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42章

大唐魔术师-第42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日后,夜鹰统领向皇帝李渊禀报道:“山东豪族暗中支持逆贼刘黑闼,被太子发现。太子冼马魏征前往右武卫大将军郑仁基府邸,希望山东豪族放弃支持逆贼刘黑闼,转而支持太子殿下。山东豪族一番商量后,决定支持太子殿下。为了拉近和太子殿下的关系,山东豪族提出了政治联姻。”

    皇帝李渊恍然大悟道:“原来逆贼刘黑闼的背后,竟然是山东豪族在支持。这些狗东西,拿着我大唐的俸禄,竟然胆敢暗中和他大唐作对。朕的两个儿子,恐怕都早已经知道了吧。一个三万人,一个月剿灭逆贼刘黑闼,一个两万人,一个月剿灭逆贼刘黑闼,朕一直在想他们哪来的那么大的自信啊?都瞒着朕。好,好,好啊,都是朕的好儿子啊。”

    夜鹰统领小心的问道:“陛下,要不要给山东豪族一个教训啊?”

    皇帝李渊摆摆手道:“如今太子歪打正着,取得了领兵权,魏征又帮他收服了山东豪族,只待他剿灭逆贼刘黑闼,他的储君之位就稳固了。如今山东豪族是太子的支持者,教训他们就是消弱太子的羽翼啊。太子还是太弱了。”

    夜鹰统领问道:“太子太弱?陛下、齐王殿下都是支持太子的,太子殿下如今可是声势很大啊。”

    皇帝李渊说道:“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啊。在全副武装的军队面前,那些趋炎附势的文官能顶什么用?”

    夜鹰统领又问道:“秦王不是把虎符交出来了吗?太子掌控虎符,秦王又怎么能够掌控军队?”

    李渊说道:“一枚虎符,又能说明什么,真正掌控军队的是人,而不是物品啊。执着于物品,会犯大错的。”

    说罢,皇帝李渊略显不满的望向了夜鹰统领。

    夜鹰统领马上闭口不言,今天他的话太多了,他只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一把没有自己思想的刀,一切的行动都需要听从皇帝的安排,而不能问为什么。今天,他忘了自己的本分。

    对于夜鹰统领,皇帝李渊还是很信任的。夜鹰统领,人虽然不喜欢动脑子,可是他为人谨慎,心细如发,还是非常忠诚,非常值得信赖的。李渊对夜鹰统领说道:“密切关注山东豪族的动向,如果他们胆敢投靠太子的同时,暗中还在支持逆贼刘黑闼。朕非将他们连根拔起不可。”“是。”夜鹰统领应诺后,转身消失了。

    不久,太子建成就被皇帝李渊召进了太极宫。

    皇帝李渊对太子建成说道:“荥阳郑氏郑观音,朕询问过了,确实和你很般配。择日,你就把她娶进东宫吧。”

    太子建成高兴的说道:“儿臣多谢父皇恩准。”

    之后,就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太极宫。

    数日后,太子建成将要迎娶荥阳郑氏郑观音的消息,正式通告整个大唐。

    秦王府,秦王李世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亲哥哥太子建成大婚,而感到丝毫的高兴,反而面色阴沉的似乎能够滴下水来。他知道,政治联姻,是山东豪族惯用的手段。如今太子建成得到了山东豪族的襄助,以后的势力必然会更加的强大,对自己的打压也必然会更加的猛烈。

    司天台,大唐监察机构的两台之一。司天台负责监察天文,通过观察分析天象,对皇帝进行规劝;御史台,则负责监察百官。

    汉武帝时期,一代名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了汉武大帝的采纳。儒家更多的是御下之术,对官员,对百姓则有诸多的要求,对皇帝则少了很多的束缚,于是董仲舒别出心裁的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念,将种种奇异的天象和皇帝的施政联系了起来,逐渐形成了臣子、百姓对皇帝的一种监察,达到了一种政治上的平衡。每当大的灾害出现时,臣子们就要求皇帝检讨自己的施政,逼迫皇帝下‘罪己诏’;每当灾害频仍,民不聊生时,百姓们就会认为老天对当时的皇帝很不满,就会揭竿而起,聚众起义。

    司天台最高长官,正五品监正——袁天罡,听到太子建成迎娶郑观音,叹了口气道:“天道昭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切都在按照天道的轨迹在运行啊。郑观音,贵不可言,当入帝王之家,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唐太子娶之,可惜她始终没有通过浴火重生,成为百鸟之王的凤凰啊,是天意,也是命数啊。永安王李玄,有些儿奇怪,他的命格竟然不在五行之内,赵郡王李孝恭竟然因为他也暂时脱离了命运的安排。变数啊,李玄就是一个变数啊,值得我好好研究啊。”

第九十一章 太子大婚() 
太子东宫,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太子建成的婚礼正在忙碌的准备着。

    太子东宫和山东豪族都大张旗鼓的宣传着这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婚典,向整个大唐朝堂无声的昭示着大唐太子和山东豪族的结盟。所有大唐重臣们都明白:太子建成得到山东豪族的全力支持,必将势力大涨,声势惊人,吸引着更多的官员投靠、归附;山东豪族和太子建成联姻,身份也从一方实力强大,被皇帝小心戒备的政治势力,变为外戚势力,正式进入大唐朝堂。

    在太子建成的一力举荐下,大唐皇帝李渊下诏册封郑观音的父亲,前隋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郑继伯为大唐从一品太子太保,成为了继大唐吴王杜伏威之后的大唐第四号人物,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册封右武卫大将军、荥阳郑氏族长、山东豪族主事郑仁基为正三品中书省最高官员——中书令。郑继伯、郑仁基均进入内廷会议,参与朝廷决策。

    山东豪族有两个人同时进入大唐内廷会议,震惊了整个大唐朝野。

    秦王李世民面带苦色,却无可奈何。官场上,历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有些人明明对国家没有太大的功劳,却享受着高官厚爵。例如亲戚,例如皇帝从小的玩伴、随身太监。如大唐皇帝李渊的心腹伴当、太监总管王德,他就是大唐正三品的内侍省监正,管理整个皇宫的太监。品级和吏部尚书高士廉,是同一个级别的。不是因为王德于国有功,而是因为皇帝李渊对他的信任。山东豪族的郑继伯、郑仁基亦是如此,虽无大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外戚。而与王德不同的是,郑继伯、郑仁基代表着山东豪族,他们有这个实力,只是一直被大唐朝廷打压着,趁着和大唐太子联姻的机会,展现了出来。如今即使是他秦王,也阻拦不住山东豪族进入大唐内廷会议的步伐。

    盛大的婚典,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举行了。

    那一天,整个帝都长安的百姓几乎是万人空巷,涌上街头,目睹大唐太子的大婚。朝廷官员们更是因为皇帝李渊亲临而人人亲赴。当骑白马的太子建成和随行迎亲的陇右李氏皇族的车队辚辚驶出了皇宫,行驶在朱雀大街时,帝都长安的百姓们顿时沸腾了。“恭贺太子殿下——”的声浪竟然淹没了一切的欢声笑语。当一身大红色新郎服的太子建成将红裙拖曳的郑观音抱出太子太保郑继伯府邸的时候,淳朴的帝都百姓们不禁被眼前天神般才子佳人的婚姻感动了,不知谁带的头,街道两旁的人群都手足舞蹈的高喊着:“太子大婚,大唐万年。”帝都的百姓们将这美丽高贵的婚姻看成国运兴隆的吉兆,尊敬羡慕,如痴如醉。

    太子东宫,焕然一新,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气象。

    当一轮明月悠悠的飘到夜空正中时,尽管长安城因为太子大婚,取消了宵禁,长安的百姓们还在聚相庆贺,太子东宫内却早已一片幽静了。

    郑观音在洞房中独自等待,她很兴奋,白天的婚典盛况,让她激动不已;她也很惶恐,为自己即将面对久负盛名的太子殿下,茫然不知所措。在忐忑的心情下,她默默的静坐着。

    一阵清晰的脚步声,在洞房内响起。

    “他来了。”郑观音羞涩的低下了头,默默的等待着。

    太子建成轻轻的走到了郑观音的近前,挑起了她的盖头。

    郑观音貌美如花,烛光下,红彤彤的脸庞,更显得异常的娇羞,异常的妩媚,让太子建成的心神不禁一震,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看着看的痴呆的太子建成,郑观音不禁痴痴的娇笑了起来。

    太子建成也不禁面红耳赤。今天自己的心情确实很好,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大婚,还有婚典时,万民的欢呼和拥戴。这些欢呼声,拥戴声以前可是都属于自己那位桀骜不驯的弟弟秦王的,对于自己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如今自己也亲身体验了一回,感觉真的很不错啊。这些都应该属于自己的,以后也都会属于自己的,谁都别想拿走。婚典时,太子建成看到了跟随在皇帝李渊背后的秦王李世民,他阴沉着脸,满脸的不痛快,却不得不虚情假意的向自己恭贺新婚。看到秦王李世民吃瘪的样子,太子建成心里觉得很舒服,做弟弟的就应该守本分,即使心里再不乐意,也不得不向自己低头。太子建成相信,不久的将来,自己必然会彻底的压制住自己的这位亲弟弟,让他明白什么是君臣之别,什么是长幼有序。

    太子建成异常温柔的将郑观音揽入怀中,不久两人就沉沉的睡去。

    河北,汉东王刘黑闼的大营。

    夏朝左仆射范愿向刘黑闼禀报道:“大唐太子建成迎娶了荥阳郑氏的郑观音为太子妃。”

    刘黑闼讥笑道:“只要攻下洛阳,大唐的河北、河南之地就将为我所有。大唐的太子竟然这个时候,还有心思迎娶太子妃,仁孝贤明?呸,昏庸无道才对。”

    刘黑闼的回答,让范愿目瞪口呆。

    夏朝兵部尚书董康买、右将军高雅贤、左将军常何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汉东王刘黑闼是员武将,十分优秀,可是他不懂政治啊。大唐太子和荥阳郑氏郑观音联姻,那就意味着支持夏朝的山东豪族肯定要转而支持征讨河北的大唐太子,支持大唐啊。没有山东豪族的支持,夏朝军队会土崩瓦解的。而这一点,范愿、董康买、高雅贤、常何都看出来了,可是刘黑闼并没有看出来。他只是员武将,而不是一位政治高手啊,他连最基本的政治敏感都没有啊。

    范愿、董康买、高雅贤、常何没有对刘黑闼进行规劝,因为刘黑闼只关心战事,其他的政治、外交、粮草、装备什么的,他毫无兴趣,也不会处理这些事情的。他会转手再将这些事情转交给他们几人的。既然如此,范愿等人又何必再浪费那些功夫?

第九十二章 洛阳征调() 
一个月后,新婚不久的太子建成就统领着两万大唐军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帝都长安。

    此次出征,太子建成为统帅,齐王元吉为副帅,太子冼马魏征为军师,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为先锋,所率领的两万大军都是大唐精骑,按照军师魏征的说法,只待逆贼刘黑闼粮草、供给断绝,大军四散时,大唐追逐贼首刘黑闼时所用,这两万精骑必然会派上大用场的。

    十数日后,太子建成率领着大军来到了东都洛阳城下。

    东都留守、河南王李道玄,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虽然心里不愿,可是也不得不出城迎接。

    一番行礼过后,齐王元吉突然死死的盯住李道玄和罗士信,眼珠一转,一条毒计浮现在他的心头。

    洛阳城,太子建成的住处,齐王元吉向太子建成说道:“太子哥哥,臣弟建议将李道玄、罗士信调入太子哥哥的大军之中。为了太子哥哥的大业,征调他二人,既可以对抗逆贼刘黑闼,又可以消弱他秦王李世民的实力。”

    太子建成瞬间明白了齐王元吉的想法,便大笑道:“好主意,就征调他秦王李世民的心腹爱将李道玄、罗士信为我的部属,让他们抵挡逆贼刘黑闼。”

    长安,太极宫,皇帝李渊分别向驻守灵宝的领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驻守潼关的左威卫大将军、潼关守将李绩下令道:“任命李靖为统帅,李绩为副帅,统领二十万大唐军队,紧随太子建成身后,一旦太子遭遇失败,务必救回太子,击溃逆贼刘黑闼的叛军。太子如果得胜则不需露面,悄然返回各自驻地。”

    李靖、李绩二人得到圣旨后,纷纷率领大军在潼关外会合,静悄悄的向东都洛阳逼近。

    秦王府,秦王李世民意志消沉,借酒消愁。

    他的内心很苦闷,他很清楚自己在军队中的实力和威望,如果他愿意,他是有很多机会,除掉太子,甚至是逼迫自己的父皇禅位给自己。可是从小受到的儒家教育,就教诲他做一个忠孝之人,一个忠字,一个孝字,深深的浸透在他的骨髓之中,而今他自己也在用这两个字教诲他的儿子们。毫无疑问,他在战场上是一个从来不知道畏惧的战士,可是如今要他向忠和孝挑战,他却变得怯懦了起来,无法迈动脚步。

    局势对自己是越来越不利了,太子建成夺走了虎符,夺走了领兵之权,如今又得到了父皇、齐王元吉之外的天下三大政治势力之一的山东豪族的支持,声势强大。待太子建成平定了逆贼刘黑闼,就能对自己形成全面的压制。太子建成能够平定逆贼刘黑闼,李世民是深信不疑的。且不说,实际领兵的齐王元吉、东宫六卫帅统领冯立的能力,就是大唐皇帝也绝对不会允许太子失败的,大唐皇帝会为太子做好保障的。

    这种枯坐等死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啊,一旦反抗,就意味着要挑战自己自幼形成的忠孝理念,还有这天下间传承近千年的儒家道德体系,向整个天下人表明自己是一个违背儒家道德体系,杀兄弑父的恶人。这个恶名,会一代代的传下去的,自己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

    李世民无计可施,只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醉生梦死,躲避着这一切的纷争。

    李玄缓缓的走进了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双目无神的看着李玄,有气无力的说道:“你来了。”

    李玄看着一向英武非凡的秦王李世民,此时竟然如此的颓废,如此的借酒消愁,他感到很心痛。他回答道:“我来了。”

    秦王李世民举起了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