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58章

大唐魔术师-第58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李世民坐在一把红花梨高背椅上,态度严肃的问道:“如何反抗?”

    密室内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主张将太子、齐王的阴谋告知大唐皇帝陛下,请大唐皇帝主持公道;有人主张率领三卫大军,逃离帝都长安,进入东都洛阳,那里是秦王的地盘,凭借三卫大军和太子、齐王展开对峙。

    秦王李世民一声不吭,陷入了沉思。

    李玄站了出来,分析道:“将太子、齐王的阴谋,告知大唐皇帝陛下,依照大唐皇帝对太子、齐王的偏袒,此事肯定是不了了之,还会暴露了王晊的身份,将他陷入险境,而秦王以后必然还要面对太子、齐王从背后射来的暗箭,防不胜防啊,此策不可行。逃离帝都,进入洛阳,和太子、齐王形成对峙,太子、齐王必然怂恿大唐皇帝向天下昭告我们是反贼,一旦对峙打起来,就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就算最后我们赢了,也是惨胜,收拾起残局来,还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力气。以我分析,我们哪儿都不去,就在长安把该办的事都办妥了吧。”

    李玄的话一出,密室内立马炸开了锅。众人都觉得李玄的想法,太离谱。长安城中,秦王只拥有了三卫大军,支持太子、齐王的大唐皇帝陛下却拥有五卫大军。在长安城中,除掉太子、齐王,那岂不就是拿鸡蛋碰石头吗?还会有什么好结果?

    秦王李世民静静的听着众人纷纷乱乱的议论声,久久没有说话。他在认真的分析李玄所说的话。终于,他抬起了头,双眼将所有人扫视了一遍。所有人都从秦王的目光中明白了,秦王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便停止了议论。

    等密室内彻底安静下来了,秦王李世民对着李玄问道:“永安王,如果我们将决战地点选在帝都长安,我仅仅掌控三卫大军,而父皇却拥有五卫大军,兵力悬殊,我们怎么做才能有胜算?”

    李玄缓缓的说道:“我们兵少,不能摆开架势,在长安对决。可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我们兵力占优势的地方动手,如此才能有胜算。”

    秦王李世民急忙问道:“哪里有这么一个地方?”

    李玄微微一顿,坚定的说出了两个字:“皇宫。”

    “皇宫”两个字一出口,就好像一个炸雷在众人的头顶响起,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秦王李世民。

    皇宫中,只有左、右千牛卫两卫大军,如果秦王掌控的三卫大军一旦进入,秦王就会获得军队人数上的优势。皇宫戒备森严,太子、齐王进入其中,所带人马也是寥寥,如若除之,也相对容易。皇宫可谓最佳、对秦王最有利的决战地点。可是决战地点,选择皇宫,就必然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皇帝李渊的干涉。所以要在皇宫决战,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大唐皇帝李渊控制起来,让他不能发布任何命令。控制、囚禁李渊,这对一直以来秉持忠孝理念的秦王李世民来说,是一个十分难过的坎儿。

    秦王李世民面带犹豫。依照唐律,大臣不经大唐皇帝允许,不得带兵器进宫,哪怕只是一把未开刃的短刀,也罪同谋逆。而自己选择皇宫做为决战地点,必然要率领三卫大军全副武装进入皇宫,擒杀当朝太子、齐王,这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谋逆、造反了。一旦决定,那就只有骨肉相杀、兄弟相残一条路可以走了;而一旦失败,自己则会彻底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史书留下谋逆的恶名,遗臭万年的。

    秦王李世民的犹豫,让密室内的所有人,内心里都直打鼓。他们可是曾经多次见到一向英明神武的秦王李世民在忠孝亲情面前败下阵来,错失了很多很多的好机会。

    长久的沉默中,秦王李世民的亲信、好友长孙无忌不耐烦了,他盯着秦王李世民问道:“怎么?秦王殿下不愿意?”

    秦王李世民用低沉的语气说道:“选择皇宫,必然要首先控制、囚禁大唐皇帝。他是我的父皇啊。”

    长孙无忌带着火气,冷嘲热讽的说道:“殿下还真是惦记自己的父皇啊。可是你的父皇又是如何待你的?他当你是亲儿子吗?谁看不出来啊,你那么大的功劳,他整日里却像防贼一样步步都防着你呀?”

    李世民脸上一紧,长孙无忌的话像一把短刀一样刺中了他内心里的痛处,多年来,李渊对他的提防伤害,一下子都涌现在了他的眼前,让他面露伤心,一股冰冷的感觉渗透了他的全身。

    这时,李玄向前迈出了一步说道:“秦王殿下,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如今情势危急,您不能再犹豫了。微臣知道您顾念大唐皇帝陛下,害怕伤害大唐皇帝陛下,可是面对丧心病狂的太子、齐王,您率兵决战于皇宫之中,您这是在自卫啊。更何况太子、齐王心思狠毒,他们既然敢谋杀殿下,就足以证明心如禽兽,将来难免不学那前隋炀帝弑君弑父啊。只有殿下在皇宫中,除掉了太子、齐王,才能保大唐皇帝陛下晚年平安啊。这虽然会让殿下背负一时的不忠不孝之名,却实在是大忠大孝之举啊。”

    密室的众人们都诧异的看着李玄,从心底里升起了一股佩服,这还是在劝秦王殿下谋反吗?这岂不成了秦王殿下为了忠义,为了保卫皇帝,为了大唐社稷,忍辱负重自卫除掉心如禽兽的太子、齐王的义举吗?这造反造得多理直气壮啊。

    李玄的话,让秦王李世民彻底放下了顾忌。秦王李世民找到了造反自我安慰的正当理由,不是谋逆,而是为了自卫,为了自己父皇、大唐皇帝陛下以后的安危,为了大唐社稷,为了自己一直秉持的忠义,才决定在皇宫除掉太子、齐王这两个人面兽心的败类的。李世民不禁挺直了腰杆,一咬牙对众人说道:“好,那咱们就先发制人。决战地点就在皇宫。”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玄武门守将() 
看到秦王决心已下,左右千牛卫将军、飞虎军统领侯君集向秦王李世民进言道:“秦王殿下,臣所在的左右千牛卫一直负责皇宫的戒备。如今殿下既然决定在皇宫内除掉太子、齐王。臣建议殿下一定要控制住玄武门。”

    众人惊讶的问道:“玄武门?”

    侯君集解释道:“玄武门是皇宫的北门。皇宫坐南朝北,做为皇宫北门的玄武门,就是皇宫的正门,也是臣子们进入皇宫的必经之门。只有控制住玄武门,殿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才能神不知鬼不觉进入皇宫内埋伏;也只有控制住了玄武门,一旦皇宫内开打,殿下所掌控的大军就可以凭借玄武门,将太子、齐王、其他各家的军队阻挡在皇宫之外,便于殿下计划的实施。”

    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确实该如此,控制玄武门。”

    摆脱了忠孝心魔束缚的秦王李世民,此时已经焕发出了以往的神采,沉着冷静,勇敢果断,他仿佛成为了数十万大军的大军统帅一般,默默的听着众人的分析,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暗分析着计划每一步的可行、得失。

    他异常冷静的向侯君集问道:“玄武门的守将是谁?”

    侯君集回答道:“玄武门守将是常何、副将是高雅贤。两人原本都是逆贼刘黑闼的部属。太子建成平定河北时,他们率部投靠,在平定逆贼刘黑闼的战争中,立了大功,被太子建成举荐为玄武门守将、玄武门副将。”

    秦王李世民面露不悦的说道:“太子的部属?”

    侯君集回答道:“他们确实都是太子的部属。殿下,您看,我们要不要……?”说着,侯君集做了一个砍杀的动作。

    秦王李世民否定道:“不可。常何、高雅贤毕竟都是守卫皇宫的禁军将领,除掉他们,动静太大,这样有可能会将我们的计划提前暴露的。”

    侯君集无奈的说道:“那怎么办?他们不是我们的人,又杀不得?如此,玄武门如何控制?”

    这时候,一直默默无闻的唐俭站了出来说道:“常何、高雅贤虽然不是我们的人,可是我们可以把他们变成我们的人。”

    侯君集异常沮丧的说道:“怎么变?”

    唐俭说道:“常何、高雅贤,我和他们接触过,也算是朋友,彼此喝过几次酒,聊过几次话。大家不要觉得他们是太子的部属,他们就完全忠于太子建成。其实,私下里,他们对太子建成是抱怨颇多的。太子建成重用齐王元吉、山东豪族,对于他们这些武将是十分不重视的。常何、高雅贤本为逆贼刘黑闼的左、右将军各掌管十万大军,战功赫赫,都是成名多年的名将、猛将,可是太子建成虽然举荐他们,却让他们做了正五品的玄武门守将和从五品的玄武门副将,看起了皇宫大门,这让他们心里想法和现实差距很大,他们对太子建成异常愤恨。平定逆贼刘黑闼时,常何、高雅贤也是立下大功的,太子建成曾经做下了‘擒杀逆贼刘黑闼,封万户侯,进大将军’的承诺,结果太子建成最后爽约了,这更是让常何、高雅贤整日里牢骚满腹,咒骂不已。”

    秦王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问道:“这?真有此事?”

    唐俭回答道:“此事确实是千真万确。我和常何、高雅贤刚开始接触时,他们还口不应心的说两句太子、齐王的好话,时间长了,彼此熟识了,他们就表现出来了对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异常的不满了,都为投靠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感到后悔不已。”

    李玄进言道:“这倒是个好机会。不如就让唐俭引荐,我就见一见常何、高雅贤两个人,看两人是否可以被拉拢过来。如若不行,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秦王李世民点头同意。

    第二日午间,帝都长安名满天下的洞香春酒肆,一间上好的雅间里。李玄在唐俭的陪同下见到了常何、高雅贤两个人。高雅贤憨直粗鲁,常何精明狡诈,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显得十分机灵。两人身穿便服,服饰并不奢华光鲜,显示两人在帝都长安过的并不十分如意,两人皆面带愁苦,眉头紧锁。

    桌上已经摆满了上好的酒菜。四个人做下来寒暄一番后,开始对饮。一开始,常何、高雅贤的话都不多。他们之前都以为就是和唐俭相约喝酒,他们都兴致勃勃的过来了。没想到唐俭竟然带来了李玄。李玄是什么人?那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谋士。而他们呢?他们是太子建成的人。太子、秦王势如水火,他们和李玄彼此都不是一条线上的,更还是彼此敌对的。他们对李玄怀着深深的戒备。

    几杯酒下肚,常何、高雅贤脸颊上都泛起了红光,酒桌上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李玄品了一口酒,面带沉醉的对常何问道:“常将军,您觉得这洞香春的美酒如何啊?”

    通过刚才的接触,李玄明白常何才是最重要的拉拢对象,高雅贤事事都听常何的。

    听到将军两个字,常何面带喜悦。其实按照大唐的律令,他的正五品玄武门守将只能算是校尉一级的,是不能称为将军的。但是李玄称他为将军,虽然他内心里知道这是李玄恭维的话,可是他心里听着就是舒坦,表情不禁松弛了下来说道:“不得不说,这酒真的很不错。”

    李玄提议道:“看的出来,常将军也是懂酒之人啊。今日我们大碗畅饮,如何?”

    话音刚落,高雅贤插话道:“本来就该用大碗吗?这样小口抿酒有甚意思?”

    常何心有戒备,却也不得不同意大碗畅饮。

    不久,四个大碗酒就倒得满满的了。李玄端起了大碗,和三人碰了一下,说道:“来,畅饮。”

    说着就一饮而尽。常何、高雅贤、唐俭也随之一饮而尽。

    每人一连喝了七、八碗。常何、高雅贤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醉意,戒备心理也完全放了下来,话也开始多了起来。

    李玄对常何、高雅贤说道:“两位将军好酒量啊。军中流传:酒量好的人,能力就好,战功就高。今日一见,果然很有道理啊。两位将军的酒量让人佩服,这战功更让人佩服啊。听闻,平定逆贼刘黑闼一战中,两位将军统帅着整整二十万大军,不眠不休追赶了贼首刘黑闼十日十夜,最后和饶阳郡守诸葛德威合谋活擒了贼首、汉东王刘黑闼,战功真是显赫啊。”

    活捉刘黑闼,真可谓常何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了。诸葛德威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己事先安排好的,就在刘黑闼即将逃到突厥的时候,活捉了他。提到这个事儿,常何就兴致高涨,他眉飞色舞的向李玄、唐俭讲述起了那段经历,高雅贤也在一帮不时的补充着。

    李玄装出了一副听得入神的样子,最后由衷的赞叹道:“两位将军真是足智多谋啊。一代枭雄、贼首刘黑闼最终还是没有逃的过两位将军的计谋啊。两位将军为大唐平定了逆贼刘黑闼。如此大功,不知大唐太子殿下是如何封赏的啊?”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关门打狗() 
李玄的话刚刚问出,常何、高雅贤顿时面色一变,愤愤不平的嚷道:“赏赐?狗屁?平定逆贼刘黑闼时,太子建成承诺‘擒杀逆贼刘黑闼者,封万户侯,进大将军’,结果他妈的,一到长安,他就全忘了,忘得一干二净啊。”

    李玄故露慌张的说道:“常将军,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说啊,小心隔墙有耳啊。”

    常何喷着酒气说道:“怕什么。不就是个看门的小官吗?大爷我早就不想伺候了,让那帮孙子听见,倒也落得痛快。”

    高雅贤也在旁边,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我们兄弟早就不想伺候那帮孙子了。”

    李玄明白了常何、高雅贤的心思了,他们确实是对太子建成十分的不满,是能够拉拢过来的。

    于是李玄说道:“听你们这么一说,我还是觉得我们秦王善于用人,出手大方。你看那张亮,之前不过一介末吏,被免官罢职后,来到了长安投靠秦王殿下,殿下立即就给了他一个正四品鸿胪寺少卿的差事,参与秦王殿下的大事。如果常将军、高将军你们两位投靠秦王殿下,凭两位的本事、功劳,封侯、拜大将军这肯定是板上钉钉、十拿九稳的事情啊。”

    常何、高雅贤顿时一惊,酒醒了一半,舌头打卷的问道:“你要代表秦王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