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 >

第31章

秦相-第31章

小说: 秦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布防图不见了,再见了那张字条,公子奸细之名便可做实了,若是再能将公子灭了口,便就死无对证了。桓原也说,殷渊一定受不了被自己自信任的兄弟出卖的打击,心神大乱,若是能再给其来剂猛药,必将彻底击碎了殷渊的意志,即便殷渊不死,亦已无大碍了。”

    “是何字条,能让公子背上细作的名声?”谢平反问道。

    徐宏摇摇头说道:“这个我却不知,后来桓原、于翁看到了我,便不再说了。”

    “那张字条,可能我能猜出一二。”云孟此时说道,谢平与徐宏二人对视了一下,然后同时转头看向云孟。

    然后谢平问道:“公子,难道真有这么一张字条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桓原这招棋可是够狠毒的。”

    云孟没有回答谢平的,而是在记忆中反复回闪着,在征西将军府那日晚间的情景,“公子,青遥倒是有个法子。公子不如给家主写一封信,青遥看能否让于翁转交于家主。至于这信的内容却是要短小精悍,不可太过冗长,要让家主一眼便能看清公子的心意还不能惹他老人家反感。”“公子只需亲笔写下‘纵有万般理由,一切皆怪云孟,云孟知错。’即可。”,“徐洪所指的应该就是这个字条,怪我当时真是糊涂,一心只想着去寿春与殷兄会面,不想却写下了这无头无尾的字条,反倒被人利用了。只是,不应该是青遥啊,最多他也就是被于翁等人利用了。”

    “公子是否想到了什么?”谢平的话打断了云孟的思考。

    云孟若有所思的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仿佛我做任何事情都在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似的。可是云孟并不是玩偶傀儡,我的思想、我的情绪为何那无形之手也可掌控?难道我那老师桓原是个魔王不成?”

    谢平听到云孟这么说反而笑了,然后对云孟说道:“公子当局者迷,而我可是旁观者清啊!”

    云孟一脸惊愕问道:“先生此言怎讲?”。

    谢平看向云孟说道:“公子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何你会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好像被提前安排好的,为何公子一举一动也似乎都被掌握?谢某听说了一件事,或许可以为公子带来一些启发。据说就在殷大都督开拔出征的前一天,大都督欲进宫面见太后,似乎是有什么机密之事,但连崇德宫的宫门都没进去,便被早已等候在外的武威将军桓业给拦了回来,明摆着桓业是专为殷大都督而来的,难道此处不可疑吗?”

    云孟边听边想“的确,殷兄是准备在离开建康前,将杜烁案的真相密报于太后,可是此事当晚殷兄只说给了我,青遥当时好像睡着了,莫非,青遥他真的是”

    就在云孟陷入痛苦的思索之时,谢平朝徐宏努了努嘴,徐宏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公子,你也觉得青遥是不是有些可疑啊?平日里我时而能见到于翁与青遥交代些什么,但又好像还刻意回避。对了,我想起有这么一件事,就在公子第一次到征西将军府的前几日的一天,青遥慌慌张张的跑到将军府,但被门前的兵丁挡住了,恰巧被我看到,我当时还纳闷,青遥不是陪着公子在终南山中修行吗,怎么跑到建康来了?我将青遥放了府中,问他缘由他却不说,只说要找于翁,我便也没多问,就让府中下人带他去找于翁了。又过了几日,公子才搬进将军府的。如今这么一想,确实觉得青遥古古怪怪的,这次在寿春又突然失踪,公子,你说会不会其实就是青遥偷了大军的布防图啊?”

    云孟心里“咯噔”一声。心中不希望那个所谓的奸细是青遥,而一切迹象却又都指向青遥,如今他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再联想那日青遥在寿春大营中的举动的确是十分可疑,但这种现实云孟真的很难接受,毕竟青遥是与他朝夕相处一同长大的,云孟早已不把青要当做仆人,而是将他看做自己的亲弟弟一般。他是那么的信任青遥,早已超越了无话不谈,在青遥那里云孟是不设防的。

    “桓原当真是厉害得很,清楚公子重情重义,而恰恰这一点,也成了公子最大的弱点啊!”谢平有感而发的说道。

    云孟的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紧皱双眉,拳头也握的紧紧的。看到此处,谢平又说道:“如今我们是能够相信公子的清白,可是殷大都督那里会作何感想啊?”

    谢平话音刚落就听“啪”的一声,云孟一下子拍桌而起,气得浑身直抖,双眼中似乎有火焰将要冒出来,自语道:“如此一来,云孟奸细之名便能做实了,我就是纵有百口,也难以辩驳。好阴险、好毒辣。”

    谢平也站起身来,走到云孟身旁,轻轻拍了拍云孟的肩膀,然后说道:“公子消消气,公子此时此刻的心情,谢某最能理解,被自己最相信的人出卖的确是极难接受之事。当年,王谢两家关系是如何密切,甚至都已到了联姻的程度,可最后怎样,还不是在‘权’、在‘利’字面前,一切都化作乌有,王家说是谢家背叛了王家,谢家讲是王家出卖了谢家,到如今便结下了世仇。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又还有谁再关心。为今之计就是我们得商量一下如何才能还公子清白。”

    云孟一听顿时好像也反应过来,心想“对啊,我怎能如此冲动。旁人如何看我我并不在意,可殷兄与我之间绝不能有误会,桓原就是要借我之名打压,甚至是清除殷兄,我绝不能让此奸计得逞,纵然是舍去云孟性命也要去阻止。”

    想到此处,云孟对谢平、徐宏拱了拱手,说道:“多谢二位为在下拨开迷雾,云孟感激不尽,待我助殷兄渡过此劫后,云孟再回来重谢二位。”说罢云孟就要转身出去。

    “公子留步,谢某与公子讲这么多,我想公子定是误会谢某的意思了。难道谢某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又这么大费周章将公子请到江州,仅仅是为了让公子看清真相,然后去与殷渊澄清误会吗?你觉得如今殷渊还会相信你吗?你肩膀后的那个刺字,便是桓原断了公子后路的绝杀之招。‘北府’、‘北府’,入了北府就只能听命桓原一人,恐怕公子现在就是跳进黄河,这肩上之字也洗不掉了。”

    云孟不禁“哎呀”一声,心想“是啊,如今我这样无凭无据,要如何解释殷兄才能相信我啊?更可恨的是那肩上之字,哎,这、这真愁煞我也。”“要不然,我便回建康,去见老师,毕竟我们还有十几年的师徒情分,我,我以死相谏恳求老师就此收手”其实云孟也没底气,说话声音也越来越低。

    谢平看时机已将差不多了,便大笑道:“云孟啊,云孟,你好糊涂,你只不过是桓原的一个棋子罢了,其实像你这样的棋子桓原还有很多,你是、青遥是、徐宏是,甚至北府黑营也是一个棋子而已,若是已无用处,丢了便丢了,做那些无谓的牺牲又有何用?”

    云孟转身看着谢平,用疑惑的口气问道:“那先生有何高见?”

第四十五章 月黑风高() 
无月之夜,厚厚的云层仿佛要压下来似得,整座浔阳城笼罩在一片黑雾之中,偶尔间的灯火闪动也若鬼火一般飘忽不定。街面上静悄悄的,只有不时寒风吹过的呜咽之声,让人听了冷彻心肺。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緥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嗈嗈鸣鴈,奋翼北游,顺时而动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悲怆歌声时断时续的传入了云孟的耳中,将云孟从昏迷中唤醒。

    云孟挣扎着从冰冷的地上爬起来,感觉到自己的喉咙中火辣辣的疼,仿佛有炭火炙烤一般。云孟艰难的吞下了一口唾液,撩起散乱的头发,借着角落里如豆般的灯光,四下看了看,又苦笑了一下,然后倚着墙角席地而坐。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还历历在目。当时在谢平的厅堂里,云孟正准备告辞去寻殷渊,却被谢平阻拦了。云孟问谢平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谢平笑着说道:“公子如此聪明难道就不知道整桩事情的关键所在吗?就算公子去找殷渊,殷渊也相信公子之言,那又能怎样呢?桓原仍是桓原,仍然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桓原,这样的话,我等做了这么多又有何意义呢?”

    云孟想了想,又说道:“先生的意思在下都懂,可是云孟区区一介书生,又能做什么呢?”

    谢平继续说道:“公子你可不要小看了自己,你的身份至今还是辅政大臣,征西大将军桓原的高徒啊!这可是是一面镜子金字招牌啊!若不好好运用岂不可惜?”

    “先生究竟何意,还请明示。”云孟疑惑的问道。

    谢平在厅堂之中踱了几步,然后转身对云孟说道:“谢某打个比方,父亲揭发孩儿,这很正常,乃是伦理教化之道,无人会在意。可若是孩儿揭发父亲呢,人们会如何想、如何看呢?对孩儿来说尽管会背上不孝之名,可伤害最大的却是父亲,又尤其是个最喜沽名钓誉的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自己的孩儿揭露出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你说他还有何颜面再在众人面前存在,还能苟活于世吗?不知谢某的这个比方公子听懂没有?”

    云孟听到谢平之言,眼睛瞪得大大的,惊讶的问道:“先生是在说玩笑吧,这么做好像有违礼法吧?”

    谢平冷冷一笑,对云孟说道:“公子真是桓原的好学生啊,时至今日,还是孝义为先。”

    转眼又看向徐宏说道:“广达,你来说说,你为何忽然会今日来到此处啊?”

    一旁徐宏答道:“徐某其实是偷偷回到江州的,除了要将刚才的消息带回来外,还有便是因为徐某谎报公子失踪,桓原大怒责怪我办事不力,同时广撒人手秘密搜捕公子,并下了密令,但凡见到公子的不用报请直接处决,只需将公子身份信物带回即可。我担心公子在江州的消息走漏出去,于是才立刻潜了回来。”

    徐宏话音刚落,谢平就继续说道:“公子你现在可以说是危在旦夕,须臾间可能就会被桓原派出的杀手发现,他桓原可是没有念及你们师徒的情分啊,怎么公子还不明白吗?”

    云孟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谁能想到会走到今日地步,尽管我在老师心中可能只是一个棋子,就如先生说的,像云孟这样的棋子,老师手中可能还有很多,云孟或有或无,或得到或失去都无关大局。可对于云孟来说老师对我毕竟有十几年情谊,毕竟有救命之恩,亦或也许这些情义都是隐藏着目的的,但云孟却不能忘。祖父给我起名为孟的初衷,应该不是希望我能成为如孔孟那般的大贤,而是望我长大成人后能读圣贤之书、尊孔孟之道、成厚德之人。如今先生让在下如此去做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在下实难为之啊!”

    谢平似乎要发怒,但又强作镇定,冷哼了一声。说道:“公子如此道理谢某不敢苟同,你尊礼法,可你的恩师尊王道嘛?谢某奉劝公子看清局势,谢某受太后重托,不敢有丝毫懈怠。公子若能助谢某在朝堂之上,当堂揭发桓原的狼子野心,使其欲效仿王莽篡汉,取而代之的阴谋大白于天下,让天下人唾弃之,从此桓原遗臭万年,什么忠臣良将,什么北伐第一人统统都烟消云散、灰飞烟灭去了。至于公子如何说,谢某已经为公子拟好了。”说着将几页纸递给云孟。云孟吃惊的看了看这几页纸,然后疑惑的问道:“先生这么做难道就妥当吗?先生若是真想匡扶宗室,可做的事有很多,桓原即使在有罪,也万万不会有篡位之心的,他若是想行不臣之道,根本无需多费周折,当日兵逼建康就可一举而得。反而先生这几页纸所列举罪状好像大多是莫须有的吧?这与官场上那些胡乱栽赃,颠倒是非黑白之举,又有何区别?此事,云孟无心参与,还是请先生另寻高明吧!反而,在下觉得眼前当务之急倒是前方战事先生更应多关注才是。”

    谢平听完云孟讲话后,哈哈大笑,摇摇头说道:“公子看来你还是太不了解官场了,难道谢某不知道前方战事吃紧,急待支援吗?我当然知道,可我偏不去助殷渊,而且还要阻止朝廷去救,就等大军一败涂地,若是殷渊再来个含恨而亡,到时桓原便又多了一个陷害忠良、勾结外敌的罪状,这样岂不更好。而且殷大都督也可流芳千古啊!”

    “住口!”谢平话还没说完,便被云孟厉声制止了。云孟再也听不下去了,被气得追唇发抖,看着谢平说道:“看来我云孟是看做人了,谢先生也并不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啊,眼光毒辣,手法老练,倒像个官场老手。云孟感谢先生对我的坦诚和照顾,恕云孟见识短浅,不能追随先生,就此别过了。”云孟讲完这句话,转身就要离开,云孟心寒啊,心想“谢平这所谓的当时名士,面对权力也无非如此,口口声声的大义、王道,真正目的与我那老师桓原又有何区别,手段只有更狠、更阴。忘我满怀报国之情,却面对的是这样的朝廷、这样的风气”

    “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将云孟的思绪又重新拉回到眼前,喉咙仍然是生疼,口腔中都是浓浓的草药味。这时刚才悲凉的歌声又响了起来,听声音应该是个男声吟唱的,只不过曲调中充满了感伤之情,时而悲悲切切,委婉忧伤,时而哀哀怨怨,愁断衷肠。曲声中云孟联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自己遭遇、自己亲人、兄弟和朋友,不由得淌下两行热泪。

    只要一闭眼,谢平那副伪善的面容就又浮现出来,耳畔也再次响起了谢平阴沉的声音,“事到如今,谢某也没必要再与你客气,一句话,你若是答应了谢某的条件,公子变仍是谢某的上宾,他日事成之后,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留给你的就是海阔天空。相反,云孟你若是不答应、不合作,那么你觉得谢某还能让你从这里平平安安的走出去吗?你既然已将知道了我这么多的机密,掌握了我这么多的内幕,留着你岂不是养虎为患吗?”

    云孟倒退了几步,瞪大双眼问道:“那你难道还要灭口不成?”

    谢平仰头大笑:“看来你不傻,只不过你仅仅就是个棋子罢了,对桓原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