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48章

大唐魔术师-第48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德彝连忙推辞道:“陛下谬赞了,老臣不敢当。”

    太极宫,皇帝李渊和右仆射封德彝相对而坐。

    李渊问道:“爱卿,你看如今当如何解此危局啊?”

    封德彝回答道:“如今一切都在秦王李世民的一念之间。陛下,只要知道秦王他是怎么想的,或许就有机会解开此次危局。”

    李渊连忙追问道:“那封爱卿认为世民他是怎么想的呢?”

    封德彝说道:“微臣认为,如今帝都长安的形势,陛下没有想到,秦王他之前也没有想到啊。”

    李渊沉思道:“封爱卿所言极是啊。陇右李氏皇族支持世民是因为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朕之前和宗正卿、观德王李雄有过承诺,朕不让李孝恭、李道玄、李道宗三人,卷入太子和秦王之争,李雄保证陇右李氏皇族不参与太子和秦王的争斗。道玄之死,这才是陇右李氏皇族这次突然响应世民的原因;关陇贵族,也是事发意外,左仆射、关陇贵族主事裴寂他屡屡出卖关陇贵族的利益,这一次,关陇贵族各家家主突然爆发,裴寂没有能够镇得住局面,这是之前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世民也是不可能提前知道的。两件事,都是事发突然,这既出乎了朕的意料,肯定也出乎世民的预料。”

    “出乎秦王殿下意料之外,就好啊。”封德彝缓缓的说道。“如果这是秦王殿下提前的谋划,那么一切就都来不及了。他的将领,士卒都会统一思想,按照计划步骤,全力辅助秦王上位的。可是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所有的将领,所有的士卒都会手足无措的,他们都会下意识的听从秦王的将令。所以如今秦王的想法,就是他手下将领、士卒的想法,秦王殿下让进攻,他们就会进攻;秦王殿下让原地待命,他们就会原地待命的。”

    李渊站了起来,说道:“你是说,如今帝都长安的局势并没有失控,还都是世民在决定?他命令大军选择了原地待命。”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的抚慰() 
封德彝回答道:“大军原地待命,这应该是秦王殿下的命令。他并没有命令大军进攻皇宫啊。”

    皇帝李渊疑问道:“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秦王可是掌控着整整八卫大军啊,在帝都长安已经再也没有能够阻挡他的力量了?”

    封德彝指了指自己的心,说道:“秦王是位重感情的人,他心中有顾忌,他的心里还顾忌着和陛下的父子之情,顾忌着太子、齐王的兄弟之情啊。”

    李渊缓缓的说道:“世民他心有顾忌,那封爱卿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封德彝说道:“心有顾忌,是秦王殿下现在唯一的弱点了。陛下要牢牢抓住秦王殿下的这个弱点,并将它扩大,让他彻底放弃进攻皇宫。如此陛下和大唐才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啊。”

    李渊急忙问道:“封爱卿快说,怎么牢牢抓住世民的弱点,并将它扩大啊?”

    封德彝说道:“此次,陛下必须站在秦王一边,厚赏李道玄、罗士信两人,严厉斥责太子、齐王,对秦王殿下表现出极其的关爱,唤起秦王殿下对陛下那存留不多的父子亲情,同时严令太子、齐王向秦王认错,让秦王殿下即使拥有绝对的实力,却因为心怀亲情,狠不下心,下不去手啊。”

    听到封德彝的计策,皇帝李渊站了起来,轻松的说道:“世民还是心太软啊。如果他再狠一些儿,这大唐江山就是他的了。可惜他心太软了,白白葬送了这么好的形势,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推敲过细节后,皇帝李渊和封德彝一起离开了太极宫,回到了乾元殿。乾元殿,皇帝李渊端坐于龙椅之上,下令道:

    “命令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听从秦王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令,全军换装,全身缟素,悼念为大唐战死的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

    “命令洛阳驻军全军换装,全身缟素。”

    “命令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不惜一切代价从逆贼刘黑闼手中,赎回李道玄、罗士信两人的尸首,送回帝都长安。”

    “命令礼部为李道玄、罗士信两人选定谥号,由秦王李世民决定后,上报于朕。”

    随着皇帝李渊诏令的下达,帝都长安的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开始换装,全身缟素。自此,驻守帝都长安的十二卫大军全部换装完毕。

    东都洛阳,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太子冼马魏征、太子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齐聚一堂。

    齐王元吉洋洋得意的说道:“太子哥哥,李道玄、罗士信都死了。如今,洛阳城中,他秦王的心腹,职务最高的就是洛阳长史、秦王府记室参军房玄龄,洛阳司马、秦王府录事参军杜如晦两人。太子哥哥,让房玄龄、杜如晦也带领少数士卒上前线,您看如何啊?”

    太子建成颇为意动。

    太子冼马魏征进谏道:“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呀。李道玄、罗士信已经死了,如果再让房玄龄、杜如晦死于逆贼刘黑闼之手,这对我洛阳驻军的士气打击就太大了。洛阳城中四位最高官员相继战死,士卒们会军心涣散,分散逃离的。讨伐逆贼刘黑闼这仗,就没法再打下去了。而对于帝都长安,不但会彻底激怒秦王李世民,迫使他做出胆大妄为、不可预料的事情,而且整个大唐朝堂都会认为太子殿下心胸不够开阔,公报私仇,大肆铲除异己,这对太子殿下的上位是十分的不利的。”

    太子建成略显不满的看了一眼魏征,而魏征则继续说道:“房玄龄、杜如晦的身份,也要求我们,除掉他们,必须万分的谨慎。房玄龄出身山东豪族的清河崔氏,山东豪族中一个比较小的家族,可是他的夫人却出自山东豪族四大族中的范阳卢氏;而杜如晦则出自关陇贵族的关中杜氏,关中杜氏势力庞大,在关陇贵族集团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杜如晦的祖父、父亲都做到了前隋尚书一级的高官,其叔父杜淹是郑王王世充的首席幕僚、军师,其伯父多人,更是都在我大唐权力中枢担任要职。如果除掉房玄龄、杜如晦,惹得清河房氏、范阳卢氏、关中杜氏不满,会将三家逼向了秦王李世民,这就太得不偿失了。”

    听过魏征的分析,太子建成眉头紧锁。

    而此时,太监总管王德走进了太子建成的府邸。

    王德向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太子冼马魏征、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传达了皇帝李渊的诏命:洛阳驻军全军缟素,不惜一切代价,赎回李道玄、罗士信两人的尸首。

    齐王元吉不满道:“凭什么?李道玄、罗士信两位蝼蚁般的存在,怎么值得父皇如此抬举他们?两位败军之将,丧权辱国,还悼念他们,这是哪家的道理?”

    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附和道:“我洛阳驻军万万不能悼念败军之将的。”

    太子建成、太子冼马魏征也认为诏令不能遵从。如果洛阳驻军悼念李道玄、罗士信,那就相当于告诉所有人,李道玄、罗士信没有过,只有功。他们没错,谁错了?那就只能是太子错了。等于告诉所有人,太子建成暗害了李道玄、罗士信,这对太子的威望打击就太大了。

    太监总管王德冷冷的说道:“秦王殿下已经掌控了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八卫大军了,齐王殿下、太子冼马魏大人、东宫六卫率统领冯大人你们的府邸,如今都被秦王殿下的大军包围着,陛下已经向秦王殿下示弱,怎么众位还要逞强吗?”

    太子建成吃惊的说道:“掌控了十二卫大军中的八卫?他怎么做到的?”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李道玄、罗士信战死,秦王下了天策上将令,得到了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八卫大军的支持。陛下希望太子、齐王也能够向秦王殿下示弱,如今帝都长安的局势,大唐的社稷就在秦王的一念之间了。他如果命令大军进攻皇宫,是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住的。”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等都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发一言。

第一百零五章 错失的机会() 
良久后,太子建成问道:“王总管,父皇让我们怎么示弱?”

    王德回答道:“陛下希望太子、齐王两位殿下能够向秦王殿下写下悔过书,悔恨自己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铸下了大错,希望秦王殿下能够原谅。”

    齐王元吉暴跳如雷道:“这不可能。不管太子哥哥怎么做,反正我是做不到。”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齐王殿下,以陛下的尊贵,如今都不得不向秦王殿下示弱了。不写悔过书,殿下要坏了陛下的大事吗?”

    齐王元吉不再言语,满含怨愤的望着王德。

    王德丝毫不以为意,缓缓的说道:“太子、齐王两位殿下,只要能够度过这次危局,陛下能够完全掌控住整个帝都局势,以陛下对两位殿下的疼爱,陛下会让两位殿下白白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吗?”

    太子建成问道:“王总管的意思是父皇控制住局势后,会严惩秦王?”

    王德说道:“秦王的势力太大了,陛下也是迫不得已示弱的,严惩秦王,陛下肯定会做的。”

    太子建成看向了齐王元吉。

    齐王元吉一咬牙,愤恨的说道:“既然父皇都示弱了,这一次,我们认错。不过,改日,我一定要让他秦王李世民加倍还回来。”

    王德说道:“好,这就好啊。太子、齐王如此顾念大局,陛下知道了,肯定会很欣慰的。”

    不久,王德就带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悔过书,返回了帝都长安。

    秦王府,秦王李世民的书房。

    太监总管王德对秦王李世民说道:“殿下,陛下让礼部为李道玄、罗士信两位将军选择了谥号,李道玄将军谥号暂定为‘烈’,罗士信将军的谥号则暂定为‘勇’,殿下您看可以吗?”

    谥号,是古代王侯将相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他们一种称号。是朝廷对他们的官方评价,也是他们最终的盖棺定论,谥号重要,朝廷给出也十分谨慎、公允。‘烈’和‘勇’都是褒义,表示大唐朝廷对于李道玄、罗士信的评价还是十分正面的,认为他们是有大功于大唐的。

    秦王李世民沉吟后说道:“士信悍勇,乃难得的悍将,一个勇字,评价客观,符合他的生平;道玄勇烈,一个烈字,也颇为符合道玄的生平。父皇的苦心,我心领了。不过道玄的谥号,我要改一改。”

    王德问道:“不知殿下想如何改?”

    秦王李世民说道:“改烈字为壮字,我要告诉通过道玄的谥号,告诉整个天下人,道玄他们死得悲壮,他们是被我大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陷害而死的。”

    王德感叹道:“殿下的心中还是有气呀。不过殿下提了,那老奴就转告陛下,将李道玄将军的谥号定为壮字。”

    说着,王德拿出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两人的悔过书,递给秦王李世民说道:“殿下,太子、齐王是真心悔过的,这是他们的悔过书,您看一下吧。”

    秦王李世民接过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悔过书,认真观看。

    王德在一旁劝解道:“殿下和太子、齐王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啊。陛下未称帝前,殿下和太子、齐王的关系,那可是十分和睦的啊。老奴瞧得那也是真真的。整个朝廷,谁不羡慕陛下教子有方,殿下三兄弟,兄友弟恭?殿下和齐王的书法,功夫那都是太子殿下手把手教的,那时候,太子、殿下、齐王真是和睦啊。这两年,虽然太子、殿下、齐王有一些儿误会,有一些儿不愉快,可是无论是殿下还是太子、齐王他们心中都是存有这一份兄弟亲情的。陛下年龄大了,他一直希望殿下能够和太子、齐王和睦相处,做了很多努力,他和解过,也让各位殿下都住的近一些儿,多一些儿交流。虽然成效不大,可那也是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秦王李世民面含怀念,陷入了沉思。心中暗道:“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时光啊。当时对于自己的兄长建成,自己还是很崇拜的,建成是那么的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当时前隋炀帝,疑忌自己的父亲,父亲李渊为了消除炀帝的疑心,费尽心思,疲于应付,根本无心家事。都是自己的长兄建成,尽到了照顾他们几个兄弟的责任,替他们遮风挡雨,避免他们受到伤害。那时候,自己和元吉年幼,都忠实的跟随在建成身后,而建成则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保护着他们,教育着他们。”

    想到这些,秦王李世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看到秦王流泪了,太监总管王德表面平静,内心里欣喜异常。

    数天后,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的尸首从东都洛阳运回帝都长安。秦王李世民率领着李玄、高士廉、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侯君集、张亮等秦王府心腹,在帝都长安四十里外的高陵县迎接。看到李道玄、罗士信的尸首,秦王李世民放声大哭道:“道玄、士信,我的兄弟,我可怜的兄弟啊,你们死的冤啊。”

    秦王李世民身后的心腹们,也痛哭流涕。

    乾元殿,皇帝李渊召集群臣下令道:“帝都长安所有大小官员,都徒步二十里,前往帝都长安富平县,迎回为我大唐战死的李道玄、罗士信两位将军。”

    富平县,当秦王李世民率领着秦王府心腹看到大唐皇帝李渊亲自率领着帝都长安大小官员,前来迎接,顿时感动不已。

    皇帝李渊伸开双臂,抱着秦王李世民说道:“太子、齐王做事太过了,道玄、士信死的冤屈,你莫要太过伤心,朕会为道玄、士信主持公道的,让他们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的。”

    秦王李世民痛哭不已。

    皇帝李渊下诏道:“追赠李道玄为大唐河南王,谥号‘壮’,追赠罗士信为大唐郯国公,谥号‘勇’,世袭罔替。”

    听到世袭罔替四个字后,所有大唐官员们都大吃了一惊,这项殊荣,实在是太难得了,大唐自建国以来,还没有哪位臣子,获得过这项殊荣。没想到今天大唐皇帝李渊竟然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