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26章

大唐魔术师-第126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张公瑾、段志玄,大唐皇帝李世民更信任的则是段志玄。段志玄早年曾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贴身侍卫。在太上皇李渊太原起兵之时,就被李世民提拔为将军,统领两千人,而张公瑾原本是伪郑王王世充的旧部,王世充被剿灭前,方才投靠大唐,投靠当时的秦王、天策上将,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而且段志玄出身平民,他是靠着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赏识和提拔,才做到如今的位置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唐皇帝李世民,就绝对没有段志玄的今天,同样的,如果大唐皇帝李世民如今遭遇什么不测,那么段志玄则必然会被各大豪族排挤出大唐朝廷,排挤出右金吾卫大将军的高位;张公瑾则出身关陇豪族集团,身份经历也没有段志玄清白,而刚刚经历过这次侯君集的背叛,李世民首先来到的就是右金吾卫大将军段志玄的营帐。他觉得到段志玄的营帐更稳妥,更安全一些儿。

    营帐内,段志玄正在来回的踱着步子。他内心里很烦躁,随着他和他的大军被调出了大唐帝都长安城。他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大唐帝都长安城内的局势了,相比于其他七位的大将军,段志玄更加的孤单,他的身后没有任何大的势力支持,也没有任何势力愿将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局势,告诉给他一个外人。他唯一的支持着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可是李世民还下落不明,身处险地。他感到很孤独,很无奈,他不知道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局势会如何发展?他也不知道如果大唐皇帝陛下真的遭受了不测,他该怎么办?

    而就在这时,大唐皇帝李世民率领着李玄、长孙无忌缓缓的走进了段志玄的营帐。

    段志玄正在暗自苦恼,一抬头,就看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他顿时欣喜若狂,急忙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行礼道:“臣段志玄拜见陛下!陛下能够平安归来,这真是太好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一把扶起段志玄道:“志玄,论起这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外的八卫大军啊,朕这心里,最信任的人,还是你啊。你是朕的贴身侍卫出身,前隋时你就跟随着朕了,陪着朕南征北战,更是多次救过朕的性命,替朕挡过了不少刀枪暗箭。这不,朕一回到大唐帝都附近,就找上了你,希望你能辅佐于朕,你所统帅的大军能够效忠于朕!”

    段志玄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帅位,用自己的袖子,擦拭干净,然后,请大唐皇帝李世民坐下后,跪倒在地,态度诚恳的说道:“陛下,臣能有今日地位,都是陛下赐予的。臣的一切,也都是陛下赏赐的,如今陛下既然这么相信臣,臣愿意将右金吾卫大军全部献上。臣只希望能够追随于陛下左右,为陛下做事。”

    说罢,段志玄就交出了右金吾卫大军的兵符和帅令。

    大唐皇帝李世民微微一笑,接过兵符、帅令道:“志玄,你的忠勇,朕都是知道的,朕也是十分信任你、重用你的。你现在以你的名义,去召其他七卫大军的大将军到你的营帐,朕想也该见见他们了。”(。)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军动了() 
不久,柴绍、程咬金、张公谨其他七卫大军的大将军就一起来到了段志玄的军营。

    柴绍、程咬金、张公谨他们都不是孤身一个人前来,而是每人都带有三百人的侍卫随从。如今正是国家不安稳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得不谨慎一些儿,即使段志玄是他们多年的朋友,一起在战场上拼杀过,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一进入营帐,所有人都看到堂堂的大唐右金吾卫大将军柴绍并没有坐于营帐内的帅位之上,而是侍立在帅位之侧。营帐内的帅位之上,则坐着一位大唐富商打扮的三十二、三岁左右的中年人。

    当众人看清那位三十二、三岁左右的人的面貌,都不禁一惊,那个人竟然是已经失踪多日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大唐皇帝李世民对着众将微微一笑。

    众将便纷纷跪下来躬身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

    大唐皇帝李世民并没有立即让众将起身,而是冷冷的扫视着柴绍、程咬金、张公谨他们每一个人。

    柴绍、程咬金、张公谨他们也恭恭敬敬的趴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他们内心里知道,这个时候,谁敢擅自起身,谁就是狂悖无力,目无天子,那么起身的那个人的忠诚就会被大唐皇帝李世民所质疑,以后那个人也将彻底离开十二卫大军大将军的位置,也将随时面临着大唐皇帝陛下深深的忌惮,随时都会有杀身大祸。

    注视良久,大唐皇帝李世民相信了众将的忠诚,让众将起身。

    众将也都深深的缓了口气,他们也都在庆幸自己的忠诚最终还是被大唐皇帝李世民所信任的。如今大唐皇帝陛下,只掌控了右金吾卫一卫大军,是实力最弱小的时候,他们这些也手握一卫大军的大将,就会对大唐皇帝陛下产生威胁,也是难得可以威逼大唐皇帝陛下的时候。最容易动小心思的时候,可是从眼前看,确实有好处,只要自己想要。大唐皇帝陛下为了拉拢自己,必然会予以满足。但是从长远看,则必然是弊大于利,如果今日大唐皇帝李世民被威逼,不得不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么日后大唐皇帝陛下则多的是秋后算账的机会,必然会报今日被威逼的耻辱。想当年,汉朝时的淮阴侯韩信就是在自己兵强马壮,汉高祖刘邦有求自己的时候,态度不恭敬,主动要求做齐王,汉高祖刘邦迫于无奈满足了他,可是从此韩信就引起了汉高祖刘邦深深的忌惮,最终韩信下场凄惨,被乱棍打死。

    大唐皇帝李世民让众将都留在营帐之内。随时听从自己的调遣。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就下令道:“驻守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外的八卫大军一起开拔,目标大唐帝都长安城。”

    随着大唐皇帝李世民命令的下达,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八卫大军快速的集结开拔,缓缓的向大唐帝都长安城而动。

    大唐帝都长安城内,太子东宫。

    大厅内,太子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晋王李治、宗正卿李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侍中刘洎、秘书监萧禹、御史大夫魏征、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都端坐于黄花梨高背椅上,面露沉思。

    驻守大唐城外的八卫大军动了的消息,让众臣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大唐帝都长安城内。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正在召集旧部,准备兴风作浪,而如今大唐帝都长安城外的八卫大军竟然也动了,这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吗?怎么什么坏事都朝大唐而来了?

    太子承乾是监国。大唐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不得不开口,向房玄龄问道:“房相,您看如今该怎么办啊?驻守大唐帝都城外的八卫大军没有朝廷的诏令竟然全都动了,他们是不是准备叛乱啊?房相,您看孤要不要下令谕。召集长安百姓和各地驻军勤王平叛啊?”

    房玄龄面露沉思,沉吟良久后,他向关陇贵族主事宗正卿李雄、南方士族主事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态度严厉的斥责道:“你们可给你们掌控的军队下命令,让他们前往大唐帝都长安城吗?我知道侯君集的肆意妄为,你们心中有担心,但是如今的大局是我大唐朝廷不能乱,我大唐社稷不能乱,你们命令你们掌控的军队,进入大唐帝都长安城,这不是添乱?乱我大唐社稷吗?你们如此做,乱了江山,乱了社稷,以后是要背千古骂名的啊。”

    宗正卿李雄、吏部文选司郎中岑文本同时站起身,躬身行礼道:“房相,我们会不清楚如今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局势吗?既然我们知道如今大唐帝都长安城需要稳定,我们怎么敢擅自命令我们掌控的大军进攻大唐帝都长安城呢?我们不知道那是乱朝廷、乱社稷的事情吗?”

    房玄龄诧异的看着两人,面露不信。

    李雄、岑文本同时异口同声的说道:“请房相相信我们,我们是无论不会做此天怒人怨,有可能招致我大唐倾覆的事情的。”

    房玄龄再次确认道:“真的不是你们下的命令吗?”

    李雄、岑文本说道:“我等绝对不敢下如此命令,命令驻守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外十里处的八卫大军开拔,进攻大唐帝都长安城的。”

    房玄龄面露沉思,他在猜想,到底是谁调动了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外的八卫大军的?如果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没有下命令的话。突然,房玄龄想到了一种可能,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的神彩,不过那丝神彩很快就被房玄龄掩藏下去了。

    随即,房玄龄对太子承乾躬身行礼道:“臣觉得如今虽然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外十里处的八卫大军动了,但是很多大将军恐怕是被人胁迫、鼓动,方才有此异常。臣恳请太子殿下下令,由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统领左千牛卫大军,进行平叛,只要诛杀了胁迫、鼓动众将的人,擒杀贼首,则叛乱必然会被平定。”

    如今,太子承乾对于房玄龄是十分依赖信任的,也是言听计从的。他随即下令道:“命令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率领左千牛卫大军平叛!”

    不久,左千牛卫大军就在侯君集的命令下,快速的集结,开出大唐帝都长安城外。(。)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率军返回() 
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向房玄龄谏言道:“房相,如今侯君集正心怀不轨,意图掌控驻守我大唐帝都长安城仅有的两卫大军,坏我大唐社稷。房相,如今光明正大的将左千牛卫大军交由侯君集掌控,这不是纵容侯君集,乱我大唐朝纲,坏我大唐社稷吗?”

    房玄龄微微一笑,对在座的众人,说道:“你们都以为我是老糊涂了吗?主动把大军往侯君集手里送吗?我请诸位想想,如果驻守我大唐帝都长安城外的八卫大军动了,不是宗正卿、岑文本岑大人的命令,那么众位觉得还有谁能够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外一下子就将整整八卫大军都调动了呢?”

    众人顿时醒悟,惊喜道:“房相是说,我大唐皇帝陛下回来了,他调动了我驻守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外的八卫大军吗?”

    房玄龄缓缓的点了点头,表示默认。

    岑文本顿时高兴的说道:“房相,您这哪是把兵权往侯君集这个贰(er)臣手里面送?这分明是把侯君集和他的左千牛卫大军往陛下手里面送啊。”

    房玄龄微微一笑道:“众位大人,咱们都准备准备吧,一旦侯君集被陛下擒获,咱们就准备出城迎接我大唐皇帝陛下把。”

    太子东宫的大厅内,顿时欢呼声一片。

    魏王李泰、蜀王李恪更是喜极而泣道:“父皇回来了,再也不用担心侯君集这个小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而太子承乾则喜忧参半,他喜的是自己的父皇、大唐皇帝陛下终于平安回来了,而忧的是自己的岳丈、侯君集胆大妄为,自己把自己逼上了很危险的境地。

    大唐帝都城外,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头戴黑盔,身穿黑甲,横刀立马,对着骑马走在八卫大军最前列的柴绍、程咬金、张公谨、段志玄高声斥责道:“你们没有朝廷诏令,竟然胆敢擅自调动大军。你们莫非想要叛乱不成吗?”

    侯君集知道此次平叛,自己手中只有左千牛卫一卫大军,如果和八卫大军硬拼的话,肯定是必败无疑的。但是自己并没没有底牌,也并非没有依仗,自己的依仗就是大唐朝廷,他是代表朝廷平叛的。在他的眼中,在整个大唐朝廷的眼中。如今缓缓而动的八卫大军,那就是违背了大唐朝廷的诏令,是乱军,是叛军。侯君集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气势上不能示弱,应该通过气势,把八卫大军镇住,然后只要诛杀那些极少数的鼓动、妄图叛乱的人,其他被胁迫的人才会放下武器,这次叛乱也就会彻底被自己平定下去。

    柴绍、程咬金、张公谨、段志玄等人都没有说话,本来看在一场兄弟的情面上。程咬金、张公谨还想暗中提醒侯君集一下,结果他们没有想到侯君集竟然如此嚣张,一开口,竟然把他们说成是叛军。程咬金、张公谨心中暗道:“大胆的侯君集,你也不想想,大唐皇帝陛下亲自调动的军队,怎么会是叛军啊?”侯君集的嚣张,让程咬金、张公谨心里很不爽,也让程咬金、张公谨都十分默契的选择了闭口不言。

    看到柴绍、程咬金、张公谨、段志玄都不说话,侯君集觉得自己镇住了场面。这场莫名其妙的叛乱,也将被自己彻底的平定了,自己也将很快控制住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局势,将太子承乾。大唐朝廷玩弄于自己的鼓掌之间。

    而就在侯君集做着自己白日美梦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世民缓缓的拍马而出,他的身后跟随着永安王李玄和吏部文选司郎中长孙无忌。大唐皇帝李世民手持马鞭,指着暗自得意的侯君集,高声责问道:“侯君集,怎么你还想和朕做对吗?诬陷朕统领的军队为叛军吗?”

    看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突然出现。侯君集下意识的从战马上下来,跪伏在地上,惊慌失措的说道:“臣,臣不敢!”

    言罢,侯君集就不发一言,跪伏在地上,颤颤发抖。

    大唐皇帝李世民露出了一瞥(pie)轻蔑的微笑,用马鞭继续指着侯君集,对身后的侍卫下令道:“把他给朕绑了。”

    立刻,有侍卫涌上前,将颤抖不已的侯君集,五花大绑了起来。

    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一扬马鞭,高声下令道:“进城!”

    立政殿,大唐皇后长孙皇后的宫室。

    长孙皇后端坐于主位之上,太子承乾、晋王李治侍立于长孙皇后的两侧。

    大唐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站在长孙皇后下首的地板上,面露喜悦的对长孙皇后说道:“皇后娘娘,城外的八卫大军动了,向我大唐帝都长安城行进了,他们都没有接到各大豪族的命令。老臣猜测他们是被一个人调动了,而那个人就是我大唐皇帝陛下……。”

    话刚说到此处,长孙皇后顿时热泪盈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