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鹰 >

第325章

战国之鹰-第325章

小说: 战国之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告诉菊池义武,背信弃义之徒无法让人相信,菊池郡从今以后只能有罗氏家而没有菊池家。滚吧!”政良喝骂道。菊池义武这个脑残的家伙,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竟然又想跟罗氏家重新结盟了,这简直是痴人做梦。

    “是。是,小人一定将话带给本家主公!”看到政良如此大怒,菊池家的使者当即说道,然后转身就准备溜走。

    “慢着!”就在这时政良的声音再次传来。

    菊池家的使者一愣,心中当即一喜,难道这只肥前之鹰临时改变主意了?

    “来人,将他拉下去,割掉他的一只耳朵。”

    “啊?太宰少贰饶命啊,饶命啊!”听到政良的话后,菊池家使者犹如遭受到了晴天霹雳。当即跪地求饶道。可是政良却是眼角也不瞧一下使者,只是继续大声说道:“此乃本家对菊池家背信弃义的一个小小惩罚。待他日偎府城城破之时,本人将亲自将菊池义武这个小人的首级割下来。拖下去吧!”

    两个披风众立即将仍然还在拼命求饶的菊池家使者拉了下去。不久后,就从大阵所在的山下传来了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报,来自大友家的使者正在军营外求见。”这时,一个披风众进来禀报道。

    “哦?看来今天还真是热闹啊,才刚走一个菊池家的使者,现在又来一个大友家的使者了。”政良闻言后嘀咕道。

    “传!”政良稍为思索一番就点头同意接见来访的大友家使道。他倒要看看,在菊池郡大局意已定的情况下,大友家此时还打算做什么。

    很快大友家的使者就被带了进来。跟大友家使者一起进来的还有接到政良通知赶来的军师山本勘助。

    大友家的使者向政良行礼完毕后,也没有多说话,只是颤颤巍巍地将怀中由吉冈长增亲笔起草的书信呈交给了政良。这个使者之所以如此紧张,那是因为他刚刚正好看到了菊池家的使者的凄惨遭遇,所以此时他干脆奉行少说话,只送信的策略了。免得由于自己的一时失言而惹怒了面前这个霸主,落得个跟菊池家一样的下场。

    政良打开书信阅读起来,信的内容主要是吉冈长增简要阐述了两家此时议和的意向,但是却没有深谈,而且也似乎毫无急于与罗氏家议和的意思。政良将之归结为是大友家的一番试探。但是这样也正合了政良的意思,他可不想在全力进攻偎府城之时,肥后联军还跑来捣乱,所以政良也有意利用两家议和之事稍为稳住肥后联军。

    “为何大友家突然要求议和呢?难道吉冈长增是打算利用议和之事,先行拖着本家,然后再趁着这段时间从丰后调动大军前来支援?还是利用议和之事乘机麻痹本家,然后突然发动袭击?”将大友家的使者打发走后,政良不由得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虽然罗氏家也需要这段难得的时间来彻底平定菊池郡,但是也难免对方同样利用这段时间谋划一些针对罗氏家的事情,所以政良不得不小心谨慎一点。

    “非也,主公,或许臣下知道为何大友家突然主动提起议和之事?”一旁的山本勘助说道。

    “哦?军师,此是为何?”政良不由得疑惑地问道。

    “主公,请你先将刚刚收到的从丰后以及南肥后送到的情报阅读一遍。”山本勘助故作神秘地将一叠情报递给了政良。后者立即接过情报翻看了起来。

    “原来如此!”良久后,政良才轻轻放下这些情报,然后恍然大悟道。

    这些情报是关于南肥后相良家、名和家以及一向宗联合向下益城郡甲斐家以及大宫司家领地发起攻击的事情。同时还有丰后大友义鉴的部将朽纲清满反叛攻打府内城的事情。

    大宫司家数次试图吞并名和家,所以名和家早就视大宫司家为死敌。上一次政良修书一封,稍为提及了此次罗氏家在菊池郡与肥后联军大战对名和家带来的好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阿苏惟将竟然将大宫司家在上益城郡的军势抽调离去的情报。在收到政良的书信后,本来名和家家督名和武頭心中还七上八下下不了决心的,结果在收到罗氏家已经为其联络好一向宗同时出兵的消息后,他立即就作了决断,当即与一向宗联合出兵。

    至于一向宗,虽然去年秋收后发动了一场贯穿九州的一向一揆,但是这些暴动几乎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说伴随着这一次的暴动,一向宗终于在九州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只是早就被本愿寺莲如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所深切影响的本愿寺尚意自然不会是只满足于现状的。

    所以在收到政良有关在肥后建立一座如京都附近的佛教圣地石山城一样的城砦的建议时,本愿寺尚意顿时意动不已。再加上随后在罗氏家的牵线后,本愿寺尚意又勾搭上了名和家,于是他毅然跳上了罗氏家构建的贼船,与名和家联合向上益城郡出兵,矢意在下益城郡夺得一城,然后将其建设为可以媲美京都附近的石山城的九州佛教圣地。

    当然,他也知道罗氏家如此卖力地为他们牵桥搭线是绝对没有安什么好心的,只是罗氏家这一次却是一个明晃晃地阳谋,不由得他们不上钩。而且不但他们自己上钩了,本愿寺尚意甚至还将早就暗中跟他眉来眼去的相良家也拉下了水。于是这就最终演变成了名和家、一向宗以及相良家三家联合向上益城郡出阵的盛况。

    (本书已经很久没有人打赏了,向大家求求打赏。同时趁着最后的两天向大家求求月票。)(未完待续。。)

    。。。

第540章 领内谋叛() 
至于丰后大友义鉴部将朽纲清满反叛攻打府内城的事情。这也算是政良来到这里后对历史进程的又一次无意间的影响了。

    按照历史发展,实际上大友义鉴的部将朽纲清满应该是在去年就发动了叛变了。至于朽纲清满叛变的原因,历史中主要有两个记叙。一个是由于长期受到大友义鉴的打压,最终忍无可忍,然后趁着大友义鉴的府内馆兵力空虚之际毅然发兵反叛。另外一个原因同样也有点道理,据说是因为大友义鉴的嫡子大友义镇看上了朽纲清满的一个新收纳的年轻侧室,还将朽纲清满的这个年轻侧室给办了。从而让深感受辱的朽纲清满决定维护男人的尊严,于是举行反叛。

    虽说这个说法看上去有点牵强,但是细心研究一下,似乎还真的有点道理。虽然大友义镇此时只有十五岁,但是在这个战国时代完全就是一个成年人了。况且朽纲清满的侧室估计十五岁都还没到呢?

    再有。自从大友义镇的生母死去,大友义鉴重新迎娶了一个正室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后,大友义鉴似乎越来越看大友义镇不顺眼了,从而导致大友义镇在家中的待遇越来越差。这也引发了大友义镇的性格大变,甚至得了人妻这个嗜好。历史上,当位后的大友义镇的确有喜好强夺家臣妻妾的这一个爱好的。看来在这个时候就形成这一爱好啊。

    反正无论怎么说,朽纲清满最终还是反了。本来去年就反的他,由于大友义鉴突然出阵征伐罗氏家。并且将朽纲清满也征召到了讨伐军中而延误了朽纲清满的反叛时间。

    而今年。由于大友家将精锐都派出去支援肥后抵抗罗氏家的入侵了。大友家的府内馆再一次出现了空虚,朽纲清满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当即举兵谋反。

    朽纲清满的背叛来的很突然,彻底打乱了大友家的阵脚,所以才有了吉冈长增倡议两家议和之事。

    “这简直是天助我罗氏家啊!”得知这样的消息后,政良不由得高兴地想道。

    现在无论肥后各豪族还是大友家的后方都出现了问题,肥后联军中的大宫司家是必然会退出联军返回领地抵御外敌入侵的。而大友家方面,既然吉冈长增此时派来了议和的使者。那么就说明他已经有退军的打算了。要是大友家大军一退,罗氏家在解决菊池家后,就可以顺势进入肥后的其余各郡了,运气稍为好一点的话,甚至还能够直接代替大友家控制肥后的除大宫司家以外的中北部地区了。

    一想到这里,政良就不由得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恭喜主公,本家不日将成为肥后的主人。”山本勘助显然也看到此次罗氏家遇到的机遇,于是立即恭喜道。

    “哼,吉冈长增打的好算盘啊,明明已经急于退兵返回丰后。现在却是故意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显然是不希望给本家看出破绽啊。可惜他却低估了本家的情报能力。”政良嗤笑着说道。

    “主公,既然对方打算慢慢拖着,那么本家就成人之美好了,也正好让本家腾出足够的精力来先行解决菊池家这颗毒瘤!”山本勘助建言道。

    “就依此计行事!”政良点头道。

    “报,大营外有一名自称是有马晴纯密使的人请求面见主公。”就在政良与山本勘助密谋如何利用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从肥后获得最大的利益之时,一个披风众走了进来禀报道。

    “有马晴纯?他不在肥前辅助东乡平次好好打理本家的内政,却派一个家臣前来干什么啊?”政良当即疑惑道。

    “主公,不防一见!”山本勘助说道。相比起政良,实际上山本勘助更家会观察别人。自从加入家中后,他就跟罗氏家众家臣都打好了交道。而对于有马晴纯的性格,山本勘助是很熟悉的,在他看来,有马晴纯相当会做人,他知道有马家此时在罗氏家的处境,尤其是他又被政良任命为罗氏家内政阁仅次于东乡平次与刘乐这两人的重臣后,就更加小心翼翼了,绝对不会轻易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的。

    所以此番竟然贸然派遣一个家臣从肥前跋山涉水地来到政良位于肥后的大营处,必定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通报的,所以他才出言建议政良接待有马家的家臣。

    得到了政良的许可后,有马家的家臣很快就来到了政良的面前。

    “小人妳五拜见国主大人。”来人首先向政良行礼道。

    “嗯,晴纯突然派尔前来到底是所谓何事?”政良点了点头受了对方一礼,然后问道。

    “禀国主大人,本家主公只是交待小人务必将此信交于国主大人,并让小人转告国主大人,此时事关重大,还请国主大人务必当面查看,本家对国主大人的忠心日月可鉴。”妳五将一封书信递给了一旁的一个披风众,随后拜服在地恳切地说道。

    “哦?拿来我看看。”看到有马晴纯的家臣弄得如此庄重,政良当即当面拆阅起有马晴纯的书信来。

    随着书信的打开,信中的内容很快就映入了政良的眼帘。

    “啊?这些小人,我定当将尔等碎尸万段。”结果才看了几行字,政良的神色就变得凝重起来,到了最后甚至直接从行军马扎上站了起来,愤怒地大喝道。

    政良的突然举动令到军帐中的众人当即吓了一跳。

    “主公?”一旁的山本勘助看到政良突然如此失态,不由得紧张地问道。

    “呼!你看吧。”政良深呼吸了一口起,强行令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将书信递给了山本勘助并且同时说道。

    后者疑惑地接过了政良手中由有马晴纯亲笔书写的书信,然后快速地看了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山本勘助的脸色也陡然变得凝重起来,拿着书信的双手也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原来书信中,有马晴纯向政良禀报了一个重要的情报,那就是罗氏家领地中此刻正有人趁着政良出阵肥后内部相对空虚之机,密谋叛乱。(未完待续。。)

    。。。

第541章 时代弄潮儿() 
有人在罗氏家领地内暗中联络对罗氏家不满的家臣以及豪族,企图策动谋乱。而有马晴纯正是其中一家收到邀请的豪族。

    按照常理而言,有马家在南后的领地就是被罗氏家所占据的,虽然在被逼投诚于罗氏家后,不但有马家的领地得到了转封,甚至有马晴纯也得到了罗氏家的重用,但是相比起以前独自呆在南肥前作土皇帝的rì子,现在的确不是那么的如意的。所以若是有马家谋叛的话,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但有马晴纯也不是省油的灯,对于罗氏家领地内的情况他是看得很通透的。领地内无论家臣以及一般的小豪族都是受到了罗氏家法度的约束的,不但家底不足,甚至就连领地内的权利都基本由当地拥戴罗氏家的村头所掌控着,领主们仅有对领地整体管理的权利,而无对这些村头的任免权。说到底,作为领地的领主,他们主要负责领地rì常的民事、农事管理,让领地保持稳定并且粮食的生产得到保障。

    而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则基本集中在罗氏家的手中,无论是家臣还是小豪族,他们最多也只有十五人的名额的护卫。再多就会被视为谋叛了。

    可以想象得到,在缺乏基层支持,更加缺乏军事力量的情况下,即便会有那么一群人数不多的人头脑一热参与了谋叛,也注定是失败的下场的。

    也正因为看透了谋叛的下场,所以在暗中收到商议的邀请后,有马晴纯一面假意答应对方的邀请,一面立即暗中派人赶往肥后通知政良。于是最终也就有了有马晴纯的家臣面见政良的一幕。

    当突然得知这个消息后,政良甚至有点自嘲的感觉。刚刚还在为大友家、肥后各豪族后方出现不稳而感到高兴,正准备好好大干一场,结果转眼间就轮到他自家的后方也出现问题了。

    目前肥后的形势,对于罗氏家而言,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一旦掌握得好,真的有可能代替大友家掌控肥后的中北部地区。可是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这个问题。

    “主公,请冷静!”这时山本勘助也终于看完了有马晴纯的书信,看到政良有点冒火的眼神,他当即知道政良是为领地内出现的问题而恼火了。山本勘助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而且还周游过列国,无论阅历还是心理成熟程度都要比政良好得多。所以即便突然得知领地内的变故,他也很快从震惊中镇定下来了。

    “军师,对此你有何看法?”政良紧握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