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338章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338章

小说: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些古代人更不知道时光机器的神奇功效,能够时空大挪移,他们还以为这只是个坚固结实的铁盒子,刚刚那些人在对它动手动脚呢。所以胡娇娇并没有意思到时空的变化,她刚一出门,才急急忙忙的说太好了,那些蒙面人对我们无可奈何,已经走了,我们这次终于安全了。

    我们大家正兴高采烈的说三道四,嘀嘀咕咕,叽叽喳喳的时候,突然听到高处城墙楼上传来悠远满城但又声如洪钟的声音:“我们的老百姓们早早都出城了,你们这几个人怎么还没有走呀?“”这是谁呀?“我们循声望去,只见城楼高处,在漫天飞尘中有个人影影影绰绰,终于风向变了些,那飞尘小了一些,我们终于看见了一个人。流沙不知他是何人,反问道:“请问你是哪位呀?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你先报上名来,我们自然告诉你。”

    “在下正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你们这几个老百姓怎可如此固执己见,为什么不听命令,一意孤行呢?待会儿魏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我早早就已经通知你们这里的老百姓先行撤离,你们居然还在这里无动于衷,哎,不过你们现在走也已经来不及了,也罢,这就是天命吧,我就听天由命吧,也许有你们更好些。“诸葛亮羽扇仑毛巾的说,我们这才看清了他的样子,他身材高大,目测有一米八五,和史料记载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及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身高的描述均为身长八尺,看来他们并没有信口开河,还是符合本人的相貌特征的。而且长得是相当的英俊,相当的帅气,三国志这样写道——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孙权特别提到了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确实名不虚传,非同一般,帅不可挡,玉树临风,英气冠天,又高又帅,看得我眼睛都发直,发呆,目瞪口呆,呆若木鸡,口水都要汹涌澎拜了。确实眼前这个人让我们心情为之一振,真是太激动了,太荣幸了,没有想到我们居然以这种方式见面了。这个人可是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里那个能呼风唤雨接近神灵传说中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可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代表。一个如此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的人物,如今我们见到他本人居然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出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太让人激动了,好生羡慕他的爱人有如此有又名,又帅的丈夫,我本来想面对面对他做个特别的名人专访的,好以后如果有机会把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带回现代社会,就叫与古代名人面对面,可惜显然现在还不是时机,只能眼巴巴的等以后呢,而胡娇娇们显然茫然不知所措,目瞪口呆,整个眼睛瞪得如同铜铃大,估计快要精神错乱了,她完全不能想象眼前这个人是几百年前的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还有其他几个古人也是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完全呆住了,如同进入云里雾里一般,搞不清楚眼前的状况,哪里知道我们这些天外来客此时此刻正在诸葛亮空城计的现场做客。

    诸葛亮不紧不慢的说:“对了,你们这穿的是什么衣服呀,完全不像是我们这里的,哪里弄来的奇装异服,不过时间来不及了,夜来不及叫你们去换了,待会儿,我要如此这般,你们大家要尽量放松,视死如归,临危不惧,知道不知道?”

    我和小飞还有段公子赶紧忙不迭的答应了起来,那是自然,如此紧急关头,王公子如梦方醒的点了点头的说:“天啦,怎么办,他刚刚说什么来着,15万敌军,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我们这是死翘翘了呀,那什么妖里妖气的东西把我们带到这个什么鬼地方,还诸葛亮,还三国,不是在唱戏吧,但怎么看怎么也像是真的,难道我们来到了古代?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呀,不过眼前的情形,还不如让我们呆在原地被那帮蒙面人捉了去,现在真是凶险无比呀,一不小心就回不去了。“其他人也一头雾水的点点头,因为退路也没有了,时光机器就在城门外,不过听诸葛亮说15万敌军压境,此时出去,万一一不小心碰到敌军怎么办?只好在此静观其变了。

    诸葛亮又说对我,小飞和段公子说:“你们几个上我旁边来吧,看你们还机灵,其他人就老老实实在下面呆着,拿起扫把开始洒水扫地吧,一定要从容不迫,云淡风轻,但凡有一点点的紧张,你们的脑袋就保不住了。”我们赶紧拾阶而上,激动万分的站到了诸葛亮的旁边,哇,完全是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我一动不动的看着他,哇,真是偶像级别的人物呢,他披着白色都鹤氅,戴着高高的纶毛巾,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用才华。玉树临风的诸葛亮在城楼观望后,对我们说:“大家都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其他几个门都有人在扫地,门夜开了,你们几个帮我摆琴,焚香吧,其他都人再去把城门开大些吧,让它全部敞开——”

    流沙在下面欲哭无泪的说:“真开门呀,而且还要把门开大,我还以为要紧紧的关闭大门呢,这十几万大军呢,就我们几个在城里,踩都把我们踩扁了。”可他抬头一望见诸葛亮坚毅的颜色,他只好无可奈何,提心吊胆的都把大门全部都大大的打开了。

    在袅袅升腾的丝丝缕缕的熏香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云淡风轻的拿起我递给他都古香古色都古琴,开始绘声绘色,心无旁骛,慢条斯理,笑容满面的弹奏起来。按照诸葛亮吩咐,我们如同专业演员般摆好姿势,各司其职,小飞手握宝剑在左,段公子握拂尘在右而立,我在中后负责熏香,我们虽然内心惶恐不安,但是还是故作镇定的等待那些敌军的如期而至。

第三百二十五节千钧一发() 
    过了没多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听见马蹄声声,看见阵阵尘土飞扬,估计那些司马懿带领的先头部队已然带来,十五万大军估计已经濒临城下,而我眼前这位神机妙算的诸葛先生则不慌不忙的不失时机的开始弹起琴来了,他一边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姿态优雅的弹奏着古琴,一边念念有词,从容不迫的说着他的大作——前出师表,原来这就是最早的说唱艺术的雏形,诸葛孔明还是最早的创始人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哇,他弹琴弹奏得真是颇为好听,而且心无旁骛,物我协忘,很是专注,他的笔直而修长的五指轻扬,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徒然在整个空城间婉转盘旋,琴声委婉却又刚毅,款款而来,高山流水,韵味十足,曲动天下,时而小桥流水,时而风起云涌,时而波涛拍岸,真是弹得如痴如醉,如怨如慕,弹得十分娴熟,引人入胜,别开生面,真是琴棋书画皆精通的全才呀,世间少有,让我不知不觉都听得心情舒展,完完全全的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中,全然忘记了大敌当前的紧迫和危机感。真是如同苏轼的甘露寺弹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他的声音也是如此让人迷醉,他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凭栏远望,悠然自得的模样真是帅呆了。

    他滔滔不绝,洋洋洒洒的念完一首之后,用他宽大的衣袖一抚弄琴弦,稍事休息之后,他又继续若无其事,旁若无人的一边弹着古琴,真是相当的娴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然后他又开始一字不落,从容不迫,坦坦荡荡,絮絮叨叨的念起了他的千古传诵,人人皆知的后出师表,不过此时的说唱艺术还是稍逊一筹,如同和尚念经一般,更如同振振有词的练习咒语一般,我们听得险些想要入睡了。——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我在他身后焚香,心急如焚,提心吊胆的不行,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生怕他一时紧张,连错了字,那就功亏一篑,我们就在劫难逃了,还好诸葛孔明确实非等闲之辈,他的心理素质那是相当的过硬呀,依然春风面目,笑容依旧,优雅沉稳,城府在胸。

    这时候城外的尘埃已经落下,四处敞亮了起来,我居高临下清清楚楚的看见大大打开的城门旁边站着许多密密麻麻的人,为首的骑着高头大马,一动不动,不动声色的看着我们,想必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的司马懿了。

    此时此刻,我终于想起了空城计的时代背景,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作为据点。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现在街亭失守,诸葛亮辛辛苦苦建立的北伐防线全部瓦解,甚至都有全军覆灭的可能。诸葛亮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如果不保全大部队安全撤退,很可能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