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15章

大唐魔术师-第115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文本点了点头。

    魏征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那要是永安王也同意和陛下一起去草原,和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他们结盟呢?”

    岑文本笑了笑说道:“那我们就让陛下去喽!有永安王在,陛下肯定会安然无恙的。”

    众臣们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李玄为人、智谋和手段,早就赢得了重臣们一致的信任。

    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书房。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永安王李玄相对而坐。

    李世民感慨道:“突厥强盛,拥有精锐骑兵四十余万,如今颉利可汗大肆扩军,骑兵数量更是猛增到六十万。突厥颉利可汗有胸怀大志,有心吞并我大唐,成为天下之主,掌控八方。多少年了,朕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朕常常在噩梦中惊醒。在那个梦里,突厥的数十万骑兵漫山遍野的向我大唐扑了过来,铁蹄将我整个大唐都踏得粉碎,到处都是鲜血和被突厥骑兵斩杀的大唐士卒和百姓。突厥是如此的强大,朕每日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奋作,只要有利于大唐社稷的事情就立即去做,不敢去追求享受,直到现在都还担心,大唐和突厥的决战,我大唐能不能取胜?”

    李玄身子一震。李玄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向来是推心置腹,彼此信任的。这一次李玄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眼中看出了他的被迫和无奈,他知道李世民对于突厥的强盛是真的有所畏惧的。李玄感到了一丝担忧,突厥强盛,大唐又连遭灾祸,如果大唐皇帝李世民都对突厥人产生畏惧,那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大唐将士们奋勇向前,无所忌惮呢?那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大唐和突厥决战的时候,能够取得胜利呢?

    李玄决定给大唐皇帝李世民一些鼓励,他清了清嗓子,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其实,臣认为突厥固然强大,可是颉利统治的突厥并不足以畏惧。”(。)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争策略() 
大唐皇帝李世民抬头面带期待的看着李玄,希望他能够做出解释。

    李玄缓缓的说道:“陛下,突厥固然强大不假,但是这些年来,颉利可汗一直以铁血政策统治草原,用无数颗落地的人头树立他自己至高无上的威望。殊不知道,他越是这样,他驾驭下的那个看似强大的突厥就越是脆弱。因为草原已经变成了颉利一个人的草原,而战争也变成了颉利可汗一个人的战争,没有人再愿意真心实意的帮助他。而我大唐则不同,整个大唐朝廷为各大豪族都提供了诉说、实施他们政治需求的机会和途径,他们的利益和我大唐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打败了突厥,打败了颉利,所有豪族势力都能和大唐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而一旦被突厥、被颉利打败,则固然大唐会国破族灭,各大豪族势力也必然会面临和大唐一样的命运,他们愿意和大唐共同对付颉利,对付突厥,试问如此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大唐,又岂是颉利一人的突厥所能抵抗的?”

    大唐皇帝李世民兴奋的站起来说道:“永安王一番话,真是让朕醍醐(tihu)灌顶,茅塞顿开啊。”

    李玄继续说道:“陛下,这么多年来,我大唐对突厥一直采取守势,边境辽阔,费的兵多,收到的效果却很差。臣以为如果我大唐要和突厥决战,就要反过来,以攻为守。在正面派出大军攻打突厥定襄汗帐的同时,再抽调一支精锐,迂回到敌人的背后,直捣龙庭,擒杀颉利可汗,只要颉利可汗一死,突厥大军必然崩溃,数十万突厥铁骑也将不战自乱!我大唐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获得胜利!”

    大唐皇帝李世民点点头道:“一直以来。都是颉利可汗凭着他的骑兵长于机动的优势,绕过我们在边境驻防的重兵,袭扰我们的腹地,掠夺我大唐的百姓、财货。从而撕裂我军在边境上整体的防御部署。永安王你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攻代守,朕敢断言,你这种战法,颉利肯定是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你的这种战法。也必将取得巨大而重要的战果的。”

    李玄躬身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为了保证臣提出的策略顺利实施,臣希望陛下能够拉拢被突厥颉利可汗排斥的部落首领,为我大唐提供草原上的地形地图,方便我大唐和突厥决战之时,能够通过秘密小道,一举攻破颉利汗帐,擒杀突厥颉利可汗,赢得决战的胜利。”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带喜悦的告知了李玄,突利、契必何力、夷男希望自己前往草原和他们结盟的事情。

    李玄面露沉思后。说道:“臣以为陛下应该和突利、契必何力、夷男他们结盟。如果……。。”

    说到这里,李玄停了下来。

    李玄知道这个时候是需要大唐皇帝李世民拿出自己的诚意,亲自前往草原和突利、契必何力、夷男他们结盟的,结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将会极大的增加大唐北伐击败突厥颉利可汗的胜算,但是李世民毕竟是大唐皇帝,一旦有任何闪失,那就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灾难,这是谁都承受不了的异常严重的政治后果?

    自古中国的政治,就如同中国的象棋。象棋中老将是最重要的,而现实社会中,皇帝则是最最重要的。一盘象棋,一旦老将被将死。即使你的车马炮再骁勇,士卒再能战,那都没用;中国的政治,也是如此,一旦皇帝被擒杀,那就是整个国家。整个朝代的悲剧。后世,有人分析,为什么西汉灭亡之后,还有东汉坐稳了二百年江山;北宋灭亡了,还有南宋坐稳了将近二百年江山?而偏偏大明朝一旦灭亡了,就彻底灭亡了,再也没有明朝皇族子弟延续明朝的统治了?他们分析就是因为大明的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了,而且大明皇族子弟都被李自成和满清屠戮一空了,整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办法组织起来像样的抵抗。皇帝就犹如一个国家的头颅,头颅没有了,人的身体就失去了统一协调和掌控的能力,只能是一盘散沙,被人逐一击破,诺大的大明帝国转瞬间就被满清逐一吞并,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大唐皇帝李世民对于大唐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谁都不愿意,承受冒险所带来的那些风险?当然李玄也不愿意,于是李玄便选择了闭口不言。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出了李玄的为难,便开口说道:“朕觉得朕十分应该前往草原去和突利、契必何力、夷男他们结盟。只是房玄龄他们不同意,岑文本就向朕举荐了你。岑文本说,如果只有你愿意和朕一起前往,他们众位大臣才能放心。”

    听到李世民如此说,李玄略显惊喜的跪倒在地高声说道:“臣愿意誓死追随陛下!”

    李世民高兴的走到李玄身边,将李玄扶起来说道:“永安王,看来,你内心里也是朕前去草原会盟的。有你在,朕的安全就有了保障,群臣们也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永安王李玄愿意陪同大唐皇帝陛下一同前往草原会盟,出于对于李玄的信任,群臣们都没有再进行劝谏。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做出决定:“由永安王李玄、吏部文选司郎中长孙无忌陪同,假借巡视幽州、并州边防为名,前往草原和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会盟。大唐由太子李承乾监国,大唐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大唐右仆射、刑部尚书杜如晦,侍中刘洎,秘书监萧禹,御史大夫魏征,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共同辅政,同时命令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掌左、右千牛卫大军,守卫整个大唐皇宫。

    临行之前,大唐皇帝李世民又接受了大唐左仆射房玄龄的建议,任命辅国大将军李靖为元帅,冠军大将军李绩、左骁卫大将军秦琼、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副帅,统领左、右骁卫大军在幽州、并州边境之上巡视,以作策应。(。)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战时机() 
马邑,是大唐并州最北边的一座小镇,也是一处军事要塞。马邑位于大唐雁门关之外,是大唐和突厥的必争之地,也是大唐农耕文明和突厥游牧文明交汇碰撞的地方。最初之时,前秦大将军蒙恬统领三十万秦军北逐匈奴之时,便在这里筑城养马,因此此地得名马邑;汉武帝时,大行令王恢提议在马邑设伏,埋伏下三十万汉军,一举歼灭匈奴军臣单于统帅的十万匈奴大军,虽然没有成功,被军臣单于发觉逃离了马邑,但是马邑之谋却拉开了大汉和匈奴数十年战争的序幕,马邑因此也闻名整个天下。之后,马邑更是人才辈出,三国时,魏国关内侯、骠骑大将军张辽张文远,如今的左领军卫大将军尉迟敬德都出自马邑。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整个马邑满地血红,遍地红光,宿鸟投林,与落霞不相上下。纵目远望,西边天空残阳如血,紫金、黑驼、洪涛三山峰峦起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黄河支流——恢河从马邑身前缓缓流过,黄浊的河水,将西边的残阳倒映水中,一片片红光闪过,显得十分诡异。

    马邑城不大,人口也不多,因为是边镇,经常有突厥人犯境,所以城门戒备森严,城楼上下站着不少的唐军士兵。

    大唐皇帝李世民带着永安王李玄,吏部文选司郎中长孙无忌化妆成为大唐商人,在众多化妆成为商人仆役、护卫的大唐玄甲军的护卫下,经过马邑守卫严格的盘查,缓缓的走进了马邑城内。

    突厥颉利可汗的营帐,颉利可汗缓缓的扫视了在座的各部落首领一遍,缓缓的说道:“今年大唐平稳渡过了灾情,而我突厥的旱灾却日益的严重,我军战马的马力大为消弱,此消彼长,情况让人担忧呀。为了保存实力,本汗命令:自今日起。我大突厥汗国,宁可饿死牛羊,也要尽量多地保住马匹。此外,各部要分头南进。设法接近长城一线就食,将北边的牧草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以做储备。现在,我们就来商量一下南下的路线和各自的范围。”

    说着,他看了看突利和契苾何力的位置之上。赫然做的并不是突利和契苾何力。于是他有开口问道:“怎么,突利、契苾何力还病着吗?”

    自从突利亮出自己的全部实力,进攻颉利可汗的营帐之后,突利、契苾何力就一直害怕颉利可汗的报复,所以一直以来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来御帐参加议事,今天也不例外,二人都没有出席会议,而是都排了各自的儿子前来参加。

    听到颉利可汗发问,突利的儿子起身恭敬的回答道:“启禀大汗。家父闪了腰,如今上不得马,实在是来不了啊!”

    契苾何力的儿子也起身恭敬的回答道:“启禀大汗,家父也是感染了风寒,一直咳嗽,下不得床,也实在是来不了啊!”

    颉利可汗内心里明白,突利、契苾何力这两个人都在防备着自己,害怕自己寻找个由头,除掉他们。因此突利、契苾何力都不轻易离开他们各自的部落半步。在他们的士卒们的保护下度日。

    颉利可汗脸上不动声色的说道:“哦,回头你们替本汗带些好药去看看他们,让他们好好养病养伤。”

    一边说,颉利可汗一边取过了一张地图在面前展开。安排各个部落南下就食的顺序。和往常一样,他又将突利、契苾何力的部落摆放在最南边,最靠近大唐重兵把守的地方,严令突利、契苾何力率领各自的部落南下到马邑北面十里的地方就食,他说那里有浑河流过,水草丰茂。适合突利、契苾何力部落牛羊马匹的生存。话虽说得漂亮,但是他的内心里却有他自己的盘算。

    各部安排完毕,各部落首领都纷纷躬身行礼后,离开。

    执失思力被颉利可汗单独留了下来。

    颉利可汗对执失思力低声的嘱咐道:“待突利、契苾何力他们的部落都出发后,你就率领着两万精锐尾随他们而去。当他们到达马邑城外十里的地方就食,你就统率着我两万突厥精锐,一举攻克马邑县城。”

    执失思力惊讶道:“大汗,马邑县城不过数千唐军。臣要攻破并不十分困难,只是攻破了大唐的马邑县城,依照大唐人的性格,大唐必然报复。如今我大突厥汗国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各个部落可都没有做好和大唐决战的准备啊。”

    颉利可汗哈哈一笑道:“本汗就是要挑起和大唐的战事,让大唐报复。你打下马邑之后,就主动退回来,下来你看看地图上,谁离唐军最近?”

    执失思力对着地图仔细观看,很快就发现了马邑城北面十里处的突利、契苾何力的部落。

    执失思力恍然大悟道:“大汗的意思,是引得大唐和突利、契苾何力他们火并,借大唐这把刀除掉突利、契苾何力。”

    颉利可汗点头微笑。

    执失思力看着地图,面带疑惑的对颉利可汗说道:“只是大汗,您怎么才能够保证大唐除掉了突利、契苾何力之后,不继续进攻,和我大突厥汗国全面开战呢?”

    颉利可汗面带笑容的说道:“大唐和突厥的决战不在今年,今年绝对不是决战的最好时机。大唐刚刚经受了两年旱灾,一年蝗灾,三年颗粒无收,百姓饿死,揭竿而起者众多,虽然他们依靠荆州大都督李孝恭运来的近千万石粮食度过了危机,可是剿抚各地的叛乱,就决定了大唐没有办法集中兵力和我大突厥汗国,进行决战。而我大突厥汗国也是如此,也是连着两年遭受旱灾了,牛羊马匹都饿死了不少,牧民们也没有了食物,再加上突利、契苾何力他们暗中掣肘(che zhou),我们也没有办法集中兵力,和大唐进行决战。因此今年大唐和我大突厥汗国是绝对不会进行决战的。这就是我让你攻破大唐的马邑城,引得大唐军队报复突利、契苾何力他们,并不担心大唐进攻过突利、契苾何力之后,还要和我大突厥汗国进行决战的最主要的原因啊。”

    执失思力谄媚道:“还是大汗思虑长远啊,臣是拍马也不及万一啊。”

    颉利可汗面露享受,执失思力的一番话,说道他的内心里去了,让他感到十分的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