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05章

大唐魔术师-第105章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了看长孙无忌、岑文本,又看了看崔干和卢承庆。对于他们的心思,大唐皇帝李世民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表面上是忠心爱国。实际上心里盘算的都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妄图一直保持对知识,对舆论的垄断地位,维持自己现有的利益。而其中牵扯利益最多的就是山东豪族。整个天下七成的官员都出自他们,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他们对圣人之道,有最完整的传承,最权威的解释。因此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山东豪族。

    李世民看向了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大朝议一开始就闭目养神,沉默不语的永安王李玄,开口问道:“永安王,活字印刷术是你发明的,你觉得活字印刷术是否值得推广传播啊?”

    李玄缓缓的睁开眼,看了看大唐朝堂之上,几乎所有官员都请求禁止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推广,于是开口说道:“如果众臣们都觉得活字印刷术不可推广传播,臣也同意不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失望,其他请求禁止活字印刷术推广传播的大唐官员则是感到诧异。他们想不明白永安王李玄为什么也会同意禁止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既然他也不想活字印刷术得到推广、传播,那他发明出来,干什么呢?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而李玄内心里明白:只要活字印刷术发明出来,大唐的各大豪族势力肯定会一起抵制,禁止活字印刷术推广、传播的。可是李玄知道,即使在朝堂上所有人一起抵制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但是活字印刷术肯定会飞快的传播的。人都是懒惰的,要想打破垄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明能够省时省力的技术或物件。就拿活字印刷术来说,看似技术很复杂。可是只要点透其中的关键,谁都能做的到。别看如今大唐朝堂之上,群臣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反对活字印刷术。可是他们回去后,他们还会采用以前那种完全靠毛笔抄写,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圣人学问吗?绝对不会的。活字印刷术,如此省时省力,一天就可以印制数千本。恐怕只有傻子,才会像以前一样去费力抄写吧。而那些拥有书籍的豪族、官员,肯定都会大肆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制圣人书籍,以保证家族内的所有子弟都能人手一本,并通过印制多出来的书籍,大肆招揽出身不是豪族的人才,扩充家族的实力。而得到书籍的不是豪门子弟的人才,必然也会通过活字印刷术,印制圣人书籍,给自己的子侄和亲属,以扩展自己家族的实力。如此的结果,必然导致圣人书籍得到推广、传播,只要数年,整个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圣人书籍,聆听圣人之道了。而这就是李玄的谋划。先进的技术和物件,是所有人都不可抗拒的诱惑。就好像后世的汽车,假如一个人每天都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去上班,可是有一天,他拥有了一辆汽车,每天只需要二十分钟就可以驱车前往。你觉得他还会舍弃汽车,每天步行四五个小时去上班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先进的技术和物件就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此时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如此。谁都会使用推广的,因为它方便,省时省力。即使是整个大唐朝堂全都反对,也无济于事,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抗拒活字印刷术的简单实用。

    在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李玄,都选择禁止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了。所有官员们都认为此次大朝议到此应该算是结束了,大朝议的结果已经出现,那就是禁止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山东豪族主事崔干、卢承庆,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都面露微笑,似乎胜局已定,他们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无人可以破坏。(。)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三十四章 儒家传承() 
就在这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面色红润的老者,缓缓的开口说道:“臣以为我大唐当推广传播活字印刷之术,以开民智。”

    老者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骤然响起。所有人都诧异的目光投向了老者。

    老者面色平静的接受着所有人的注视。

    老者,赫然是大唐宿儒,已经一百零五岁的颜之推。颜之推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后人,也是如今整个天下儒家文化的泰山北斗,门生、子弟遍布整个大唐朝野,所有的大唐高官都向他请教过儒学。他是**于整个大唐朝堂的存在,但是只要他一开口,整个大唐朝堂都要异常的重视。

    颜之推对着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启禀陛下,春秋之时,天下大乱,礼乐崩坏,统治者贪图享受,争霸天下,而丝毫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至圣先师孔子,有感于此,创制儒学,以求乾坤有序,国家安宁。当时是,法家、道家、儒家皆为天下之显学,而统治者只愿意用法家以争霸天下,以道家休养生息,都不愿采用儒家,而顾及天下万民。为求儒学之传播,至圣先师孔子和七十二位弟子,奔走游说于各国,以求儒家思想能够被采用,能够造福于百姓,其中苦难艰辛不能一一赘述,至圣先师孔子也多次感叹自己当时‘惶惶如丧家之犬’,其中狼狈可见一斑;至圣先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黑暗的时代,让天下人逐渐的接受儒家,认同儒家的理念;亚圣孟子之时,时值战国,天下征伐不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亚圣孟子依然奔走于各国,宣传儒家理念。然各国君主皆尊其位,而依然弃用儒家之术;及至后圣荀子,经过儒家学子近百年代代相传,奔走相告。虽各国君主依然不用儒家思想以治天下,但天下学子,天下百姓皆认可儒家之学问,理念;历经百年,汉朝武帝之时。朝堂官员、民间百姓均皆认可儒家理念,学习儒家学问,一代大儒董仲舒趁势向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采纳,如此儒学才历经二百余年传播推广,而一举成为天下最值得人们学习的学问,而天下帝王欲求天下大治,则必用儒学的局面。先贤开创如今儒学如此繁盛局面,何其艰辛。而如今永安王李玄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更是能将我儒家发扬光大,使天下百姓都能聆听圣人之言,学习圣人之道。如此大功德、大功绩的事情,各大豪族怎能因为小利而弃大义?阻挠圣人之道的传播呢?如此做为,身为儒家门徒,以后还有何面目去见为求儒家兴盛,造福百姓而四处奔走传播我儒家理念的诸位先贤啊?”

    崔干、卢承庆、长孙无忌、岑文本等尽皆面红耳赤,面露羞愧,但是一旦推广活字印刷术。必然会打破各大豪族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严重损害各大豪族的利益。于是四个人一起开口说道:“颜宗师,一旦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这天下知识、天下人才都将不为我各大豪族所有了,我各大豪族的地位、影响势必降低,如此必然会严重损害我各大豪族的利益。总不能为了天下大义,而让我们各大豪族白白遭受重大损失吧。”

    颜之推瞪了崔干、卢承庆、长孙无忌、岑文本一眼,生气的说道:“一旦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确实是会对你们有影响。垄断打破了。可是垄断之后,却带来的是竞争,竞争带来的则是勃勃的生机。你们各大豪族看似暂时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但是从长远看,因为我大唐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圣人之道,必然会对你们各大豪族产生刺激,刺激你们更加努力精研儒家学问,精益求精。难道我儒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之精神,还会害怕竞争吗?更何况,各大豪门只是将书本公开,让整个天下百姓都可以学习圣人之道,而大儒没有公开,名师也没有公开。你们如今位列我大唐朝堂,也都算是在儒学学习之上,有所成就的人,以你们的经历,你们应该不会不知道名师大儒对你们学习点拨的重要作用吧。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之后,你们各大豪族凭借名师大儒的优势,依然拥有对儒学最权威的解释和最正统的传承,依然是儒学的圣地和最高学府,天下人才欲求攀登儒学高峰,必经各大豪族名师大儒点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竞争图存之大道啊。只有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才能为我儒家注入活力,造就我儒家的繁荣。”

    颜之推一番话,让整个大唐都肃然无声,所有人都在思考着颜之推这番话中间蕴含的道理。一番思量后,所有人都明白了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却是是对儒家,对各大豪族长远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于是,关陇贵族名士褚遂良,山东豪族大儒、孔圣传人孔颖达,南方士族大儒虞世南、欧阳询等众多的当世大儒纷纷躬身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请陛下下诏推广活字印刷术,打破各大豪族垄断,兴盛我儒家!”

    之后,山东豪族主事崔干、卢承庆,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也纷纷躬身请求大唐皇帝李世民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

    看到这一幕,大唐皇帝李世民感到很欣喜。如果各大豪族考虑的是各大豪族的利益的话,那么他为大唐天子,考虑更多的却是整个天下的百姓。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对自己忌惮的各大豪族是一个打击,而对于天下百姓却是拥有很多的好处,而对于他,大唐天子则好处更多。民智一开,整个大唐的人才就会层出不穷,毕竟人才才是整个国家兴盛的根基啊。

    于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当即下诏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普及知识,让所有大唐百姓都能学习圣人之道。(。)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理念传播() 
readx;大唐朝堂之上竟然能够通过允许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这让李玄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那可是势必要让各大豪族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但是就是在这大唐朝堂之上,竟然不可思议的发生了。而发生转折的这一幕,竟然是因为一代大儒、儒学宗师颜之推的一番话:儒家传承传播之不易,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有利于儒家理念学问的传播,有利于所有大唐百姓接触圣人之道,学习圣人的学问。

    做为一个后世之人,李玄觉得颜之推这番话是十分大而空的。为了儒家理念知识的传播,就可以让各大豪族放弃现有的利益吗?李玄觉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最终大唐朝堂的官员们,各大豪族的精英们,他们最终选择了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

    下朝后,李玄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反复思考其中的原因。终于他想明白了:大唐的官员,大唐的精英们,他们对他们所信仰的儒学有着绝对的自信和崇拜。儒学对于大唐的官员们,大唐的精英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问,一门知识,而是一种信仰。所有大唐的官员们,大唐的精英们都可以为他们信仰的儒学,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如此思维,各大豪族牺牲各自的重大的利益,放弃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就可以十分好理解了。儒学已经浸入到整个华夏民族的骨子里了,是华夏民族骨子里的一种精神,一种理想化的、催人上进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如同后世的m国,向全世界推广他们的制度文化一样,他们对他们的制度和文化有着绝对的信任,他们认为他们的制度和文化是最好的,他们崇拜他们的制度和文化,并愿意为推广传播这样的制度文化而牺牲他们固有的一些利益。他们坚信他们的制度、文化可以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福利,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过上和他们一样的幸福生活,虽然结果往往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但是他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忙碌的推广传播着他们尊崇的制度和文化。而随着制度、文化的推广、传播,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围绕着m国转,向m国学习他们的相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从而一举奠定了m国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这种制度文化的输出。如今的大唐和一千年后的m国,何其的相似,都有自己尊崇、引以为傲的制度、文化、理念,影响着周边其他的国家,成为整个天下文明的中心。政治的中心、文化的中心,继而成为整个天下的中心,奠定自己国家一枝独秀、独领的整个天下超一流大国的地位。

    相对发达的制度、文化、理念,并不遗余力的向整个天下推广传播,大唐和一千年后的m国一样,都没有选择闭关锁国、敝帚自珍,而是同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即使损失一些儿当前现有的一些儿利益,也要不遗余力的推广传播,如此自信开放的心态,如此先进的制度文化。最终将奠定他们超一流大国的地位,执天下之牛耳,整个天下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尊,以他们的号令,惟命是从,而他们国家的人民也都以出生在自己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太极宫内,永安王李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进言道:“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可以聆听、学习圣人之道。十数年后,百姓之中。必然有大量的人才涌现。臣建议陛下未雨绸缪,兴科举以收天下英才,以为己用。”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欣赏的看着李玄,开口说道:“还是永安王看的远啊。十数年后。百姓中产生的英才如果不开科举,给他们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他们还不是要被各大豪族笼络而去。我大唐朝堂还不是要像如今面临着不用各大豪族人才,就无人才可用的地步吗?”

    说着大唐皇帝李世民轻轻的拍了拍李玄的肩膀,微笑着说道:“永安王忠诚谋国,思虑深远。准奏!”

    科举制是前隋炀帝时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自从秦朝商鞅变法以来,秦朝逐渐成为了封建国家之后,国家的权力其实都是由皇帝和贵族把持的,而做为社会上人数最多的平民百姓却没有多少可以接触权力的机会。但是平民百姓人数众多,人才也是层出不穷,大量涌现,为了能给广大的平民百姓提供一个正大光明的上升渠道,一个可以接触到权力的机会,有人向隋炀帝杨广提出了创办科举制度,以招揽平民百姓中的人才,以为国家所用。当时,隋炀帝杨广也是和之前所有的皇帝一样,最忌惮的势力,就是传承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