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战军阀 >

第58章

全战军阀-第58章

小说: 全战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烟目光凝视貌似在思考什么,唐克明喝着苦茶掩盖着内心的犹豫,原本不够格的巡警旅旅长张和兴有幸落座一个,脸上带着被重视的喜悦,他现在被口上了一个司令部警卫团的虚职,手上还剩下不到一千人的部队。唯一非军人是统筹后勤工作正在闭目养神的石克年专员,我们的胡都督则默默的看着身后的地图一言不发。

    “……计划后天,也就是十二月三十号,各部放弃第一道防线撤到浏河以西,依托太仓、昆山两地设防,应付英军可能发动的大规模进攻。”释勇然念完把文件夹一合,啪的一声惊醒了众人,马上意识到现在在开会,赶紧正了正身,把放在桌前的帽子摆正。

    “各部没什么问题吧。”胡志扭回头来问道,看到了正襟危坐的诸位。

    “十一师补给充沛士气高涨没有问题。”徐应山愣头答道。有问题也得说没问题,胡志又把目光转向唐克明。

    “都督,属下有些疑问?”唐克明显然是对胡志的布局有些不大赞同。

    “讲。”胡志大手一挥,一边点上了颗烟卷,云雾缭绕。

    “日军第十八师团,从杭州湾登陆直逼嘉兴,接下来向苏州运动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在此处的防御十分薄弱,如今还在正面投入全部兵力,铺开这么大的防线,是否欠妥

    。”唐克明现在也不太顾及一些微弱的面子问题了,现在问题严峻,他得为自己和手下的生命负责,如果被联军抄了后路,到时候自己想逃都没地方去啊。随着联军实力在上海的不断加强,唐克明当初被迫加入胡志阵营的侥幸心理,早已一干二净,现在只有满心的犹豫对未来的悲观,英日两国的实力摆在那,让人无法乐观起来。虽然以国防军目前的实力来说扛得住,但和一个国家比起来可终究还是太过弱小,何况是两个国家。

    “我已经调滁州的第三旅回防,还有一个旅的援兵已经在江阴下船,苏州水网密布,大兵团作战地形有限,有一万人去阻挡日军一个师团足够了。英军已经多日没有大动作了,根据德国朋友的消息,英军又一个船队,抵达上海。我们的黑格爵士可能在酝酿一场新的攻势,我们得小心应付。”胡都督说道,滁州的军队被南调,这意味着胡志在安庆以北地区将没有任何的守卫力量,如果北洋想掺上一脚突然发难,那后果是不堪设想。胡志在湖北还有一个旅,扼守着武胜关这个要道,但那个是不能动的,湖北必须要保证在自己手里。如果真的战败,依托太行山长江这些天然屏障,退守湖北,而后转进大西北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这胡都督是打算放弃皖北了?唐克明心中想到。这胡志被逼的连看家的兵都往前调了,自己当初真不应该为解一时之困加入这个国防军。不过话说回来,这调过来两个旅的部队。第三旅唐克明是知道的,但另一个旅是哪蹦出来的?唐克明静静思考着,释勇然默默给在座的诸位添茶倒水,理论上这应该是晋连的活,不过晋连被外派了任务。

    此时晋连正带临时学堂的中尉参谋在常熟接收新到的部队,名义编号的国防军第二十七旅。

    “梁如泽中尉,这位是第二十七旅旅长石敬宽少将。”晋连对梁如泽这个小中尉介绍着立于他身前的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梁如泽受宠若惊,本来就是跟着晋长官出来跑跑的中尉跟班,没想到竟然如此正式的把一名将军介绍给自己。兴奋的梁如泽赶紧跟身前这位比自己高一头的将军敬礼后握手问好。

    “梁中尉你好。”石敬宽用他浑厚的声音说道,面无表情显得非常严肃。梁如泽并没感觉什么不妥,三个月前只是个认识几个字的新兵,感受到被人重视内心非常的激动。军队不就是严肃的么。石敬宽是一名克隆人军官,第二十七旅是由十二月中上旬系统招募的克隆步兵组成。克隆士兵虽然是类似生产线的产品一般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每个个体多少有些差异,优越之分是存在的。在胡志智能系统的智能规划下,每一组200人的系统士兵都会被自动选出一名最出色者担任这200人的领队。胡志将两星期招募的五千二百人打组为一个军团,系统便自动为胡志选出一名最出色者担任军团的指挥官,身体素质以及思维略胜一筹的石敬宽便成为了第二十七旅的旅长。

    随同石敬宽到来的第二十七旅的五千二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外,还有两千六百名对阵亡系统士兵的补充,这项补充真的算是开挂了,补充数上限为两个兵营可招募数量的50%,一千三百人。比如胡志的一个克隆旅被打残,他只需要一个或两个兵营cd(一周或者两周),便可恢复战力。系统兵营补充能力的强大,另克隆军部队同英军战斗半个多的战损基本能恢复个七七八八。一个真实的人类生养成人十数年,而系统只需要一瞬间,随着以后胡志系统等级的提升,这个数字会不断加大,潜力无可限量。

    同为克隆人的晋连和石敬宽也没什么话多说,直接就向石敬宽交代了布防苏州的任务,便随同七千五百名克隆士兵开拔了。梁如泽再次见识到了国防军的精炼,出发命令下达仅五分钟,七千多人的部队伴随着各种马匹炮车便开动了起来,士兵五人一排,长长的一串,动作整齐划一,军靴拍的地面嗵嗵响。梁如泽对国防军的仰慕之情对胡都督的敬仰之情,顿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梁中尉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跟着石敬宽帮他参谋参谋,毕竟石敬宽是个新生的克隆人军官,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让他独立作战,让胡志感觉不大靠谱。至于第三旅还在江阴下船,克隆军官少将齐川正在那接应,随后便会开赴常熟加强国防军的北翼防御。汉口与安庆还有数千的克隆军正在慢慢组成建制领取弹药武器,但疲于国防军水面的有限运力,下一批增援的到达,将是两周后。

    昆山前线一片的安静,英军阵地上也是一片的寂静,不管是国防军普通士兵还是英军官兵,每天都靠在战壕的墙壁上抽烟打盹,写信看书,近来一个星期非常的安稳,麻雀的叫声清晰可闻,好像大家都是端着枪来旅游的,但谁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英军正不断的往嘉定一线增加着力量,开战时的六万人已经增加到超过九万,弹药物质不断地堆向阵地,酝酿着一场新的攻势。

    而另一支悬挂着膏药旗的大型船队停在了上海东面不到一百海里的水面上,大部分都是运输船。在霍华德中将到达第二天夜间,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兼日本海外派遣军司令长官梅泽道治中将也抵达了上海,但十分的低调,英国远征军司令部仅派出了一名少将迎接,据说是为了保密。

    道格拉斯黑格将军与这个小老头在官邸见面。身为联军司令的道格拉斯黑格爵士理所当然的给梅泽君布置了任务,但除了联军的陆军高层外,两国海军的将领也在场,谈话十分快捷,不到二十分钟便离开了。虽然这只是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的夜间确已经灯火阑珊,街道上路灯大亮电车还在运行,而十几里开外的大地却是漆黑一片,充分吸收了西方物质文明在夜晚明亮的上海,与周围漆黑的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夏需要进步。大地越往西越来越黑,朴素的农家百姓大都以在歇息,一派和平景象,但黑夜中渐渐出现了微弱闪光,如远处的闪电,微弱的爆鸣声偶尔传来,距离繁荣与和平不远便是残酷的地狱。

    十二月28日夜,在胡志的急切命令下,何生命手下部队在夜间对千灯地区的英军六十二师,从陆家、张浦、赵屯三镇,三个方向同时发动了进攻。四个旅所属的十二个炮兵营共计216门火炮对英军阵地进行了覆盖性的打击,虽然只是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炮,但数量多了,一样很吓人。

    早已看破国防军意图的亚尔弗列德中将,命部队专攻为守就地构筑防线,但这夜间的突然打击仍然让英军官兵有些措手不及。轰轰炮声在夜间传的老远,密集爆炸的炮弹将原本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炸的如白昼一般。英军官兵慌忙进入阵地,准备应付中】国人的进攻。

    克隆人中将军官何生待在指挥掩体中,盯着手中的怀表,好像外面隆隆的爆炸声根本没有传入耳中。秒针转了一圈又一圈,何生不为所动。各旅的炮兵阵地上,一门门火炮以极限速度发射着,装填手把一枚枚炮弹送入炮膛,不一会炮位旁边废弃的铜质炮壳便堆成了小山。半个小时过去,何生终于动了。

    “停止炮击,各旅发动进攻。”随着何生毫不废话命令,传令兵开始将命令一级一级的传达下去。一个个头戴钢盔的灰色身影开始从前进阵地上默出。本来何生是应该等到邓玉林部到位再发动进攻,但时间紧迫只能单干,胡志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催促邓玉林那边能快些,截断英军南退路线,形成对英军的四面包围。

    亚尔弗列德中将待着自己较为安全的师部静静的听着战场的音响,自己的部队陷入了半包围中,但亚尔弗列德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依然淡定的抽着自己的烟斗,中、国人想包围他的意图他早就明朗,四周都是平原,虽然水道多了些,但成千上万人的调动还是很难逃过英军侦查部队的眼睛的,包括第十三师的动向。能牵制住敌军的大量兵力,也是意义重大,为正面和其他方向发起的进攻制造机会。

第80章 千灯夜战() 
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中,英军官兵都尽可能的缩在掩体中,虽然炮击猛烈,但在黑夜间完全是没有指示性射击,只能是对英军存在的区域进行火力覆盖,并没有给英军造成严重的伤亡,但也不低。但黑夜之中英军官兵对周围情况毫不明朗,在如此猛烈的炮击过后,伤者的哀号之声在安静的夜里传的老远,恐惧爬上了每一个士兵的心头。受伤战友的惨叫成了心灵的催化剂,任何糟糕的情况都在每个士兵自我的内心活动中不断地翻倍,恐惧蔓延开来,国防军炮击构成的心理冲击的意义,远远大于实际上的物理破坏。

    炮击一停,英军各级军官赶紧组织人手把还没断气的伤员弄下阵地,或抬或扶,同时命手下的士兵做好战斗准备。

    此时的亚尔弗列德中将有些心惊,钟国人展现出来的炮兵火力要比前几天强大的多,内心开始有些动摇是不是应该在白天识趣的撤退。不过还好,早就洞悉了钟国人想要包围他的意图,早早的把攻过河的阿奇尔旅给调了回来。

    基本上国防军炮击停止的一瞬间,英军炮兵就进行了短暂的炮火反击。在黑夜中,国防军炮兵的炮击火光暴露了阵地的方位。无论是华夏还是西方都大量列装的七十五毫米左右口径的步兵炮多如牛毛,而射程差距也不会太大,比如英军装备式7虏出膛速度、飞行速度,浮动也不算太大。各国主流步兵炮都是倍径小,身管短重量轻,以满足在人力畜力情况的有限机动,毕竟二次工业革命才刚开始,陆军主要动力还是人蓄这些活物。

    六十二师的指挥官下令进行还击,反映最快的是阿奇尔少将手下的炮兵团,从看见北方的闪光到炮弹落下,有心的英军军官在心中默默算着时间。各国基本炮兵装备不是什么秘密,特别是完全依赖进口的钟国‘军阀。作为对手,英军自然对国防军的基本武器装备进行了一番研究。六十二师炮兵官兵们马上推算出了,敌军炮兵阵地的大概距离。

    “正北一点钟方向!距离六千码!”一名炮兵指挥官大喊道。随着口令的传达,英军炮兵用最快的速度调好炮位,紧接着就是一波急促的射击。隆隆的炮声在英军阵地上响起,可见的弹道在夜空中划过,阵地上英军步兵们士气都为之一震。

    作为一支针对钟国的远征部队,英军并没有配备过多机动不便重型炮兵单位。六十二师装备的最多的便1型4。5五英寸(114。3毫米)口径速射榴弹炮。/后者重量1。4吨左右的,与国防军普遍装备的七十五毫米管退野炮基本相比还更轻,非常适合华夏这种交通情况及其糟糕的战场。但重量轻也意味着倍径小射程短,最大射程仅为六公里多点,前者的76。2野炮更近,五公里多点。不过对于英军目前的炮兵战术来说也够用了,超视距非直接瞄准的远程打击,对英军炮兵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

    。这个时期的炮兵战术还在进步研究当中,远远达不到二战中后期通过无线电指引指哪打哪的程度。远程打击的目标主要为城市要塞大型防区这样的大型目标,支援步兵的战术作战还是以直瞄射击为主,炮兵不会距离前沿太远。英军炮兵的“超视距”反击可以算是英军在炮兵运用上的伟大尝试。

    英军炮兵的反击很快降临,一**的炮弹砸在了,距离英军阵地五公里外的国防军炮兵阵地的附近,不断爆炸的炮弹将国防军庞大的炮兵阵地照程亮,国防军四个旅的炮兵阵地连成了一线,二百多门火炮被分散布置在跨度两公里的线型阵地上,遭受反击的克隆军炮兵马上四散开来需找隐蔽,并且在心中默默推算着英军炮兵阵地的大概位置。

    英军官兵看着远处不断爆炸的光亮发出阵阵的欢呼,当然声音很小,大部分都是在心中嚎叫。黑夜中近乎盲射的远程打击完全是蒙,一片片的覆盖,而英军炮兵数量不足,并不是所有的炮兵都及时的反应过来,只有两个炮兵团不到五十门火炮投入了反击,而且作为主力76。2毫米速射野炮,已经达到了极限射程,要么勾不到,要么偏的太厉害。而且英军炮兵很快就把火力转移到了阵地前的区域,应付来自钟国步兵的进攻。国防军炮兵仅仅受到了轻微损伤,十二个炮兵营只有五十多人伤亡,三门火炮在炮击中受损。

    英军几发照明弹打到空中,将三个方向,环形防御圈周围的地面照的雪亮,虽然只有短短几秒,但足够让依仗黑夜缓慢的推进的国防军官兵的灰色身影暴露出来。话说这个时期照明弹已经应用了,不过这时候的还比较简陋,弹体不带降落伞在空中自由落体,弹体小照明时间极短,有的用信号枪发射,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