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鹰 >

第406章

战国之鹰-第406章

小说: 战国之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达工坊所在的小盆地后。政良首先是在盆地中央的议事堂中接见了众人。

    此次在场的家臣有东乡平次,作为领地内政阁的执政,他是必须到场的。而且此时政良身边的几个重臣中,角隈石宗此时正在坐镇丰后国,以应对丰后国周边的形势。赤羽信之介则是在筑前国,正全力对付大内家的势力,同时主导此次与大内家的外交谈判对战。作为领地情报阁的执政,山本勘助自然也是要坐镇岸岳城统合情报阁的工作,协助大名政良监视整个罗氏家领地以及国外的情况的。至于其他的军事、内政、后勤等部门的家臣,更加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具体工作要忙碌。所以就只有身为统管领地各工坊的内政阁的执政东乡平次需要陪同政良了。

    除了东乡平次以外。另外还有铁器打造的铁器奉行忠次郎、负责兵器锻造的兵器奉行刘烨、负责铁炮以及大筒锻造的铁炮奉行国友善兵卫、大筒奉行普鲁士、负责探测矿藏的矿石奉行李宏飞、负责主持矿石冶炼的田祥宇。

    田祥宇是明国人,他与此时担任罗氏家公方奉行陈天杰都是于1544年跟随王海的走私船队携家带口地来到罗氏家的领地定居的。定居不久后。陈天杰凭借着一次与到访的朱钦烽船队中南蛮人打交道的机会,将他熟悉南蛮数地语言以及文化的技能展现了出来,于是获得了政良的赏识,逐步成长为了罗氏家独当一面的公方奉行。

    获得重用后的陈天杰随后又向政良推荐了其好友田祥宇。陈天杰与田祥宇的祖上都是浙江沿海地区的豪绅,而且是依靠与南蛮人做生意发家的。明国禁海以后,他们的家族就逐渐衰落下来了。而一些通过官商勾结甚至与倭寇勾结而兴起的豪绅们趁机不断蚕食他们的利益,终于在十年前将陈天杰与田祥宇逼迫至破产。走投无路下,这两人投靠了王海,企图利用走私再次发家,结果却由于触及到了其他人的利益而遭到了当地早就在做走私生意的豪绅以及官僚的联合打击,最终被逼带着家人投奔了政良。

    由于这两人祖上都与南蛮人有密切的来往,所以从小就接受了南蛮文化熏陶的两人对南蛮的知识都非常丰富,而田祥宇的家族更加是暗中经营矿产的,对冶炼技术也非常在行。在得到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后,他迅速向政良展现出了诸如南蛮的“阿马尔加姆法”这样的冶炼技术,随后又结合明国以及倭国本地的冶炼法,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冶炼方法,令到罗氏家的金矿、银矿、铜矿等矿产的冶炼效率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后来他甚至联合矿石奉行李宏飞整合出了竖穴掘、坑道掘等挖掘方法,使罗氏家的矿山挖掘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其对罗氏家的巨大贡献,就在去年他被政良从一个工匠工头直接提拔为了罗氏家的冶炼奉行。

    工坊町的议事堂中,众人行礼完毕后,作为内政阁执政的东乡平次首先介绍了工坊町最近的情况,紧接着领地矿山奉行李宏飞又将一个被木盒保管着的账册呈交给了政良。

    这是有关近十年来,罗氏家领地内发现的各处矿石的情况。由于这些矿石的资料很多都属于保密的(除了包括政良在内的几个重要人物外,即便的一般的家臣也未必清楚地知道罗氏家各地矿石的情况),所以李宏飞也没有当众禀报出来,反而是以账册的方式呈交给政良。

    政良接过小姓百武贤兼呈上来的账册,当即打开了看了起来。从账册上的资料得知,此时罗氏家的情况如下:

    金矿方面,只在丰后国地区的尾平矿山上发现了一处含量巨大的金矿。除此之外,在肥前国、筑后国、肥后国、筑前国以及日向国的领地内都没有再勘探到其他的金矿。但是仅仅凭借丰后国地区的尾平矿山这一处金矿估计就能够增加罗氏家不少的收入了。

    为了对罗氏家特有冶炼技术的保密,在尾平金矿采掘出金矿后,将会在当地的冶炼工坊采取目前倭国普遍被人熟知的冶炼技术先对这些矿石进行初步冶炼后,然后再分别将冶炼出来的金矿以及废弃矿渣(实际上里面还包含一部分金子)分批按照先后顺序运送到肥前岸岳山城附近的总工坊进行最后一步的冶炼,争取将收入最大化。

    银矿方面,分别在肥前国神崎郡背震山脉中的云野山上发现了一处含量丰富的银矿,取名为云野银矿;在筑后国上妻郡的石割山上发现了一个银矿,取名为石割银矿。上述两个银矿是罗氏家在占据当地后被罗氏家自行勘探出来的,目前已经正在进行开采。

    此外,肥后的宫原银矿以及丰后的尾平银矿则是刚刚被大友家发现不久,现在已经被罗氏家占领,当地的开采工作也已经恢复了正常。

    同样是为了保密冶炼技术的目的,这些银矿也会先采取在当地初步冶炼,然后再运往肥前总工坊进行最后冶炼的方式进行白银提取。

    铜矿方面,在肥前的松浦郡白石山以及南肥前的虚空藏山分别发现了两个新铜矿(原本罗氏家在野高山上发现的小铜矿早就被采掘完毕了),储量都非常丰富,它们被分别命名为白石铜矿以及虚空铜矿。

    此外,在筑后的飞形山、肥后的西岳山都有原本被当地豪族占据的铜矿。此时这些铜矿也属于罗氏家了,但是这些都是小铜矿,而且又被开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储量都已经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铜矿中都有不少的伴生铁矿,稍为缓解了领地对铁矿的需求。当然,对铁矿需求的大头还是需要依靠进口才能解决的。

    稀有矿石方面,只在丰后国的尾平矿石上发现了铅矿与锡矿。内政阁即将在秋收后对这两处矿山进行开采,预计其储量应该能够完全满足罗氏家对铅矿与锡矿的使用需要了。

    上述提到的金矿、银矿、铜矿、铅矿与锡矿,所采取的冶炼办法都是先采取在当地初步冶炼,然后再运往肥前总工坊进行最后冶炼的方式进行矿石提取的。而这些矿产当中,铅矿与锡矿将会全部留作自家使用,金矿、银矿、铜矿则是采取与明国商人王海、南蛮人朱钦烽共同开采的方式,一部分留给罗氏家自用,一部分留给王海与朱钦烽拿去赚取更高的利益(罗氏家将派人随船全程参与交易过程,顺便增加这些人的航海知识)。

    煤炭方面。在筑后国的数处山脉中都发现了煤矿,估计此处地下可能是一个连贯起来的巨大煤矿。在发现这些煤矿以后,政良曾经抽时间到当地视察过,初步认定这些煤矿是残植煤矿。现在筑后国发现的这些煤矿已经被开采,并且已经供应给肥前总工坊这边使用。随着其产量的不断增大,政良准备下一步将煤矿的日常使用方法推广到其他工坊以及民间去,让领民在冬天的时候不只限于采用薪碳取暖。(未完待续。。)

    。。。

第681章 储备军备(一)() 
九州肥前国松浦郡岸岳山城附近山脉中的工坊町议事厅中,政良正在仔细地查看着手中的账册。

    账册中除了此前介绍到的金矿、银矿、铜矿、锡矿、铅矿以及煤矿的情况外。这一次账册中还增加了硫磺、瓷土矿、石灰石矿的情况。

    硫磺矿方面,分别在肥前国松浦郡的天山以及肥后国阿苏郡中的阿苏山上发现优质的硫磺矿。其中肥前国中只有一处硫磺矿,而在肥后的阿苏山中却已经发现了三处硫磺矿。

    硫磺对于领地而言可是好东西,首先它是罗氏家兵器工坊中火药生产的重要原料,其次它还可以应用在行军布营当中。只要在营地周围稍为洒上一些硫磺(要注意用量,免得被敌人利用作火烧大营之用),就可以避免在晚上遭受蛇虫鼠蚁的骚扰了。

    最后,它还可以与其他肥料混合在一起,作为农作物肥料之用。多余的硫磺还可以卖给明国商人以及南蛮人,增加领地收入。

    现在这发现的四处硫磺矿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了,随着内政阁进一步对领地的勘探,估计在阿苏山地区还会有新的硫磺矿藏将会被发现的。

    瓷土矿方面,在几个明国陶瓷工匠的帮助下,罗氏家已经在肥前国松浦郡的伊万里湾以及有田村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瓷土矿。此外,在丰后国日田郡皿山下小鹿田村附近,同样也发现了瓷土矿。

    陶瓷器皿在倭国当地可是相当受欢迎的,尤其是采用了明国陶瓷制作技术的陶瓷器皿。虽然目前罗氏家只有数个来自明国的陶瓷工匠,但是政良仍然决定在今年秋收后。在上述发现的三处瓷土矿附近逐一建立工坊。生产属于罗氏家的自己的陶瓷器皿。这些生产出来的陶瓷器皿。一方面用于对外销售,一方面用于供应自身领地使用的需要。

    石灰石方面,分别在肥前国虚空藏山、岸岳山城山脉,筑后国的高峰山,肥后国的阿苏山都发现了一处大型的石灰石矿藏。

    实际上倭国虽然缺少诸如丰富的铁矿之类的矿产,但是却是蕴含着大量制造水泥的原材料,尤其是石灰矿,几乎在罗氏家领地内的山区中都能够有所发现的。只是这最终被选作开采地点的矿藏,却是众多石灰石矿当中质量最好,储量也是最多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处矿藏周围地区都能够轻易获得生产水泥的原材料。所以罗氏家早就已经在当地建立了水泥生产工坊。正如造纸工坊一般,这些工坊附近都自发形成了以工坊中的工匠、工人以及其家属为主的村子。他们在为领地的各处行军大道以及建筑提供水泥原材料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当然,由于缺少先进的设备(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些工坊所生产出来的水泥都是劣质的,但已经能够完全满足行军大道的使用需要了。而且与当地的泥浆结合起来后,还能作为修筑建筑的材料。其形成的效果比单独使用泥浆都要好。

    总的来说。目前罗氏家一共有一个金矿、四个银矿、四个铜矿、一个铅矿、一个锡矿、四个硫磺矿、一个煤矿、三个瓷土矿、四个石灰石矿,同时还有一个造纸工坊、一个纺织工坊、四个水泥工坊。以及即将动工的三个陶瓷工坊。

    了解完罗氏家目前所有矿藏的情况后,政良又在众家臣的陪同下视察了工坊町中的各处工坊。

    在兵器工坊中,政良仔细观看了长枪、弓胎弓、羽箭、武士刀、黑鹰匕首(刺杀利器,黑鹰以及侦番必备装备)、飞火流星投射车、云梯、破城车、新型具足(皮甲、铁片混合而成)、新型铠甲等兵器以及防具的生产过程。

    对于其中的飞火流星投射车,政良希望国友善兵卫、刘烨想办法改进一下,让这些只能投射火油石罐的投射车,转变为可以投射巨石的投石车。目前由于受限于启动弹动作用的材料无法承受发射巨石所带来的拉力过大问题,所以这些投射车是无法发射巨石的。

    对于这个问题,政良首先想到的是橡胶。只是要有橡胶就必须要有橡胶树。可是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到1873年才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中国也于1904年才开始引种。现在这个时候无论在当地还是明国,都无法找得到橡胶树的树种的(至于派人去找回来或者委托南蛮人专门帮你去寻找都不可能的,唯有让南蛮人以及明国商人帮忙留意一下而已)。所以橡胶是不用考虑了。

    那么剩下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只有出海捕杀鲸鱼了。鲸鱼身上的皮筋完全可以适用作为材料了。只是捕杀鲸鱼也不是很容易的,虽然此时海上的鲸鱼绝对不会少,但毕竟海洋的面积也不少啊,要马上找到它们也不容易,况且以目前这样的船只实力,鲁莽前去捕杀鲸鱼很可能造成自身的损失。所以鲸鱼的事情也只能看机遇了。

    想来想去,也没有非常好的办法解决投射车无法发射巨石的问题,政良也只好给出一些建议,然后让工坊中的众人去慢慢想了。

    随后政良又视察了火器工坊,仔细观看了火药、子弹、炮弹、铁炮、大筒的生产过程。对于大筒的生产,政良目前唯一的要求就是想办法提高产量。目前罗氏家只有唯一的一尊大筒(被安放在了岐埠城的炮台上,作为防守利器了),而下个月又将会有两尊大筒出产,但就算今年所有出产的大筒都能够经过测试顺利投入到使用当中,最多也只有五尊大筒罢了,这明显无法满足罗氏家军势的使用需要的。所以提高大筒的生产效率刻不容缓。

    至于火药以及铁炮,政良则是提出了改善的建议。目前罗氏家自己制造出来的火药,由于包含杂质较多而且配置过程中材料比例不一致的原因,导致火药出现威力不高以及不同时期生产的火药威力不一致的问题,这给铁炮常备在使用铁炮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还会引发意外,造成铁炮常备没有必要的伤亡。

    为此政良要求火器工坊打造专门的比例器具,让每一次制作的火药都以这种器具为放置器具,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各种材料放置量不一致而造成火药威力下降或者过高的情况出现。

    对于火药中的杂质问题,政良要求冶炼工坊也参与到这项问题的研究当中,想办法解决由于各种原材料包含杂质而导致火药威力下降的问题。

    而对于铁炮,目前罗氏家的铁炮在整体构造以及潮湿天气下的使用这些问题上都比其他地区的铁炮要先进得多了。政良曾经派木造重忠花费重金分别从京都、近江、杂贺、萨摩四地都购置了一杆铁炮回来,然后以相同的弹药,同时试射,以对比这些铁炮与罗氏家铁炮的差异。

    最终发现,罗氏家的铁炮从枪体的构造、携带的便捷性、使用时的方便性都要比其他地区的铁炮都要好。试射后,更加是发现罗氏家的铁炮不但能够在潮湿天气下射击,而且其射击距离都比其他地区的铁炮要远,最少也要远十米以上。

    当然,即便如此,政良还是希望火器工坊能够从铁炮的射程、射击的准确度以及子弹的威力上继续下一番功夫,彻底拉开罗氏家铁炮与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