带头坐下来。

    只见桌子上的食材,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五颜六色夹杂其中,色泽鲜亮。好像各色花朵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多姿多彩争奇斗艳,光是单看色彩就让人难以忘怀,食欲大开。真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诗情画意之感,倒不像是狼吞虎咽下肚的食物,更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各色各样的食材,摆放得更是整整齐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刀工整齐,形态各异,均匀的片片铺开,就像朵朵盛开的花瓣一般,菜品的造型极具艺术感。再加上配放在水白色水绿色的玛瑙盘里,更是增色不已,那些绚丽多彩的食材,如同漂浮荡漾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水里,给人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这久违的火锅真是让人胃口大开,那火锅特有的香气更是扑面而来,温暖的胜过三月春风,只要闻到这样飘香四溢的香味,立马让人有口水如泉水般喷涌而出,引人入胜,一吃为快的感觉。

    我和小飞再也等不住了,也不再细细观看一番,按捺不住舌尖上的**,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的饕餮大餐起来,吃得是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满嘴飘香,看得外面围观的人口水直流,蠢蠢欲动。

第十九节穿越到大宋开火锅店(2)() 
我们好久没有品尝到,这来自现代社会久违已久的辣乎乎的味道,那些凤花楼的姑娘们第一次品尝到如此美味可口的辣椒,也是不能作罢,于是大家吃得忘乎所以,吃的风卷残云,热火朝天,最后案几上的菜品所剩无几。在外面观望的人贪婪的看我们吃了半天,一副垂涎三尺的神色彰显殆尽,他们的眼睛就要夺眶而出,他们的嘴角微微抖动,眼看就要洪水泛滥,倾泻成灾。我赶紧不失时机的对围观的蠢蠢欲动的人群说:“各位亲爱的哥哥姐姐,大婶叔叔们,今天可是全部菜品,酒水半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们看看多新鲜的食材,多好的味道,还有难得一见的辣椒,精心调制的饮料,心动不如行动,大家赶紧进来一吃为快吧,否则过期不候哟。”

    那些密密麻麻围观的人群,看我们热火朝天的吃了半响,依然安然无恙,反而更加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来自丽红楼的辣椒有毒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外面的人再也抵不过舌尖上的**,抵不过阵阵香气扑鼻,他们水泄不通的挤了进来,争先恐后抢起了座位,急不可耐的坐了下来。我们这些人吃饱喝足,正好精力充沛的招待客人起来。一时间,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都风风火火的破门而入,自然生意大好,门庭若市,让其他小吃店望尘莫及,羡慕不已。

    看来我们马上就要数钱数的手抽筋,脚发抖了,在古代大宋成为百万富翁,不,千万富翁的梦想指日可待,小飞得意忘形的说:“我们这家可是古往开来,独此一家的凤花楼火锅店哟。”

    我也附和的点点头,不失时机的打起广告来:“特别是加了辣椒的火锅,风味更是与众不同,尤其令人销魂,一吃之后,保证终身难忘的凤华楼火锅店”

    可是一个头发斑白,看起来老夫子模样的人轻摇着折扇,笑嘻嘻的中气十足的说,“非也,非也,我这辈子其他不会,就是好吃,所以唯独对这吃的颇有一番研究。所以其实你们这里不能说第一火锅店,如果说是第一辣椒火锅店倒是绰绰有余。”

    小飞好奇,但微微有些不满的问:“此话怎讲?请老先生指教一番。”

    那位老学究不紧不慢的站起身,说起来:“小姑娘,小伙子,你们有所不在吧其实这火锅,古已有之,称古董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投入沸水时发出咕咚之声而美名流传。这火锅是中国独创一格的风味美食,历史悠久。有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为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你们看,多么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所以关于火锅的起源,据我推测,要么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的铜鼎,要么东汉的斗或者镬斗就是火锅的前身。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大家为他的博闻强识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如雷贯耳的掌声。我在旁边偷偷翻看手机上下载的关于火锅的密密麻麻的文字,果然如此,“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五代时,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涮用。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煮肉用。火锅是中国所特有的食用食品的方式,火锅的圆形设计,使就餐者集成圆圈,预示着讲究团圆的传统习俗。至清朝,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著名宫廷菜,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

    小飞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谢谢老先生多多指教,没有想到居然火锅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呢,我天天闷着头吃,居然还不知道呢,谢谢您替我们宣传中华美食,真是受益匪浅。”

    他心有不甘,立马转过头来,对我愤愤不平的说:“哼,紫月,还不是你误导,让我丢脸丢大了。”

    我笑嘻嘻的说:“哎呀,都是我的错,好不好,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做生意就得脸皮厚,不过我也是吃了一惊,没有想到现在风靡现代社会的美食火锅,既然照样玩转古代,真是不可小觑呀。”

    无数条熊熊燃烧的黄色的火舌舔着黑黢黢的锅底,焕发出红彤彤的色泽,给周围的各色菜品更增添些变幻莫测的色泽,溢出些勾人摄魄的美来,让大家更加欲罢不能,饕餮大餐起来。

    这些大宋人也是些名符其实的吃货,他们为了吃得更尽兴,有的索性把外衣脱了,露出光溜溜的背来,有的居然把连汤带水把火锅汤都捞起来,喝得一干二净,直到喝得齿牙咧嘴,舌头冒烟,嗓子冒火,还好有加宝宝和王吉吉压低,双管齐下,好容易压住了那辣乎乎的感觉,这饮料自然也是供不应求。看来,这辣椒火锅在古代还真是大受欢迎,迎合了他们的口味,这让他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他们一边大吃特吃,一边交头接耳,赞不绝口起来。

    “这味道闻起来就与众不同,比胡椒还要够味的多,这辣椒可真是好东西,让这火锅与众不同,别开生面你。”

    “不说你,我什么世面没有见过,南来北往,都还真是第一次吃到这样有味道的辣椒火锅呢,居然有不怀好意的人说这么好的辣椒有毒,真是居心叵测呀。”

    “这辣椒火锅味道究竟怎么说,具体我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一股不寻常的味道,在全身每个地方盘旋,缭绕,这可谓荡气回肠,神清气爽,精神焕发呀。”

    “我看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辣椒火锅,就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家能得几多吃呀。”

    我们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议论纷纷,赞不绝口,一边春风满面,笑容可掬的站在一旁,看着客人们一阵狼吞虎咽,饕餮大吃,任习习的夏风吹拂着头上的乱发,心中乐不可支,各自浮想联翩。

第二十节 皇上也爱吃火锅() 
我们在古代大宋开的火锅店一炮走响,一鸣惊人之后,接下来的日子依旧人气火爆,门庭若市,居然在如此热火朝天的炎炎酷暑还有如此好的生意。因为只此一家,为了吃上这顿火锅,大宋人排起了长队,从前街排到后街,从中午排队到了晚上,甚至连方圆百里开外之人都久闻大名,专门千里迢迢,满载一路风尘,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过来,就为这火锅而来,到现在,排队也无济于事了,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才有位置。所以要问现在利州的什么店最受欢迎,答案如雷贯耳——凤花楼火锅店,要问现在利州的什么东西最受青睐,答案不言而喻——麻辣火锅。

    一帮姑娘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我们店人手严重不足,所以我死拉硬拽,把帮中那位五大三粗的厨娘也拉过来帮忙。

    突一日冯大娘慌慌张张跑到我耳边窃窃私语起来,“紫月姑娘,又大事不好了,不知道那些丽红楼的人怎么知道了后山之地,她们派人偷偷摸摸的采了些剩下的辣椒回去,据说也要回去栽培,还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也鬼鬼祟祟的偷了些,怎么办呀?”

    小飞当机立断的说:“干脆,我们把那园子封起来,要不派专人看守,这些人真是太讨厌了。”

    我微微一笑说:“不用,我觉得其实如果辣椒更多人种植的话,其实对辣椒的推广也是好处。所以我们不但不要封,而且如果感兴趣的农民朋友,我们还要免费教会他们技术,如果流传到全国范围那还更好呢,到时候大家都有辣椒吃,就不怕什么虫害,有备无患了。”

    冯大娘连连点头,“还是紫月小姑娘想得周到。”

    我悄悄对小飞说:“那以后,我们在宋朝的日日夜夜,何愁吃不到辣椒呢,你想,我们能在没有辣椒的宋朝吃上香飘飘的辣椒真是一种福气呀,独善其身不如达济天下,不仅我们自己要吃到好吃的辣椒,也要让这些可怜的一辈子不知辣椒为何物之人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才是。”

    小飞忧心忡忡的说:“那我们的火锅店到时候生意可就?”

    我笑嘻嘻的说:“不过她们没有辣味火锅的具体配方,不足为虑,还是我们一家独大呀,不过我们也要开始招商引资,多开点分店,最好开到京城去更好。这个火锅技术我们还是要垄断的,不过也要拓展分店,让他们给我们交年费,这样我们既可以拓展我们范围,又可以坐收其成,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好处,怎么样?”他们两个赞不绝口,就这样,我们的火锅店在大宋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