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93章

大唐魔术师-第93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各部首领倒是不急,毕竟他们的地盘不在李靖大军经过的地方。他们自然想在这大唐帝都长安附近再等一等,看一看,看能不能再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手中敲诈出来一些儿财富。

    地盘和幽州接壤的几位突厥首领对着突利、契必何力躬身一礼道:“二汗、契必何力将军,请允许我们先行告退,我们现在就去找颉利可汗请求他允许我们撤兵。地盘和部落里面的妇孺孩童,对我们太重要了。是我们部落的根本。我们无论如何是不会放弃的。不管颉利可汗同不同意,我们都会立即返回草原,做好防备的。ad1;如果不幸,李靖经过了我们的地盘,我们的地盘丢失,妇孺孩童被劫掠而走,那么,我们就用我们手中的勇士去抢其他首领的地盘,妇孺孩童。(看去最快更新)这牵扯到我们部落的兴衰,我们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几人话音一落,其他部落首领的脸色都是一变,这次可是起倾国之兵南下的。谁的地盘上可都是没有勇士,可都是老弱妇孺啊?李靖统帅的大军,不经过他们的地盘,可是地盘和幽州接壤这几位首领的地盘,可是和他们挨着的。地盘,地盘上的妇孺孩童可都是各部落的根本和希望啊,谁敢让别人抢了去啊?于是。他们齐声斥责地盘和大唐幽州接壤的几位首领道:“李靖统领着大唐军队侵占了你们的地盘,掳掠了你们部落的妇孺孩童,你们找李靖要去,你们侵占我们的地盘干什么啊?还讲不讲道理了。”

    地盘和大唐幽州接壤的几位首领说道:“你们说的轻巧,找李靖要,就凭我们这几个部落,去找李靖统领的十数万精锐大军的麻烦,那是去送死,我们才不那么傻呢?不管如何了,如果我们的地盘受到了损失,我们就去抢你们的。”

    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突利站了起来,高声说道:“都别争了!”

    所有的突厥首领都纷纷噤声,不敢再言语。

    突利微笑着看了看各位突厥首领,对于自己的威望,他的内心里还是十分满意的。他说道:“如今我们只有两条路了:一条路是接受大唐的府库,一起劝说颉利可汗撤兵,和大唐议和;第二条路则是不管草原上的事情,和大唐在这长安城死磕。”

    地盘和大唐接壤的几个部落,他们内心里也是十分明白的:如果只有他们这几个部落撤兵,回到草原,那也是万万抵挡不住李靖统领的十数万大军的进攻的,自己的地盘也是保不住的,至多保护好部落的妇孺和孩童。如果要抵御李靖统领的十数万大军的进攻,那唯有像突利所说的,各部落一起返回,一起防御,方才可以。

    所有部落的首领都想的明白:此次入侵大唐,为的就是大唐府库里面的财富,可是如今大唐已经拿出来,交给他们了。ad2;大唐帝都长安城就没有任何价值,既无法放牧,又无法狩猎,要之何用?只能满足颉利可汗一人的希望罢了。让他们放弃草原,和大唐在这长安城死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们所有人都选择了突利所说的第一条路:接受大唐的府库,一起劝说颉利可汗撤兵,和大唐议和。

    颉利可汗的营帐,突利、契必何力率领着各部落首领鱼贯而入。

    颉利可汗端坐于虎皮交椅之上,面色阴沉的问道:“你们一起求见本汗,所为何事?”

    突利、契必何力站出来说道:“刚刚得到消息,大唐皇帝李世民已经命令幽州的李靖统领的十数万大军进攻草原了,臣等为了我大突厥汗国计,希望大汗能够接受大唐的条件,和大唐议和,撤兵。”

    突厥各部落首领也纷纷站出来,附和道:“请大汗和大唐议和,撤兵!”

    颉利可汗看了看营帐内态度一致的各部落首领,满含无奈的说道:“既然你们都认为我们该撤兵,那们我们就和大唐议和,准备撤兵吧!”

    当议和撤兵的消息,从大帐中传出,整个武功县城顿时沸腾了,所有的突厥士卒载歌载舞,都在疯狂的庆祝这令人兴奋的消息。

    身在武功县城的唐俭,看着狂欢的突厥士卒,他泪流满面,他的内心里知道:颉利进攻大唐帝都长安的谋划落空了,大唐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通过集体的智慧和武勇,改变了本已注定是悲剧的结局。他们成功了,颉利的三十余万大军面对只有万余名大唐士卒守卫的大唐帝都长安城,选择了撤兵,大唐帝都长安,大唐社稷,避过了劫难,转危为安了。(。)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重磅推荐【我吃西红柿(番茄)新书】

    printchaptererror;

第二百零七章 便桥议和(一)() 
深夜,武功县城,颉利可汗的营帐。

    颉利可汗身穿白色皮袍端坐于白色虎皮交椅之上,面色阴沉。颉利可汗的心腹勃贴站在颉利可汗的身后,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汗,难道我们真的准备撤兵了吗?不进攻大唐帝都长安城了吗?如今大唐帝都长安城虽然不是如同李艺提供的情报所说的,只有三万军队,可是军队并不多,最多不过十五万人马啊,而我大突厥汗国却又大军三十余万,优势明显。李世民派出大军进攻幽州李艺,这是他最大的失误,也是我大突厥汗国千载难求的好机会,如今大唐帝都长安随时可能被我大突厥汗国攻破,大汗您就忍心错过这样一个坐上天下之主的大好机会吗?”

    颉利可汗面带萧索的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然后把碗狠狠的摔在地上愤恨的说道:“勃贴,你以为我不知道大唐帝都长安,我随时都可以攻破;大唐皇帝李世民,即将被我生擒活捉;我即将成为整个天下的主人,吞并整个大唐江山,扩地数千里,成为我大突厥汗国历史上,武功最显赫的大汗吗?这些我都是知道的啊。可是他们,营帐外的突利、契苾何力和我突厥的各部首领那些人,他们会允许我顺顺利利的攻下大唐帝都长安城,生擒活捉大唐皇帝李世民,灭了大唐,扩地数千里,让我成为大突厥汗国历史上武功最显赫的大汗吗?他们不会啊。即便我强行命令他们不得和大唐议和,大军不得撤兵,可是他们会真出力气攻打大唐帝都长安城吗?他们那些着急着撤兵返回草原的人,会愿意在这长安城下多呆一会儿吗?最后,还不是指望我的嫡系去打,去卖命?即使最后打赢了,李世民固然要败,我也不会赢,两败俱伤啊,真正能够得到好处的。是突利、契苾何力他们这些不出力气,站在看热闹的人啊。”

    颉利可汗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点点灯光闪烁的大唐帝都长安城,满怀伤感的说道:“这次南征,让我彻底明白了。我大突厥汗国的各个部落表面上都站在了我的汗旗之下,但是他们的心,却还和过去一样啊,一样是四分五裂啊。如果不能把他们真正的聚到一起,他们内心里还像以前一样只关心各自的部落利益。而没有大突厥汗国,那么无论我们的骑兵有多么的骁勇善战,我们的马蹄都无法真正走出草原,无法彻底打败大唐。这次我决心和大唐议和,决定撤兵,我就是要在草原之上,像打铁一样把他们的心都打到一块儿去,把他们真正的都团结在我的汗旗之下,然后再逐鹿中原。”

    勃贴将手放在胸前,对着颉利可汗躬身一礼道:“大汗。恕臣愚钝,直到现在才知道大汗的一番苦心啊。请大汗放心,臣一定协助大汗,将各个部落真正的聚在一块儿,让各个部落的首领彻底的臣服大汗,惟大汗之命是从,之后再次南征,彻底吞并大唐。”

    便桥,又称西渭桥,是大唐帝都长安城外渭河上的一座小桥。是联通着大唐帝都长安城和武功县城唯一通道。

    清晨,大唐皇帝李世民率领着李玄、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崔干、卢承庆六个人策马向便桥行进,在他们身后,是三千多刚刚经历过姚谷伏击战和渭河血战的大唐将士。再之后,则是遍插旗帜的大唐帝都长安空城。

    便桥桥头,李世民一行勒止了战马,瞩目观看。

    桥头的对面,空无一人。

    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略显担心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问道:“陛下,唐俭传来消息。颉利可汗今日清晨要和我大唐在这便桥议和,商议撤兵事宜。怎么都这个时候了?突厥人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莫非这其中有诈?”

    李世民抬起头,遥望天空,太阳正缓缓的升起。李世民说道:“突厥人信奉萨满教,崇尚太阳。如今太阳正徐徐升起,他们应该按照例行进行膜拜吧。再等等吧,朕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出现的。朕就在这便桥桥头,等着颉利前来求和。”

    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所有人都面露微笑。自从唐俭传来颉利可汗要求议和的消息,他们都明白了:永安王李玄的一番谋划,收到成效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突厥人他们熬不下去了,突厥人怕了,要撤兵了。

    同时在场的所有人内心里都明白:大唐帝都长安如今只有军士万余人,连突厥人一次全面进攻都拦不下,是名副其实的的空城。可是就是这样一座空城,却让三十万突厥大军选择了和大唐求和,从大唐撤兵。

    这是一场大唐与突厥,国与国之间,智慧和勇气的比拼,结果是:大唐胜了。

    不久,轰隆隆的响声从武功县城的方向想起,渐渐的越来越近,声音也越来越响,大地仿佛都颤抖了起来,李世民他们七个人的战马也显得异常的焦躁,不安的在原地嘶鸣打转。

    很快,天边黑云一般的密密麻麻的突厥三十余万大军,排列整齐的向便桥缓缓的走来。

    礼部尚书崔干看着便桥略显慌张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如今敌人势大,臣提议拆除便桥,以保陛下周全。”

    大唐皇帝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崔爱卿莫要慌张。不就是突厥的三十万敌人吗?朕也是在百万大军之中,冲杀过的,有何害怕?崔爱卿,你没有领过兵,打过仗,有些儿事,你不懂。便桥,这个时候是无论如何不能拆的。记住,如果打猎,迎面碰到了一只猛虎,你千万不要逃,一逃,猛虎肯定就会扑过来,你肯定就会没命;要镇定,只要你不动,那猛虎就绝对不敢动。就像如今的局势,我们不能慌,我们要镇定。今天,在这便桥,我们就做一回打虎英雄,打一打颉利这头前来求和的大老虎。”(。)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零八章 便桥议和(二)() 
在无数旗幡的簇拥下,颉利可汗率领着大军终于接近了便桥。他伫(zhu)马眺望,看到了李世民率领的六个人,也看到了李世民身后担任护卫的三千军士,更看到了气势恢宏、旌旗招展的大唐帝都长安城。他不禁面露迟疑道:“我亲自率领着三十余万突厥勇士,兵临大唐帝都长安城,大唐皇帝李世民竟然只带着六个人,三千护卫面对于我,这大唐皇帝李世民他想要干什么,是暗中布下伏兵,引我上钩吗?”

    颉利可汗的大脑快速运转,他下意识的向四周扫视,目光中充满了警惕。

    大唐皇帝李世民轻拍战马独自走向了便桥桥头,对着大纛(dao)之下,被突厥各部首领簇拥的颉利可汗高声喊道:“对面可是颉利可汗?可还认得我李世民吗?”

    颉利诧异的看着独骑前行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也毫不示弱的高声回应道:“我是大突厥汗国可汗颉利,李世民你如今被我大突厥汗国三十万勇士包围,我劝你识时务者为俊杰,早日下马投降……”

    话未说完,李世民拿着马鞭遥遥一指颉利可汗,破口大骂道:“颉利,我大唐之前和你订有盟约:和平相处,守望相助。如今你怎么能背信弃义,起倾国之兵,无故入侵我大唐?你是不是觉得我大唐内乱,朕初登帝位,根基薄弱,无法抵御你们突厥,你才如此狂妄,肆意妄为?朕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告诉你,你错了,大错特错。你突厥人数虽多,可是人心不齐,我大唐虽然只有区区十数万军队,可是他们人人敢于死战,敢和你们突厥死磕到底;我大唐还有数百万百姓,全民皆兵。人人都有忠君爱国之心,杀身报国之志。颉利,你信不信,只要给朕半个月时间。朕绝对可以将你们这三十余万突厥大军彻底留在这长安城下。如今,朕之所以没有那么去做,而是允许你们求和,那是因为朕即位日浅,国家没有安定。百姓们还不富裕,现在还需要休养生息。一旦与你们开战,即使歼灭了你们,我大唐也损失太大,还和你们接下仇恨,以后还要巩固边防,小心防备你们。这与朕的想法不同,朕才允许你们求和的。不然,朕自十五岁领兵,大小战役数百场。从无败绩,还会被你们这区区三十万人马的突厥骑兵所威胁,在这便桥之上,和你们订下和约吗?”

    颉利可汗眉头紧锁,面露迟疑,但是他依然故作镇定的哈哈大笑道:“李世民,我有突厥勇士三十余万,你只有区区十数万军队,守一诺大的长安城,你大唐帝都——长安城能够经受我大突厥勇士几番冲锋?半个月时间。歼灭我大突厥汗国三十余万勇士,李世民你吓唬谁呢?我颉利是草原上自由搏击的雄鹰,可不是吓大的。”

    紧跟在大唐皇帝李世民身后的李玄看着颉利可汗略显夸张的表现,他知道颉利可汗心虚了。颉利可汗内心里很犹豫,大唐皇帝李世民又一次使用了攻心计,从李世民单枪匹马走向便桥桥头就开始使用了。自古以来,大军在他国行军,大军统帅都怀着深深的戒备,如今颉利可汗也不例外。他做为三十余万突厥大军的大军统帅,是肩负着三十余万大军的安危和责任的,他必须小心翼翼,时刻警惕。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单骑前行,这无形之中,就会给颉利可汗很大的心理压力,之后就是一通出人意料的破口大骂,这更会让颉利可汗心中认定,李世民肯定是有所依仗,不然李世民绝对不敢如此的嚣张。颉利可汗喊出的一番话,表面上看是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实则是他心虚了。三十余万大军必定可以攻破大唐帝都长安城,吞并整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