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鹰 >

第599章

战国之鹰-第599章

小说: 战国之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阵地附近,从而被罗氏家的巡逻士兵给救起来的。

    当然,这些幸运得以跳入北川当中的家伙,也有一部分是不幸的。这主要是因为北川的水源主要都由北川河底的涌泉出口以及北川沿岸一些高山密林中的积水汇聚而成的。这样的水源情况,自然就造成了不同水源在进入北川后又分别形成不同水流,从而相互在北川里面相互撞击,形成大量的水下旋涡(这也是没有人在北川利用船只航行的原因,这样的水文状况很容易导致翻船的)。而那些跳入北川当中逃出联军大营的逃兵,稍有不幸的就会因为水中的旋涡而被淹死了。

    由于不断有人通过北川逃跑,从而造成了时不时地在北川中会漂浮着尸体。再加上联军大营当中,此前那些在与罗氏家大军激战当中受伤后由于没有药物而最终死去的士兵尸体又被联军抛入北川当中。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北川当中不时地有尸体漂浮到了罗氏家南北两个阵营旁边的河道当中。

    为了避免瘟疫的产生。政良只得下令,一方面不得在北川当中获取水源(反正附近山中有不少的山泉以及积水,这些都是可以作为食用水源的)。另外一方面,还不得不在南北两个阵营当中都分别成立一个打捞番队,专门搜救那些沿着水流逃跑而来的联军逃兵,同时还负责打捞水流当中的尸体。

    毕竟北川的水流可是分别流向南面日向国松尾城所在的平原地区的,北面则是会最终汇入丰后国南部的久留须川的。这些区域如今都是罗氏家的领地了,政良可不想因为这些尸体而引发这些地区的瘟疫的发生。

    安抚好新近投靠而来的十数个联军逃兵。同时安排这些人进入了罗氏家专门设置的劝降宣传番队(专门用来以身示范地通过高声宣扬的方式向联军阵营招降)后,政良就返回军帐中继续处理由海东青在今天携带而来的一些政务了。

    直至到了傍晚。当政良刚刚用完晚餐后,今夜负责前半夜守夜的朝仓宗滴却是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主公,岛津家派使者求见。”在政良行礼完毕后,朝仓宗滴脸色有点潮红地说道。对于罗氏家而言,岛津家的使者的到来,这绝对是好消息阿,这说明对方明显已经有点服软了。

    “哦?”政良闻言却似乎早就预料到岛津家会派人前来一般,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

    “主公,这……是否接见对方呢?”见到主公政良毫无兴奋之意,朝仓宗滴不由得一愣,他真的不知道主公到底如何打算了,所以只好迟疑地问道。

    “嗯,让对方进来吧。”政良随即再次点头道。

    “外臣伊集院源四郎忠朗拜见政良公。”不久后,瘸着腿的伊集院忠朗在朝仓宗滴的陪同下走进了政良的军帐当中。

    “嗯,坐吧。”政良此时已经回到案桌那里坐下,并且正在处理一份有关明国商人王海送来的数百人的明国流民的安置的计划了。放下这份来自嫡子辉良的计划书后,政良示意伊集院忠朗坐下。

    政良没有想到岛津贵久竟然派遣了这一位岛津家的重臣前来。对于伊集院忠朗,政良也是很欣赏的,对方的内政能力的确能够与本家的东乡平次、有马晴纯等人相媲美的。不过在看到伊集院忠朗那条大腿受伤的情况后,政良心中却是一笑了。

    岛津贵久还是挺聪明的嘛!在联军此时已经没有草药的情况下(政良是从那些逃跑出来的逃兵那里知道这些情况的),以伊集院忠朗大腿的伤势情况。早晚都要一命呜呼的。现在将伊集院忠朗作为谈判使者派往政良这里,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伊集院忠朗的身份向政良表示岛津家上下对这一次谈判的重视,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罗氏家能够秉承大义。能够帮忙医治一下伊集院忠朗的伤腿。

    想到这里,政良却是笑着问道:“贵久大人可好。”

    “很好!感谢政良公的关心,本家主公在外臣前来之前,曾经叮嘱外臣向政良公表达感谢之意,感谢政良公此前送给本家主公的礼物,但本家认为,岛津家是断然不会出现那些情况的。政良公恐怕是被人欺骗了。”伊集院忠朗满脸严肃地回答道。

    “呵呵!”对于伊集院忠朗的回答,政良却是只是笑了笑。并不为意,毕竟到底那些臣服状是不是真的,岛津家上下自然是很清楚的,政良完全不打算与对方争论。反正这不过是对方企图多争取在谈判中的一些有利条件而做出的应对罢了,想到这里,政良干脆装作不知道对方为何前来似的,疑惑地问道:“既然贵久大人安好,这就好了。只是,不知道阁下这一次前来所为何事呢?”

    对于政良突然的提问,伊集院忠朗此时的心中真的感到很憋屈,他都不记得岛津家已经有多久处于如此势弱的境地了,眼前的这位九州雄鹰明知道他这一次前来的目的的。却竟然还装作不知,这真的是对岛津家极大的羞辱阿!只是即便如此,毕竟此时岛津家处于势弱一方。也只能忍耐下来了,于是伊集院忠朗只能同样装作很诚恳地说道:“这一次外臣是代表岛津家,希望能够与贵方达成协议,只要贵方能让本家就此离去,本家愿意向贵方臣服,从此以后。以政良公为九州探题,一切听从政良公的指挥。”

    说完后。伊集院忠朗看似脸色不变,但内心却极其紧张地看着主位之上的罗氏政良,希望对方能够答允岛津家的这个臣服协议。

    只是令伊集院忠朗失望的是,政良在听完他的话后,脸色却一点也没有变,依然保持着微笑地说道:“呵呵!看起来阁下的腿伤很严重啊,既然如此,那就先下去医治一番吧。宗滴,照顾好我们的客人。”

    “是!”一旁一直陪伴在旁的朝仓宗滴当即领命道。

    “这,政良公,本家……”这一边的伊集院忠朗完全就没有料到罗氏政良竟然如此回应他提出的臣服协议,当即有点急了。

    “请吧!”只是还没等他将话说完,身边的朝仓宗滴已经站了起来,招呼军帐门口的两个罗氏家武士走了进来,直接就将伊集院忠朗半拉半拖地带出了军帐了。

    “嘿,想得倒是美阿!”在伊集院忠朗被带走了后,政良却是冷笑着自语道。

    从伊集院忠朗此前进来以后的一切表现以及对方刚刚提出的协议,所表达出的所谓臣服,不过是相当于西图寺家与罗氏家的同盟关系罢了。

    向罗氏家臣服以后,岛津家就像西图寺家一样,相当于成为了罗氏家的外样同盟,只要政良召唤,岛津家就立即充当政良的小弟,为罗氏家冲锋陷阵。而平时,岛津家则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有着自己的领地,有着自己的军势,只需在每一年指定的时候向罗氏家进贡一些物资收入就可以了。

    看起来,这样似乎对罗氏家很不错,至少在名义上罗氏家已经压服了岛津家了。但以此时岛津贵久以及岛津家的境地,得到如此待遇,却是罗氏家吃亏了。

    毕竟只要罗氏家继续按兵不动,继续将岛津家与伊东家联军围困在山谷当中,他们前来进攻就龟缩在防御工事中反击,他们不进攻的时候,则是按兵不动,等待他们的内讧、士兵的叛逃、物资消耗完毕……反正,到了最后,等到他们饿得毫无力气反抗的时候,还不成为了罗氏家的鱼肉?何必跟他们废话呢?

    (诸位认为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置岛津家呢?呵呵,欢迎在书友群中讨论。)

第970章 一统九州(中)() 
对于岛津家的臣服协议,政良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以岛津家、伊东家联军此时被围困的情形,只要政良按兵不动围困着他们,他们早晚都会成为罗氏家鱼肉,届时那里还轮到他们谈什么臣服条件?就连他们的小命都要掌握在罗氏家的手中了。

    当然,如此一来,那么就将导致罗氏家日后进攻岛津家的领地之时,将会遇到极大的反抗了。不过政良相信,以罗氏家所掌握的近十二个国土(包含岛屿)的领地势力,定然会最终彻底征服岛津家的领地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消耗不少的资源,也将导致被拖延不短的时间以及造成不少的伤亡,但总比接受岛津家此时提出的臣服条件要好阿。

    总之,无论如何,对于南九州地区,政良都是要彻底掌握的,绝对不能够允许像岛津家提出的所谓外样同盟这样的盟友存在。毕竟所谓的同盟,实际上是建立在的双方的势力的基础上的,一旦罗氏家的势力有所损伤,政良绝对敢保证,岛津家到时候就会像一只白眼狼一样在后面咬上罗氏家几口的。

    在政良接下来的计划当中,整个九州地区都将是罗氏家下一步计划的后方根基,是绝对不允许任何的不稳定因素存在的,所以无论如何,政良都不会接受岛津家此前提出的臣服协议。

    当然,所谓谈判嘛,总是需要双发提出各自的要求,然后再相互讨价还价的。反正急的一方是岛津家。而罗氏家有的是时间。那就一边谈判。一边拖延吧,看你岛津家能够谈判到什么时候。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政良也懒得面见伊集院忠朗了,直接就派出了罗氏家的几个家臣,轮番去跟伊集院忠朗慢慢谈判。而随着时间的拖延,岛津家一方也意识到他们必须要做出一些让步了,但在此之前,他们先行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罗氏家能够邀请幕府的人员前来作为双方谈判的中间人,以确保日后双方能够遵守协议。

    毕竟有了幕府的介入,就能确保这个协议将会被公开了。一旦一方违反协议,不但对自家名声造成影响,导致其他大名豪强不敢随便相信你的家族了(至于与你结盟就更加小心谨慎了),对这一方领地内部的统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些死板的家臣会有意见,招募家臣浪人甚至是领民时也会受到影响等等)。最为严重的是,还给了其他大名豪强入侵你的大义借口。所以若非必要,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随便在有幕府介入的情况下违反协议的为好。

    当然,在岛津家一方提出这个要求后。政良又马上意识到了岛津家的另外一个意图了,那就企图借助幕府向罗氏家施加压力了。对此。政良却是再一次嗤之以鼻了。

    岛津家与伊东家两家此前的确花了不少力气与幕府朝廷等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但是相比起罗氏家而言,那就差得远了。要知道此时罗氏家还是幕府与朝廷日常生活的金主阿。

    更何况此前幕府与朝廷已经因为毛利家向罗氏家求和的事情(实际上当时政良也不想耗费一、两年的时间来与毛利家在安艺国毛利家老巢的山区周旋),已经令罗氏家给了他们一次面子了,要是这一次又来要求罗氏家给面子,那么幕府与朝廷就真的是傻瓜了。所以届时,幕府与朝廷绝对只会做一个见证人,其他事情啥也不会管的。

    更加巧合的是,此时权大纳言中御门宣胤的儿子中御门宣秀也正好在罗氏家丰后国的岐埠城中游玩。至于中御门宣秀为何在这个时候来到罗氏家?这自然不是为了参加罗氏家与岛津家的谈判了,他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向政良催婚阿。

    早在数年之前,中御门家就与罗氏家达成了联姻协议,而且中御门宣秀早就在当时就将她的女儿丢在了罗氏家了,这样做,一是害怕罗氏家不认账,二是正好让罗氏家帮忙养育一下女儿,也好为家里省下一点开支。

    只是当时中御门宣秀的女儿实在还年幼,虽然此时战国普遍存在为了政治或者生活需要而娶幼女的情况,但政良毕竟来自后世阿,而且这个时代的女人寿命普遍只有三十来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们过早成婚以及生育孩子了。为此,为了保障领地女性的比列以及人口的生育健康,政良可是在罗氏家法度中专门规定了女子需要十五岁以后才能成婚生育的(当然,统治者例外)。虽然十五岁的年纪实际上还是很年轻的,但毕竟这个战国就是这样的背景阿,要是再将年龄年限加大,估计将会引发领地内部的暴动了。

    再加上他自身也已经有不少的女人了,所以也就没有将心思放在这里了,将这个小女孩养在家中甚至放到了罗氏学府女子学院后,久而久之就真的将这个小女孩忘记了。但政良忘记了,而中御门一家却一直没有忘记阿,在看到女儿越长越大,罗氏家又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因为女儿与罗氏家的关系而在这些年里得到了不少罗氏家的救济后),而罗氏家家督政良却一直未将中御门宣秀的女儿纳为侧室的情况下,作为父亲的中御门宣秀就亲自来催婚了。

    对于中御门宣秀的催婚,政良倒是没有什么抗拒之意,虽说是政治联姻,但政良毕竟也是男人嘛,再加上中御门宣秀的女儿此时长得也不错而且也完全超过了罗氏家法度规定的成婚年龄了,自然就不会拒绝了。只不过这一段时间正好是罗氏家的南九州攻略的重要时期,政良自然就没有时间来迎娶侧室了。但中御门宣秀还真的害怕政良又推延了,所以干脆赖在罗氏家中。等着政良有空后就亲自操办女儿桂姬的婚事了。

    无奈之下。政良只好将中御门宣秀打发到领地中游玩了。而既然是游玩。中御门宣秀自然是首先前往罗氏家领地闻名不已的岸岳山城、学府城、岐埠城三大罗氏家家督居城了。

    这三座城砦分别在不同时期曾经作为政良的居城(后来也被政良指定为罗氏家日后的三大居城了),而且也是罗氏家领地中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其中,作为罗氏家首座居城的肥前国岸岳上城(位于罗氏家西部地区),以其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矗立了诸如纺织工坊、雪盐工坊、海水晒盐盐场、制糖工坊、造纸印刷工坊、造船工坊、水泥工坊、木器工坊、陶瓷工坊等罗氏家各种工坊产业,是罗氏家的技术中心。

    此外,在那里还有诸如罗氏家兵器工坊(专门负责诸如铁炮、大筒、刀枪、铠甲等兵器防具的锻造,已经形成流水线锻造工艺)、新兵训练营(罗氏家绝大部分预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