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 >

第68章

秦相-第68章

小说: 秦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孟快速将命令布置完毕,众将领命即刻行动起来,组织兵马开始渡河。

    而对岸燕军粮草大营的火势却越烧越烈,粮草大营深处大营末端,附近又缺少水源,火势熊熊,守营燕军根本无力扑救,于是立刻向慕容评禀报,慕容评闻讯后大惊失色,万一粮草全被烧毁,可是事关四十万大军生死的大事,于是急忙抽调数万人前去扑救,可燕军兵士本来就已经对慕容评的盘剥极为不满,此时深夜又将他们派去救火,更是不情愿,各营之间便开始推脱,磨蹭。这下可好,原本是粮草着火,到后来由于扑救不及,火借风势,一下子附近的连营也被燃着,火势更加无法控制。这样谁还能顾得上对岸的秦军,燕军大营中就乱成了一片。慕容评气急败坏,提着宝剑走出大营,接连砍倒两名不遵命令的燕军兵士,场面才稍稍得到控制。慕容评一挥剑喊道:“若是火势蔓延,毁了大营,尔等便是犯了诛灭九族之罪,难道还不去救火吗?”慕容评话音刚落,就见人群突然从外及内又开始乱了起来,而且这次来的更猛。几乎没有人再顾忌他手中的宝剑了,慕容评也不知究竟有发生了何事,接着先锋慕容阔满脸灰黑的跑过来,大喊道:“太傅。大事不好,对,对岸秦军,杀过来了。”

    “哎呀,不好。”慕容评大叫一声。挥动手中宝剑,又高喊道:“秦军偷营,众将士快去御敌啊。”可慕容评的喊声早已被湮没在燕军兵士的混乱之中了,除了他身边的卫队没有乱外,一眼望去燕军前营兵溃如潮水一般,慕容评急忙对慕容阔说道:“速速将左、右、后营兵马向中军集结。”

    “可,万一被秦军团团包围,岂不是更险。”慕容阔惊慌的问道,

    慕容评一咬牙,说道:“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快去传令,否则一旦迟了,中军不保,我等便彻底败了。”慕容阔领命,翻身上马前去传令。慕容评又命人眼前一排营寨全都点着,想做出一道火墙来阻挡秦军,然后收拢附近燕军,慢慢后撤。

    再说三路秦军趁燕军毫无防备之际,飞渡浊漳河,一鼓作气将杀入敌营。片刻便将燕军前营冲垮,燕军根本来不及组织反抗,只能丢盔弃甲,满地狼藉。四散奔逃,战局形势倒向秦军。

    燕国都城邺城,本还在寝宫熟睡的燕帝慕容暐,却也被潞川的这一场大乱惊醒。慕容暐此刻正在站在宫城的城楼上,远望着潞川方向映天的火光,心中满是恐惧之情。“难道大燕真的要亡国了吗?可这帝位朕还没有坐够啊!”慕容暐心中想道。

    “陛下。御史大夫刘兰求见。”慕容暐正在为自己的后路忽视乱想之时,身边内侍来报刘兰来了,

    “快宣。”慕容暐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刘兰乃是当世大儒,学贯古今,广有谋略,也许他会带来什么好的解困之法。不一会刘兰登上了城楼,见到燕帝就要跪拜行礼,慕容暐忙上前双手相扶,说道:“爱卿不必多礼,危难之际爱卿深夜入宫,是否是有救急之策啊?”

    刘兰表情严肃的点了点头奏道:“回陛下,臣深夜惊闻前军大变,忧心忡忡,惦记陛下安危、社稷兴亡,故而星夜入宫面圣,以谏忠言啊!”

    “哦?究竟何事,爱卿请讲。”慕容暐一听刘兰之言是来谏言,而不是献策,心中微凉,但又觉得刘兰定不会无缘无故在此刻来说这些,便耐心的问道。

    刘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如今大敌当前,危机重重,乃是社稷存亡之秋也,陛下倾全国之力抗击秦军,本来不论国力、军力还是民心大燕必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那为何在如此情形之下,我军却被秦军逼得节节败退,连丢数城呢?据臣所知,云景略所统秦军不过区区六万之众,而太傅却又四十万虎狼之师啊。难道那秦军各个是天神下凡吗?以一敌众竟能将我军杀得毫无招架之力。陛下,难道就内有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吗?”

    “这个?”慕容暐心说“对啊,先前的洛阳,到后来的壶关、晋阳,再到眼前,太傅有数十万精锐在手,却为何节节败退呢?难道真的是那云孟可怕?”

    刘兰继续说道:“并非秦军勇猛无比,更并非是我军将士无能,而是问题就出在了太傅身上。”

    “什么?刘爱卿你是说太傅他指挥无方?”慕容暐问道。

    刘兰再次拱手说道:”臣刘兰今日要参劾太傅慕容评,一要参其贪墨之罪,慕容评身为前军主帅不顾大局,霸占水源,盘剥军兵,大发国难之财。二要参其昏庸无能,领兵无方之罪。慕容评身为统帅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不听属下忠言,坐失良机,眼看两城有难而不相救,致使国土沦丧。三臣要参其欺君之罪,慕容评长期把持朝政,任人唯亲,打压异己,蒙蔽陛下,致使朝廷纲纪废弛,人心浮动,先有吴王慕容霸、后又洛州刺史慕容筑,再有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等人,或逃或降于秦,皆与慕容评有关。故而,只有陛下将其即可治罪,再换得力之人,才可挽救军民之心,而使社稷转危为安啊!”(。)

第一一九章 潞川大战(六)() 
慕容暐城楼之上听到御史大夫刘兰要弹劾太傅慕容评,心中掀起一层波澜,慕容暐踱了几步,又望向仍是一片通红的天际,心想“刘兰要朕罢免慕容评,此事朕不是没有想过,慕容评身为托孤之臣,却未行托孤之职,早年间极尽其能,将其他托孤重臣一一清除,又以朕年幼之名,与母后独揽朝政,如今朕早已成年,名义之上他已将执政之位让还与我,却又找出千百般理由阻挠朕理政,但凡朕之主张,慕容评总要加以干涉,朕恨不得早日将其剪除。只是慕容评势力之大,想将其扳倒又岂非容易,而且他手中还握有重兵,若是朕此时问罪于他,他若是临阵倒戈,也降了秦军,那不更是火上浇油吗?”想到此处,慕容暐转身对刘兰说道:“爱卿对江山社稷的一片忠心朕看得清楚,只是如今大敌当前,若是草率换帅,朕担心与军心不利啊,故而,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于是慕容暐下旨,命刘兰为钦差,持节连夜赶赴前敌督军,又命宜都王慕容恒率五万禁军前去救援,慕容暐的另一个目的是如若慕容评临阵反叛,慕容恒便可直接率军弹压。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经过一夜的厮杀浊漳河东岸狼藉遍地,到处都是丢弃的刀枪、遍地的死尸和破烂的旌旗,满眼望去已不见熊熊烈火,只剩下混混的黑烟和烧毁的座座营帐。燕军已向后退缩了三十余里,幸亏有左右两翼燕军的驰援,才抵住了秦军的强攻,也保住了慕容评的中军大营和他营中堆积如山的钱物。两军再次陷入僵持,毕竟燕军人数仍占绝对优势,所以云孟下令即刻收兵,原地休整以为下一场硬战的来临做好准备。

    慕容评经过心惊肉跳的一夜,身心俱疲头痛欲裂,此时正坐在大帐中单掌撑头,闭目养神。身上还披着一件衣袍。慕容阔清点着各营兵将人数,这一晚一下子连死、带伤再加上逃走不知去向的燕军兵士就损失了将近五万之多,全军粮草也几乎都被烧光殆尽,而且就连太傅的御赐坐骑。那匹西域汗血宝马也不知跑到了哪里。再看剩下的这些兵将,尽管是仍有三十几万人,但从将到兵各个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看不出丝毫的战意。昨夜要不是他连杀数名准备带头逃跑的校尉将官,才勉强止住了大批兵士的溃逃,不然的话还不知又会有多少人临阵脱逃了。现在,面对眼前的景象慕容阔也只能是无奈的又叹气又摇头。这时,忽然有兵丁来报,说又从邺城赶来的钦差大人到了,慕容阔赶忙抖擞精神,整理了整理甲胄,出去迎接,没走多远就见到了一队禁军护卫下的御史大夫刘兰。慕容阔紧走几步上前抱拳说道:“刘大人来了,末将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刘兰自是认得慕容阔,连忙下了马匹,来到慕容阔近前一拱手说道:“先锋辛苦了,本官奉陛下旨意,来军前看望将士们,不知现在情形如何?”

    慕容评叹了口气说道:“大人,一言难尽啊,昨夜遭敌偷袭,伤亡惨重。不过眼下我军主力尚存,秦军倒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事到如今,末将也不瞒大人,只是现在军心涣散。末将担心会存变数啊!”

    刘兰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大营的惨状,心想“果不出我之所料,怎奈陛下谨慎,不能当机立断啊!”刘兰又问道:“先锋,如今太傅何在?”

    “经历了一夜的混战。现在太傅正在帐中休息。”慕容阔答道,

    “好,那便有劳将军前面带路,本官有陛下谕旨要传太傅。”刘兰说着就往大营里面走。

    慕容阔看刘兰势头不对,本想先去通知太傅,没想到刘兰却根本不停留,而是大步流星就朝中军大帐走去,慕容阔只好跟着,同时朝大帐中高声喊道:“有圣旨到,太傅快快接旨。”

    慕容阔的意思是想提醒帐中慕容评。这时慕容评刚刚睡着了,忽然听到帐外有人高喊,猛地惊醒,却没听清喊的是什么,以为秦军又杀来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也顾不得身上披着的衣袍掉地,就往大帐后面疾跑,想从后面逃出去。就听身后有人高声说道:“太傅大人如此慌张是要到哪里去啊?”

    慕容评听声音耳熟,于是停下脚步,转身一看原来是御史大夫刘兰,提到嗓子眼儿的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不过依然容貌狼狈,便尴尬一笑,答道:“原来是刘大人来了,本官方才只是要到后帐查看,走得急了些。哦,对了,刘大人突然来到军前有何贵干啊?”

    刘兰眼见慕容评的丑态,心中不住的冷笑,拱了拱手说道:“刘某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到军前看望将士们来的。陛下惊闻昨夜秦军大军偷袭,知道将士们杀敌辛苦,所以让刘某走上一遭。”

    “哦!那就有劳大人了,说起秦军实在卑鄙,先是火烧我军粮草,又趁机偷营,不过好在有本太傅指挥得当全,应对自如,全军将士奋力一战现已将击退秦军,只是小有损失而已,这一点还请刘大人回去转告陛下,请陛下尽可安心。”慕容评一通胡编乱扯,想将昨夜的惨败掩饰过去。

    “哦,是吗?太傅真是稳如泰山啊!既然太傅对应对战局如此有信心,我向陛下也一定会放心的。”刘兰冷冷的说道,然后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陛下有几句话想让下官转告太傅,陛下原话如此请太傅听好了‘卿贵为太傅,身负先皇辅政重托,受万民敬仰,朕亦以江山社稷,宗庙安危托付于卿,朕听闻卿好经营之道,有管仲、范蠡之才,不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中道理请卿自悟之。’陛下口谕如此,还请太傅大人好好体会,待大人得胜之日,陛下将亲率百官在邺城门外迎接大人班师。”慕容评哪里听不出慕容暐这几句话的意思,脸色忽红忽白,额头渗出涔涔冷汗。(。)

第一二〇章 潞川大战(七)() 
慕容评心里清楚这是慕容暐在敲打与他,此时面对眼前的烂摊子也知道这次确实做得有些过分了,所以也不敢再解释什么,只能躬身领旨。刘兰又说道:“陛下已派出宜都王率五万禁军驻扎于大军之后以助太傅一臂之力,刘某也将留在太傅帐下,以尽绵薄之力。”

    慕容评安能不知慕容暐是何用意,但又无可奈何,只有尽快与秦军展开决战,依靠兵力上的优势逼退秦军,才能将丢掉的面子都捡回来。想到此处,慕容评叫来慕容阔问道:“如今我军兵马粮草辎重状况如何?”

    慕容阔看了一眼一旁的刘兰,抱拳说道:“回太傅,昨晚一战大军粮草损失殆尽,若无新的供给,恐怕只够维持一日,人马吗?除去伤兵,能够继续行军作战者应该超过三十万”

    “这就足矣,这就足矣。”慕容评没等慕容阔将话讲完便又自负地说道,“秦军只是侥幸取胜,如今又背水而驻,眼前是一马平川之地,再无险可据,只要我军摆开阵势,大军人马一路掩杀过去,定将秦军碾为齑粉。至于粮草不足,倒也无妨,有一日之粮足够应付。先锋,这就将本太傅将令传至各营,令全军饱餐战饭,整顿人马,只待老夫一声令下便杀向敌营。”

    “太傅,只是,这?”慕容阔面露难色,却又支支吾吾。

    “怎么,有何不妥吗?”慕容评见慕容阔神情不对,心中也是没底,不过他却不知如今营中官兵对他的怨言。

    “太傅,大军如今的士气如何,难道您不知道吗?”没等慕容阔回答,刘兰先反问了一句,这明摆的是在质问慕容评身为一军之主居然连将士军心如何也不知道,那便是极不称职的。

    慕容评本来缓和的脸色又难看起来,接着就听慕容阔说道:“太傅。请恕末将直言,如今刚遇新败,大军军心疲惫,动荡不稳。流言遍传,只怕一时难以调动,更不要讲上阵杀敌了。”

    “是吗?竟敢有人在我的大营中造谣生事,扰乱军心,难道就怕军法吗?”慕容评真是没想到他的大军现在会是如此情况。

    “太傅。兵变之势一触即发,难道您还要再施重压吗?”刘兰冷眼旁观,又说道。

    “是啊,要是真的再起兵变,那这局面可就真的不好收拾了。只是如今后撤已不可能,慕容恒那五万禁军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我,投秦之路也是万万行不通,慕容霸对我恨之入骨,我若投秦还不是羊入虎口吗?”慕容评此时心里也打起鼓来。

    “太傅,需不需要刘某献上一策啊?”李兰又问道。

    “刘大人乃是当今高士,若有妙计,还请快快讲来。”慕容评急忙问刘兰。

    刘兰听后哈哈哈大笑,然后说道:“太傅真是当局者迷啊,您营中守着一座宝山却不知如何用吗?”

    “宝山?什么宝山?刘大人可不要看玩笑啊。”慕容评又问道,

    “太傅难道不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理吗?事到如今,您还留着那么多钱物有用吗?”

    刘兰这句话说完,慕容评算是彻底明白了,心中暗骂刘兰“好你个贼子,原来绕来绕去是在打着我那些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