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170章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170章

小说: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顿生勾魂摄魄,魂牵梦绕之感,如风拂杨柳,又如燕飞翩跹,风华正茂,风情万种,风姿卓越,美伦曼妙。我都深深被她的舞姿所吸引了,心想就算她去到以瘦为美的现代社会,在也依然是众人瞩目的明星,还有幸好小飞没有进皇宫,不然没有见过什么市面的他的小眼珠不知道怎么样的滴溜溜转个不停呢。大家都陶醉在“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的舞境中,忘乎所以的看着她一转一折,一颦一笑。连那十位袅袅婷婷,秀丽端庄手托晶莹剔透的水晶盘端站一旁的宫女也看得津津有味。

    那舞女跳着跳着,芊芊细腿往上一跃,裙角飞扬而起,她的广袖不住的在空中舞动,没想到她突然出人意料的轻轻往空中一腾,便轻盈一跃而起,稳稳落到其中一位宫女的水晶盘上了,继续熟练的在盘子上跳舞了,看得众人目瞪口呆,清醒之后都忍不住的拍手叫好。她轻盈的蹦到这个托盘上边歌边舞,她绝妙的舞技,技惊四座,真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我学过武功的,知道究竟,她的轻功确实不错,想必也有些武学修为,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曼妙的,柔若无骨的舞姿,身轻似燕,软如云絮,不是每个会武功的人都会的。

    荡人心魄的古琴继续轻扬而起,无数娇艳的花瓣翻飞于天地之间,沁人肺腑的花香令人迷醉。她的舞姿如空谷幽兰,如绽放的牡丹花瓣般美轮美奂,随著她轻盈优美、飘忽若仙的舞姿,宽阔的广袖开合遮掩,更衬托出她仪态万千的绝美姿容。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如梦似幻。古琴声急转开来,那少女轻舒广袖,随之旋转,愈转愈快。身姿亦舞动的越来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飞,忽然自刚刚那个银盘上翩然飞起,玉手挥舞,绸带轻扬,纤足轻点,衣决飘飘的瞬间,她又已然凌空飞到其中一个水晶银盘之上,步步生莲花般流光溢彩,宛若凌波仙子一般隔雾之花,朦胧飘渺,如烟似雾,

    她继续舞姿轻灵的跳舞,如同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如同潺潺的流水,如深山中的明月,如荷叶上晶莹的露珠,美得让人心驰神往。她灵动的在各个托着的银盘上来回荡漾,穿梭,跳跃,如若一只翩跹灵巧的燕子,又如同一只翩翩飞舞的彩蝶,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让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转、甩、开、合、拧、是那样的行云流水,流利自如,真是舞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这推陈出新的舞蹈,比赵飞燕当年只舞更胜一筹,大殿之中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绝于耳。

    那古琴声也十分典雅悠扬,相映成趣,那弹琴的宫女纤纤玉指拨动琴弦,与舞蹈交相辉映,行云流水般奏出优美的曲子。如同凤凰轻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渐渐曲调游离,轻柔美妙的琴音如烟如雨,如丝若竹,轻缓柔美,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如蝶飞鹤舞,时而如狂鹰翔空,时而如黄莺啼谷,时而如风吹麦浪,时而如小桥流水,时而如雨打芭蕉,修长的玉指在琴弦下跳舞。琴音好似云雾妖娆,好似百鸟齐鸣,引人入胜,如梦似幻,醉人心扉,高山流云,古音绵长,幻化做一幅大写的水墨山水图。

    然后接下来的舞蹈表演是前朝宫廷舞蹈惊鸿舞。它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确如唐玄宗所言“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确如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诗所形容的那样舞姿翩翩,美艳绝伦——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有描述——长鬓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接下里还有《剑器舞》的表演,是唐代流传比较广泛的属健舞类的表演性舞蹈,为女子戎装的独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述了他观看这个舞蹈所给他的感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这个舞有跳跃,有回旋,有变化,进退迅速,起止爽脆,节奏鲜明,或突然而来,或戛然而止,动如崩雷闪电,天崩地裂,钱塘大潮,惊人心魄,止如江海波平,清光凝练,风平浪静。

    而引人入胜的《胡旋舞》则是唐代时从康国传来的民间舞,舞蹈旋转为主,故名胡旋舞。白居易的诗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那些舞女们旋转时双袖举起,轻如雪花飘摇,又像蓬草迎风转舞。她们仿佛不停旋转的罗陀一般的,时而左,时而右,永不知疲劳。在千万个旋转动作中,难辨脸面和身体。旋转的速度,如同飞奔的车轮和疾徐的旋风一般风风火火,不可一世,我突然想起了蔡依林的一首歌——《舞娘》,更能恰如其分的形容我当时的感受:“旋转跳跃——月光,放肆在染色的窗边。转眼,魔幻所有视觉,再一杯,那古老神秘恒河水,我镶在额头的猫眼揭开了庆典。为爱囚禁数千年的关节,正诉说遗忘的爱恋。听所有喜悲系在我的腰间,让那些画面再出现,再回到从前。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尘嚣看不见你沉醉了没,白雪,夏夜,我不停歇——“

    不过,接下来的歌舞在刚刚这些出类拔萃的舞蹈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稀松平常起来,不值一提了,眼看着就快要都尾声了,突然众人发出了欣喜雀跃的欢呼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到底是什么节目让大家如此望穿秋水呢?我的心中情不自禁的升腾起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十三节女相扑赛() 
太后在一旁激动的嘀咕说:“要是皇儿今日在这儿就好了,他最喜欢看这个相扑表演节目了——”原来最后的压轴戏——引人入胜的相扑表演即将开始,难怪不得大家如此雀跃不已。

    一提到相扑,我的脑子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长相丑陋,满脸横肉,大腹便便,裸露上身,衣着甚少,奇怪盘发,肥头大耳,身高体胖,膀大腰圆,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威风凛凛,身上各种肉跌宕起伏,一摇一摆,蔚为壮观的两个日本大力士扭打,撞在一起格斗,极富戏剧性的景象。许多人都以为是日本的国粹,其实不然,这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其实是源于我国的,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唐朝时传到日本,现为一种流行于日本,被奉为国技。

    但是在八百年前的今天,相扑却是大宋朝最流行的大众体育运动之一,风靡于大宋朝堂内外,名至实归。不但城市中有日常性的相扑商业表演,还出现了全国性的相扑竞技大赛。在汴京、杭州等城市的瓦舍勾栏,每天都有艺人表演相扑节目,并收取门票。大宋时期,连相扑高手“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赛关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郑伯大”、“铁稍工”、“韩通住”、“杨长脚”,都在《梦粱录》里有所提及,鼎鼎有名。甚至于宋理宗景定年间,曾有个叫做韩福的温州相扑手,因在相扑锦标赛中“胜得头赏”,得以“补军佐之职”。而且在“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据《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诸书记载,仅临安城一地就有著名的相扑艺人五、六十之多。如撞倒山、金板沓、曹铁凛、周黑大、曹铁拳、王急快、董急快、韩铁柱、黑八郎等,这些都是摔跤好手。宋代社会喜看相扑比赛,《水浒全传》中就有详细的描写,燕青和任原在泰山庙会上相扑比赛,台下的观众有“数万香宫,两边排得似鱼鳞一般,廊庑屋脊上都坐满了”。《角力记》中记录了宋代一首《题墙上相扑画》诗:“黑汉勾却自汉颈,自人捉住黑人腰,如人要辨输赢者,直须墙隤始一交。”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不仅已广泛开展了相扑运动,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

    所以今天晚上,如此风靡一时的相扑比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万众瞩目,众望所归。《宋史?;乐志》记载,“(宴会)第十九(项表演)用角觝,宴毕”。《东京梦华录》在“天宁节”亲中记载:”第九盏御酒慢曲子,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左右军相扑。宴退,臣僚皆簪花归私第。”除了皇官中的宴会有相扑表演之外,朝廷的外交宴会也有相扑比赛。《宋史?;礼志》记载: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人三百人。。相扑一十五人,于御前内等子差。”内等子就是皇帝御前的徒手侍卫。

    太监们忙忙碌碌,七手八脚在宫殿正中搭好了擂台,这是一块距地约1米的方形场地;土表圆圈用稻草捆做的,周围用绘有特殊图案的米袋码实,米袋之间用草绳相系。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神道教义认为盐能驱赶鬼魅。台的空洞里藏酒、粟子、面粉、大米、水果、盐等,以求平安。大家拭目以待,先由部署也就是裁判有模有样的在那么宣读比赛规则,在宋代,称相扑比赛的规则叫“社条”,称裁判为“部署”。他声如洪钟的说起来:“下面由小人宣布比赛规则,其中扑中最重要的规则是不许暗算,这才能保证我们今天的比赛能公平进行。相扑比赛是以巧取胜,例地就分输赢,不必一定扑杀或撺下台来。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相扑选手可以用推、撞、顶、摔展开较量,只要踏出土表之外,哪伯是脚趾或脚后跟出界也算输;在土表内,脚底以外的身体任何地方,哪伯是一个手指着地也算失败,双方都摔出土表之外,则以先触地者为输,胜负十分清楚。今天由我们的横纲格,也就是最高级的相扑裁判以手中的“军配”也就是扇子指向的一方为胜者。交手时,不可抓对方腰以下部位,不可揪对方的头发、耳朵;不可以拧、打、踢、蹬对方,否则罚出场外——”他喋喋不休的滔滔不绝的说着,林林总总,反正就是诸如此类的一大堆规则,大家也听得心烦意乱,他却煞有其事,叨叨念念的说了半天,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但是大家早已迫不及待想看比赛了,都齐声叫他赶紧别多说了,快下去,快叫相扑们出来比赛。那啰里啰嗦的裁判慌忙抬了抬手,说道:“大家别急,我还没有宣布最后的奖品,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不然,相扑手们如何能竭尽全力的比赛呢,比赛又怎么能精彩呢?马上,马上小人就下去,头赏者,可得奖品旗帐、银怀、彩缎、锦袄、马匹等。——”大家一阵哄笑大笑,叫声、喊声、嘻笑声一浪胜似一浪。

    在一阵哄笑声中,盈盈上来了几位冰肌玉肤的美丽宫女,在座的各位人士更是笑逐颜开,欢呼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而且还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看得一头雾水,怎么肥头大耳的巨人没有上来,这几个女的到底干什么呀?我好奇的仔细打量了一下她们,只见她们的身材健硕,匀称,体格健美,皮肤呈健康的小麦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的穿着,在比较保守的大宋算是惊世骇俗,独树一帜了。衣服单薄,穿着清凉,只穿着色彩艳丽的紧身衣,前后两朵若有若无的透明牡丹花若隐若现,大布裹上半身加紧身短裤,曲线毕露,衣着清凉,头戴金步摇,摇曳生姿,香艳无比,曝光胳膊、后背、肚脐,吊起围观者的胃口。真的算是最早的露肚脐装了,开现代社会流行服装的先河呀,这大宋真是太大胆开放了,如果你看维密秀都面红耳赤,扭捏作态的话,那么你看这个估计更是得要眯缝着眼睛看了,就如我们现代社会各种车展女模的走秀、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某些镜头,露太多。估计她们是长时间在户外锻炼所练就的矫健身姿,对了,难道是来助兴的相扑宝贝儿,哈哈,这大宋还是挺新潮的嘛。。

    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们并没有跳舞,而且直接一跃而起,上台了,她们先立下生死文书,因为在比赛中可能会失手死人,然后各占一方,按照惯例进行摩拳擦掌的热身仪式,她们彬彬有礼的张开芊芊手臂,抬起修长的大腿以示没有携带暗器,然后芊芊玉手拿力水漱口,用力纸擦身并抓盐撤在台上,表示洁净和相互尊重,然后双方对峙,两人蹲下,四目圆睁,气势逼人。最后大叫一声,不停跺脚,放松肌肉,准备厮打,原来这是女相扑赛呀,这些个貌美如花的宫女们原来都是女相扑,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力雄厚,不可小觑,比起男相扑的比赛,更有可观之处,虽然这些女相扑手不像男相扑手那样袒胸露臂,但是穿着极节约布料的紧身衣,轻装上阵,曲线毕露,个性十足,呆会儿还要动手动脚,扭打,更是美不胜收,这些身怀绝技的“女飐”们惊艳一立,怪不得那么多人迫不及待的想看。听他们在下面窃窃私语,原来这在宫廷之中表演,自然有所忌讳,穿着还是算多了,如果在瓦舍的话,还要更胜一筹呢。

    是吗,我心下突然想起我的手机上下载《东京梦华录》及《梦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