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鹰 >

第610章

战国之鹰-第610章

小说: 战国之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氏家不介意使用武力来令到众人同意。

    圆城寺信胤的这番话,顿时令到评定室众肝付家家臣都陷入了沉默当中,其中一些人更是害怕得全身抖动起来。

    “我等期待政良公的到来,更加赞成在本家少主元服之前由罗氏家帮助本家打理领地,对此,本家绝对服从。”就在此时,从一开始就主张投靠罗氏家,并且在此前就与罗氏家有所往来的伊知地重武当即表态道。在表态之余,他还用讥讽的眼神看向麦生田忠能、新二郎、检见崎兼晓等人,在此前还声势赫赫地要为肝付家争取利益,甚至与罗氏家死拼,现在在面临罗氏家的厉害后,就都装作缩头乌龟了。

    “本家也支持罗氏家帮助肝付家管理领地。”就在伊知地重武首先表态后,在伊知地重武身旁的薬丸兼将也同时表态了。既然他此前能够提出利用计谋在罗氏家的麾下争取生存机会,那么薬丸兼将自然就是一个会审时度势之人,现在面对如此形势,他自然是赶紧表态抱大腿了。

    既然有了这两人的表态,于是一瞬间,原本还坚持站在麦生田忠能、新二郎、检见崎兼晓阵营的那些家臣,随即就做了墙头草,转而纷纷表态支持罗氏家的入主了。

    “哎!在下等老朽已无用了。为慎重起见,在下再问一句,我们的家人送去做人质后,少主便可保平安无事吗?”麦生田忠能叹了一口气后问道。实际上他这话里的意思,却是追问他们这些人质也是否也会安全。

    “请诸位放心。”圆城寺信胤肯定回答道。

    “既然如此,在下愿意接受罗氏家暂代少主管理肝付家。”最终麦生田忠能颓然说道。

    “那么,两位呢?”在麦生田忠能也屈服后,圆城寺信胤随即看向坐在麦生田忠能身旁却一直没有吭声的新二郎与检见崎兼晓问道。

    新二郎、检见崎兼晓两人对望一眼后,都无奈出言道:“在下等也是赞同。”

    就这样,在罗氏家的威逼下,罗氏家支持了肝付兼续的次子(历史中的岛津家四猛将之一的肝付兼亮)继承了肝付家家督之位,同时以肝付兼亮还年幼为借口,正式代替其打理起肝付家的领地来。至于肝付兼亮本人则是被政良招收为了小姓。

    当然,即便如此,罗氏家对肝付家领地的打理在开始阶段也并非是一帆风顺地,比如此前曾经为了自身利益而打算与罗氏家对峙的麦生田忠能、新二郎、检见崎兼晓等人,虽然暂时被罗氏家屈服了,但在他们回到各自领地后,竟然处处与前来管理他们领地的罗氏家内政阁作对,最终导致后来被罗氏家情报阁诬陷了数个罪名,直接被一举覆灭了家族(男丁全部被杀,女丁作为一般领民而分散到各地定居)。

    而随着罗氏家入主肝付家成功,整个大隅国也落入了罗氏家的版图当中,加上此前已经被罗氏家所控制的日向国以及逐渐被岛津家退让出来的萨摩国,南九州地区终于完全落入罗氏家的版图当中了。

    接下来,政良就要直接面对一个他此前一直有点忌惮的人物了。

    (感谢“sp日ng晨曦”的月票支持。)(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第981章 王直的选择() 
九州岛最南端大隅国孤悬于海外大隅海峡一侧的屋久岛海岸边,浩瀚无边的湛蓝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

    此时,一个年纪约摸四十来岁了,鬓角的头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的中年人正站在岸边的附近,看着远方的海面。此人正是政良所顾忌着的王直。

    在政良忌惮他的同时,王直也同样忌惮着政良。

    王直先忌惮的,正是这个名为罗氏政良身后所代表的势力。当初他率领船队刚刚抵达这里的时候,这位罗氏政良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为了避免与其交恶,他才会有了与对方交易的协议的。

    只是随着这些年的展,罗氏政良的势力却是越来越大了,不但在远处那个被当地人称为九州岛上不断地扩张势力,而且还几乎垄断了与明国、朝鲜海上走私商人的贸易,甚至连南蛮人的贸易也都垄断了大半。

    现在,对方更加是将他好不容易打上交道的一个贸易伙伴(岛津家)也给征服了,从此以后,远方的那一座大岛就只能由这个罗氏政良说了算了。而自己的势力也将不得不进一步与对方接触了。

    除了忌惮罗氏政良身后的势力外,王直还有点忌惮罗氏政良这个人。此前,罗氏政良曾经委托他的义子王滶(即毛海峰)将一副地图以及一封书信带给了他。

    这一副地图是一副简易的航海图,在看了这副地图后,他才知道在明国的西边竟然还有着如此之广大的海域与6地的。当然。由于无法判断其真实。所以在开始的时候王直并没有非常看重这副地图。但在他找来几个南蛮番子研究一番这一副地图,并且这些南蛮番子红着眼指出这一副地图的真实以及宝贵之后,他才知道这副地图的宝贵。

    可以说,这是一副通往财富之路的地图啊!毕竟王直也是一个航海之人啊,他的心中也有着一种驰骋大海,掌控更多的版图的雄望的。

    若是罗氏政良赠送给他的这副地图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惊,那么那一封书信更加是给他带来了震撼甚至是恐惧了。

    罗氏政良在书信中直接指出了他心底里那一种企图荣归故里的心思。但他的这种心思却成为了明国沿海的官、商、土豪利益集团利用的工具,令到王直成为了他们掠夺明国沿海地区财富以及吸引明国水师等朝廷势力注意力的刀子。而王直成为刀子后对沿海地区一般平民百姓所造成的伤害。却是将会令他遗臭后世的。

    对于罗氏政良有关那些明国沿海贪官、豪绅利用他的观点,王直并没有太大的触动,毕竟他也是从海盗堆里成长起来的,对于这一种为了利益而相互算计、利用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了。

    但对于罗氏政良所提出的遗臭后世的看法,却是令到他感到有点害怕了。正如罗氏政良所料的那般,他之所以在明国沿海利用海盗势力弄出那么大的声势,最主要还是希望借此逼迫明国朝廷承认他的地位,令到他在有生之年能够荣归故里。

    现在却被罗氏政良直接指出,在那些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利用以及阻止下(毕竟他归降了,这些集团就失去重要的获利工具了。这是历史中王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他是不可能被明国朝廷所承认的。不但不可能荣归故里,而且还将被当作恶贼流传后世,为后世人所唾骂。

    一想到这样的情景,王直往往就能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政良书信中的话直接就点出了他此前一直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当然,他并没有完全相信罗氏政良信中的话,但他的确是受到了不少的触动。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确稍为减少了对明国沿海的举动,并且按照罗氏政良在信中所说的“既然此时无法令明国朝廷妥协,何不考虑利用在下的地图,在海外建造更大的势力,以令阁下在日后能以更尊贵的身份得以面向明国朝廷呢”,派人前往西面那一片海域寻找更大的6地。他的确是有着建立更庞大的势力,以在将来令到明国朝廷不得不重视他的想法。而且也正如罗氏政良所说的那般,即便明国朝廷依然没有回应,以他在海外建立的功绩,也足以为后人所称赞了。

    而正是因为如此,倭国当地就成为了他往西面海域展的重要后方支援地点了,所以他才在与罗氏家保持合作之余,大力展与岛津家等当地豪族的关系。甚至在后来不但高价将铁炮、硝石之类的物资贩卖给岛津家,更加是在岛津家支付了大量黄金的条件下,暗中违反与罗氏家的合作协议,派遣麾下部分人手假装成岛津家的军势,加入到九州岛当地的势力斗争当中。

    实际上,在当初刚来到九州岛当地的时候,由于人生地不熟,而且罗氏家又是当地最为强大的势力,王直当时的重心又是在明国沿海,所以才有了与罗氏家签订的贸易协议(其中明确写明不得介入与罗氏家有关的冲突当中)。但后来,随着他在明国沿海的势力不断受到明国水师的打压,而且又有了罗氏政良的那一封信的点明,他逐渐也将一部分重心转向当地了。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他除了与罗氏家进行正常贸易以外,还分别与当地人称为萨摩、四国甚至是更远的东海道当地的势力有着接触与合作。但从地理上而言,九州岛是更为接近明国沿海地区的,而四国与东海道地区不但距离更远而且当地人似乎并不愿意投靠他的水军,所以王直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九州岛地区,甚至企图通过扶持岛津家。从而在九州当地建立一个代理人。最终达到在当地打造自己在海外的又一处根基之地的目的。

    只是。这一个目标却随着罗氏家的迅猛扩张,以及岛津家的败退而瞬间覆灭了。对此,王直不愤怒那是不可能的,但王直却依然不敢与罗氏家生冲突。因为此时罗氏家的水军也非常的强大,若想击溃罗氏家的水军,他必须将各地的船队都集中到这里来,从而与罗氏家展开一场决战。

    但即便最后决战胜利了,他也是惨胜。况且罗氏家势力最为强横之处还是在于其在6地上的势力。而王直花了那么大代价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在6地上建立一处根基之地?那么届时自然就要与罗氏家的6地势力对战了。那么自己一方很可能因此而失败的。毕竟对方不但6地势力强大,而且还在当地有着根基,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援。而他们则是恰恰没有根基阿。

    “看来还是需要派人前去与罗氏家商议一番啊!”

    王直本来就是一位商人,在败多胜少的情况下,他自然是希望在尽量避免与罗氏家的冲突的情况去争夺足够大的利益的。更何况,在王直看来,罗氏政良除了势力庞大以外,罗氏政良这个人也是令他感到有点恐惧。

    对方不但似乎掌握了非常厉害的航海术(手中竟然有令到南蛮番子也眼红的航海地图),而且竟然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心底的打算,令到他有一种赤…裸…裸地显露在对方眼前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所以王直对罗氏政良真的很忌惮。

    只是,即便现在打算继续加深与罗氏家的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此前派人协助岛津家的事情已经暴露,罗氏家对此也显得很生气,不但暂缓了与自己一方的贸易,而且还派人前来抗议了。

    更加令王直头痛的是,派遣前往协助岛津家的那二百余个手下此时也在罗氏家手中阿。这些人无论如何也是要从罗氏家手中要回来的,否则自身实力不但有所减弱,而且手下那些将领也会对此感到不满的。

    “看来要让出不少的利益了。”

    于是在做好被罗氏家狠宰的心理准备后,王直再次派出了一直作为自己一方与罗氏家贸易的代表,他的义子王滶(即毛海峰),前往罗氏家求见政良。

    政良在萨摩国当地接见对方后,只是暂时将王滶留在了当地,他自己却思考了起来。

    在政良记忆中,按照历史中的记载,实际上此时的王直应该已经被明国浙江、南直隶总督胡宗宪迎接到了岸上,但却在明朝内部利益集团的斗争中,最终在今年年末于明国杭州官港口法场被斩。

    而这一世,却是由于政良的出现以及对他的相劝,令到此时的明国浙江、南直隶总督胡宗宪对王直的劝降还没有起到作用(当然,虽然如此,但历史中的名人俞大猷与戚继光还是在对沿海的海盗围剿中建功立业了)。

    从这一点来看,政良这一只小蝴蝶对历史进程的改动还是不少的,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立花道雪了。历史中立花道雪可是到了八十多岁才在出征途中病死的,结果现在却早早地就在大友家灭亡之时殉死了,而立花道雪原本数年后才出生的女儿立花訚千代,却也因为罗氏家与大友家当初的对战失败而被追责,于是被限制在家中的时间更多,从而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妻妾探讨人生,因此立花訚千代就提前降生了。

    或许别的人会因为这一种改变而感到惊慌,毕竟这很有可能令到自己所熟知的历史会产生变化的,从而令自己失去对历史走向熟悉的优势,但政良却丝毫不为此而担心,既然机遇出现了,那就赶紧抓紧吧,那里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是否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抓住眼前的一切,这才是在这个战国时代生存下去的王道阿。

    而对王直这个人,事实上,政良是没有多大好感的。虽然明国沿海生的海盗祸害从根本上而言,其原因还是因为明国的海禁导致的,但无论如何。王直此人为了一己之私。却令到明国沿海不少的一般民众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这是不可原谅的。

    更何况,王直还是一个政治白痴。虽然在海盗堆里他的确是一个能够驰骋纵横的枭雄,但在政治上却真的是很白痴阿,一个主权国家是你一个海盗能够威胁的吗?若是向你妥协了,大国尊严何在(明国上下此时可是很讲究这些的阿)?背后的利益集团又岂会是善良之辈?你投降了就等于背叛了他们,他们会让你好过吗?

    实际上,在历史中,当王直被胡宗宪劝降并上岸以后。就被一些当初与王直暗中勾结的利益集团利用政治手段(以怀疑胡宗宪收受了王直的贿赂为由,引起群情激愤。从而迫使胡宗宪为替自己辩白,将王直交了出去)送到了对海盗更为愤恨的王本固手里,随后又从后面推波助澜,令当时还未对如何处置王直下定论的嘉靖帝最终决定处斩王直。

    所以说,王直实在是政治白痴,你为了荣归故里而背叛了那些沿海的利益集团,令这些集团失去了赚钱以及吸引火力的工具,更加是令到这些利益集团希望由此令到皇帝解禁禁海国策的企图失败,如此一来。王直在他们眼中不但没有了利用价值,而且还成为了高举在他们头顶上的砍头大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