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 >

第46章

秦相-第46章

小说: 秦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王弟就是朕的王弟,果然深明大义,令朕深受感动。”苻长不住的点头说道。苻江此举康全更是没有想到,但他却能隐隐感觉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大对头,只可惜太师不在,眼前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苻长见众臣意见出奇的一致,很是满意,便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赞同朕彻底清算逆党,那么谁来讲讲如何才能挖出这个逆贼啊?”

    “陛下。臣有想法,不知当不当讲?”康全一见来了机会便抢着说道。

    苻长问道:“康卿你专司天时、星历,又是你最先发现了京城中的异动,你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康全领旨奏道:“臣司职星历,既然天象已示,那贼星在紫微星东。梁大人抄录的歌谣中更是指向了城东,而且歌谣中还提到了东海之鱼,这是否是有所指呢?”康全故意拉长了尾音,又偷偷看向苻江。康全哪里知道苻江身后早有高人指点,又哪里能在此时露出马脚。

    苻江一拱手说道:“陛下。臣弟也赞同康太史之言,既然已有暗示,为何我们不循迹而行呢?”

    苻长点了点头,说道:“王弟言之有理。众卿家都来讲讲有何想法?”

    康全又说道:“陛下,这歌谣中‘东海之鱼’好像有些深意啊?”康全的意思是想将苻长的注意力往东海王身上引,他哪里知道苻长此时脑子里正在想着前几日做得一个梦,梦中苻长见到一条巨鱼正在大口食蒲,梦醒后苻长便觉得不详,此刻歌谣之中又有东海之鱼。更加深了对这条“鱼”的印象。

    李威等人何等聪明,再加上早有准备,见康全有祸水东引之意。又见苻长似乎若有所思,便由李威见缝插陈奏道:“陛下,康太史提醒的极对,这鱼儿化龙不就是说逆贼欲威胁主上取而代之吗?”

    “啪”苻长气的一拍书案,大骂道:“一条死鱼却要食蒲,还想化龙,简直是痴心妄想。”众臣见苻长发怒,都纷纷跪下。

    李威拱手问道:“陛下息怒,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方才口中说什么‘鱼食蒲’是何意啊?”

    苻长怒哼的一声,然后就将自己所梦之事讲了一遍。李威一听心中暗暗大喜,心想“云先生要我因势利导,将嫌疑引向鱼樽,这下倒好,有了这‘大鱼食蒲’真是天助殿下也。”于是李威一脸惊异之色的说道:“陛下可知‘鱼食蒲’是为何意啊?”

    苻长一见李威如此表情也是诧然,忙问道:“究竟何意,太尉快讲。”

    李威脸色惨白的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这‘苻’又可读‘蒲’,‘鱼食蒲’不就是暗指‘鱼’要灭‘苻’吗?”李威这一句话就如同炸雷一般,养心殿内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当然这里有人是再配合李威造势,可也有人却是真的着急,康全便是其中一个。

    再看苻长,听了李威之言,又想了想“可不是吗?真是老天在警示与朕啊!”,自言自语道“这‘鱼’是指何人啊?要是让朕抓住定要将其碎尸万段!”

    李威怕康全又出来搅局,忙说道:“陛下,眼下已然十分明显,陛下请想满朝之中这‘鱼’还有谁啊?”

    “鱼,你是说鱼樽?”苻长问道。

    李威点了点头,说道:“鱼太师有没有嫌疑,陛下亲自想想便知。”这哪里还用苻长再想啊,苻长恼羞成怒,一把便将身边书案掀翻,怒骂道:“好你个鱼樽,朕早就觉得你心怀不轨,先帝临终时还曾提醒与朕,让朕小心提防与你,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你有病是假,暗中谋反却是真的,多亏天不亡我,还几次警示与朕。好,既然如此,今日便是你鱼樽的末日。”于是苻长下旨命禁军连夜查抄太师府,鱼樽九族一律处死。而此时太史令康全早已吓得跪倒在地,体如筛糠,连大气都不敢再出,更别说为鱼樽求情了。(。)

第七十章 瞒天过海(一)() 
东海王府之中,苻江正在向云孟描述今日养心殿中发生的一切,苻江抿了一口茶后说道:“先生神机妙算,好一个将计就计,使得康全毫无招架之力,根本无法应付。”

    云孟笑着说道:“主公过奖了,其实并非是云某一人之功,若是没有李太尉、梁大人等人的相互策应,尤其是主公在大殿之上如不能够表现得体、镇定自若,又如何能让局势扭转呢?”

    苻江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说得对,本王现在也真的是体会到了先生为何要我多多结交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了,没有众人的扶持,所谓大业又谈何容易。”

    云孟也深有体会的说道:“是啊,所谓‘独木不成林’便是此道理,主公能说出此等肺腑之言,也说明主公真的是日渐成熟了,云某也是深感欣慰。”

    苻江对着云孟一拱手,说道:“先生真是我苻江的良师益友,苻江可能过去还对先生的一些观点不太理解,如今经历这么一场心战下来,苻江真正感到了先生的高瞻远瞩,先生放心,今后有任何事苻江一定会与先生商量。先生的意见,苻江绝无二话。”

    云孟深受感动,对苻江起身下拜,苻江也忙起身搀扶云孟,云孟说道:“主公对云某的信任便是对云某最大的褒奖,云某愿为主公完成大业,开创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确,经历了一场不见刀剑的战争后,君臣二人的信任又近了一步,也为他们一生的友谊打下了基础。

    傍晚时分,宫中传来口谕,说是明日晚间皇帝将在养心殿设下酒宴,犒赏平叛有功之臣。苻江当即就将此消息告诉了云孟,云孟听后轻摇羽扇,微微一笑,说道:“东风已来,主公成就大业就在明晚。”

    苻江一脸茫然问道:“先生此话怎讲?”

    云孟说道:“在下曾说过要为主公献上三计。而这三计又是环环相扣,前两计乃是铺垫准备之用,唯有这第三计却是需要等待时机,过早仓促出手则毫无胜算。过迟则消息走漏又会横生枝节,而恰巧此时正是昏君防备最弱之时,若是出手,一战必胜。”

    苻江听云孟这么说也是一脸兴奋,说道:“是啊。再拖下去谁知还会不会出来第二个、第三个鱼樽。不过,先生,毕竟皇宫之中戒备森严,酒宴之上任何人寸铁也不得带入,又该如何行事呢?”

    云孟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说得对,不过这一点云某也已有安排,主公可否记得我让李太尉搭救过何人吗?”

    苻江想了想,一拍脑门,笑道:“哎呀。我说当时本王问及先生缘故,先生为何只是笑而不答,原来是先生早就想到了今日的这一步啊。”

    云孟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从现在开始的每一个细节都需好好算计,决不可有任何差错,否则稍有不慎都将前功尽弃,甚至是人头落地。主公,还请派出心腹,密请李威、吕略阳等人今夜务必到王府密商。”言罢,云孟又写下一张名单递给苻江。让苻江按名单去请。苻江也知事关极为重大,于是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深夜,东海王府密室之中,东海王苻江居中而坐。苻江左手边坐的是太尉李威,走手边坐着的则是云孟,其余左右分别坐着的是尚书吕略阳、御史中丞梁平老、光禄大夫强汪,最末位还坐着黄门侍郎薛魁和中书侍郎权衡。苻江先起身给在场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若非事关重大,深夜也不会请各位大人到此。我想有些大人也收到明晚宫中举行酒宴的消息了吧?”

    在场有几人点了点头,梁平老先拱手说道:“殿下,看情形是不是明晚要有大动作?有何安排尽管吩咐。”

    其他人也随声附和道:“对呀,殿下,我们等待这日已久矣,有何差遣愿听殿下调派。”

    “好,痛快,如今昏君暴虐,残害忠良,肆意杀戮,人神共愤,本王欲高举讨伐之帜,推翻暴君,还大秦以太平。”苻江表情严峻的又说道。

    众人拱手齐声道:“臣等愿拥立殿下为主,讨伐昏君,重建朝纲。”

    苻江很是感动,点了点头说道:“有各位支持,何愁我等大计不成。”

    李威起身拱手说道:“殿下,既然如今已是箭在弦上,那么明晚一战如何安排就请殿下吩咐。”

    众人又齐声道:“请殿下吩咐。”

    苻江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云孟说道:“先生,接下来要看您的了。”又对众人说道:“云先生乃是我苻江之师,先生之言便是我苻江之言,明晚一切事宜皆由先生安排。”众人拱手称是。

    云孟起身向前走了几步,先对苻江躬身施礼,又向其他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诸位大人都是大秦忠良之臣,心系江山社稷,黎民安危,而甘愿舍弃个人安危,此等壮志、胸襟实令云某钦佩,既然诸位一心要追随殿下干出一番留名青史之事来,云某也将倾尽所能与各位协心戮力,保我主匡扶社稷,问鼎九五。”

    李威又对云孟说道:“先生乃是旷世奇才,若是没有先生运筹帷幄,巧妙布局,又哪有今日我等在此共谋大事的机会。先生如何去做尽管吩咐,先生令出如山,我等绝不退缩。”李威话音刚落,就见有二人对着苻江倒头便拜,苻江一看原来是薛魁、权衡二人,忙请二人快快起来,薛魁满脸感激之情说道:“我二人只是小小人物,又是汉官,殿下却能出手相救,我二人感激不尽。”

    苻江摆摆手说道:“大人哪里的话,既然同朝称臣就是大秦之人,又哪里分得是不是汉官。不过二位要谢还是应该谢谢云先生,若没有云先生提醒,以及先生的妙计又哪能将二位救出水火。”薛魁、权衡二人听后,又是对着云孟要深施大礼。

    云孟连忙将二人扶助,说道:“二位大人使不得,使不得,云某仅是一介书生,二位乃是朝廷栋梁,哪里能行此大礼。”

    权衡眼含热泪拉着云孟说道:“先生对我二人有救命之恩,我等哪能不拜,若没有先生出手,我二人早已命丧黄泉了。我二人愿做殿下与先生的马前之卒,若能为扳倒无道昏君,成就殿下大业尽蝼蚁之力,萤火之光,纵然粉身碎骨也绝无怨言。”

    云孟点了点头说道:“二位大人真义士也,如今是正殿下用人之际,只要是胸怀忠义殿下又将广纳之,况且二位大人身份关键,可以说明晚成否一举成功,二位举重轻重啊!”

    薛魁、权衡二人一听云孟如此褒奖二人,也甚是激动,齐齐拱手说道:“既然殿下、先生这么看重我二人,不嫌弃我等罪臣之身,有何派遣,殿下与先生尽管吩咐。”云孟点点头,又挥手示意众人落座,且听他详细安排。(。)

第七十一章 瞒天过海(二)() 
未央宫养心殿内灯火通明,鼓乐声不断,又有舞姬翩翩起舞,苻长斜倚在龙椅上,端着酒樽对上垂手坐着的苻江说道:“王弟,你看现如今乱党已除,不又是一番歌舞升平的景象吗?说什么朕这样下去就会天下大乱,全都是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苻江拱手笑着说道:“王兄英明,臣弟这次可是真心佩服陛下的治国之策了。说到底还是臣弟年幼无知啊!”

    苻长大笑,说道:“王弟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管是不是出自真心,朕听了就是高兴。”

    苻江听后连忙装作惊慌的样子,躬身说道:“陛下明鉴,臣弟方才所言真的是发自肺腑,绝无半字之虚啊!”

    苻长看到苻江的样子又是一阵大笑,摆了摆手说道:“朕哪里会不相信王弟啊,朕若是不相信王弟的话,今日你我兄弟还能在此把酒言欢吗?王弟,你可知道,曾经有人对朕说王弟对朕也怀有异心,还说那歌谣所指其实是王弟你啊!”

    苻江一听苻长这么说,可是真的心头一紧,只是如今时机还未到,绝不可自乱阵脚,还需继续拖延,于是苻江又连忙惊慌失措的给苻长跪下,拱手说道:“陛下明察,臣弟真是一心向主,绝无异心啊!”

    离苻江不远处坐着的太尉李威见到这种场景,也替苻江捏着一把汗,担心苻江有失,便端着酒樽走了过来,笑着对苻江说道:“殿下莫慌,陛下知人善任,哪里会不知殿下的忠心。殿下要是心里有鬼,昨日还能在养心殿那么镇定自若,今晚还敢到宫中赴宴?陛下,您说老臣说的对吗?”

    苻长点点头,又笑道:“王弟就是胆量太小,朕只是与你说笑一下,便把你吓成如此模样。今后朕还要委你重任,王弟这样怎么能行?快快起来,陪朕再饮几杯。”说着苻长一仰脖将酒樽内的酒一饮而尽。

    苻长嗜酒如命,时常是喝到酩酊大醉方才罢休。然后又借着酒劲儿胡乱杀人,宫中因此而惨死在苻长刀下的宫女、内侍以及禁军不计其数,而宫女、内侍地位极低,谁又能在乎他们的生死,即使有人不满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所以即使在深宫之中苻长其实也早已是人心尽失。而云孟之计恰恰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此外,黄门侍郎薛魁与中书侍郎权衡尽管品阶不比李威、吕略阳等人,但二人经常要跟随在苻长左右,常在宫中走动,对宫内诸人诸事都十分熟悉,而且玉玺和拟昭之事也是由此二人负责,却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之优势。在薛魁、权衡感化和重金的收买之下,宫中之人甘心充当内应之人不在少数。因此,尽管有高墙阻隔。养心殿中所发生的事情,早已经有宫女悄悄传递了出消来。薛魁、权衡也已经乔装之后悄悄潜入了皇宫,另一路梁平老、强汪则领着三百死士潜伏在皇宫云龙门附近,只待时机一到,宫中内应打开宫门便可直接杀入养心殿。

    养心殿中杯盘狼藉,苻长已经神志有些不大清醒,独眼微闭,时而口中还说起胡话,苻江又劝饮了几杯后,苻长干脆当场昏醉过去。不省人事。苻江与李威互换了一下眼色,便率众人叩首告退。出了大殿,苻江等人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养心殿外的台阶上。苻江仰头望着天,其余大臣则站与苻江身后。宫中禁军统领不知何故,又不敢得罪苻江,便走到苻江近前,躬身抱拳施礼,试探着问道:“殿下。夜已深了,为何还不回府?”可苻江就好像没听到似的,根本没理禁军统领。

    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