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33章

大唐魔术师-第33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大厅宽阔文雅,书香气息很重,表明了封德彝是一位德高望重、饱学之人。

    封德彝坐在案桌后的黄花梨高背椅上,微笑的对岑文本说道:“今夜,将会有三位大人物来到我的府邸,你且仔细观看。待他们离开后,你告诉我,你看出了什么。”

    “是。”岑文本站起身躬身一礼道。

    之后,在封府下人的带领下,进入了大厅隔壁的小屋。

    片刻后,一位年轻人龙行虎步的走进了大厅,年轻人二十六、七岁年纪,仪表堂堂、身材魁梧、身穿大红色一品亲王服,奇特的是亲王服上绣的图案,竟然是只有大唐太子才可以绣的四爪金龙。

    看到年轻人,封德彝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老臣封德彝拜见秦王殿下。”

    年轻人一把扶起封德彝说道:“封相,你、我就不必如此了吧。”

    秦王李世民好像对封德彝的大厅十分熟悉,随手搬过来了一把高背檀木椅,就坐在了案桌封德彝的对面,异常放松的说道:“封相,我又和大哥闹翻了,望您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封德彝回答道:“秦王殿下放心,老臣会一直支持秦王的。”

    “这就好。”秦王李世民说道。“您的恩德,世民是记在心里的。朝堂上,左仆射裴寂是太子的死忠,要不是您多方维护,世民势单力孤,如何能与他们缠斗了如此许久啊?”

    封德彝很受感动,说道:“殿下,您别说了。老臣做的还不够啊,老臣是看好殿下的,过去看好,现在看好,将来还会看好,老臣会一直支持殿下的。老臣老了,能帮助殿下的实在不多了。路,还需要殿下您亲自去走啊,殿下心中的痛苦,老臣是最清楚的。太子做的太过了,陛下又太偏袒太子了呀。”

    秦王李世民伸出了双手,紧紧的握住了封德彝的手说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封相的恩德,世民永记之。”

    不久,得到封德彝承诺支持的秦王李世民就心满意足的就离开了封德彝的府邸。

    一炷香后,又有一位中年人温文尔雅的走进了大厅,中年人三十二、三岁年纪,白净脸庞,身材消瘦,气质高贵,身穿明黄色四爪龙袍,器宇非凡。

    封德彝又站了起来,行礼道:“老臣封德彝拜见太子殿下。”

    中年人连忙劝阻道:“封相,不必如此。别人都知道朝堂上左仆射裴寂是我最忠心的拥护者,其实孤这心里,最信任的还是您啊。您对孤好,孤这心里可是最清楚的。”

    太子建成好像对封德彝的大厅也不陌生,放下了一直端着的架子,也随和的坐在了封德彝案桌的对面。

    太子建成问道:“如今孤又和孤那个桀骜不驯的弟弟闹翻了,封相,你看,下来该怎么办?”

    封德彝沉吟道:“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各凭手段,一决胜负了,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殿下。”

    太子建成思索道:“恩,也只有如此了。”

    封德彝向太子建成靠了靠,低声的说道:“刚才秦王来过了。”

    太子建成好像早就知道了似的,一点儿也不吃惊的说道:“他来干什么?”

    封德彝恭敬的回答道:“他让我支持他。”

    “恩。”太子建成说道:“也只有这个原因了。封相,老办法,明着支持他,暗中支持孤。孤对您还是十分信任的。”

    封德彝站起身,躬身一礼道:“太子放心,老臣是最支持太子的。”

    太子建成说道:“军事上,他李世民能力不错,可是论起权谋,他怎么会是咱们的对手?”

    封德彝奉承道:“太子所言极是啊。”

    太子建成和封德彝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不久,太子也离开了。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位满头白发,年纪大约有四十八、九岁的老者走进了封德彝的大厅。

    老者身材魁梧、白净脸庞、慈眉善目,身穿明黄色五爪龙袍,气质高贵,威严大度。

    看到老者,封德彝连忙躬身行礼道:“老臣封德彝拜见陛下。”

    老者随意的一摆手道:“德彝,不必行礼了。朕今夜前来,是有事和你商量。”

    封德彝恭敬的回答道:“陛下请说。”

    皇帝李渊问道:“眼下,朕的两个儿子太子和秦王又闹翻了。你为人、做事最是公允,既不偏袒太子,也不偏袒秦王,是我最信任的。你且说说,朕该怎么办?”

    封德彝说道:“这是陛下的家事,老臣不便开口。一言不慎,会拖累子孙的。”

    李渊笑道:“德彝还是如此的诚心待朕。累及子孙,这话,其他大臣可不敢如此对朕说。今日,你且说之,朕姑且听之。朕保证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的。”

    封德彝看着保护李渊的侍卫,都离开了大厅,便低声的对皇帝李渊说道:“秦王自持有功,位居太子之下,心中不服,久矣。若不早立他为太子,则要尽早采取措施。”

    李渊面带沉吟。不久也离开了封德彝的府邸。

    待李渊离开后,岑文本从小屋走了出来,来到了大厅,对着封德彝躬身一礼道:“封相,厉害。其他官员在这帝都之中,都害怕卷入太子、秦王争斗的漩涡,身死族灭,而只有封相不但主动参与,而且被陛下、太子、秦王三方势力都引为心腹。佩服佩服。”

    封德彝笑问道:“就看出这些吗?”

    岑文本回答道:“封相应该是支持太子的,只是我想不明白,封相为什么这么做?”

    封德彝惊喜交加,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岑文本回答道:“其他的都是虚的,只有封相对陛下的那番话,最有用。听着是太子、秦王两不得罪,实际上如今陛下是绝对不会立秦王为太子的,按照封相所说,陛下唯一该做的就是除掉秦王了。”

    封德彝赞许的点了点头,问道:“那你觉得陛下会听吗?会除掉秦王吗?”

    岑文本回答道:“陛下是一位优秀的皇帝,能够冷静、理智的处理各种威胁。可是陛下也是位重视那残存的一丝温情的父亲啊,手心手背都是肉,除掉秦王,这个决断,陛下恐怕很难下,但是有了封相的一番话,陛下肯定会更加支持太子,打压秦王的。太子是正统,是储君啊,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从政治上考量,秦王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啊。陛下肯定会竭力辅助太子,打压秦王的。”

第七十一章 齐王元吉() 
长安,城门外。左仆射裴寂、右仆射封德彝、御史大夫萧禹等上百位朝廷大臣,在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的率领下分成两列,排列整齐,安静的等待着一位大人物的出现。

    一名军士骑着黄鬃马,身背小旗,飞快的来到了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近前,下马行礼道:“太子、秦王殿下,齐王殿下已离长安城不足两里。一炷香后,齐王殿下必然到达长安。”

    太子建成挥挥手道:“孤知道了,继续打探。”

    “是。”军士跨上了马,又飞快的离去了。

    听到齐王元吉马上就要到京城了,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身后的朝廷大臣们议论了起来。

    “齐王殿下回来了,这下热闹了。”

    “陛下最信任,最有才华的三个儿子都在长安聚齐了。”

    “都是窦皇后所出,三位嫡子啊。”

    “也不知道齐王殿下会如何选择,是做为单独的一方势力存在?还是支持太子?或是支持秦王啊?”

    “齐王殿下回来了,而且是携大败贼首鲁王徐圆朗的大胜之功回来的。齐王殿下在军中可是拥有自己的一方势力的,庐江王、幽州大都督李瑗(yuan)手握重兵,雄踞一方,车骑将军谢叔方,协助左、右金吾卫大将军,镇守长安,更有万夫不挡之勇,忠勇异常。这么大的一方势力,齐王殿下会如何选择呢?”

    “如何选择?就看太子和秦王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了?太子和秦王也不能忽视齐王的势力啊?”

    “长安要热闹了,可是却越来越不好呆了,这个权力漩涡会越来越大的啊。”

    “是啊,确实如此。”

    一炷香后,一支威武齐整的队伍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打头的是一位二十岁出头的英俊少年,他骑着一匹高大的五花马,一身青色锦织箭袍,外面披着一袭貂皮斗篷,腰里悬挂着镶金缀玉的弓壶和箭囊,手持长槊,身背长弓,威武非凡。他的眉宇间流溢着一股傲岸之气,显示出他不是一位寻常的人物。

    少年看到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后,就下马,走了过来,对太子、秦王李世民行礼道:“弟弟元吉拜见太子哥哥、秦王哥哥。”

    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连忙热情的扶起少年道:“元吉免礼。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

    齐王元吉看着热情的太子和秦王,微微一笑。

    太子建成笑道:“弟弟如今大败逆贼徐圆朗,仅率区区三万人马就敢追着十万人马的徐圆朗,一路砍杀,实在是骁勇啊。父皇命孤和秦王率领着长安四品以上官员迎接,可见对弟弟,父皇是很重视的。如今长安不平静,有人不知天高地厚,肆意妄为,不知弟弟回京后,有何打算啊?”

    说着,太子眼含不善的瞪向了秦王李世民,秦王李世民也面带不悦的回瞪了太子建成。

    齐王元吉看着不对付的太子和秦王,笑着说道:“太子哥哥,秦王哥哥,我常年领兵在外,不在帝都久矣。帝都形势,如今一无所知,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啊?”

    原本打起精神、认真倾听的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听到齐王元吉如此说,都不由得感到失望,又同时松了一口气。

    太子建成热情的对齐王元吉说道:“弟弟,此次回京,父皇肯定会予以重赏的。弟弟可在京中,了解形势,我相信弟弟肯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在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的迎接下,齐王元吉进入了皇宫,见到了大唐天子——李渊。

    为了表彰齐王元吉的功劳,皇帝李渊册封齐王元吉为大唐三公之一的正一品司徒,加赐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乐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授予上柱国、左卫大将军的官职。齐王元吉正式做为一方势力,进入了大唐朝堂。

    深夜,齐王元吉的府邸,雄伟壮观,极尽奢华。

    一位身穿黑色斗篷的人,在齐王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齐王的书房。

    一身大红色一品亲王服的齐王元吉正孤独的站在书房窗户的旁边,眼望着窗外。

    身穿黑色斗篷的人对着齐王元吉躬身一礼道:“老臣拜见齐王殿下。”

    齐王元吉头也没回,缓缓的问道:“你来了。五年前,你告诉我,春秋时,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让我离开长安,发展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羽翼,也同时给太子和秦王提供足够的争斗空间。如今,我羽翼已成,太子和秦王也如你所料,势如水火。如今,我该怎么做?你说说吧,封相。”

    身穿黑色斗篷的人,摘掉了斗篷,露出了相貌,赫然是大唐密国公、右仆射封德彝。

    封德彝分析道:“殿下的位置实在是尴尬,论正统,上面有太子和秦王两位,论能力,则略逊于秦王。如今,太子和秦王相争,殿下的机会就来了。老臣有上、下两策可供殿下选用。上策:保持独立,坐山观虎斗,待太子和秦王决出胜负后,再投靠获胜的一方。新主即位,必然会对拥有实力的殿下,予以重用的;下策:选太子或秦王一方势力,予以支持,先除去一方,再除去联合的另一方。上策稳,下策险。选用下策,如若不慎,很可能会满盘皆输的,望殿下决之。”

    齐王元吉扭转了头,面目狰狞的说道:“五年了,五年了啊。你知道这五年,我是怎么过的吗?天天和那些大兵们一起待在那肮脏不堪的军帐里,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委屈自己、拼死建功就是为了做一位太平王爷吗?不,我要坐上那最高处的那把,世间唯一的椅子,那是我的。这才是我活下去的动力啊。上策虽稳,却不是我的选择。为了那一丝机会,我选择下策。你说吧,让我支持谁?太子还是秦王?”

    听到齐王元吉选择了下策,封德彝内心里暗暗一喜,说道:“如今京中太子势力最大,陛下又予以支持,前景最好;而秦王势力相对弱小,陛下又予以打压,日子煎熬。如今太子、秦王、殿下三人中,殿下势力最小。如若联合太子,则必然能够迅速击垮秦王,但是太子的势力则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殿下再想击败太子,会十分困难。而殿下如若联合秦王,则太子和秦王的势力,就会旗鼓相当,势均力敌,两人的搏杀也会更加的激烈、血腥,一方被灭,则另一方必然元气大伤,筋疲力尽,殿下除之,则十分容易。所以,老臣建议,殿下联合秦王,先除太子。”

    齐王元吉陷入了沉思,良久后,他说道:“不,不能联合秦王。秦王这个人太精明了,我的心思逃不过他那双眼睛的。联合太子,先除秦王,再除太子。只要除掉了秦王,除掉太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

    封德彝思考后,说道:“殿下所言极是啊。”

    不久,封德彝就又穿上了斗篷离开了。

    看着封德彝离去的背影,齐王元吉说道:“我不知道你和你背后的南方世族为何要帮我?但是如今我很需要你们,待我除掉了秦王,杀死了太子,下一个要除掉的就是你和你背后的南方世族了。”

第七十二章 太子的承诺() 
从齐王府离开后,封德彝就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封德彝的书房里,灯火通明。御史大夫萧禹也是独自一个人,正在来回地踱步,焦急的等候。看到封德彝走进了书房,关闭了房门。萧禹就迫不及待的走到了封德彝近前,问道:“如何?李元吉是否愿意联合太子,除掉秦王?”

    封德彝微笑道:“一切都在按照咱们的计划进行,李元吉最终决定联合太子。先除掉秦王,再除掉太子。只不过?”

    听到不过两个字,萧禹原本异常兴奋的心,又提了起来,紧张的问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