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相 >

第30章

秦相-第30章

小说: 秦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孟心想“谢平究竟是何意,是在试探我,还是另有它意?”云孟微微笑了一下答道:“先生究竟何意可否明示?看来让云某来江州其实是先生的安排吧?”

    谢平大笑,又点点头说道:“哎呀,云公子果然是慧眼如炬,这么快就看出来了。的确,邀公子前来确是谢某的安排,但也是情急之下,为了搭救公子于水火,而不得已之法啊!”

    云孟一听,眉头紧锁,问道:“先生说什么?为了搭救云某,这却为何?”

    谢平喝了一口茶,说道:“公子莫急,这一切缘由谢某今日都会告诉公子。在此之前,为避免误会,谢某先要表明立场。”

    说着谢平起身将正堂的几扇门都关了起来。又走回到云孟近前轻声说道:“面对公子这般忠义之人,谢某定会以诚相待。不瞒公子,谢某隐居期间令师就曾多次邀我与其共谋大业,现在看来当然无非又是那些所谓北伐大义等等。起初谢某也如公子一般,被其豪言壮语所打动。便欣然接受,慢慢谢某发现了许多越来越不正常的地方,特别是我调任北府都统领之职后,所见所为大都是许多见不得光的勾当,不是清除异己,就是秘密暗杀。谢某也曾提出异议,都被令师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也就是经历了所谓建康亲王勤王之事后,谢某完全看清了这位桓大将军的道貌岸然。后来太后秘密召见了谢某,太后倾尽肺腑与我长谈,令谢某认识到如不能有人阻止桓原,继续放任其独大的话。恐怕到时候尾大不掉,不用外敌来犯,大晋亦自亡矣。故而,谢某如今名义上仍在桓原手下听命,暗地之中却是在联络朝中忠良,江湖贤但以图振兴宗室,对抗桓原。”

    听了谢平所言,云孟仍是将信将疑,又问道:“先生与云孟说这些有何意啊?难道就不担心云孟告密不成?”

    谢平又是哈哈大笑道:“看来公子仍是对谢某有所防备,其实这也倒是人之常情,也罢今日你我暂且先谈到这里,公子一路上舟车劳顿也是累了,就先去客房歇息,待来日谢某再请公子叙谈。”

    云孟确实也是需要好好梳理一番头绪,便也就顺水推舟,道了谢。由谢府下人领着去客房休息去了。

第四十三章 北府大营(二)() 
第二日一大早,云孟刚刚起来梳洗完毕,就听到“咚咚咚”急促的敲门之声,云孟赶忙将房门打开,一见敲门之人正是谢平,谢平双眉紧锁、神情严肃,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也为与云孟说什么,看了看四下无人,便径直进了云孟房中,云孟随手将房门带住。急忙问道:“先生,这么一大早来找云孟,某非有什么要紧之事?”

    谢平面色凝重的对云孟说道:“公子,军前有变啊!我刚刚收到前敌快报,说寿春大营几日前突遭偷袭,死伤过半,寿春城也已失守,如今大军残部暂退至谯城。”

    云孟心中一惊,又问道:“前几****军不是还刚刚大胜吗?为何转眼局势就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而且伤亡还如此惨重,难道是我军就没有丝毫防备吗?”

    谢平也是不住的摇头,说道:“说来也是怪啊,寿春大营公子也是去过的,毕竟那是十五万大军啊,大都督也深谙兵法,排兵布阵也应是高手,寨营相连一定是衔接有序,相互照应,敌军渡河而来,即便是趁夜偷营,也不至于损失如此惨重啊?”

    云孟心系殷渊安危,于是又问道:“先生,可有殷兄下落?”

    谢平摇了摇头,说道:“关于大都督的消息到是暂是还没有,不过大都督吉人天相,又有众军护卫,定不会有事的。公子不必着急,前军消息谢某再去派人打探。”

    谢平走后,云孟反复思量“难道真的是所谓战事瞬息万变吗?可是凡是有应有征兆,这败势也来得太过突然了吧,敌军偷营却无防备,是大意,是轻敌,还是其中有隐情?如今消息全凭谢平打探,自己却何事也做不了,真是急煞人也。”

    不到中午,谢平又急急忙忙的来了,一进屋,云孟就问谢平可有新的消息。谢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弄得云孟不知所措。忙又问道:“先生这是怎么了,举止为何如此奇怪?”

    谢平微微笑了一下,招呼云孟坐下,然后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只因谢某刚又获得些消息,只是感到不可思议,故而才有所举动而已。”

    云孟也是奇怪,问道:“是何消息,还请先生说与在下听听。”

    于是谢平便将有关情况给云孟述说了一遍,原来谢平所说的消息,并不是战事进展情况,而是寿春一战的详细战报。谢平的叙述中有两处令人不解之处,一是战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朝廷派来钦差犒军的当日晚间,但云孟似乎没有丝毫印象。二是对岸敌军不仅悄然间渡过淮水,而且又是在我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之下,绕过前锋营,直插到中军大营,仿佛是知道我军兵力布防一般,哪里弱,哪里强都似乎了如指掌,将我军连营分割成数块,而我方缺少中军调度,致使大军首尾不能相顾,左右不能照应,各营只能是仓促应付,各自为战,结果当然是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只能被迫撤退,大批辎重粮草都被丢弃,十五万人马损失过半。

    谢平讲完后,云孟面露疑惑的问道:“真是怪哉,若是那夜敌军偷营,如此大的动静,为何我却毫不知情?还有为何敌方对我军布防了如指掌,难道是大营中出了奸细?”

    “嗯,的确,这也是谢某为之疑惑之处,关键还有最为蹊跷之处,在于为何对岸敌军早不偷营晚不偷营,偏偏要选在钦差犒军之日,似乎我方大营中的一举一动都在其监视之下一般。故而,大营中有细作定是确凿之事,且此人绝对是可以接触到军情机密之人。”谢平分析一番说道。

    云孟一下子站了起来,焦急的说道:“先生是说,这个细作就隐藏在殷兄左右吗?”

    谢平微微点了点头,云孟接着说道:“如此,殷兄不是时刻都有危险吗?不行,此事我必须要尽快告诉殷兄才行。先生可否为在下帮这个忙啊?”

    谢平也站了起来,正声的说道:“殷大都督乃国之栋梁,就是公子不说,谢某也绝不能袖手旁观。公子且在房中稍等,谢某立刻就去安排一番。”说罢谢平转身出门去了。

    看着谢平的背影,云孟心想“莫非是我错怪谢平了不成,看样子他的确是一个正人君子,也的确实心系江山社稷。”

    转眼间就到了申时,可是却没有等到谢平,“也许是谢平有事耽搁吧。”云孟安慰自己道,又等了一会儿,眼见天都擦黑了,仍是不见谢平。云孟再也坐不住了,出了客房奔前厅去寻谢平。

    来到前厅,却见前厅的四扇雕花门都紧闭着,有灯光从里面映出,似乎还有人影晃动,角落里有两个谢府下人远远的垂首站着,不敢靠近前厅。云孟也顾不了许多,迈步就上了厅前台阶,刚要敲门。就听屋内传出“啪”清脆之声,好像是茶杯被摔了,然后又听到谢平的声音传出来,似乎还很生气,谢平说道:“好卑鄙、好歹毒,此等阴毒之计他也能想得出来,真是杀人于无形啊!你说,让我如何与云公子去讲?”

    云孟在门外听到谢平提到了自己,而且好像其中还有什么凶险似得,便也没敲门,直接将面前扇门给推了开来。厅内的情景让云孟为之一愣,就见谢平正端坐在正中,满脸的怒气,地上散落着一只茶杯的碎片,当地站着一人,尽管背对着云孟,但云孟对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人正是徐宏。

    此时,谢平也看到云孟了,脸色一下子恢复了正常,站起身走到云孟近前,说道:“还说正要去找公子,公子自己倒是来了。来来,请进。”说罢拉这云孟就进了屋内。

    徐宏也走上前,对这云孟抱拳说道:“公子可好,徐宏见过公子。”

    而云孟却仿佛没听到一般,仍是一副吃惊的表情。云孟之所以吃惊并不是因为见到徐宏而惊讶,其实从这两日在与谢平的交往中,以及方规、李霸在船上与云孟说描述的一些细节,云孟已推算出徐宏十之**应该是谢平的手下。只不过徐宏此时的出现,好像背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再联系到方才谢平所说的那几句话,就加重了云孟不祥的预感。

    谢平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忙上前打着圆场。笑着说道:“公子不必惊讶,广达也是自己人,只不过有时必须要逢场作戏装装样子罢了。哦,对了,上次你在桃花岭上劫了你老师的军饷,可是有人证指正公子啊,若不是当时有广达在,偷偷改动了你的画像,公子哪里能轻轻松松的过了哨卡的盘查。”

    云孟见谢平有意调和,便勉强赔笑对徐宏拱了拱手道:“有劳广达了。”

    谢平又说道:“想必刚才谢某有些话公子可能也听到了一些,其实,谢某本还在准备陪着公子一道去谯城。可谁知广达赶了回来,讲了许多谢某都闻所未闻的惊天秘密,其中有大多数又都与公子和殷大都督有关,故而谢某一时气愤难忍才有了刚才之举。”

    云孟听到这,表情更加凝重了,对谢平问道:“先生,究竟有何秘密与云孟有关,能否告诉在下?”

    谢平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看向徐宏说道:“广达,还是由你来说吧!”云孟又将双眼盯向了徐宏。

    徐宏耸了耸肩,对云孟又抱了抱拳,示意先云孟坐下,云孟哪里能坐得下,只摇了摇头没说话。徐宏见状,沉思了片刻张嘴说道:“公子这些事情说来话长,您不要着急,容徐某慢慢道来。公子其实你与殷都督结交,自始至终都是你老师的一手安排,从于翁接你到建康的那一刻起,不论是谈玄论道、秦淮之案,或是你们几次的兄弟相会,当然还有这次寿春犒军,都是你老师早已计算好的。起初的目的就是借公子之才去接近殷渊,进而伺机拉拢,可是没想到殷都督并不买账,不仅处处与桓原作对,而且还准备一举扳倒桓原,你老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于是便起了杀心,按其原话就是‘殷渊若不能为我所用,便也不可让其再留在世上与我作对。’”

    云孟大吃一惊,心想“原来老师一直是在利用与我,真正的目标其实是殷兄。”

    忽然云孟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追问道:“徐大哥,你是说,这次寿春之事难道也是老师,不,桓原策划好的吗?”徐宏点了点头,

    一旁谢平说道:“这才是令谢某最为气愤之处。可叹殷大都督,何等英雄,却是遭奸人算计。一步一步走进别人设计好的圈套之中。”

    云孟听谢平如此一说更急了,连连催促道:“徐大哥,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快快告诉云孟”徐宏先没有说话,而是偷偷用眼神表了一下谢平,谢平则是微微的眯了眯眼,不过这细微的动作对于早已慌乱不已的云孟来说,根本就没注意到。

    徐宏点了点头,干咳了两声说道:“好,我说。”

第四十四章 各怀鬼胎() 
从徐宏的口中云孟得知寿春遇袭居然与自己有关,而且种种与殷渊的过往也竟然是桓原谋划好的。这么多触目惊心的消息如洪流般汇聚到云孟耳中,层层叠加起来,仿佛有千钧重石压在胸口一般,云孟感觉心中憋闷异常,连呼吸也似乎困难起来。谢平见到云孟脸色苍白,忙关切的上前问云孟要不要紧。云孟摆了摆手,对徐宏说道:“徐大哥,请继续。”

    徐宏于是继续述说:“这些消息中,有一些消息是徐某亲身得来的,还有一些则是从于翁那里刺探到的,至于孰真孰假徐某也并不知,有些事也许会有偏差,故而公子也不必过于介怀。不过,就单说这次寿春犒军,桓原在临行前秘密交待了我三件事,一是便是那封吏部公函,桓原反复叮嘱,且不可将公函先拿出来,只能在殷渊等人最为得意之时再拿出来,好给其当头一棒,目的当然就是趁其毫无防备,而打乱其阵脚。二则是桓原命我不得在大营逗留过久,当天无论多晚,无论殷渊是否阻拦,都必须离开。这三吗,就是,就是命我在离开寿春大营后择机将公子与青遥除掉。当时由于事来得突然,根本来不及与谢先生传递消息,所以先生提前却也不知,我们仅仅是事先知道公子要随徐某一同去寿春,才安排中途请公子来浔阳一见的,谁能料到还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

    “是啊,也是后来在公子船到浔阳码头时,方规才将广达的密报交给我,谢某这才得知原来还有这些令人乍舌之事。吏部早不调裴兴晚不调裴兴,偏要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去调走大军的军师,太有违常理,分明就是有意为之,岂不就是釜底抽薪吗?可桓原安排的另外两件事又有何用意,谢某却猜不出来。”谢平又补充说道。

    一旁徐宏又接着谢平的话说道:“不过,现在想来,谢先生此番安排公子浔阳之行,反而是阴差阳错救公子脱离了险境啊!”

    徐宏所说的云孟有的已经猜出,有的也略知大概,但桓原要灭他与青遥的口,却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云孟心中挂念青遥,于是问徐宏“徐将军,现在不见了青遥,难道青遥他已经”。

    徐宏连连摆手说道:“没有、没有,在下并没有伤害青遥,只是我带人潜出大营后,却发现青遥失踪了。还有,就是徐某出于要保护公子,也怕公子误会,便趁公子不备在酒杯中下了药,故而公子对当夜所发生的事情才会毫无印象。后来,按照谢先生与在下事先安排好的,徐某就将公子秘密转移了。”

    谢平又插话说道:“青遥之事,公子也不必太过念。如今还有一更为紧急之事,必须说与公子,还是徐宏,你继续说吧。”

    云孟疑惑的问道:“这还不够吗,难道还有什么骇人之闻吗?”

    徐宏也似乎有些紧张,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些是我返回建康复命,无意间在将军府书房外听到了于翁与桓原交谈中提到的。当时于翁说什么只要殷渊战败后发现大军的兵力布防图不见了,再见了那张字条,公子奸细之名便可做实了,若是再能将公子灭了口,便就死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