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鹰 >

第272章

战国之鹰-第272章

小说: 战国之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下,众人决定先用野高山牧场上的一匹战马试用一番。

    经过三个月的试用,确定战马能够适应这种根据本地马匹情况进行过改造的马蹄铁后,政良当即决定在罗氏家骑马队上进行推广。而百里黑作为国主的专骑,自然就是最早享受到这一福利的家伙了。

    百里黑这个家伙似乎对蹄下新增加的马蹄铁非常感兴趣,总是会时不时狠狠地用自己有力的四蹄敲一敲路面。

    只是这些用劣质水泥与泥沙铺设而成的行军大道可不是这么容易敲碎的。

    经过一年多的推广。现在几乎所有在肥前的行军大道都使用了这一种新的铺路材料。而筑后的行军大道还在铺设当中。只是最近由于主要精力都集中到春耕当中。领地大部分的领民都跑去忙于农忙了。导致了这些行军道路只能让新来定居的附近豪强的领民以及流民来进行铺设。由于人数稍为少了点。铺设的速度也慢了很多。但即便如此,筑后内部的所有行军大道也将会在今年内铺设完成。

    视线跳过行军大道的地面,政良看到了大路旁边一大片已经插了秧的水田。不知道为何,当看到这些水田时,政良突然想到了松美子。三年前,当政良刚刚来到这里时,似乎也是在这么一个时节,看到一个倔强少妇带着一个小女孩在田间艰难地拔除着杂草。

    此时的松美子已经成为了罗氏家领地中有名的神女了。私下很多人称她为巫女。当然,这个巫女是从来都不用跳巫舞的。而政良当年在野高山下弄的那一个试验田现在也被改造成了神社,里面供奉的是以政良的外貌为外形的神像,而松美子自然也就成为了这里的神官。只是这个神官是基本不在神社里出现的,因为她现在已经跟随政良搬迁到了岸岳城中居住了。

    更为有趣的是,在内政阁的刻意推动下,这样的一种奇怪的神社似乎逐渐在罗氏家的领地内兴盛起来。而且每一家神社的后面都带着一个小农场似的花园。里面种植着大量罗氏家大力推广的农作物。

    而这样的神社也承担了一部分协助内政阁推广新型农作物的职责。有时候,任你花言巧语,也未必如一个神社的神官的一句话有用。

    此时,领民已经开始在旱田里劳作了。除了水稻外。他们还有一种产量同样不低的作用要种植,那就是地瓜。

    只见领民们找来一些削尖了的木板。然后在收拢好的田地上用木板插出一个长方形的洞口,在一旁的领民则是在这个洞口里一一插上地瓜的藤茎并且将洞口重新填埋好,最后则是有人给这些种好了的地瓜藤茎浇水。家境好一点的领民,还会在种好的地瓜藤茎附近再用锄头挖一个小坑,里面填埋上一些火灰粪便之类的肥料。

    “家主大人,你看,前方就是我们造出来的水车了。”不知不觉地,众人已经来到了水面开阔的筑后川岸边了。刘乐立即指着江边的一排水车说道。

    政良转身一看,果然看到了一排水转翻车出现在眼前。这种水车是正是政良批准建造的第一批水转翻车。

    这种水转翻车的原理很简单,在特定位置将水车设置好后。将翻车的踏轴延伸,作一个竖轮(直立转轮)。竖轮旁在另外搭木设轴,轴上作上下两个卧轮(横躺转轮)。上卧轮和竖伦是车头轮(幅支凸出于轮周),且二者幅支相间咬合。又擗水冲激下卧轮。当水流冲激下卧轮时,下轮既动,带动上卧轮,再带动和上卧轮幅支相间的竖轮,利用齿轮连动原理,利用齿轮连动原理,带动置于一旁沟渠中的翻车,水便被运送岸上了。

    这是一种利用自然之力运作的水车,很省人力,而且此水车输水灌溉可日夜不息。所以当政良当初看到它的设计图时,就当即批准了它的建造。

    没有想到,第一批水车的试用点竟然选择了在这里。政良当即企图走近江边的水车,准备仔细查看一番。就在这时,江边岸堤上的泥土却突然碎裂了开来。

    “家主大人小心。”身后的众家臣看到家主所站的岸堤突然出现小范围的崩塌,当即惊呼起来。

    幸运的是,岸堤在崩塌了一小部分后就没有再崩塌了,政良也避免了掉落到筑后川中的霉运。

    “青山信元、江川氏宗。”回到安全地域的政良脸色铁青地看着那一小段岸堤,声音冰冷地大喝道。

    “家主大人。”家臣当中的青山信元、江川氏宗立即快步来到了政良的面前,并且齐齐跪伏下来。

    “查,看看着段岸堤是谁建造的,是谁负责监督的,无论是谁,都给立即砍了。”政良怒气冲冲地喊道。声音之大,几乎附近所有的人都听到了。

    众人不由得吓了一跳。不就是一段小小的河堤崩塌了吗?也不至于将负责之人都杀了吧?

    他们当然不知道政良为何如此愤怒。根据内政阁提供的检查信息,目前肥前的主要河流分别有松浦川、嘉濑川、六角川、桃川、黑川、唐川等大大小小十数条河流;而在筑后,则是有着与肥前共用的筑后川、矢部川、柳川等同样是大大小小的十数条河流。

    其中,作为九州第一大河流的筑后川,虽然为周围平原肥沃的土壤提供了灌溉水,但也经常泛滥,造成水害。除了筑后川外,还有松浦川、矢部川也是经常泛滥的。

    也正是考虑到日后逐渐严峻的小冰河期气候,以及避免河流因为极端天气而泛滥的情况,政良这三年来可谓是投入了巨额钱粮到水利设施的修筑完善上面的。

    在如此巨大投入的情况下,现在竟然还出现了豆腐渣工程,这让政良不气愤是不可能的。在前世,政良最恨的就是这些拿着人民的血汗钱而给自己的中饱私囊的蛀虫的了。

    政良决心狠狠地处理一下这些负责的官员,一方面,让所有人重视起水利建设这一件事情来,另一方面是警醒一下所有的官员,让他们意识到千万别贪污了政良的血汗钱粮,否则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好端端的一次领地巡视,就在出了这样的一件事件后而提前终止了。当天傍晚,政良就得到了青山信元与江川氏宗的详细禀报。果然是负责监造的官员贪墨了作为工钱的粮食,导致河堤偷工减料。

    此时的政良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处罚办法。就是拉着这些被捉到的官员到领地各处去游街,树立起反面的建材,游街结束后,再贬为奴隶,负责那一段河堤的维护与看守,一旦所负责河堤再次出现问题,就直接砍头。

    就在政良处理这一宗贪墨案件时,一匹快马正带着一个惊人的消息飞速向岸岳城而来。

    (各位书友,请给本书一点支持吧,否则惊人的消息就不惊人了。求支持。)(未完待续。。)

    。。。

第444章 “坑死”毛利() 
大内家在出云的攻略失败了,大内义隆惨败而回了。

    从侦番传递回来的信息中,这一次大内义隆真的是惨败。虽然政良在记忆中,知道大内义隆的这一次对出云的攻略将会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当亲身处于这个时代,并且详细了解了大内义隆战败的经过后,政良都不得不惊叹于大内义隆这一次惨败程度。

    自从大内家在今年四月份对尼子家的数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后,尼子军是越打越多,越战越强。大内义隆的帐下,诸多望风而来的国人豪族,又暗中接受了尼子晴久的买通(当然,其中一部分是当初受尼子晴久指使而假意加入大内家阵营的),三刀屋、三泽、本城带着人马,投月山富田城去了,吉川兴经在小仓山扬旗,堵截大内军的后路,而尼子属下的贺麻党,又不断地打游击战,切断大内军漫长而脆弱的粮道。

    五月七日,大内义隆撤去了京罗木山的营帐,大内军开始总崩溃。这时,有些内疚的陶隆房,主动要求主君义隆走比较安全的海路,而自个则带部众殿后,抵御尼子军凶猛的追击,组织大队从石见撤退周防长门。大内义隆热泪盈眶,关键时刻还是我的五郎可靠啊,可没想到的是,大内家的悲剧,就在海路上发生了。

    大内义隆乘船时,一定要把养子晴持带上。他爱护这孩子啊,结果两人船还没走多远,就遇到许多热烈请求搭船的大内将士。大家都要顾着逃命啊。而大内晴持又是个忠厚人。没出现许褚持刀乱砍人的现象。很快无数大内将士像蚂蚁般附在了船上,那就是超载,超载就是翻船喽。

    晴持的船翻了,在另外船上的义隆流泪了,因为晴持当时走的匆忙,还满身穿戴着铠甲呢,结果如粽子般沉入了海里,连尸骨都找不到了。早知道。让晴持和隆房一起走陆路,说不定还能捡回条命呢,或者,这就是命吧。

    在得知大内晴持死亡地消息后,政良不由的唏嘘了一番。毕竟大内晴持也算是在大内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与政良交情不错的将领了。没有想到就这么就没有了。或者,这真的就是命吧。

    大内晴持的死,对于政良来说,也只是唏嘘一番罢了。但对于大内义隆来说,这个打击可就大了。

    大内晴持的亲生父亲为土佐中村的一条房冬,母亲是房冬的侧室大内义隆的姐姐。他三岁时过继给无儿子的大内义隆。成为了大内义隆的养嗣子。由于其文武兼备,和歌、管弦等雅乐修养亦比较突出。而且又是公家名门一条家后代的缘故,大内义隆十分宠爱他,甚至将他看作是大内家未来的又一雄主。可以说,大内晴持就是大内义隆的一个精神寄托。如今,精神寄托轰然倒塌了。

    现在就要看看接下来,大内义隆是否真的如历史上所说的那样,迅速低迷起来了。要是真的跟历史一样,那么罗氏家就要抓住这段时间乘机崛起了,至少也要成长为大内家不敢随便干涉其政策攻略的强力大名。现在即便大内义隆战败了,但是大内家还是一个综合国力比罗氏家大上数倍的强大大名啊。

    大内义隆这么一败,影响可谓深远啊。

    除了罗氏家外,首先就是大友家。虽然由于罗氏家的出现,导致了去年年底的那一场在原来历史中没有出现的战役出现了,但是随着大内晴持的死去,大内家与大友家接下来的恩怨还是无法避免的。

    其次就是尼子家了。按照历史发展,此战中击溃了大内家后,尼子家又恢复了先前的威信,尼子晴久也乘机重新杀入石见,占据了石见银山,得到了重要的财力支撑。后来更加是以作战不力、立场不纯等名义,流放了大批出云国人,还削减了三泽、三刀屋等大族的封邑领地,垄断了出云南部铁砂的贸易,加强了宗家的力量,成功地朝大名权力一元化迈进,正在构筑尼子家的全盛时代。

    最后就是毛利家。乘着大内、尼子都无暇顾及的空当,毛利元就在安芸实施了一项能有效统辖国人,扩展毛利家势力的方案,这套方案在郡山城之战前元就便思考成熟了,此时终于能够具体实施了,这便是著名的“二川体系”。

    二川”指的是安芸北部的吉川,和安芸南部的小早川两家豪族,这两家在安芸的位置都很重要:吉川家位于安芸和石见的交界处,而小早川家则控制着濑户内海交通,并拥有一支精良的水师队伍。要命的是,这两家在安芸势力还都不弱,让他们听听大内、尼子这样的大名还有的商量,而毛利家呢,你算哪根葱,之前谁不知道谁的底细啊?不过局势发展在这个时候,两家的一些纠纷和窘境,却给毛利元就提供了渗透进来的机会。

    首先是吉川家的内乱,按照历史的发展,很快家作为家督的吉川兴经,为了加强自个的权力,重用了一名叫大盐右卫门尉的家臣,结果激起了吉川同族的愤恨。特别是吉川兴经的叔叔吉川经世,在族内权力很大,威信很高,对侄子兴经重用外姓人的行为极度不满,加上大盐右卫门尉也不争气,滥用权力,闹得民怨沸腾。吉川经世终于忍无可忍,派出刺客把大盐这厮干掉了,然后经世便和其余吉川重臣合议,干脆直接迎毛利元就接收吉川家。于是结果是,正牌家督吉川兴经和儿子千法师,被族人和家臣捆了起来,送进了深川馆,“被隐居”了。随后,毛利元就把少辅次郎(这可是你们老家督的亲外孙啊)送入了吉川家,继承了家名,这时少辅次郎继承了毛利家通字“元”,改名为吉川元春,完成了吉川家向毛利家的融合。

    吉川兴经最后的结局,怎么可能善终呢?吉川元春当上新家督后,兴经父子的命运就注定下来了,天文十九年(1550)九月,元就以兴经父子“不安稳”为由,指使吉川元春、熊谷信直和天野隆重包围了深川馆,吉川兴经不愧出身勇将世家,他奋力与来袭的敌人搏杀,刀刃卷了就取弓射箭,弓弦最后也被拉断,和儿子千法师一起遇难。安芸吉川家,实际等于灭绝了。

    另外小早川家,得来的更容易。当时安芸的小早川分为两家,竹原小早川和沼田小早川。元就先得到的是竹原家,此家的家主即那位参加了郡山城之战的小早川兴景,在天文十一年(1541)死去,没有留下后代。这时大内义隆亲自上阵,对竹原小早川家说,把家督的位子让给我的德寿丸来!竹原家吓得屁滚尿流,毛利隆景毫无悬念,进入了竹原小早川家当了家督。

    这一次,月山富田城之战时,跟随大内军作战的沼田小早川家督正平,在尼子军的追杀下丧命,他的儿子小早川繁平眼盲体弱,家中一帮人,以乃美隆兴为首,也吵吵着要归附毛利家。小早川繁平无奈,只得把毛利隆景迎进来,当了自个的养子。隆景一进来,就和乃美隆兴勾结,逐步把忠于繁平的家臣清洗杀害掉。

    最后,在吉川兴经遇难的同年,元就故技重施,说小早川繁平勾结尼子家,不过还算留了这个瞎子一命,只是逼迫他隐居出家,然后元就的三儿子隆景,在大内义隆的全力支持下,娶了繁平的妹妹为妻,接收了沼田小早川家,自此竹原、沼田全都统一在隆景手中,小早川隆景之名,正式在世间流传。

    当然,政良是不会允许这么一个潜在的强大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