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86章

大唐魔术师-第86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雄看了看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长安让突厥人攻破了,我大唐社稷就会毁于一旦,关陇之地也会彻底丢失啊。没有了关陇之地,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那就断了根基,成为了无根之萍,无水之木,彻底走向衰败、覆灭啊。我们不能让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毁在我们的手上,只要能够保住大唐帝都长安不失,保住先辈们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打下的数百年基业,我们就算死了,那又有什么呢?请陛下放心,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即使拼光了家底,精英尽失,也绝对不会再让突厥人再前进半步,我们必将他们牢牢的拖住在帝都长安四十里之外的武功县。”

    长孙无忌也慷慨激昂的附和道:“请陛下放心,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一切物力、人力、财力,将突厥人牢牢拖住,让他们不得寸进。”

    李世民激动的一把抓住了李雄和长孙无忌的手说道:“如今国家危难,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也都陷入了险地,没有了退路。朕愿与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一起,共同面对危机,共赴国难。”

    李雄、长孙无忌都态度坚定的看着大唐皇帝李世民,点头高声附和道:“臣等愿意跟随陛下,共同面对危机,共赴国难。”

    言罢,三个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彼此对视,低声商量之后,三个人一起走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近前,异口同声的说道:“此次突厥南侵,不仅是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的危机,而且是整个天下,我大唐社稷的危机。臣等三人商量决定,此次关陇之行,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出人,组织百姓,杀敌报国,而武器、粮草、辎重,则由我山东豪族、南方世族共担之。共同面对如今危局,共赴国难。”

    他们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大唐皇帝李世民和大殿中的官员们都十分感动。李世民拉过崔干、卢承庆、岑文本的手,和自己的手、李雄的手、长孙无忌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他们的心中都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共同面对危机,共赴国难。

    自此,大唐皇帝李世民和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四大政治势力正式达成一致,共同面对国家的危难。

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府库() 
正在这时,新上任的鸿胪寺卿、李世民的心腹、情报天才唐俭主动站出来请命道:“臣愿意前往突厥驻地武功,向突利、契苾何力陈述利害,让他们成为我大唐的襄助。”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着唐俭说道:“唐爱卿忠君报国之心,值得褒奖。只是这颉利阴险狡诈,以铁血治军,杀人如麻,爪牙遍布突厥军中,如此情形,唐爱卿如何进得了胡营,见得着突利、契苾何力?退一步讲,唐爱卿小心谨慎,侥幸避过了颉利的耳目,见到了突利、契苾何力,他们敢擅自公然退兵吗?这个时候,颉利可是死死的盯着突利、契苾何力他们呢?他们敢将这样的把柄交给颉利吗?”

    唐俭说道:“只要陛下交给臣一样东西,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武功县城,去见颉利,去劝服突利、契苾何力,去分化拉拢突厥各部。”

    “哦,什么东西?”李世民疑问道。

    唐俭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几个字:“大唐府库里的全部财富。”

    之后,唐俭解释道:“正如永安王所说,这次突厥南侵,除了颉利一人妄图吞灭我大唐,完成统一的功业,其余各部首领均是被利所诱。而这个利,就是我大唐建国数年来的全部税收,财富。大唐府库里的全部财富留在我大唐帝都长安,已经不合适。我大唐现在既没有实力去保护它,反而因为这些财富会引来突厥人的觊觎,给我大唐帝都、大唐社稷带来倾覆的危险。既如此,臣建议不如主动送出这些财富,一来,突厥各部首领所图者本来就是这些财富,一旦财富到手,他们必然向颉利嚷着要回草原,这样颉利可汗妄图灭亡我大唐的谋划,就会彻底落空,我大唐也达到了分化拉拢敌人的目的;二来嘛,臣也可以以议和使节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去见颉利,劝服、拉拢突利、契苾何力以及突厥各部首领。”

    唐俭的话一出口,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脸色就是一变,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眉头紧皱。所有心里都明白:唐俭的计谋虽然实用有效,可是那可是要用百姓们数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去贿赂、买通突厥人啊。事后如果百姓们知道,那是要挨骂的,史书上记载,那也是要留恶名于史册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缓缓的问道:“唐爱卿,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百姓谩骂,千古骂名,你承受的住吗?”

    唐俭朗声回答道:“只要有利于大唐,有利于大唐江山社稷,些许骂名又如何呢?臣不惧之。”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道:“百姓谩骂?千古骂名啊?朕的大唐,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唐俭扑通一下子跪了下来,向李世民进谏道:“陛下,臣知道人活在世上,最难的事儿莫过于低头。可是,要想成就大事,不学会低头,不行啊。如今时局危难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陛下您不肯暂时低下头来,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啊?那将丢掉的不仅仅是更大的面子,而且这大唐的大好河山也有尽失之虞啊。”

    唐俭此言一出,李世民顿时心头一震,他的目光落在了悬挂在墙上书写着“大唐疆域”四个大字的地图之上,陷入了长思。

    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内心的纠结,他向唐俭问道:“唐大人,这颉利是来跟陛下争天下的,我大唐府库的财富能够买的动他吗?”

    唐俭内心里还是十分尊敬房玄龄的,房玄龄虽然任职时间不长,可是思虑周密敏捷,为人厚道公正,在百官之中迅速的建立了崇高的威信。

    唐俭恭恭敬敬的对着房玄龄一礼道:“这些财宝当然买不动颉利,可是却能买得动他手下的那些部落首领啊。除了突利、契苾何力所掌控的十二万突厥大军,颉利的二十八万大军却来自十五个部落,部落首领的心思各不相同,多数人还都是迫于颉利的淫威,归附颉利不久。只要我大唐将大唐府库的所有财富全都拿出来交给颉利他们,那长安就真的成了一块没有肉的骨头了。有了这些名正言顺的理由,甚至不用臣去劝说,那些各部首领都会站出来闹着要北撤,回草原去。如此分化拉拢,弃府库而保长安的谋划,不就可以实现了吗?”

    李世民开始在大殿中来回的踱步,显然,唐俭的这番见解打动了他。走了几步,他在从三品、负责记录大唐皇帝一言一行的起居舍人——刘洎(ji)的身边停了下来。刘洎所记载的《起居注》上赫然写着:“鸿胪寺卿唐俭谏言以大唐府库所有财富贿赂颉利,以退突厥,天子犹豫不决……”

    李世民打量了一下刘洎道:“你是起居舍人,精读史书。关于朕是否应该以大唐府库贿赂颉利,以达到让突厥人退兵的目的。你说说你的想法。”

    刘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臣以为应该牺牲大唐府库,以全大局。想当年越王勾践贵为一国之主,为了击败强吴,复兴越国,不惜奴颜婢膝侍奉吴王夫差整整十年,将全国最好的珍宝和最美的女人都供奉给吴王一人享受,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余年,最终越国复国,并成功的吞并了吴国,逼得吴王夫差拔剑自刎,成就了一番霸业。如今陛下只是暂时低头,但是只要陛下胸怀大志,臣相信:今日之辱,陛下必定可以加倍还给颉利,并能够成就一番属于陛下自己的伟业。”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看着刘洎说道:“按你所说,朕同意以大唐府库贿赂颉利是对的了,只是朕想知道,后人们是怎么评价朕的?做为一位天子,是不可能不在乎身后的名声的。”

    刘洎回答道:“如果陛下胸怀大志,知耻而后勇,励精图治,最终击败突厥的话,后人们会将这段历史当成和勾践卧薪尝胆一样的美谈,广为传颂;但是如果陛下没有击败突厥,甚至将来治国无方,导致国土沦丧、天下分崩,那贿赂突厥这件事,就是陛下做为一位亡国之君走向覆灭的开始,后人们将把陛下和历史上的昏君们一起相提并论,遗臭万年!”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强国之心() 
李世民顿时一惊,面露犹疑的向刘洎问道:“贿赂突厥这件事,你可不可以不记入史书?”

    刘洎反问道:“难道陛下不能确定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代明君还是亡国之主?”

    李世民满怀感慨的说道:“朕怎么甘心做一位亡国之主?可是朕面对的是一个经历了数十年战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啊,朕如同行走在黑夜里,眼前的路都被黑暗笼罩着,几乎看不到一丁点的未来?胸怀大志、知耻后勇、励精图治,朕自付能够做到,经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朕都不怕。可是突厥毕竟是个异常强大的对手啊,突厥西到西域,东到高丽,北到漠北,南部和我大唐并州接壤,疆域比我大唐还大两倍,控弦露刃之士四十余万,如此强敌,朕害怕天不助朕啊。”

    刘洎朗声说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刘洎所说的乃是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两个典故。破釜沉舟,讲的是秦朝末年,项羽率领八千子弟渡过黄河营救被秦军四十万围困的赵国都城巨鹿的故事。项羽与秦国有世仇,为了能够击败秦国,渡过黄河之后,项羽下令凿沉所有战船,打破做饭用的铁锅,只带三天的干粮和四十万秦军激战九次,场场大捷,最终击垮强大的秦军的故事;而卧薪尝胆则讲的是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灭国,越王勾践睡觉躺在柴草上,吃放睡觉之前都尝一尝苦胆,以此来激励自己励精图治,仅仅十年后,越国不但艰难复国,而且吞并了强大的吴国。刘洎整段话表明只要有志气,老天是不会辜负的,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的,借此来鼓励大唐皇帝李世民。

    刘洎的话让李世民以及大殿内的所有人都深受震撼。

    刘洎继续说道:“只要陛下胸怀大志,知耻而后勇,励精图治,我大唐文武百官、大唐百姓必然会竭尽全力支持陛下,如此不出三年,臣相信,我大唐必定可以击败突厥,一雪今日之辱。”

    “不出三年?”李世民惊讶道。

    刘洎肯定的回答道:“对,不出三年,我大唐必定可以彻底击败突厥,洗刷耻辱。”

    李世民备受鼓舞,意气奋发的说道:“你照实记吧,在史书上记下这一笔。朕决心已下,以大唐府库的财富贿赂突厥,以退强兵。朕已经没有路可以再退了,只能埋下头往前走了,直到让这个濒死的国家站起来,彻底击败突厥。有这么一个大包袱时时刻刻压着朕,对朕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吧,朕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想法设法去做勾践,让大唐强盛起来了。”

    大殿内所有人都跪了下来,眼睛湿润,满含激动的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臣等愿意竭力辅佐陛下,成就大业,让我们的大唐尽快的强盛起来。”

    大唐皇帝李世民也双目含泪,说道:“朕愿与众卿共建大业,共造辉煌。”

    待众人起身,李玄缓缓的走到了李雄和长孙无忌的近前,递给二人两本小册子道:“希望这两本书,能够帮助宗正卿和长孙大人组织民众,袭扰突厥。”

    众人知道李玄是神仙中人,身上有诸多宝贝,便纷纷围拢过来,一探端详。

    李雄缓缓的打开了小册子:一本赫然是《人民战争》,讲述的是如何发动、组织、武装民众,利用全体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保卫民族;另一本则是《游击战》,打开封面,映入眼帘的赫然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方针。

    大唐皇帝李世民沉吟道:“人民战争?老百姓的力量?老百姓能有什么力量啊?他们那么柔弱,他们怎么能够抵挡住突厥人的进攻呢?朕这次让观德王和无忌前往关陇,是指望他们发动各自族内的族兵,拖延突厥人的进攻的。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还是让他们远离战争好了,莫要白白的送了性命啊。”

    李玄听后顿时目瞪口呆,他看了看李雄和长孙无忌,发现李雄和长孙无忌也十分认可李世民的想法。李玄觉得他和这些人真的有很大的代沟,他只能开口解释道:“这两本书上所讲的都是弱者图存之道。《人民战争》所讲的乃是战略,而《游击战》所讲的则是具体的战术。两者相辅相成,极有成效。请陛下和众位大人莫要小看了百姓们的力量,每一个百姓都犹如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可以随手抹去,可是如果千千万万的百姓们有组织、有目的的联合起来了,那可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随意的抹去的了,那就是奔腾而下的大洪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啊。只要观德王、长孙大人按照这两本书上写的去做了,那突厥的四十万大军又如何?他们就会彻底的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艰难跋涉而无法脱身,最终被百姓们形成的洪水围困淹没,直至彻底的销声匿迹,声讯全无。

    李玄的话让大殿内的所有人都是一惊,大唐皇帝李世民更是沉吟之后,质疑道:“永安王所说有理,只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真的会拥有那么令人畏惧的力量?”

    李玄肯定的回答道:“百姓们的力量的强大,是不可估量的。臣敢担保:只要观德王、长孙大人按照《人民战争》、《游击战》上所写的去实施,我大唐的百姓们肯定会让突厥人们吃尽苦头,不堪其扰,急切的盼望着能够尽快逃离关陇之地,回到草原的。”

    看到李玄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大唐皇帝李世民满含期待的说道:“好,朕和众位爱卿就一起拭目以待。”

    之后大唐观德王、宗正卿、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吏部文选司郎中、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鸿胪寺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