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301章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301章

小说: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篾或麦草贴著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墻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许多地区的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故夸张说三只蚊子一盘菜。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当地少数民族期盼人丁兴旺,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丽江的纳西族由老太当家,她们负责料理家务,特别能吃苦耐劳,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接壤,而这些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第十三怪、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第十四怪、娃娃全由男人带: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街头比比皆是。第十五怪、花生蚕豆数堆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便如称一般。第十六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来自东边冷空气被阻挡在云南和贵州间的乌蒙山,锋面难以进入云南,使得云南四季如春。第十七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状与家鼠有很大差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第十八怪竹筒当锅煮饭卖:煮饭用锅这是千古风俗,但在西双版纳等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锅煮制的、呈圆柱形、外表裹着一层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饭。还有几大怪就是牛奶做成扇子卖: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洱源邓川坝子,出产一种用牛奶经过特殊工艺的扇子状的凝乳薄片,当地俗称乳扇,是云南千家万户喜爱的食品。过桥米线人人爱——云南过桥米线以米线洁白,配料讲究肉菜兼备搭配相家、油而不腻、美味可口为特点,老幼皆宜。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过桥米线。草帽当锅盖——草帽是云南各族尤擅的工艺,四处可见草编的坐椅、草墩及草编的帘子、锅盖帽子。外地人被草编的世界所眩目,将形状类似的草帽当成锅盖误以为怪,当然就怪了。大理石头当画卖——大理石质地细腻,光滑润泽,花纹鲜艳。构图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称为天然石画,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当作石画出售。“

    店主神采奕奕,洋洋洒洒的说了半天,我们终于算是了解和明白了一些云南的人情风俗,也好入乡随俗些。

第二百五十节大理美食(4)() 
我们看见旁边桌子客人的面前摆一个火苗四窜的小火盆,上面放置一张铁丝网,网上摆着几个白色的圆饼,下面燃烧着红红的栗炭火,别具特色,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理烧饵块。饵块烧好后,食客们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辣酱、甜酱、芝麻酱、卤豆腐、花生米末,还有豆芽、酸菜、肉末。按照大理人的吃法,还可以在饵块中裹上一根油条或者火腿,使整个饵块吃起来馅料更加丰富,味道更加浓香。我们也忍不住,点上了一份儿,果真轻轻咬上一口,丰富的馅料散落嘴中,香辣、温热的感觉必能让我们有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我们还点了必不可少的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乳扇,乳扇是以牛乳为食材,在酸水里使其凝固,然后拉抻如扇子形状的薄片,是中国本土奶制品的一种,与西方的奶酪殊途同归,而且乳扇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能煎能炸,能烩能炒,还能卷成筒状,内塞各种馅料,制成多种佳肴。大理白族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菜油煎黄后撒盐或白糖食用,醇香可口,独具风味。乳扇形制独特,是一种含水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黄之色,大致如菱角状竹扇之形,两头有抓脚。乳扇在云南大理很受欢迎,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种奶酪,用牛奶制成。乳白色,片状,成卷,状如折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煎烤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与云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调。切碎后也加进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饮用,白语是丝线的意思。乳扇制作过程中要把凝固的酪蛋白缠绕在竹竿上风干,如同缠绕的丝线,即可以吃的线条。乳扇是鲜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炼制凝结,制为薄片,缠绕于细竿上晾干而成。应是一种特形干酪。乳扇可作各种菜肴,凉拌、油煎、烧烤皆可。其名菜夹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盐都别具一格。店家特别推荐我们的是桃仁夹沙乳扇是白族风味菜,将乳扇回软,去掉扇耳,摊开。把桃仁用沸水烫后去细皮,下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将洗沙、白糖、玫瑰糖、火腿末入碗拌匀。鸡蛋液加水淀粉成蛋糊,制成蛋松。乳扇铺在墩上,摊上洗沙馅。锅上火注入油,烧至三成熟,用筷夹住乳扇,边炸边滚至筒形,呈淡黄色。桃仁夹沙乳扇,酥脆香甜,奶香异常,富于营养乳扇通畅有油炸和火烤两种食用方法,油炸会加入豆沙或撒上白糖,火烤则在烤制过程中将玫瑰糖卷入其中,烤成一个卷,非常好吃。这种天然的美食以大理多民族的乡风食俗为背景,因而那样的缠绵、淳朴和厚实。来大理,不妨让身心跟着味觉行走于饕餮美食,感知大理延续千百年的食文化。

    我们吃得热气腾腾,汗流浃背,于是又每人叫了份儿米凉虾,凉虾凉糕冰粉,顾名思义是米制品,老派的米凉虾,是找几个大盆盛满原料,然后在盆中放置一个大冰块以保持食材的清凉。大理的米凉虾,通常都是一般凉虾一半冰粉,清凉爽口甘甜解暑,但大理米凉虾最大的不同在于糖的使用。在大理,特色玫瑰糖代替了传统的普通糖稀,为凉虾增加了更多玫瑰的香气,更为可口,这是大理独一无二的特色小吃,用牛奶做成片装晾干,颜色微黄透亮、乳香浓郁。

    还有非常有大理特色的黄橙橙的凉粉。这种凉粉用豆面做成糊状之后凝固而成,一般来说是拌上梅子醋、萝卜丝、油辣椒等调料凉食,也有简单的吃法是切厚片之后抹上油辣椒和芝麻油,别有一番风味。它是用豌豆,打磨成粉,然后下锅煮,边煮边售卖。吃稀豆粉时佐料加得很多,在早点摊前,数了数,居然有十三种之多,葱、姜、蒜、香菜、酱油、醋、油辣子、花椒油、芝麻油等等,还有些说不上来的。稀豆粉好吃,估计和这么多的佐料有关吧!我们吃稀豆粉时,还加了点锅巴,这是稀豆粉出锅后,从锅里铲出的,锅巴特别香,吃着像脆生生的饼干一般,加在稀豆粉里,又是别有一番感受!黄粉吃法很多种,偏好香辣的人,则是油炸下酒;喜欢酸酸辣辣的加点油辣子和店家的果醋,一碗下去,酸辣清爽。

    我们又品尝了鼎鼎有名的诺邓火腿,店家洋洋洒洒的给我们介绍说他们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其中白族聚居地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生产的火腿,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特别是云南大理一年一度盛况空前的三月街集市,“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争相购买诺邓火腿。它是云南著名的地方特产、民族民间的风昧美食。白族诺邓火腿的配料独特,制作精细,质优而味美,切口肉色嫩红,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白族同胞腌腊制品的风格。每年春节前夕隆冬腊月之际,当地白族同胞纷纷忙着宰杀肥猪,制作火腿,此时制作的火腿称正冬腿。诺邓出产的食盐极佳,它是采用传统的工艺加工精制的并用铁锅熬成大块状,酷似从前产于蜀地的“盐巴”,当地人称为“锅底盐”,用它腌制肉食格外馨香!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那里的雨量适中,气候温和,霜期较为短,养猪多以玉米、大豆及绿叶植物为饲料,肉质细、油脂薄,瘦肉多,猪种十分理想,为腌制优良的猪膘肉创造了最佳条件。它的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也就是盐。腌渍诺邓火腿用的盐是诺邓当地的井盐,再加上诺邓山区的气候环境,所以诺邓火腿才能在味道和色泽上同其他的火腿有本质区别。好的诺邓火腿周身有霉菌覆盖,切开之后肉色鲜红透亮,油花层次分明,切薄片可生食,入口即化。

    我们好奇的问店家为什么云南火腿有如此的美味呀?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呀,店家耐心的说:“第一,因为它所用的食盐即诺邓盛名千年的井盐,诺邓井盐不含碘,却含有丰富的钾。当地人在旱季赴井汲水,用铁锅熬成大块状——这也就是所谓的锅底盐。据说,普通的大粒盐只能腌透六层肉,而诺邓井盐至少可以腌透七层。即使腌制的时候盐放得多了,味道也不会带苦,所以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所选山猪平时散养在山林间,主要喂以玉米大豆等纤维植物。这些山猪的肉质更为细腻,精肉更为均匀,口感也更圆润香腻。第三,除却原料,重中之重必是工艺。诺邓火腿的最佳的腌制时节在每年的冬至过后,春节前夕,在这段时间内进行腌制的火腿被成为正冬腿,也是真正意义上传统的诺邓火腿。新鲜猪腿放血,不施针锥,只用揉拍,以防纤维破坏,以当地所产的苞谷酒除菌借味,以灶灰泥浆涂抹火腿表面加速发酵,再以绳吊于阴凉通风处。诺邓雨量适中,气候温和,霜期较短,恰好适宜深度发酵。通常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一只油脂薄,瘦肉多,仙滑味美的火腿才能够被制好。所以诺邓火腿具有很好的品质,这跟诺邓的气候,物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诺邓火腿做工精细,选料认真,用来腌制火腿的盐,是本地自产自销的诺盐,还有诺邓特殊的气候条件,这一切形成了它完美的品质。每年冬季的时候,诺邓村民把自家养的猪杀了,猪是用包谷喂养,不用其他任何添加饲料,猪腿经过仔细加工,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然后找到猪腿上的主血管,认真挤压,把其中的乌血挤出,以保其不会变质,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盐均匀的抹上,你可别小看这自制的盐巴,诺盐品质最上层,数五井盐之首。据说,一般的盐只能浸透六片肉,而诺盐能够浸透七片以上的肉,且诺盐味好,多了不苦,你就是单独食诺盐也别有一番味道。经过以上的加工,火腿已经基本做好。接下来的就是需要腌制的时间,把加工好的火腿放入一个大缸内,腌至十天半月,这期间要不断地观察盐巴情况,不断给火腿加盐巴,时间到后,就把它取出,挂在通风阴凉处,一般一只火腿可以存放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而且如果放的时间越长,其色、香、味更好,所以云南火腿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我们可得多吃点呀。”

第二百五十一节大理美食(5)() 


第二百五十二节街头漫步() 
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小飞窃窃私语的对我说;

    “对了,上次你说羊皮地图上面写得大理,不过上面说得究竟是大理的什么地方呀,你这个人大大咧咧,迷迷糊糊的,准是看少了什么东西吧?”我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一想确实如此呀,我赶紧小心翼翼的打开一看,果然当时兴冲冲的,没有看全名字,原来是大理的皇宫。

    旁边不远的段公子看我们神神秘秘的样子,明白了几分,也乘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不失时机的凑到了我们跟前,他小心翼翼的说:“紫月姑娘,这下一处地方到底是大理的哪里呀?”我一看眼前神采奕奕,玉树临风的段公子,心中一喜,眉飞色舞的说:“就是你们的皇宫里面呀,这下好办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唾手可得呀。

    “段公子更是大喜过望的样子,他兴高采烈的说:“那这次真是太顺利了,真是天助我也呀,简直是手到擒来,唾手可得,好吧,待会儿我们找个借口,你随我一起进宫吧。”小飞满脸不高兴的说:“那我呢?我也跟着去吧。”段公子不紧不慢的说:“这里人多眼杂,我们三个人一起太打眼,本来我想一个人进去的,又怕你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