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29章

大唐魔术师-第129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回答道:“陛下,臣以为如今虽然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并不是因为计划泄露导致的不可挽回的变化,只是突厥颉利可汗做的一些防备罢了。臣相信。只要我大唐的十二卫大军能够在我大唐和突厥的边境上,将突厥军队打疼了,打怕了,突厥的颉利可汗必然会命令阿史那思摩统领那五万大军撤离阴山小道的关口,驰援大唐和突厥边境上的突厥军队。如此,臣率领的那支我大唐精锐的奇兵,就可以按照原计划,偷袭突厥的定襄汗帐。擒杀突厥颉利可汗。”

    大唐皇帝李世民沉默良久后,一拍书案。站了起来,下决心道:“好,那就按照大将军所说的。就在我大唐和突厥边境上打疼、打怕他突厥大军,让颉利可汗命令阿史那思摩撤离阴山小道关口,我大唐一举攻破突厥定襄汗帐,擒杀突厥颉利可汗。”

    听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话。李靖也是暗暗激动,他为大唐皇帝李世民有如此的魄力,如此的胆识而感到庆幸和高兴。

    李世民又缓缓的坐了下来,向李靖问道:“大将军,此次奇兵统兵大将的位置。被你领了去。这统领我大唐精锐的十二卫大军在我大唐和突厥边境和突厥对战的统帅的位置,你觉得那位将军比较合适啊?”

    李靖面露为难。他的内心中,其实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大唐冠军大将军李绩。可是李绩如今才二十八岁,虽然李绩也是身经百战,是闻名天下的名将了,但是在大唐军队里按资排辈的话,李绩的威望和资历都是要差一些儿的。不论是和前隋时就已成名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心腹东都留守屈突通,还是和隋末时成名的左骁卫大将军秦琼、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即使是再晚一些儿的大唐建国后方才成名的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左领军卫大将军程咬金、右领军卫大将军张公瑾资历、威望都要插上一大截。当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成名天下,成为天下名将的时候,李绩还仅仅只是位小校,连将军都还没做到。而军队里面是最讲究论资排辈的,爵位、头衔统统不管用,谁打的仗多,谁能力强,谁就是老大。而以现在李绩的资历和威望,是无论如何也镇不住那帮强兵悍将的。

    李世民看李靖面露为难,低头不语,便试探性的问道:“大将军觉得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如何啊?”

    李靖顿时一愣。

    尉迟敬德这个人,李靖是非常清楚的。尉迟敬德是并州马邑人,年少时,曾以打铁为业,善使长槊,以勇猛闻名天下。曾两次救过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性命,一次是在洛阳城下,从王世充手下大将“飞将”单雄信手中,救下了李世民;一次是玄武门之变,从齐王元吉的手中,救下了李世民,被李世民引为心腹中的心腹。

    尉迟敬德这个人在李靖的心中,他只是员猛将,冲锋陷阵,绝对可以,但是运筹帷幄,把握全局,却与李靖看好的李绩相差甚远。

    李靖内心里也知道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在大唐和突厥边境之上的十二卫大军,那就是整个大唐几乎全部的机动力量,也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帝位的保障,大唐皇帝李世民肯定想把十二卫大军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无疑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无论被李世民信任的程度,还是在军中的资历、威望,那都是足够的。(。。)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九十章 大战之前() 
按照李靖以往谨小慎微的性格,他肯定会顺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提议,同意让尉迟敬德出任统领大唐和突厥边境之上十二卫大军统帅的职务的。但是,这次是大唐和突厥,国与国的决战,影响巨大,李靖不敢大意,也不敢继续保持沉默,而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回禀陛下,臣觉得还是冠军大将军李绩出任十二卫大军的统帅,更好一些儿。”

    大唐皇帝李世民诧异的看着李靖,疑问道:“李绩?冠军大将军李绩?李绩他的能力是有,只是这资历、威望不够吧?”

    李靖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话来。以他谨慎的性格,能够反驳大唐皇帝李世民提出的人选,主动提出李绩这个人选,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了。再让他反驳大唐皇帝李世民,恐怕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猜出了李靖的心思,说道:“论资历,论威望,朕看还是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更好一些儿,就先让尉迟敬德试试。要是尉迟敬德不行,朕再让李绩上。”

    数日后,皇宫西内苑(yuan)里,新筑成的十尺多高的拜将台上立着一面巨大的“唐”字大旗。

    身穿盛装的群臣在台下自觉分成文武两列站好,站在文臣第一位的赫然是大唐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而站在武将第一位的则是今日的主角,一身金盔金甲,神色肃穆的大唐北伐军的统帅、辅国大将军李靖。

    一阵鼓乐响起,身穿龙袍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在众侍卫的簇拥下走进了拜将台。

    礼部司礼官大声宣告着:“吉时已到,天子拜将!”

    大唐皇帝李世民快步走向了辅国大将军李靖的身边,拉起他的手,和他一起迈步走上了拜将台。太监总管王富贵手捧着金黄色缎子包裹着的大印和封诰(gao)文书亦步亦趋的跟在大唐皇帝李世民和辅国大将军李靖的身后。

    登到台顶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和李靖一起朝南跪倒祭天。

    祭完天,大唐皇帝李世民站起身将王德递上来的大印递到辅国大将军李靖的手上,庄严的说道:“大将军接印出征了!”

    李靖接过大印,西内苑内列队的禁卫军齐声高呼道:“大唐威武,大唐必胜!”

    在拜将台上那面迎风招展的大旗之下,大唐皇帝李世民拉起辅国大将军李靖。两人一起向拜将台下方的士卒们挥手致意。

    拜将后不久,辅国大将军李靖就和永安王李玄一起,在护卫的跟随下,前往大唐和突厥的边境。李靖会在那里,组织安排好十二卫大军进攻事宜之后,然后统领从十二卫大军中抽调出来的那支五万精锐奇兵,走阴山小道,直接偷袭突厥颉利可汗位于定襄的汗帐,擒杀突厥颉利可汗。

    突厥定襄汗帐。颉利可汗召集了各部落首领集聚一堂,和以往一样,突利和契苾何力仍然称病未来,颉利可汗内心里也知道突利、契苾何力他们不会来的,于是就直接开始宣布会议开始。

    颉利可汗坐在白色虎皮交椅之上,对各部落首领说道:“各位首领,如今大唐起倾国之兵四十万,屯兵于大唐和我突厥的边境。大唐的战略意图。已经十分的明显,那就是全面进攻我大突厥汗国。和我大突厥汗国决战。众位头领,咱们都议一议该怎么办吧?”

    营帐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整整四十万人啊,大唐这是要拼命啊。我大突厥汗国虽然军队比大唐多,但是突利、契苾何力明显不和大汗一心啊,突利、契苾何力手中可是拥有十余万军队啊?”

    “是啊。这仗可不好打啊。而我大突厥汗国已经数年接连遭受旱灾,各部无论粮食,还是勇士们的战力,都下降了不少,而大唐却是粮食充足。兵强马壮,这时候决战,对我大突厥汗国,可是十分不利的啊。”

    “对啊,这决战一开始,我大突厥汗国就吃着大亏啊。”

    听到众人的议论,颉利可汗站了起来,缓缓的说道:“怎么,是不是有人害怕了?”

    众头领尚未开口,执失思力站起身大声的嚷道:“怕什么?咱们大突厥汗国和大唐交手又不是一天两天了,羊始终是羊,狼始终是狼,羊再多还不都是给狼吃的吗?别说四十万大唐军队,就是一百万咱们也不怕,对不对?”

    有位年长的头领说道:“可是毕竟草原已经连年大旱了,咱们的战马已经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了,各部落又粮草奇缺,大唐的军队一下子又来了四十万人,这仗打起来恐怕不那么容易啊。”

    颉利可汗冷冷的看着那位年长的头领,然后环视众人说道:“本汗倒觉得执失思力的话,有道理。唐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新兵多,骑兵少,我军人数虽然略少于唐军,但是却都是骑兵,而且多数人都久经战阵,真打起来,唐军绝非我军对手。”

    年长的头领,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因为畏惧颉利可汗,没有再发出声来。

    颉利可汗不满的看着那位年长的头领,生气的说道:“怎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我这汗帐之内,还不需要乱我大军军心的头领。”

    年长的头领一惊,更是什么话都不敢再说了。

    颉利可汗向自己的侍臣一示意,侍臣展开了一副巨大的羊皮地图。

    颉利可汗缓缓的走下交椅,走到了羊皮地图之前,举起手中的马鞭指向地图上的一处山岭,缓缓的说道:“各位首领,这里是恶阳岭,在唐军渡过浑河之前,我军一定要抢先占领它,只要占领了这里,大唐四十万大军就会被分成东、西两块,一旦他们被分割,我军骑兵主力集中起来就可以左右驰骋(chig),对付其中任意一块,都是绰绰有余的。”

    众位头领都纷纷点头,在颉利可汗的高压统治之下,也只能一味地点头称是。(。。)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临阵换将 一() 
cpa300_4;看到众位头领都点头同意,突厥颉利可汗下令道:“执失思力,本汗命令你统领三万突厥精锐攻下恶阳岭,夺取这块战略要地。”

    执失思力右手放于胸前,对着颉利可汗躬身一礼道:“臣谨遵大汗命令。”

    大唐和突厥的边境之上,一座大唐军营连绵起伏,一处营帐外,一面“唐”字大旗迎风飘扬,营帐前的排列着两列整齐的士卒,各个膀大腰圆,眼露精光,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士卒都是战场上久经沙场的精锐。营帐的四周,有同样精锐的士卒列成阵型在来回的巡视,这处营帐就是大唐北伐大军的大本营,就是从这处营帐内,传出来的将令,指挥着大唐和突厥边境上的大唐十二卫大军四十万军队。

    大帐内,副帅、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端坐在帅椅之上,气度威严的望着众将说道:“突厥在浑河对岸日夜伐木打造木排,看来他们是想夺占渡口。柴绍,本帅命你速调五千士卒增援,严防敌军渡河。”

    左金吾卫大将军柴绍应诺道:“末将遵命。”

    站在诸将末尾的大唐冠军大将军李绩开口说道:“副帅,末将以为,突厥在浑河渡口大张旗鼓的造筏,似乎更像是虚张声势,疑兵之计啊。”

    尉迟敬德面露不悦的问道:“李绩,你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突厥使用的是疑兵之计啊?”

    李绩回答道:“启禀副帅,浑河水浅,河中只能行得小船,他们突厥夺得渡口又有何用呢?再说再过几日,冬天就要来了,浑河就要结冰了,到时候,他们踏冰渡河岂不是更加方便?何至于现在费尽力气,夺得渡口,却运送不了多少人。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末将觉得,突厥在虚张声势,使用疑兵之计,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浑河渡口。而是为了偷袭恶阳岭。”

    尉迟敬德哈哈一笑道:“李绩,你说浑河渡口没有用处,难道恶阳岭那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小土寨就有用处吗?”

    李绩一拱手,态度严肃的分析道:“副帅。如今恶阳岭虽然没有用处,但是一旦河水结冰,恶阳岭周边的水道就可以跑马过车了,整个大唐和突厥边境上的我大唐军队,就会被一座恶阳岭一分为二,不能相互增援,不能互成犄(ji)角之势,而突厥的骑兵则能够随意攻击我们被分成两半的任何一支军队,而且都占有优势,如此。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啊。”

    尉迟敬德略显迟疑的问道:“李绩,按你所说,恶阳岭那么重要,那我们该往恶阳岭放多少军队啊?”

    李绩一番沉思后,说道:“副帅,末将觉得最少要往恶阳岭放三万军队,如此方能保的恶阳岭不失。”

    尉迟敬德冷冷一笑道:“李绩,一个小小的恶阳岭,你就让本帅放三万军队守卫。本帅怎么看不出恶阳岭有什么重要的啊?如果恶阳岭都要放三万军队守卫,那我大唐就是征调一百万的军队。那也守不住大唐和突厥边境上的这成千上万个山头啊,那我大唐还拿什么去攻打突厥颉利可汗的定襄汗帐呢?李绩啊,你也别太小题大做了,依本帅看。放一千人守卫恶阳岭,足够了。”

    李绩还要开口,尚未出声。

    尉迟敬德一挥手,异常霸道的说道:“李绩,你不要再说了。我尉迟敬德打了几十年的仗,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一千人守卫恶阳岭,有胆敢有人再妄言增兵者,军法从事。”

    说罢,尉迟敬德就拂袖而去。

    李绩一脸的茫然,呆呆的愣在了原地。众将都看向了李绩,李绩也觉得十分无趣,便也脸色阴沉的离开了帅帐。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尉迟敬德是大唐皇帝陛下亲自点的将,而李绩却是辅国大将军李绩点的将,尉迟敬德对于李绩,内心里是有疙瘩(gd)的,今日的会议,也是尉迟敬德对李绩的一种打压。

    三日后,前线传来消息,执失思力统领三万突厥精锐突袭恶阳岭,恶阳岭上的一千守军拼死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恶阳岭丢了。

    而正如冠军大将军李绩所料,抢夺浑河渡口的突厥军队,就是在虚张声势,行疑兵之计,他们的目标,就是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小土寨——恶阳岭。

    就在执失思力袭占恶阳岭的当天晚上,一路风尘仆仆的辅国大将军李靖和永安王李玄来到了大唐和突厥边境上的北伐大军的大唐帅帐。

    副帅尉迟敬德将李靖迎入了帅帐之内,一指帅位,说道:“大帅,请……。我们可都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大帅前来指挥打这一仗呢!都等了很长时间了,也不知朝廷什么意思,朝廷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和突厥进行决战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