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61章

大唐魔术师-第61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俭快步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一抬头,李玄就看到了侍立在秦王李世民身后的张平,他不禁站了起来,向秦王李世民说道:“请秦王殿下屏退左右,再议大事。”

    秦王李世民笑道:“永安王太谨慎了。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老人儿,都是经历过重重考验,都是我信得过的人。咱们的事儿,他们不会乱说的。”

    李玄再次奏请道:“君王不谨慎则会失信于群臣,大臣们不谨慎则会殃及自身。如今,我们对秦王殿下身边有太子建成的眼线还有所怀疑。图谋大事,又怎能不万分谨慎,步步小心呢?望秦王殿下能听臣谏言,屏退左右,再议大事。”

    秦王李世民无奈的笑了笑,摆了摆手,示意张平等侍卫、宫人离开。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六卫大军() 
待张平等人离开后。秦王李世民向众人说道:“父皇刚刚下达了诏令:前线吃紧,紧急征调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前往前线驰援。”

    众人皆惊讶莫名。尉迟敬德更是站了起来,嚷道:“征调殿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那殿下玄武门的大事怎么办?没有了大军,殿下只能任由太子、齐王他们随意宰割啊。”

    在座的众人也都议论纷纷。

    “是啊,敬德说的对啊。没有了三卫大军,秦王殿下用什么发动玄武门的大事啊?没有了三卫大军,岂止秦王殿下任由太子、齐王随意宰割,我们也是要面临同样的险境啊?”

    “得想办法啊,将三卫大军留在帝都长安。无论如何都要劝阻大唐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万万不能将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啊。”

    李玄则沉默无声。他在思考着秦王李世民关于玄武门的谋划,是否已经泄密?大唐皇帝李渊、太子建成是否已经知道整个谋划的步骤?要不然大唐皇帝李渊怎么突然间就下了这么一道诏命?这招釜底抽薪,一下子就将秦王殿下彻底架空了。没有了三卫大军支持,秦王殿下还怎么做大事?

    短暂的思考后,李玄分析大唐皇帝李渊应该不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不然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将秦王殿下所掌控的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了,而是直接派人抓捕秦王和秦王在座的这些心腹了,直接问罪抄家了。帝都长安,大唐皇帝可是拥有绝对的优势的。如今帝都长安太平静了,大唐皇帝陛下是不知道秦王玄武门的谋划的,只是他为什么要下达这么一条命令呢?突然架空秦王,这太莫名其妙了。

    唐俭缓缓的站了起来,对着秦王李世民躬身一礼道:“秦王殿下,如果想劝阻大唐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不将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大唐皇帝陛下是绝对不会准许的。”

    秦王李世民诧异的看着唐俭,问道:“为何?”

    唐俭回答道:“据我所知,此事是太子建成对秦王殿下心有畏惧,方命令太史令傅奕以天象示警禀告大唐皇帝陛下,声称‘秦王殿下将通过杀伐,拥有整个天下’。这才让大唐皇帝陛下心生忌惮,产生了消弱秦王殿下的想法。而太子建成则趁着这个机会进言:将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这就是这整件事情的经过。这道诏命,是大唐太子建成针对秦王殿下的一次阴谋,而且得到了大唐皇帝陛下的支持。所以我认为,想让大唐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不将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这是绝不可能的。”

    在座的众人顿时恍然大悟。此时方才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座的所有人都看着唐俭,都觉得不可思议。都没想到这么一个帝都闻名的纨绔,竟然拥有这么强大的情报网络。大唐皇帝的诏令刚刚下达,他就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所有经过,知道了大唐皇帝、大唐太子的想法,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唐皇帝身边、大唐太子身边有他的人,而且传递情报的速度还很快,他密切关注着大唐皇帝、大唐太子的一举一动。唐俭真是位深藏不露的大才、奇才,他默默的隐藏在大唐帝都长安的市井之间。众人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永安王李玄是怎么发现他的?谁能想得到,闻名帝都的纨绔,竟然拥有这么大的力量,拥有这么强大的情报网络,如今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众人都看向了李玄。

    而李玄则一直在思考。听过唐俭的话后,他内心里更加确定大唐皇帝李渊、大唐太子建成如今并不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他们只是心有畏惧、心有忌惮罢了。

    秦王李世民坐在书案之后的黄花梨高背椅上,一双虎目缓缓的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低声说道:“其实在这帝都长安之中,我可以掌控的大军,不是三卫,而是六卫。我本打算,六卫大军,三卫用来图谋大事,三卫用来震慑。震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大军,使其不得妄动,坏我大事。如今我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即将被调离帝都长安,众位都议议吧,看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秦王的话,众人都是绝对信任的。秦王殿下说他拥有驻守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那就是拥有六卫大军,这一点,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可是长久以来,秦王言出必行,从无自食其言,他的威信已经深深的树立在众人的心中。对于他所说的话,众人都是深信不疑的。

    秦王拥有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这让书房内紧张的气氛,为之一缓,在座的秦王李世民的心腹们都十分振奋。

    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直接站了起来,说道:“既然秦王殿下拥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那还议论什么?遵从诏令,调离什么三卫大军啊?要我说啊,直接开打就是了。秦王殿下掌控了整个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占到了一半,另外一半,六卫大军则分别掌控在大唐皇帝陛下、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的手中,我们号令统一,有着共同的统帅——秦王殿下,他们仅仅是协调配合就是件麻烦事。我们胜算比他们大。臣建议,就在帝都长安摆开阵势,直接开打,大军对决。”

    尉迟敬德话音刚落,李玄、长孙无忌就同时站起身来,高声说道:“不可。”

    在座众人,尽皆一惊,诧异的看着李玄、长孙无忌两个人。

    李玄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李玄便缓缓的坐了下来,把展现的机会,留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对着李玄投来了感激的一瞥。他内心里明白,如今李玄才是秦王殿下身边的第一谋士,如果李玄开口了,他是没有资格说话的,可是如今李玄却将这个机会留给了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援兵() 
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说道:“如果我们按照尉迟将军所说,在帝都长安摆开架势,直接开打,大军对决。秦王殿下拥有六卫大军,大唐皇帝陛下、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也是拥有六卫大军。十二卫大军相拼,六卫对六卫,即使最后我们侥幸胜之,那也是惨胜啊。我大唐自建立至今,一直奉行“强干弱枝”的国策,全国各地不留精锐,精锐大军统统汇聚于帝都长安,处于大唐皇帝陛下监管之中。驻守帝都的这十二卫大军,就是我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也是震慑、平定四方最强大的力量。如果按照尉迟将军所说,在帝都长安摆开架势,直接开打,大军对决,这十二卫大军势必两败俱伤,元气大损。没有了绝对强大的力量,震慑、平定四方,这天下会大乱,战乱四起的,而我大唐则会面临土崩瓦解的危局。更何况,如果秦王殿下拥有的六卫大军胜了,那么秦王殿下就会成为这大唐的主人,成为大唐第二位皇帝,到时候,驻守帝都长安的十二卫大军就都是秦王殿下的部属,十二卫大军拼了个两败俱伤,如此一个烂摊子,秦王殿下处理起来又是何其的麻烦?更何况,如今突厥背信弃义,入侵我大唐,攻破泾阳要塞,距离我帝都长安不足五百里,如果我们在帝都长安,大军对决,最后恐怕获利的就是突厥人了。”

    尉迟敬德不禁问道:“想那么多干什么?直接开打就是,打完了再说。无忌,按你所说,有那么多的顾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嘛?”

    长孙无忌说道:“根据唐俭的情报,我分析:无论是大唐皇帝陛下还是大唐太子殿下,两人都不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如今肯定会全城抓捕秦王殿下和我们这些秦王殿下的心腹们。既然他们都不知道,我们不如还按照原计划实施。让左、右领军卫,右骁卫遵从大唐皇帝陛下的诏令,离开帝都长安,以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另外三卫大军做为图谋大事的主力。”

    秦王李世民陷入了沉思。良久后,他问道:“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掌控的四卫大军怎么办?难道我们图谋玄武门大事,任由他们所掌控的四卫大军,在身旁虎视眈眈吗?”

    长孙无忌默然无语。

    李玄缓缓的站了起来,说道:“臣也同意无忌兄的谋划,以秦王殿下暗中掌控的三卫大军图谋玄武门的大事。要解决秦王殿下提出的疑问,微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上策:寻找援兵,震慑、制衡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中策:说服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保持中立,不干涉秦王殿下图谋大事;下策:不要顾忌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以秦王殿下暗中掌控的三卫大军为主力,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控制大唐皇帝陛下,诛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成就大事。”

    秦王李世民沉吟后,摇了摇头说道:“下策,不顾忌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直接图谋大事,此策太过冒险;中策,说服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保持中立,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虽然因为太子建成重用山东豪族,心中不满,同情、支持于我,可是,如今我们做的是什么事?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谋逆啊。谋逆,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他们敢支持我吗?告诉他们我们的谋划,万一,他们有人向父皇禀报,我们可是要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啊。至于上策,寻找援兵,帝都长安除了十二卫大军,还有其他的大军吗?只有各部门的差役了吧,这些差役能够震慑、抗衡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吗?”

    李玄笑着说道:“秦王殿下的目光只盯着了帝都长安,秦王殿下不妨将目光再放大一下,看一看帝都长安附近,看一看灵宝要塞、潼关天险。”

    秦王李世民按照李玄的提示,逐步的思考,突然他眼睛一亮,惊喜的说道:“你是说驻守灵宝的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驻守潼关的左威卫大将军、潼关守将李绩?他们可以成为我的援兵。”

    李玄说道:“秦王殿下可是李靖的救命恩人,对他更有举荐、知遇之恩;李绩出身瓦岗,和秦王殿下的心腹爱将秦琼秦将军、程咬金程将军、罗士信罗将军、张亮张将军都是兄弟,李绩更是曾经做过秦王殿下天策上将府的将军。李靖、李绩二人,都是忠义之人,如今更是手握重兵,雄视一方,臣以为说服此二人,必能震慑、抗衡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

    在座的众人们,也议论纷纷。

    “前隋炀帝大业末年,大唐皇帝陛下龙兴晋阳,起兵反隋,李靖为大唐皇帝陛下治下的马邑县丞,本来一份从龙之功是少不了的,结果他竟然跋涉近千里到长安告发了大唐皇帝陛下。大唐皇帝陛下打下了长安城,抓捕了李靖,要予以斩首,是秦王殿下全力力保,为他求情,才救了他一命。后来,又是秦王殿下多次举荐,李靖才能以领军,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成为名将,为大唐建功,直至今日做到了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的高官。他可是欠着秦王殿下偌大的人情啊。”

    “李绩则和秦王府的关系不错,和秦琼秦将军、程咬金程将军、罗士信罗将军、张亮张将军更是私交颇好,又做过我天策上将府的将军,也算是我们自己人。”

    “如果两人愿意支持秦王殿下。秦王殿下和咱们图谋的大事,必然会成功啊。”

    在座的众人们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局势对秦王殿下十分的有利。

    而秦王李世民则默然无语,面有所思。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误事() 
看到秦王李世民沉默以对,李玄近前一步,问道:“殿下莫非还有所担心?”

    秦王李世民说道:“李靖、李绩两人虽然都是忠义之人,与我秦王府也有着不错的私交,有着这样那样的亲密关系,可是李靖、李绩这两人都太圆滑了。多年来,他们只领兵,不问政事,在父皇、太子建成、我三方势力之间是左右逢源,占尽便宜,一丁点儿担风险的事,他们都不愿做。如今帝都长安的局势又对我如此不利,就好像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把钢刀架到了我的脖子上一样,父皇还支持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这么做,此时,咱们去求他们出兵相助,我觉得他们可能不会同意的。”

    李玄也陷入了沉思。良久后,说道:“李靖、李绩二人,确实如秦王殿下所担心的那样,有可能不会出兵相助我们。不过有以往的恩情,他们也绝对不会出卖我们的,如今大事将近,形势危急,臣建议试一试,就把死马当做活马医好了,万一有奇迹发生,他们愿意出兵相助呢?”

    秦王李世民满含无奈的表示同意道:“事已至此,也唯有如此了。只希望有奇迹发生了。”

    众人商议,由秦王李世民的心腹谋士、永安王——李玄前往灵宝,拜见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由秦王李世民的心腹、鸿胪寺少卿、李绩的老部下——张亮前往潼关,说服左威卫大将军、潼关守将李绩。

    与此同时,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左骁卫大军遵照大唐皇帝的诏令,缓缓离开了帝都长安,前往前线驰援。李玄向秦王李世民建议道:“为了不让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太子起疑,秦王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