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84章

大唐魔术师-第84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着急的问道:“崔尚书,迁都?往哪里迁?”

    做为关陇贵族新一任的主事,他内心里是万分不愿迁都的,一旦迁都,就意味着彻底放弃关陇之地,关陇之地那可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根基啊。关陇贵族以能征善战闻名天下,一旦没有了关陇之地,关陇贵族集团就会彻底的失去了赖以存活的基础。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则没有兵员;没有兵员,则关陇贵族必然丧失自己最大的优势——能征善战,没有了根基,只能成为摆设啊。迁都这种事情,是长孙无忌和整个关陇集团都绝对不愿意看到,也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崔干缓缓的回答道:“东都洛阳乃是陛下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民心归附。东都留守屈突通也是陛下的心腹,忠实可靠。如若陛下以洛阳为新都,诏令李靖统帅的九卫大军尽数进驻洛阳,从幽州到帝都长安,远水解不了近渴,时间上来不及;可是陛下和大唐朝廷前往东都洛阳,李靖统帅大军也前往东都洛阳,则陛下和大唐朝廷刚到洛阳,李靖的大军就已到达,到时陛下手握数十万大军,又何惧他突厥颉利可汗呐?”

    李世民面露沉吟。崔干的提议,确实如今最现实,最好的提议,可是骨子里的不愿意服输,却让李世民万分不愿意的放弃关陇之地,不愿意迁都洛阳。

    岑文本看了看大唐皇帝李世民,又看了看长孙无忌、崔干、卢承庆,心里思量。迁都洛阳,对南方世族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对山东豪族则有莫大的好处,毕竟东都洛阳就在河南之地,那里是山东豪族掌控的地方,大唐朝廷迁都之后,则必然依赖重用山东豪族。而对于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来说,则损失颇大。关陇之地放弃了,就彻底断了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赖以生存的基础。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的势力是最大的,他们的实力受到损失,对他们南方世族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这山东豪族必然成为这天下最大的政治势力,将大唐皇帝陛下,大唐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南方世族实力又太弱,这倒是件麻烦事。

    大唐观德王、宗正卿李雄内心也是透亮,他也明白一旦迁都洛阳,关陇之地尽失,没有土地,没有百姓,没有兵员,这将是陇右李氏皇族和关陇贵族一起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于是他缓缓的站了出来。

    与此同时,李玄,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

    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迁都,不可行。”

    太极宫内所有人都看向了三个人。

    大唐皇帝李世民疑问道:“为何不可行?”

    李雄、长孙无忌纷纷退了一步,他们知道他们的考虑是从各自族群利益上考虑的,这时候,是不能说出口的。如果迁都洛阳,大唐皇帝陛下那可是连大唐帝都都放弃了的,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为了大唐暂时放弃一些土地又如何呢?毕竟以后还准备要夺回来的啊。

    李玄孤零零的站在李世民的面前说道:“长安,那是大唐的帝都,也是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寄托着天下万民的期望,一旦长安放弃,则必然对民心、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一旦放弃帝都长安,我大唐的整个朝廷,朝廷的家眷,长安的百姓就要一起撤离,可是突厥人距离我们已经不足四十里地了,又是骑兵,我不禁要问一下众位,这样大规模的撤离,后面又有突厥骑兵追杀,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能够安全的撤到东都洛阳去呢?又有多少人,在撤离途中,被突厥骑兵斩杀呢?”

    听过李玄的分析,所有人都是面色一惊。谁没有父母妻儿啊?如此大规模的迁移,身后是虎视眈眈的突厥骑兵,谁敢保证自己的家人不被杀害啊?

    崔干知道李玄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和他说话的分量,十分沮丧的说道:“永安王,长安城守又守不住,迁都迁也迁不了,您说咱们该怎么办吧?”

    李玄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敌强我弱,但是我大唐并非没有胜算。颉利可汗素有四海之志,有妄图控制我大唐之心,然其暴虐不忍,是通过一次次的战争,用武力刚刚统一突厥各部的,突厥各部落对其不服者人数众多,如此他便失了人和;如今他又远途偷袭我大唐,其粮草、装备补充,必然是一个大的问题。而我大唐则立国已经九年了,尽得关陇百姓支持,朝中众位大人,也尽皆无路可退,只能拼死和突厥一搏,我大唐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我大唐策略正确,我相信我大唐必然可以度过此次危机,力保帝都长安不失。”

    “我们如今正如永安王所说是真的无路可退了,只能和他颉利在这长安城一决胜负了。”李雄、长孙无忌、崔干、卢承庆、岑文本等朝廷大臣纷纷沉思后说道。

    大唐皇帝李世民则面带忧虑的向李玄问道:“永安王,你可有良谋?”

    李玄朗声回答道:“彼攻我城,我攻彼心;分化拉拢,拖敌待变。”

    李世民反复思量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理战(一)() 
武功城内,竖起了一座新的大帐。大帐由牛皮缝制而成,大帐之外竖着一杆五米多高的大纛(dao),大纛之上悬挂着一面大旗,大旗上绣刻着一头栩栩如生的仰天长啸的狼头。大帐之内,正中摆放着火盆,两侧则各插着若干火把。颉利可汗身穿白色羔皮长袍,端坐于一把虎皮交椅之上。他的心腹谋士勃贴、心腹大将执矢思力侍立在两侧。颉利可汗的心腹勃贴用一把精致的匕首切了一只羊腿上的肉,递到颉利可汗的面前。

    颉利可汗没有去吃,而是问道:“咱们的大军都到哪里了?”

    勃贴回答道:“启禀大汗,咱们大突厥汗国,起各部落精锐四十万,分左、中、右三路进攻大唐。如今左路的雅尔斤将军乃是大汗的心腹,虽然人数最少,只有区区八万人马,可是进展却是最快,如今距离大唐帝都长安不足三十里,已经快要到姚谷了;而中路的大军则是大汗亲自统领的二十万人马,距离大唐长安不过四十里;倒是右路统领十二万人马的突利和契苾何力联军进展最慢,他们,他们刚刚过了岐山,他们说路太窄,马匹跑不快。他们说最快五天,他们才能到达武功县城,和大汗回合。”

    颉利可汗面露不满的冷哼道:“我就知道他们两个不会痛痛快快的过来。”

    执矢思力迈出了一步,对着颉利可汗说道:“大汗,不如我们不等突利和契苾何力他们了,我们和雅尔斤将军加起来的兵力有二十八万,而大唐长安只有三万人马。如今我们趁着他李世民还没有醒过神来,我们一鼓作气,直接杀到长安城去。”

    颉利可汗看了一眼执矢思力,摇了摇头道:“不,要等突利、契苾何力他们,让他们的人马先进攻,咱们手中只有二十八万人马,其余的十二万可都掌握在突利、契苾何力的手里面,让突利、契苾何力和李世民拼个两败俱伤,岂不最好?李世民是威胁,突利、契苾何力又何尝不是威胁啊?”

    勃贴和执矢思力面面相觑。

    颉利可汗看了执矢思力一眼,说道:“明日,你去一趟大唐长安,让李世民投降。咱们也再等等突利、契苾何力他们。”

    执矢思力惊讶道:“劝降李世民?李世民是会投降的人吗?”

    颉利可汗面色阴沉,没有回答执矢思力的问题,而是背着手离开了大帐。

    勃贴看了看已经离开大帐的颉利可汗,然后,对执矢思力说道:“执持思力,李世民怎么会投降呢?大汗是让你去探探大唐长安的虚实啊,看看是不是如同李艺所说的大唐帝都长安只有三万人马啊。”

    执矢思力满脸蔑视的说道:“这时候了还需要试探大唐的虚实吗?即使大唐帝都长安城内不是三万人马,难道我大突厥汗国还害怕他们那些软弱的大唐人吗?这一次我大突厥汗国可是尽起倾国之兵四十万呐,我二十八万突厥铁骑也是一路披靡,杀到了长安城下。这个时候,大汗竟然害怕起来了,真是奇了怪了。”

    勃贴用那把精致的匕首,插起了一块羊腿肉,放入了嘴里,慢条斯理的吞咽道:“你以为大汗怕的是他李世民的三万人马吗?”

    执矢思力顿时一愣。

    勃贴继续说道:“大汗是想在长安解决了李世民的三万人马之后,除掉突利、契苾何力啊。李世民的三万人马,何足惧也?突利、契苾何力手中可是掌握着十二万突厥精锐啊,你说大汗心里能不担心吗?”

    听过勃贴的分析,执矢思力怔怔的愣在了原地。

    第二日,执矢思力带着两名随从,拿着招降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国书在长安城下,请求觐见大唐皇帝李世民。

    太极宫内,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对侍立在大殿之上的李玄问道:“执矢思力这是何意?颉利妄想招降于朕,简直痴心妄想。”

    李玄沉思后,说道:“臣觉得执矢思力他奉颉利的命令,并不是真心招降陛下,而是要看一看我大唐的虚实,看一看我大唐帝都长安是否如李艺所说的那样,只有不到三万人马。”

    李世民抚摸着自己打理的整整齐齐的两缕胡须,眼冒精光的说道:“他要看我大唐的虚实?他想看就能看得到吗?彼攻我城,我攻彼心,那就只能和他们打一场心理战了,朕倒要看看,他颉利能不能看破朕的虚张声势了?”

    随着大唐皇帝李世民一声令下,整个帝都长安迅速的紧张有序的布置了起来。

    辰时,将近后世的九点钟,执矢思力被李世民宣进了长安城。执持思力和他身后的两名随从跟在卫士的身后,偷偷的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衣甲鲜明、排列有序的大唐军士。执矢思力内心里不断的犯嘀咕:“不是只有三万人吗?这大唐城防怎么会如此的严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杆大唐军旗之下都站有军士,仅仅守卫长安城头的恐怕就有三万人马吧?守卫大唐皇宫的会有多少,长安城内十二卫大军军营内会有多少人马呢?李艺的情报有失误,长安城内,以我观之,起码有十万人马啊。”执矢思力身后的两名随从也是同时感到愕然和惊惧。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守卫大唐皇宫乾元殿的两千军士以外,其余的所有人马都被大唐皇帝李世民安排到了长安城头,这就是他们产生误判的主要原因。

    乾元殿,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大唐文武百官侍立于两侧。

    执矢思力带领着两个随从趾高气扬的走进了大殿,见到大唐皇帝李世民也不行跪拜之礼,只是面带蔑视的一拱手道:“我是草原至尊之汗的使臣,见过大唐皇帝。”

    李世民把脸扭向了一边,丝毫没有搭理执矢思力的意思。

    短暂的沉默后,执矢思力沉不住气了,嚷道:“喂,你们中原人怎么如此不懂规矩啊?”

    李世民一拍龙椅站了起来,伸手一指执矢思力,大声的斥责道:“混账东西,当年我大唐武德皇帝并州起兵,和你家大汗有约:互不干涉,急难相救。如今你家大汗背信弃义,不请自来,越过了长城,叩我长安,你说,是朕不懂规矩还是你家大汗不懂规矩?你家大汗说过的话,签过的合约,都不算数,他又何能令部众、令天下信服啊?”

    执矢思力等三人傻傻的愣在了原地,他们没有想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竟然敢当众斥责他们,他们大汗的四十万大军可是如今就在长安城外啊。

    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杜如晦站了出来,在一旁冷嘲热讽道:“颉利可汗的使者?连见我大唐皇帝陛下都敢站着说话,他以为他自己是谁啊?纵观整个天下,也只有不懂礼数的颉利可汗才会用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臣子吧。”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理战(二)() 
负责守卫皇宫的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双手握拳,骨节发出一阵响声,他双眼扫向了执矢思力,凶神恶煞的说道:“在天子面前,不行跪拜之礼者,死。”

    执矢思力一阵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道:“你们要干什么?我家大汗就驻扎在离此不过四十里的武功县城,手中握有百万雄师,现在是你们向我家大汗俯首称臣的时候了,该下跪的应该是你们。李世民,你陇右李氏从并州起家,你们应该知道我突厥骑兵的厉害,那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在我突厥勇士的面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的住的,即使是万丈坚城,也会被我突厥勇士瞬间夷为平地的。如今我家大汗起举国之兵南下,你们是万万抵挡不住的,我劝你们识时务为俊杰,投降我大突厥汗国。李世民,如果你能早日自缚请降,我家大汗宽仁,肯定会允许你在他的汗帐之侧设一牙帐,这样你陇右李氏就可保全富贵,天下苍生也免遭涂炭,这样岂不是最好?”

    李世民站了起来,纵声大笑道:“主狂臣悖(bei),天还亮着呢,你居然在这乾元殿里说梦话,简直愚蠢透顶,不知所谓。侯君集,把这个狂悖无礼的人给我撵出乾元殿,让他清醒清醒。要是他敢再胡说八道,每说一句,你就赏他一鞭子。”

    侯君集伸出大手一把抓住执矢思力,拖起来,就往乾元殿殿外走。

    执矢思力奋力挣扎道:“李世民,你不能这样对待我!我是大突厥汗国的使节。你如此对我,我家大汗是不会放过你的……”

    话音未落,侯君集拿起腰间悬挂的佩剑,就向执矢思力抽了过去,边抽边骂道:“天子名讳,岂是你随意大呼小叫的吗?如今我这里也没有鞭子,我的这把佩剑就是我的鞭子,这次是带着剑鞘抽你的,下一次,休怪我拔出佩剑当鞭子使,那个罪就有你好受的了。”

    执矢思力马上噤声,一个字都不敢乱说。

    执矢思力的两个随从,也吓得脸色刷白,颤抖不已。

    李世民看向了两人,朗声说道:“你们回去给颉利报个信。告诉他,他不要以为有几匹战马一群莽夫就敢视天下如无物。朕的长安城,有数十万大唐精锐,数千万大唐子民,他颉利要来,就让他来吧。朕和他死磕到底,朕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