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94章

大唐魔术师-第94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攻破大唐帝都长安城,吞并整个大唐,这是他内心里,唯一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凭仗。只要让这种凭仗彻底的化为泡影,颉利可汗的心志就会彻底的崩溃,主动乞和的。

    想到这里,李玄缓缓的拍马上前,对着颉利可汗冷笑道:“不知这样一座大唐帝都长安城,能够抵挡住可汗几番冲击啊?”

    说着,李玄对着长安城一挥衣袖,顿时大唐帝都长安城在所有人面前,华丽丽的消失了。

    “这?”颉利拼命的揉着自己的眼睛,一点儿都不敢相信自己刚才看到的是真的。

    颉利身后的突厥人,也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出现了骚乱。

    “万能的太阳神啊,这大唐帝都长安城竟然在我们面前突然消失了,这,这是真的吗?”

    “长安城消失了,这即使我大突厥汗国勇士再骁勇,又如何呢?对手都不见了,这仗可该怎么打啊?”

    “这个人,他不是人,他是神仙啊。要不然怎么能够挥一下袖子就能将整个长安城弄消失呢?大唐有神仙相助,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呢?”

    听着背后议论纷纷的嘈杂声,颉利可汗面色阴沉,心中的犹豫表现的愈发明显。

    李玄看着颉利可汗说道:“至于我大唐皇帝陛下所说的,半个月内歼灭可汗的大军,也并非是虚言。”

    说着,李玄点燃了一只爆竹,灿烂的烟花在晴朗的天空绽放。

    就在颉利可汗大军的身后,响起了震天动地雷鸣般的响声,这比之前颉利可汗统率三十万大军到来的响动更加的猛烈,似乎整个天地,都感到了害怕,都为之变色。

    契苾何力虽然年纪很轻,但是却是位战场的老将。他对突利说道:“二汗,听这响动,至少有六十万人同时行进,才会有这样的动静啊。”

    突利惊讶道:“六十万人同时行进?难道这就是李世民的凭仗?”

    说话间,响声处号角声连连响起,响动的脚步声逐渐的小了起来,直至彻底的消失。突厥人向身后望去,漫山遍野,凡是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那些人身穿大唐甲胄,背背长弓,手持长槊,腰胯佩刀,态度决绝,一脸愤怒的死死盯着突厥大军,似乎随时要冲过来,将整个突厥大军撕成粉碎。(。)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零九章 便桥议和(三)() 
大唐皇帝李世民站在桥头高声向颉利可汗喊道:“颉利,这长安城下,我大唐有军队七十余万,而你突厥仅有三十余万军队,我大唐的军队是你突厥军队数量的两倍还多。 如果你非要鸡蛋碰石头,行那螳臂挡车之举,我大唐就和你突厥在这长安城下,血拼一场,终,谁能笑到最后?朕现在占着优势,但是朕现在并不想和你们突厥轻开战事,结下世仇。朕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逃命的机会。只要你们求和,撤兵,朕就允许你们返回你们的草原去,不再命令李靖统领十数万大军进攻你们的草原,不再让我大唐军队进攻,追击你们,颉利,这是朕的底线,如若你不同意,那么咱们就在这长安城下,大战一场,天下,到底谁主沉浮?”

    颉利可汗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大唐帝都长安城下,竟然有这么多的军队。整整七十余万大军,是自己统领的突厥大军人数的两倍,大唐从哪里变出来这么多军队的?这,这太可怕了?

    而他并不知道,他身后的六十万大军,只不过是关德王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组织起来的身穿大唐盔甲的关陇之地的普通百姓罢了,徒有其表,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大唐皇帝李世民提出来的在这大唐帝都长安城下,突厥和大唐血拼一场,颉利是万万不敢的。这次,突厥是起倾国之兵南下的,如果如同李世民所说,在这长安城下血拼一场。大突厥汗国勇士拼光了,诺大的大突厥汗国就会彻底陷入没有军队防御,保护的状态,军队那可是一个国家震慑四方的利器。没有了军队,大突厥汗国周边的吐谷浑高丽薛延陀部落如果不把大突厥汗国生吞活剥,吃个一干二净,那肯定是不会罢休的。

    可是不血拼就要议和。提起议和。这让颉利可汗感到异常的难受,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起倾国之兵南下,暗度密道,到达了大唐帝都长安城下,可谓是用兵如神,占尽优势,可是如今。短短数日,自己竟然优势尽失。被李世民挤兑的只能屈膝求和,求大唐皇帝李世民放过自己和自己所统率的大军一条生路,允许自己和自己的大军逃离大唐,逃回草原。这形势的快速转变,让颉利觉得不可思议,内心里也十分的难以接受。

    后密密麻麻的大唐军队,又利可汗面露犹豫。突厥各部落的首领们纷纷走到颉利可汗的面前说道:

    “大汗,如今局势对我们十分的不利。大唐军队人数众多,我们打。肯定打不过,大唐又派李靖偷袭我们位于定襄的汗帐,形势如此紧迫。臣等恳请大汗撤兵,以图保存实力。”

    “大汗,我们所图者,无非是大唐的府库。如今大唐府库里面的财富,我们已经瓜分完毕。再呆在大唐帝都长安城下。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只为了白白折损我大突厥汗国的勇士?臣等恳请大汗撤兵,莫再做那无意义的事情。”

    地盘和幽州接壤的几个部落的首领内心里更是焦急万分,他们担心颉利可汗为了他那虚无缥缈的帝王霸业,滞留在大唐帝都长安城下,和大唐死耗,而他们的地盘却被李靖统率的大军侵占。于是。他们直接嚷道:“大汗,你如果想留这长安城下,和大唐继续作战,那恕臣等不能再追随大汗征战。臣等地盘部落危在旦夕,臣等决定立即和大唐媾(gou)和,请大唐允许我们南返,回救部落。”

    之后。又有众多的部落首领向颉利可汗提出要带领部落勇士离开,返回草原。

    颉利可汗的心腹勃贴站在颉利可汗的身后,低声的说道:“大汗,如今事已不可为,我大突厥汗**心已散,在这长安城下,已经占不到任何的便宜。臣恳请大汗以大局为重,求和撤兵。”

    颉利可汗略显诧异的自己的心腹勃贴,他知道勃贴是最支持自己和大唐争天下的,可是如今勃贴竟然也向自己提出了求和撤兵。

    颉利可汗身后的密密麻麻的大唐军队,又便桥桥头,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他满含无奈的向天空挥动鞭子,大喊一声:“求和,撤兵!”

    听到颉利可汗宣布撤兵。

    颉利可汗身边的突厥各部落首领都纷纷对着颉利可汗躬身行礼道:“大汗英明!”

    颉利可汗身后的突厥军队,也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跟随在大唐皇帝李世民身后的房玄龄杜如晦崔干卢承庆岑文本表面上态度从容,内心里却恐惧万分。他们距离死亡只有一桥之隔,便桥的对面就是颉利可汗统领的三十余万突厥大军,只需要一个照面,突厥大军就可以将他们彻底的踏为肉泥。之前大唐礼部尚书崔干曾经提议拆除便桥,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了给突厥人内心里造成压力,并没有同意。而此时,所有人都崇拜的唐皇帝李世民,他们六位面对三十余万突厥军队,能够站在原地,保持淡定从容,已经算是定力过人,勇气超群了,可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不但声色俱厉的痛骂颉利可汗背信弃义,而且纵马前行,直至到了便桥桥头,给了颉利可汗莫大的心里压力。这份定力,这份胆气,真的让人羡慕,让人佩服啊,而正是有了这份从容和胆气才彻底唬住了突厥的颉利可汗,让颉利下定决心,求和撤兵。

    颉利可汗宣布撤兵,大唐皇帝李世民内心里也不禁压力顿减,谈吐举止愈发的淡定从容。他高声对颉利可汗喊话道:“颉利可汗,既然你已经决定向我大唐求和了。朕听闻你突厥盛产良马,你可否贡献出来一匹白马,朕与你共杀之,重新约定:大唐和突厥守望互助,共结盟邦,不启战事,如何?”

    颉利可汗面色阴沉,大手一挥,一匹白马被牵到了便桥正中。大唐皇帝李世民大突厥汗国可汗颉利两人同时拍马发力,将白马共同击杀于便桥之上。之后两人同时下马,对天盟誓道:“皇天后土在上,大唐和突厥结为盟邦,守望互助,不启战事。皇天后土作证,如有一方轻启战事者,请上天以五雷轰顶,天崩地裂击杀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章 民心可用() 
大唐史官、突厥萨满同时记录下了盟誓,并交换了盟约。

    不久颉利可汗就统率着三十余万突厥大军缓缓的撤离,离开了大唐帝都长安城下,离开了武功县城,向草原缓缓而行。

    看着突厥军队撤离,大唐官员和士卒们热泪盈眶,他们知道他们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大唐的皇帝陛下和大唐的子民们,通过智谋和胆略,以一座长安空城,吓退了突厥颉利可汗统领的三十余万大军。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他愤恨的对天说道:“突厥人可恶,颉利可汗无耻,竟然趁朕初登皇位,根基未稳,就逼迫朕在这长安城下,签下城下之盟。最终虽然我大唐侥幸胜之,却是以大唐府库,我大唐百姓数年的赋税贿赂突厥为代价。此真乃奇耻大辱啊。以后,朕必定励精图治,图谋强国之策,击败突厥,一雪今日之辱。”

    撤退途中的颉利可汗,也看着突利、契苾何力和突厥各部落的首领们,心中暗道:“此次我一统天下、吞灭大唐的谋划,就是坏在这些自己人的手里。这次返回草原,我必将反对我的势力,一一铲除,稳固自己的统治,将所有突厥人聚拢在一起,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下一次,李世民你和你的大唐,就不会有这么幸运。我大突厥汗国必将彻底吞灭你和你的大唐,我颉利可汗必将成为整个天下之主。”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突厥颉利可汗两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心思,决定了数年内,两个大国,都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增强国力,就仿佛磨剑一般,将剑磨得异常的锋利,只等着下一次对决时,能够一击毙命,击杀对手。

    李雄、长孙无忌组织起来的大唐百姓们得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接见和赏赐。之后便各自返回了各自的家乡。辅国大将军李靖也得到了新的诏令,放弃进攻突厥,率军返回大唐帝都长安城。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心腹、鸿胪寺卿唐俭也离开了突厥大营,返回了大唐帝都长安城。

    大唐帝都长安城虽然最终得到保全。但是当长安城的百姓们得知是唐俭提议贡献出大唐府库的财富贿赂突厥,才有了这样结果的时候。他们热血涌头,冲上了长安街头,在朱雀大街,掀翻了唐俭的马车。将唐俭从马车中揪了出来,之后便你一拳,我一脚殴打了起来。唐俭没有还手,而是默默的忍受着。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得知唐俭被长安城的百姓们殴打,他立即命令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率领士卒前去营救。

    当侯君集率领士卒到达朱雀大街时,唐俭已经被大唐百姓们殴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遍体鳞伤,口吐鲜血,可是仍然有大唐百姓们不断的聚拢过来。对唐俭进行殴打。

    侯君集命令士卒将唐俭保护了起来,隔开了唐俭和殴打他的百姓。

    百姓中一位书生站了出来,对侯君集躬身一礼道:“候大将军,我和我们大唐的百姓佩服您和您统领的大军。姚谷伏击战,您打得实在是漂亮,涨了我大唐的志气。可是今日您不能回护您身后的那位大唐的罪人。此次突厥入侵,我大唐上至大唐皇帝陛下,下至大唐普通百姓莫不人人怀有杀身报国之志,和突厥血战、死战。只有唐俭,您背后的那个小人。他提出以我大唐府库里面的财富,我大唐百姓数年来辛辛苦苦的税赋贿赂突厥人。我大唐宁可和突厥人死磕到底,全部战死,也不愿意以贿赂突厥这种方式苟且偷生。唐俭。他就是我大唐朝廷的蛀虫,最大的卖国贼,我们希望候大将军能够闪开,让我们乱拳打死唐俭这个我大唐的罪人,以报突厥人入侵我大唐之仇。”

    附近的大唐百姓们也齐声高呼:“请候大将军让开,让我们杀了唐俭这个大唐的罪人!”

    侯君集一动不动。而是缓缓的说道:“你们只看到了唐俭唐大人以大唐府库贿赂突厥人,可是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他是为了我大唐,为了我大唐帝都内的百姓们啊。你们不愿意苟且偷生,唐俭就愿意吗?他不知道贿赂突厥就会遭万民唾弃,遗臭万年吗?可是他还是去做了。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血性,可是光凭血性也不行,必须刚柔并济,顺势而动才行啊。这些浅显的道理,我一介武夫,我都懂。你们应该也清楚啊。唐俭他是忍辱负重去做这件事情的,那些大唐府库里面的财富,已经引起了突厥人的觊觎(jiyu),而我大唐却没有能力去保护,而且因为那些财富,很有可能会导致我大唐帝都长安被突厥人攻破,大唐社稷惨遭颠覆,而你们,你们这些长安城内的百姓们会被突厥人屠杀。唐俭将这些没有用的财富贡献出去,换得大唐社稷安稳,大唐帝都长安不遭荼毒(tudu),你们和你们的亲人们不遭屠杀,他这么做,又有什么不对呢?”

    可是大唐长安城内的百姓们,并没有听侯君集的解释,而是叫嚣着诛杀大唐罪人——唐俭的口号,继续对唐俭进行殴打。侯君集小心翼翼的护着唐俭,异常狼狈的退回到了太极宫。

    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拉着唐俭的手,异常难过的说道:“以大唐府库贿赂突厥,这是朕决定的,却让你受了大唐百姓们的殴打。委屈你了。”

    说罢,大唐皇帝李世民下令道:“鸿胪寺卿唐俭忠君爱国,忍辱负重,智退强敌,特加封其勋爵为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赐爵从二品开国县公。”

    唐俭感动的热泪盈眶,但是他却跪了下来,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