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95章

大唐魔术师-第95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大唐皇帝李世民下令道:“鸿胪寺卿唐俭忠君爱国,忍辱负重,智退强敌,特加封其勋爵为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赐爵从二品开国县公。”

    唐俭感动的热泪盈眶,但是他却跪了下来,恳求大唐皇帝李世民道:“陛下,如今突厥大敌未除,百姓们都认为臣蛊惑陛下以大唐府库买通突厥退兵。这个时候,陛下加封了臣,臣内心里十分的感激。可是百姓们必然会很失望,会妄自揣测陛下重用了佞(ning)人。这会让我大唐忠贞之士对陛下产生误会,对我大唐朝廷产生失望,而且会让那些真正的那些真正的小人,认为卖国就可以求荣,如果出现了那样的局面,我大唐必将民心尽失,今日颉利胁迫陛下签下城下之盟的耻辱,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一雪耻辱了?而臣也会真正成为整个大唐的千古罪人。百姓们殴打臣,那是因为百姓们都爱着这个国家,爱着大唐,民心可用啊,陛下不能为了臣一个人,而伤害百姓们的爱国热情啊。所以臣建议陛下不但不能加封臣的官职,而且应该贬斥臣,并昭告天下。这样才能彰显陛下的威信,激扬百姓们的民心士气,如此方能尽快打败突厥,一雪前耻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唐俭说的有理,可是这样做就太伤害唐俭了。

    唐俭看到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纠结,他再次恳请道:“臣本是这大唐帝都长安城中的一位浪荡子弟,京城中人都以‘纨绔’两字称呼微臣。承蒙永安王知遇之恩,陛下对臣委以重用,让臣得展所长,一展抱负。如今突厥虽退,但是威胁仍在,臣精通情报,留在这长安城中却无用处。臣希望陛下能够将臣贬斥到边疆去,让臣能够为我大唐收集突厥情报,待陛下决意北伐,臣的情报能够为陛下提供帮助。”

    大唐皇帝李世民泪眼模糊的看着唐俭,良久后,说道:“难得唐卿深识大体,朕今日就委屈于你。待日后平定突厥,朕必加倍封赏,以表彰你的功绩。”

    说罢,李世民下令道:“贬唐俭为正四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秘掌突厥情报事。”

    不久,唐俭就离开了太极宫。

    大唐皇帝李世民眼望着唐俭离去的背影,低声的自言自语道:“上天留给大唐的时间不多了。颉利胸怀大志,时刻妄图吞灭我大唐,此次他返回草原,必然会铲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一次,突厥入侵,就绝对不会是现在一盘散沙的突厥各部落联军了,而是一支真正统一的突厥铁骑。朕必须立即开始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图谋强国之策,不然朕的大唐必然被突厥吞灭,沦为突厥的藩属,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一章 贺家枪法() 
就在大唐皇帝李世民取得玄武门之变后不久,一位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冀州武邑县,前往驻守幽州的李靖的军中,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一月后,幽州,李靖的帅帐。

    左金吾卫大将军段志玄走到了营帐,对辅国大将军李靖说道:“大帅,今日是军中校场大比,大帅要不要去看看?听说最近军中出现了一位来自冀州武邑县的年轻人,武艺高强,枪法高超,力压众人,风头正劲,大帅要不要去看看?我见过那位年轻人,我觉得那位年轻人只要好好培养一下,就必定可以为我大唐再增添一员虎将啊。”

    坐在帅位之上,正在观看兵书的李靖抬起了头说道:“哦,冀州武邑县来的年轻人?冀州武邑县那可是属于燕赵之地啊,自古燕赵之地多猛士,那可是天下闻名的。再增添一员虎将?既然他能得到段大将军如此高的评价,那本帅就去看一下,看看那位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本事?”

    说着,李靖起身离开了自己的帅帐,而段志玄紧随其后。

    段志玄原本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贴身侍卫,因为自己的忠心和武勇,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之前,李靖以军法斩杀段常,这让段志玄、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这些李世民的旧部们和李靖很不对付,可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从中调解,并让几人真心向李靖学习,研究李靖打仗的精彩战例。几人越学越觉得李靖用兵的精妙。李靖治军甚严,但是为人公正,最终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段志玄这些人对李靖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李靖的相处也愈发的融洽。

    校场之上,一位面色黝黑,身穿黑色铠甲的年轻人,手持一柄黑色铁枪,犹如一头出笼黑虎一般。将挑战者一一打落校场。

    段志玄指着年轻人对李靖说道:“大帅,您看,我所说的未来的大唐虎将,就是这个名叫苏定方的年轻人。你看他年岁不大。但是这枪法,这功夫可是不弱啊。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曾经说过,自己在年轻人这个年岁,可没有这么好的功夫。如果这位年轻人早出生十余年,这天下第一猛将的名头绝对不会是他尉迟敬德的。而是这个年轻人的了。”

    李靖看着校场上的苏定方,呆呆的愣在了原地。段志玄的话,他是一句也没听进去,他的内心里仿佛无意间发现了绝世兵书一般,惊喜莫名,他喃喃自语道:“贺家枪法,师尊传人。”

    李靖少年成名,以兵法谋略闻名天下。年少时,他的舅舅、一向自傲的前隋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曾对其言道:“整个天下。可以和我讨论孙、吴兵法之术的,只有你啊。”前隋越国公、行军元帅、左仆射杨素曾抚着自己的坐床对李靖说道:“王佐之才,你终当做到这个位置。”可谓是年少成名,名扬海内,可是李靖内心里却知道自己的兵法谋略,是传承自两个人的。一位就是自己的舅舅,前隋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另一位则是自己的恩师,前隋另一位上柱国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

    前隋,一代明主隋文帝杨坚之时。还是太子的杨广曾经向贺若弼问道:“你和杨素、韩擒虎、史万岁都是我大隋的名将,你们之间优劣如何啊?”

    贺若弼坦然回答道:“杨素是猛将,却疏于谋略;韩擒虎是斗将,用兵强悍。气势如虎,可以为先锋,却不可以为领将;史万岁是骑将,武艺高超,精通骑射,却疏于步战;而只有我以兵法谋略见长。可以为大将,统领众军,为国效命。”

    前隋文帝末年,李靖的舅舅韩擒虎病逝;前隋炀帝时,李靖的恩师,宋国公贺若弼也被杨广杀害。今日,李靖没有想到竟然会时隔十余年后,竟然会见到自己恩师的传人。校场上的苏定方使用的竟然是自己恩师的家传枪法——贺家枪法,这一点,李靖跟随宋国公贺若弼学艺多年,是绝对不会认错的。

    沉思良久,李靖故作淡定的对着段志玄说道:“这个名叫苏定方的年轻人,武艺确实不错。让他跟着我,做个亲兵吧。”

    段志玄躬身行礼道:“诺。”

    不久,苏定方就被段志玄带入了李靖的营帐,成为李靖身边的一名亲兵。

    李靖的帅帐,李靖端坐于帅位之上,李靖的心腹,亲兵侍卫统领张宝相侍立在李靖的身后。

    李靖对张宝相下令道:“查一查苏定方的履历,本帅要知道他的枪法是从何处学来的?”

    张宝相躬身行礼后,离开了帅帐。

    数日后,张宝相返回,向李靖禀报道:“据查,宋国公贺若弼贺大将军在前隋炀帝初年曾经告老还乡,在自己的老家东都洛阳休养,而正在此时,大将军他发现了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并将那位豪杰收为了关门弟子,传授给那位豪杰自己的家传枪法——贺家枪法。不久,贺若弼贺大将军被前隋炀帝杨广诛杀。那位豪杰悲愤欲绝,数年后,在河北起事,自称夏王。那位豪杰就是天下三大义军首领之一的大夏国皇帝窦建德。窦建德起事后,又将贺家枪法传授给了自己的结义兄弟,爱将,汉东郡公——刘黑闼,而苏定方则是刘黑闼的义子,他所使用的贺家枪法也是刘黑闼所传授。”

    李靖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苏定方确实也算是师尊的传人了。”

    之后数日,李靖表面上不露声色,暗地里却在偷偷的观察着苏定方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这苏定方虽然年岁不大,可是人品、处事确实是十分的优秀。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苏定方品质的话,一个是勇,那另一个字就是烈,而且苏定方对用兵有很高的天赋,他沉默寡言,但是他做事,事事都是谋定而后动,一旦动作,则必如一头下山黑虎,气势惊人,让他人莫敢于其对敌。如此天才,实在是学习自己兵法的不二人选啊。李靖暗自心动不已。(。)

    ps:一天两更,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拜师李靖() 
李靖的帅帐之内,苏定方半坐于李靖的对面。李靖笑容满面的向苏定方说道:“定方,你可领过兵吗?”

    苏定方小心谨慎的回答道:“启禀大帅,我曾经率领过一个万人队,万人以上的军队并没有统领过。”

    李靖笑得更加开心了,高兴的说道:“十五、六岁就统领过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不错,真的很不错啊。”

    之后李靖又问道:“你可曾读过兵书?”

    苏定方回答道:“当年义父只教过我识字,并没有读过兵书。不过我想读兵书,在统领军队的时候,我有很多疑惑,我都找不到答案。我想读兵书,但是兵书珍贵,我一直都没有机会寻到。”

    说着,苏定方憨厚的挠了挠头,面露遗憾。

    李靖看着苏定方的表现,更是越看越觉得苏定方是颗好苗子,值得自己亲自去传授。但是按照苏定方以往的表现,李靖看的出来苏定方是个有心事的人,曾经在苏定方睡着的时候,李靖听到过苏定方睡梦里呼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并高呼报仇二字。李靖知道苏定方的心事,从他得到的情报,李靖知道苏定方的义父刘黑闼对苏定方真的很好,就像对待刘黑闼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苏定方也对自己的义父刘黑闼被杀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时刻准备着替自己的义父报仇。苏定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这是李靖对苏定方的评价。

    汉东郡王刘黑闼被杀一事,做为大唐从二品的辅国大将军,李靖是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的。表面上,刘黑闼被杀,是因为手下的常何、高雅贤、范愿、董康买、诸葛德威背叛所致,实际上幕后的黑手却是传承近千年的山东豪族。

    苏定方是肯定要为自己的义父刘黑闼报仇的,而自己也实在是太喜欢苏定方这个年轻人了,人品、处事、胆略、天赋都堪称绝佳,一旦收苏定方为徒,那么势必要站在传承近千年的山东豪族的对立面。这可是一个庞然大物啊,门生、故旧遍布整个大唐朝堂,暗中掌控整个河南、山东之地,千年豪族。天下三大政治势力之一的庞然大物啊。

    不过很快,李靖就感到了释然。千年豪族?庞然大物又如何?难道一位优秀的兵家子弟,还比不过一个千年豪族吗?想当年兵家祖师孙武,离开齐国,到达吴国。被当时的吴王阖闾(helv)重用,拜为军师。三年后,孙武、伍子胥被拜将,统军三万,征讨传承八百多年的强国楚国,孙武以三万大军先败楚国二十万大军于淮河,再败楚国四十万大军于汉水,之后,五战五捷,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将楚国几近于灭国。兵家祖师,八百年楚国尚且灭得,难道他们这些兵家传人还会畏惧传承近千年的豪族吗?莫和兵家传人为敌!纵观历史,哪一位成名的兵家传人,不是灭国数十,破敌数十万之多?只要兵家子弟手中握有军队,整个天下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想到这里,李靖面露坦然的向苏定方说道:“定方,我想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苏定方顿时惊喜异常。他的内心里是深深的知道李靖这句话的分量的。李靖如今已经是整个天下排名第一的名将了,领兵三千凭川蜀;统军一万,擒萧潜,定江南;协助李孝恭。半个月内,诛杀逆贼辅公佑,安定淮南。这可都是莫大的功绩啊,而且李靖打的每一仗,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可以做为经典战例流传千古的,更是值得每一位将军仔细揣摩、深入学习的。

    苏定方激动的跪了下来,向李靖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徒儿苏定方拜见恩师。”

    收到苏定方这样的佳徒,李靖扶着自己的长髯,开怀大笑。

    拜师结束,李靖让苏定方在自己的帅帐之外,再设一座小帐,以供苏定方研习兵法,随时请教之用。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就让信使传来了命令李靖统领大军进攻突厥定襄汗帐的诏令。

    李靖向苏定方考校道:“定方,你觉得为师应该如何做啊?”

    苏定方稍稍思量后,说道:“大军向突厥边境进发,但是在边境之上,按兵不动。”

    李靖面带微笑道:“不是秘密前行,一举攻破突厥定襄汗帐吗?”

    苏定方回答道:“突厥境内已经无兵把守,恩师如果统军进攻,一举攻破突厥定襄汗帐,并不困难。可是一旦我们攻破突厥人的定襄汗帐,突厥人作为报复,必然会攻破我大唐帝都长安,擒杀我大唐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如此两败俱伤的结局,对突厥、对我大唐都十分不利,而得到好处的则是周边的高丽、吐谷浑诸国。所以我认为此次出兵的目的,不在于是否可以攻破突厥位于定襄的汗帐,而在于能否让突厥人撤兵,解我大唐帝都长安之围。”

    李靖抚着长髯,,面带微笑,继续问道:“既然突厥已经打到了我大唐帝都长安城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打到突厥定襄汗帐附近,而要在突厥边境停下来啊?”

    苏定方回答道:“此次突厥颉利可汗进攻我大唐帝都长安城,是下定决心要和我大唐皇帝陛下争天下的,即使我们打到了突厥定襄汗帐附近,颉利可汗也绝对不会撤兵的。可是突厥边境的各个部落首领则不然,在他们的心中,部落、地盘是远远高于一统天下的。因此只要我大唐的大军出现在突厥的边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