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62章

大唐魔术师-第62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左骁卫大军遵照大唐皇帝的诏令,缓缓离开了帝都长安,前往前线驰援。李玄向秦王李世民建议道:“为了不让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太子起疑,秦王殿下不能这么痛痛快快的就让尉迟将军、程将军、张将军三人统领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前往泾阳前线驰援,而应该以发泄不满为由,只让左领军卫大将军程咬金程将军一人统领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右领军卫大将军张公瑾则以旧伤复发为由,留在帝都长安。如此既可以打消大唐皇帝陛下、太子建成的疑虑,又可以留下帮手帮助秦王殿下,成就大事。秦王殿下还应该同时暗令左领军大将军程咬金程将军,一日四十里,缓缓前行,出城八十里后,就地驻扎,以呼应帝都长安的秦王殿下,以备不测。”

    李世民同意了李玄的提议,随即便颁(ban)了命令,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皆愿遵从秦王将令行事。

    灵宝,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的大帐。大帐由牛皮制成,占地极广。一面书写着“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的大纛(dao)高高的树立在李靖帅帐之外,迎风舒展。李玄得到李靖允许,进入大帐,大帐内异常的简朴,一张帅案摆放在大帐最显眼的地方,帅案干净整洁,只有帅印、帅令寥寥几件物品,十分简朴。帅案两侧则整齐的摆放着两排高背椅。整个帅帐干净整齐,整齐的让人感觉到所有物品的摆放都不是随意的,都有章度,随时随地都有一种规矩,一种军纪的约束,让人心生敬畏。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端坐于帅案之后,气度威严的看着李玄。

    李玄走到了李靖近前,躬身行礼道:“李玄拜见大将军。”

    李靖露出了一丝微笑说道:“永安王多礼了,你我也是故识。江淮一战,永安王智计频出,李靖也是佩服的紧啊。”

    李玄亦笑道:“大将军谬赞了。今日,李玄前来,乃是要有大事告知大将军,希望大将军能够应允之。”

    李靖问道:“何等大事?你且说之。”

    李玄说道:“太子、齐王谋逆,阴谋暗害秦王。秦王以大唐社稷计,决定兴义兵,除掉太子、齐王两人,希望大将军相助。”

    李玄的话,让李靖顿时一惊。吃惊之后,李靖陷入了沉思。

    沉思良久,李靖答复道:“太子、秦王相争,李靖为大唐臣子,惟知尊皇命而行,实在不能插手其中。秦王大事,李靖也实在是爱莫能助,然秦王殿下毕竟对我有恩,请永安王转告秦王殿下,李靖虽不能相帮,但是绝对不将今日之事,告知他人。这点,请秦王殿下、永安王放心。”

    李玄面带无奈,默然无声。这个结果,本来就在秦王殿下的预料之中,如今话已至此,确实不能强人所难。李玄对着李靖拱了拱手,就转身离开,返回了帝都长安。

    齐王元吉的书房。封德彝向齐王元吉禀报道:“太子提议以前线吃紧为由,提前征调秦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前往前线驰援。如今,秦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已经开拔,离开帝都长安了。”

    齐王元吉吃惊的问道:“三卫大军都开拔,离开帝都长安了。如此,他秦王李世民凭什么图谋大事?没有了三卫大军支持,他甘心束手就擒吗?我们所做的那些准备,岂不也白白浪费了吗?张平是你埋在他秦王李世民身边的暗线,他可有消息禀报他秦王李世民遵从诏令,将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是为什么?他秦王李世民下一步想做什么?”

    封德彝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这次张平并不没有打探到秦王和他的心腹们的谋划。”

    齐王元吉焦躁的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说道:“太子误事,他没事好端端的将秦王所掌控的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干什么?如今好了,本来最清楚他秦王李世民谋划的我们也眼前一片黑了,谁都不知道他秦王李世民要干什么了?他秦王李世民到底要怎么图谋叛乱了?”

    封德彝异常无奈的说道:“太子建成也是怕啊。多年来,秦王已经在太子建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太子建成是从内心里畏惧、害怕秦王啊。”

    齐王元吉怒骂道:“这个懦弱的东西,生生破坏了我的大事。”

    在不知摔碎了多少珍贵的瓷器后,齐王元吉的心情平复了下来。他向封德彝问道:“封相,你看,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封德彝摊开了双手,说道:“我也没有办法,如今只能静观其变了,注意秦王接下来的一举一动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亮被抓() 
不久,负责帝都长安守卫的左、右金吾卫将军谢叔方,急匆匆的走进齐王元吉的书房,向齐王元吉禀报道:“微臣的手下发现,秦王的心腹、鸿胪寺少卿张亮今日下午离开秦王府不久,就出了长安城,往潼关方向而去了。”

    齐王元吉、封德彝同时惊讶道:“张亮?潼关?”

    两人都在分析秦王的心腹张亮要到潼关干什么?思索良久后,齐王元吉向封德彝问道:“封相,此事你怎么看?”

    封德彝回答道:“从张平传来的消息来看,张亮是参与了秦王的谋划,他是知道秦王谋划的详细情节的。潼关?潼关的守将可是左威卫大将军李绩啊,张亮是李绩的老部下,张亮要见李绩,恐怕这就是张亮为了他秦王李世民所图谋的大事所做的努力吧。”

    齐王元吉烦躁的说道:“他秦王李世民已经将他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都遵照大唐皇帝陛下的诏命调离帝都长安了,没有了大军,他还怎么图谋大事?他让张亮去联系李绩干什么?借兵吗?李绩掌控的兵马够用吗?有他自己亲自掌控的三卫大军好使吗?他为什么要遵照诏命调离自己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啊?为什么要让张亮去联系李绩啊?他秦王李世民到底想干什么?”

    封德彝也是面露沉思,他也想不明白:秦王李世民为什么要遵照诏命调离自己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秦王李世民为什么要让张亮去联系李绩?

    沉思良久后,封德彝决定不再去想了,想也没用。他对齐王元吉说道:“张亮肯定知道秦王李世民关于大事的具体谋划,我们如今没有情报,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他秦王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做?可是我们可以让人把张亮抓起来,只要撬开了张亮的嘴巴,我们就会知道他秦王李世民到底要干什么。”

    齐王元吉点头称是道:“对,把张亮抓起来。只要撬开了张亮的嘴巴,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

    长安郊外,距离帝都长安十五里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张亮正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他在内心里揣摩着自己见到自己的老上司李绩后,自己该说些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帝都长安的方向传来,张亮顿时一惊,武将的警觉,让他迅速的拔出腰刀,死死的盯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不久一队骑士在一位队率的带领下来到了张亮的面前,队率对着张亮问道:“你可是鸿胪寺少卿张亮?”

    张亮看着骑士的服饰,他们身穿的都是大唐底层将校所穿戴的制式铠甲——连环铁甲,他们都是大唐军士。张亮缓缓的将腰刀插回了刀鞘,朗声说道:“本官正是鸿胪寺少卿张亮。”

    队率指着张亮下命令道:“齐王令,鸿胪寺少卿张亮涉嫌盗窃齐王府宝物潜逃。来人呐,把张亮这个贼人给我绑了。”

    话音刚落,众骑士就一拥而上将张亮五花大绑捆了起来,带回了位于帝都长安的齐王府大牢。

    秦王府,李玄灰头土脸的回到了秦王李世民的书房。秦王李世民和他的心腹们都在书房内等候李靖、李绩的答复。

    李玄向秦王李世民禀报道:“李靖答复:秦王殿下的大事,他爱莫能助,但殿下对其有恩,他虽不能相帮,但也绝对不会将秦王的大事告知他人。”

    秦王李世民听后,面色阴沉。

    吏部尚书高士廉感慨道:“这李靖还是太过小心谨慎了,谁都不想帮,谁都不想得罪,太圆滑了。”

    长孙无忌冷笑道:“舅父,李靖圆滑?我看他是一点儿都不看好秦王殿下吧,他的内心里认为在太子、秦王的争斗中,秦王殿下是必输无疑的,一点儿胜算都没有的。既然没有任何胜算,他帮秦王殿下,干什么?犯上作乱,连累全家吗?他的内心里也是看好太子建成吧,毕竟太子有大唐皇帝陛下、齐王、朝廷百官的支持,声势浩大。”

    秦王李世民仰头望着天空的方向,恨恨的骂道:“李靖可恶,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枉费了我对他的恩情。”

    之后,他看向了李玄问道:“李靖态度如此,李绩的态度,应该也一样。永安王,你看我们如今该怎么办啊?”

    李玄分析道:“如今局势对我们十分不利。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臣以为,借用外人,不如依靠自己。只要秦王殿下下定决心,速战速决,虽然有些儿风险,但是秦王殿下图谋的大事,胜算还是颇大的。”

    秦王李世民再一次陷入了犹豫。胜则成为大唐皇帝,败则全家覆灭,遗臭万年,这让秦王李世民不得不谨慎万分。

    片刻后,负责打探情报的唐俭走进了秦王李世民的书房,对秦王李世民禀报道:“秦王殿下,张亮被齐王府的护卫们抓走了,罪名是偷盗齐王府的财物。”

    秦王李世民和秦王的心腹们顿时震惊莫名。

    李玄站了起来说道:“秦王殿下,张亮被抓。张亮他是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的,一旦他开口,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必然被齐王所知,被大唐皇帝陛下所知。”

    秦王李世民略显紧张的向李玄问道:“张亮他会开口吗?”

    李玄回答道:“张亮自从被淮南王李孝恭革除了上庸郡守的职务,和李绩断绝了兄弟情义。张亮在大唐就再也没有依靠了,如今秦王殿下就是他张亮唯一的依靠。一旦他开了口,泄露了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他势必丧失秦王殿下这唯一的一个依靠。没有了依靠,又出卖了主人,以后他再想在大唐做官,恐怕会势必登天还难,他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这一点,张亮的内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所以他是万万不会泄露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的,会用生命去替秦王殿下保守秘密的。只是齐王元吉,心思狠辣,手段残忍,臣担心张亮会熬不住刑,不得不张了口,泄露秦王殿下的大事啊。”

    秦王李世民面色阴沉的好像能够滴下水来。他一一扫视过在座的众人道:“如今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武门之变(一)() 
李玄回答道:“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冒些风险,发动大事,速战速决,诛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高士廉、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瑾、唐俭齐声劝谏秦王李世民道:“请秦王殿下早决大事,速战速决,诛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秦王李世民仰天长叹,冷冷的说道:“看来,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成败皆在此一举。我立即进宫,禀报父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和尹德妃有染,让父皇下诏,召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进宫。”

    深夜,前往太极宫路上的李世民,心事重重,他知道他要向自己的父皇、自己的哥哥太子建成,弟弟齐王元吉亮剑了,一旦亮剑,势必要决一生死,骨肉相残。他一直不愿向他们亮剑,因为一旦举起那寒光闪闪的宝剑,就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勇气、力量,还需要一样东西,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残忍,一种摆脱道德束缚的残忍,弑君弑父、杀兄屠弟的残忍。如今他已经没有了选择,不是他想杀人,而是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想要杀他,退无可退,在此一搏。

    太极宫,秦王李世民向大唐皇帝李渊禀报道:“父皇,儿臣有秘事禀报父皇。”

    李渊看着秦王李世民问道:“何等秘事?”

    李世民说道:“父皇您知道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他们为什么要让太史令傅奕诬陷儿臣,调离儿臣在帝都长安的三卫大军吗?您知道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他们我为什么要迫不及待的剪除儿臣的羽翼,抓捕儿臣的亲信张亮吗?”

    李渊蓦然醒悟,傅奕是太子建成的人,这点,我怎么忘了呢?于是他问道:“为什么呢?”

    秦王李世民回答道:“因为儿臣抓住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把柄,他们害怕儿臣告知父皇。父皇震怒,严惩他们。”

    “什么把柄?”李渊冷冷的问道。

    秦王李世民面带为难的说道:“太子、齐王我们三兄弟居住在皇宫之时,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后宫,和尹德妃有染,此时是儿臣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儿臣本不欲四处宣扬,可是太子、齐王要将儿臣灭口啊。儿臣迫于无奈,不得不禀报父皇。”

    李渊顿时血往上冲,脑袋几欲炸裂,胸口剧烈的起伏着,嘴里不断的喘着粗气,显然被气得不轻。

    秦王李世民没有停顿,而是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没有对不起太子和齐王,现在他们却要杀死儿臣,他们这简直是为贼首王世充、窦建德报仇啊。如今儿臣快要含冤而死了,永远的离开父皇了,儿臣的魂魄归于黄泉,如果见到王世充、窦建德诸贼,儿臣没有死于贼人之手,而是死于自己兄弟之手,儿臣肯定会感到羞耻万分的。”

    听过秦王李世民的奏述,大唐皇帝李渊猛的站了起来,将御案上的砚台,拿了起来,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摔成了粉碎。妃嫔和皇子有染,这可不是一般的丑闻!怒火攻心的李渊下令道:“来人,将尹德妃这个贱女人,给我打入冷宫,终身囚禁。王德,去宣太子、元吉这两个畜生,朕要问问他们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陛下,如今已经是深夜了。明日一早,在让太子、齐王奉召进宫如何?”

    听到王德如此说,大唐皇帝李渊蓦然醒悟,太子一向仁孝,怎么会做出如此畜生行径?他狐疑的看向了信誓旦旦的秦王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