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320章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320章

小说: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是我们徽州地区传统名菜,徽州菜代表之一,流行于徽州一府六县各地。腌鲜鳜鱼原名屯溪鳜鱼,又名臭实鲜、臭鳜鱼等。鳜鱼,原产于长江,每年重阳节到次年清明节为盛产期。初次见到的人确实不太敢下筷,因为鳜鱼发出的似臭非臭的气味,叫人有点担心,以为是鱼腐败变质了,其实,这一点你们一点也不要担心,这决不是菜变味而发出的异味,这是这道菜独有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风味。特别是当你吃一口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的味道是那样的鲜美,关于它的由来还有几个小故事,第一个最初这徽州名菜臭桂鱼确实是用臭鱼做的,那是当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远天热,携带的桂鱼未保存好发臭了,他的妻子贤惠舍不得丢弃,用浓油赤酱处理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发臭的桂鱼经过料理,味道竟然好极了。徽商借此推广,村里乡亲纷纷仿效,不经意间,臭桂鱼居然成了徽州招牌菜,竟然成了徽菜经典,竟然有了鱼不臭不吃的风俗。另一个故事是早年徽商远行,沿途放排,打鱼为食,存的桂鱼时间久了,易生异味,便以盐抹之,翻来覆去,千里之外鱼仍未变色,形正而味浓,滚油爆炒,异香(扑鼻,成矣。后人将劳动者的智慧发扬光大,把臭鱼的腌法进行了提炼形成套路,先用上好的精盐浸水,将桂鱼浸渍六天,比例要正好,否则味道就偏了。制作精良的臭桂鱼出缸后,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是为上等佳肴,此菜已成徽菜样板,有说道是,没吃臭桂鱼,等于没吃徽菜。而且这制作方法也极为简单,看各位远道而来,我就把这做鱼的秘方告诉给诸位吧,怕你们吃了之后,一见钟情,记忆犹新,永生难忘,回去之后又吃不了了。”

    我们一听特别高兴,赶紧竖起耳朵仔细的听起来,只听老板热情洋溢,洋洋洒洒的说道:“把桂鱼宰杀后治净,剁下头、尾,将头尾用精盐、胡椒粉、料酒、葱姜汁腌渍片刻,然后入笼用旺火蒸熟后保温待用。然后将鱼身去净骨刺,将鱼肉片成大片,用精盐、胡椒粉、料酒、葱姜汁腌渍片刻,再加入干生粉抓匀上浆;臭豆腐切成一字条;野山椒去蒂剁细。把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二三成热,取一片上好浆的鱼片,包入一根臭豆腐条,即成臭桂鱼卷生坯,下入锅中浸炸至色呈金黄且熟时,捞出沥油。锅留底油,投入姜片、蒜片、马耳朵葱、野山椒和辣椒酱炒香出色,掺入鲜汤,待烧出味后打去料渣不用,下入炸好的臭桂鱼卷,调入白糖、酱油和味精,烧入味后用湿生粉勾薄芡,淋入红油,起锅整齐地摆在盘中间,再把蒸好的鱼头、鱼尾摆放在鱼卷的两端,最后用香菜稍加点缀即成。”们听老板说得津津有味,垂涎三尺,口水都快要掉出来了,于是忙不迭的说道好勒,我们就要这个臭鱼。

    流沙好奇的说:“对了,店老板,你说菜单上写的这个蕨粉圆子是什么,还有蕨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这家伙长期都锦衣玉食,万千宠爱于一身,没有吃过苦,这些不太上台面的菜自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店老板不紧不慢的说起来:“蕨粉是用山蕨根捣碎洗出来的淀粉。山蕨有着与其瘦小的身躯不相称的盘根错节的褐黑色的根系,分布在其下面尺把深的泥土层中,富含淀粉。制作过程非常麻烦,我们得在挖茶棵或是冬闲时都会从山坡地里挖回一捆捆的蕨根,用水洗净后放在石槽内舂烂成糊状,然后装在一只白布袋中放入一个装着水的木桶中使劲揉洗,直到袋中成了清渣。这满桶的浆水沉淀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早上面就成了清水,所有的淀粉全沉淀于桶底。从容地倒掉上面的水,桶底的淀粉细腻灰白,约有三五寸厚,煞是喜人。用菜刀将淀粉一块块地铲下,放入竹匾中晒干,就是所谓的蕨粉了。山蕨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孢子繁殖,一般每年清明前后萌发。山蕨多生于山地阳坡或半阳坡阳光充足之处,土壤深厚之处的蕨出土长成6…8寸长时分外粗壮,因顶端之冠呈如意状,故而又称如意菜。食用山蕨的历史记载较早,在《诗经》里就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记载,周王朝时祭祀神灵,还把蕨菜作为贡品之一,可见其历史悠久,弥足珍贵。祁门人将山蕨作菜肴,其烹调方式相当考究,现作简单介绍。将采来的山蕨掐去下端老的部分,再掐成寸许的小段,洗净后先在锅中红锅翻炒,直至其水分渐少成干瘪状时,将其拢向一边,放油下锅,油热后放盐,翻炒,再放入蒜叶和少许酱油味精即可起锅。如不放蒜叶亦可放入酸腌菜少许,风味亦不同。如此爆炒山蕨清香爽口,食之开胃。山蕨还可以放入开水锅中稍煮一会,捞出后晒干备食,比如干山蕨炖鸡、炖腊肉,美味无比。山蕨的根茎还可以提取淀粉食用。水蕨是蕨的另类,因其多生长在溪涧旁,河边潮湿处而得名。早春抽茎,绿如翡翠。水蕨食用期较长,直到其叶片展开,仍未变老变硬时,仍可采食。我们祁门乡土菜水蕨炒腊肉也特别不错,尤如绿翡翠、红玛瑙,其色香味俱佳、味道清香,堪称菜之美者。还有呀,这做蕨粉圆子也比较考究,先在大铁锅里用文火将蕨粉反复翻炒,让其干透成细粉,只有这样调做的圆子蒸熟就不会出现生粉子,再将猪肉、五香豆干以及香菇、冬笋、虾米等配料切成细丁,放入细盐、味精等作料,倒进炒细的蕨粉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开水,搅调成硬糊状,再轻搓成一个个圆子,放入蒸笼大火蒸制熟透即成。其味鲜软、柔韧适口,有时再将其下锅添加葱蒜等作料,用猪油烩一下,味道更佳。除蕨粉圆子外,还有用葛粉做的葛粉圆子。葛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其根部粗大富含淀粉,挖回后用同样的方法提取其淀粉,就是葛粉。葛粉比蕨粉白些,做圆子的方法也是一样的。到时候我再给你们放入一些,让各位客观尝尝鲜。”

    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来一份之后,不约而同的向老板投去青睐有加的眼神,王公子更是说:“失敬,失敬,细微之处见精神,没有想到老板居然这样有才学。”店老板谦虚的说:“哪里,哪里,其实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学问呀,我也就是靠平日里一点点的积累而已。”

    一休哥好奇的说:“店老板,这个腊八豆腐是什么东西,只听过腊八粥,从来没有听过什么腊八豆腐”。店老板又洋洋洒洒的说起来:“它的历史可悠久,风味独特,具徽文化底蕴的地方特产,又称“素火腿”,它选取优质黄豆,泉水碘盐,天然香料,其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既香又鲜。因为它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的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当地人将这种在新年前晾晒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古黟腊八豆腐具体体现了徽州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我们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所以民间有当你把腊八豆腐放在嘴里吃时,巴掌打到嘴上都舍不得放,可见这腊八豆腐的美味。”这个我们也来一个。

    胡娇娇环顾了一下旁边店里面店其他人都在津津有味的大嚼特嚼一种黄灿灿的饼,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呀,闻起来真香呀,我看菜品还要等一会儿,不如我们一人先来一个这样的饼吧。”店老板耐心的说:“这个饼呀叫黄山烧饼,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小吃,它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不待入口,便觉得香味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另外,黄山烧饼很容易存放,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我们赶紧一人要了一个,也饥肠辘辘的大嚼特嚼起来,果然香气扑鼻,特别好吃,特别可口。小飞对我窃窃私语的说:“我听说过这种黄山烧饼故事,相传1357年,朱元璋避难来到徽州一农家,饥饿难当,这家主人便拿出平日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充饥,吃的他是满口生香,大为赞赏。次年称帝时,没忘这农户的救命之恩,说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烧饼吧。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由清代“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我们今天可真是有口福呀。”果然好吃,我们意犹未尽,口水长流,又一人要了一个。

第二百九十三节大快朵颐() 
    小飞美滋滋的吃了两个香气扑鼻的黄灿灿的黄山烧饼,感觉舒服惬意多了,神清气爽,喜气洋洋给我说:“看来这美食的诱惑,舌尖上的饕餮,古往今来都一样呀,我们中国真是一个喜欢吃的国度,古人,今人都一样爱吃,不过作为一个资深的骨灰级别的吃货,连一袋小小的方便面我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赏心悦目,心潮澎拜,热血沸腾,所以深有感触,感觉吃是一件特别美妙,特别赏心悦目的事情,因为每一道菜品都是与众不同,姿态万千,别具特色,每一道菜带给味蕾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当那五颜六色,流光溢彩,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秀色可餐的美味风起云涌的涌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真是如同帅哥美女的即视感,强势来袭,势不可挡呢,其实在我们现代社会,压力很大,很多人一想不开就义无反顾,决绝的驾鹤西去,当他们心中烦恼的时候,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时候,如果想到美好的食物,也许他们就不会寻找那条不归路,真是可惜,因为他们压根不是吃货,没有体会到食物的美妙,生活的美好,没有看到明天的希望,其实当你看到无数的美食,你的心中即便寒冬腊月,心如死灰也会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美好,向往,憧憬与希望,感觉只要活着,有美好的事物,不管前途如何,只要再坚持一把,再努力一下,明天就会更好,对于一个吃货吃从来不会轻言放弃的,因为还想吃下一顿的美食。所以美食是有让人意想不到,叹为观止的魔力的,而且据科学研究,食物确实有减压,治疗的功效,所以人伤心沮丧的时候特别喜欢大吃大喝,精疲力尽的时候也喜欢美食不断,吃了各种各样的美好的食物之后,大脑中的多巴胺不知不觉的分泌多了,心情自然变得舒服愉悦了,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流光溢彩,五彩斑斓起来,处处都是赏心悦目,怦然心动的美好。所以好好说话,好好吃饭都是有道理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对于我们,不仅只是裹腹的东西,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享受美食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美食能源源不断的给人带来轻松和愉悦。对美食的渴望,其实缘于我们深层次的对生活的热情,热爱美食的人,必定热爱生活。当我们大快朵颐,狼吞虎咽,饕餮美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风轻云淡,一片轻松,惬意快活,不经意间便卸下了所有的负担与沉重,还有各式各样,繁杂琐碎的事情,暂且忘记外边世界的烦乱嘈杂,给疲惫的身心放个小假,当形形色色的美味佳肴入口,刺激味蕾的那一瞬间,你会感觉到源源不断的幸福不断的流淌入内心深处。美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我们的生活,美食是诗,美食是画,美食是歌,风情万种,风姿卓绝,无与伦比,美食是表达美好生活方式的影像彩纸。美食更是代表了我们民族承上启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希冀。记得我在现代社会看到过一段特别美的文字,至今记忆犹新那位不知名的作者写到——每次享受完自己做的美食,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惬意,心理上也有深深的愉悦感。我想这就是美食的意义吧,毕竟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是“从前时光很慢,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而是个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的年头,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忙忙碌碌熙熙攘攘,有很多被生活虐出的烦躁,应对繁复工作后的疲累以及周全人际关系的敷衍。美食就像是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与世界握手言和,将生活与理想结合得恰如其分,让我们留住时光的碎片和温暖,抵御平淡的流年。写得真是好极了,所以美食也是最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任凭你天马行空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酸甜苦辣麻,五味陈杂,你可以吃楼阁厅堂的高端大餐,可以吃大街小巷的寻常小吃,在舌与味蕾的感受和记忆中,你会发现它们的动人与诱人之处,那一份份惊奇,那一份份惊喜,不仅仅简单用快乐和美所能形容的,那是蓦然回首的回忆,那是灯火阑珊的等候,那是翘首以盼的期待,那是怦然心动的雀跃,那是心心相印的回首——。“

    小飞深情款款,津津有味,意犹未尽的说着美食,如同说着一位二八佳人,如同说着一位红粉佳人,我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黄山烧饼,一边若有其事的点头称道。

    正在这个时候,王公子看了眼隔壁的食客,也好奇的问起来,打断了我和小飞的交谈,他说:“老板,我看你们这个豆腐好像有点儿问题,好像好长了些毛绒绒的丝丝缕缕的白毛,这,这能吃吗,怎么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呀。刚刚我看在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