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鹰 >

第117章

战国之鹰-第117章

小说: 战国之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政良殿下多虑了。这次本家是真心实意地前来和解的;怎么可能再次与贵方开战呢;倒是那些和解的礼物的确是已经准备好了”;官兵卫硬着头皮呵呵一笑;装作平静地说道。

    “哦?这样就最好了”;既然对方已经心虚;那么也没有必要穷追猛打了;否则对方一旦恼羞成怒就惨了;毕竟政良现在也是心虚得很的。

    “那么;政良殿下?”官兵卫看向政良;等待他的最终和解条件。

    “殿下;元生城已经指rì可下;请殿下三思”;一旁一直没有作声的一诺这个时候突然跪伏在地;言辞恳切地劝谏道。

    “官兵卫大人;相信阁下现在已经很清楚;本家是不可能放弃元生城的;否则将引起本家家臣的不满”;政良装作为难地说道;“但是;在下可以暂时撤离兵势;让贵方在城中的兵势撤离城岩;另外;作为安抚家臣的条件;请留下200贯铜钱。”

    官兵卫与执行种谦对望一眼。官兵卫有点拿不定主意;虽然罗氏家这样的条件已经完成了少主的任务;但是毕竟是丢失了领地而且还要赔款;这样有损家族尊严的事情他是无法决定的;即便真的答应了;他也做好了回去后切腹谢罪的准备了。

    看到官兵卫用眼神征询自己的意见;执行种谦当即满头黑线。他现在的想法是立即离开面前这个言辞犀利的罗氏家领主;rì后他宁愿与对方在沙场上一决高下;也不愿意直接跟他谈判了。

    看到两人这样的情景;政良继续说道:“今后;罗氏家与石原家将以打上湖至打上津的水道为边境分界;贵方在陆地上应对呼子家的威胁;本家则是沿着打上津的出海口进入呼子湾;在水面上对呼子家形成威胁;贵我两家形成犄角防守之势;至于一直从打上津出海口附近水域与贵方有联系的呼子湾附近的海贼众;本家将不干涉他们的行动;只要他们不侵扰本家领地;本家保证不攻击他们。”

    政良目前还不准备直接面对呼子家。所谓烂船也有三斤钉;在呼子家仍然还有一定的实力前;尤其是水军还是十分强大时;还不适宜与其直接对碰;否则最后得益的只有第三方豪强;所以石原家这个过渡地带就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好;本家答应这样的条件”得到了执行种谦的眼神授意后;官兵卫最终答应了罗氏家的和解条件。

    昨天的推荐很不给力;向大家求求票啊。

    。。。

第167章 侵明鬼子() 
天文九年十月一rì下午;秋风送爽。蔚蓝sè的天空。在初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打上津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的彩sè;分外绚丽。

    此刻;打上津上;两艘小早正在东西两岸来回穿梭;将西岸的人运送回东岸去。而西岸的岸边上;从元生城出来的石原家兵势正严阵以待;一边紧张地登上小早;一边小心翼翼地注意着两百米开外同是结阵以待的罗氏家兵势。

    按照和解的约定;政良首先将元生城外的军帐撤除;并让开离城的通道。然后官兵卫进入元生城劝退城中守兵;不到半个时辰;对方城中的兵势就结成阵型从城内陆续出来;只见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各种各样的物什;大有搬家之势。对此;在不远处带领着罗氏家兵势全程监视的政良毫不为意;只要对方乖乖交出城岩;他就已经大占便宜了。当然;他也担心对方耍花样;所以也是派遣了大量的侦番在附近严密监视;避免对方有另一支队伍突然出现增援;打一个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打点完毕;元生城的兵势开始向打上津的岸边开去;政良一边派遣一诺带领数十个农兵立即开始接收元生城;一边亲自带领着兵势紧跟着对方;一直到了打上津的西岸岸边。行进过程中;政良不是没有想过乘机攻击对方;但是考虑到对方一旦大败;失去了这支主要的武力;必然实力大降;那就无法有效阻挡呼子家的攻略了;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心中的想法。

    交接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领地中那些石原家死忠份子的家眷也陆续到达;这是和解的最后一个条件;石原家也不是傻子;为了安定这些被救武士以及农兵的心。他们的家眷也是必须妥善安置的。对此;政良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应了。即便将这些人强行留下。也只是一些有异心的人罢了;只会影响新占领地的安定;还不如将他们送走。

    于是;打上津上。这边每运走一船人;另外不远处的一艘停靠在岸边的小船上就会有人抬出一箱钱币放到岸边;由罗氏家的人进行清点接收;这些正是石原家答应给付的200贯赔款。这一次;估计是开了战国战争赔款的先河了。

    每每想到这里。政良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对于豪强们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啊;虽然石原家目前是内忧外患;但是总感觉这一次和解似乎有点过于顺利了;顺利得有点让人不敢相信。人总是如此的奇怪;容易得到的总会去怀疑;幸苦得到的却是觉得理所当然。

    “殿下”这个时候。近侍忽那通著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政良赶紧将神游物外的思绪收了回来。定了定神;问道:“何事?”

    “派往对岸的侦番回来了;正在后面求见”忽那通著说道。

    “让他过来吧。”政良说道。

    很快;一个侦番来到了政良面前。

    等到侦番行礼完毕;政良直接问道:“对岸现在的情形如何?”

    “殿下;石原家整个领地都动员起来了。甚至妇女也被裹杂到农兵队伍里面充当人数去了”;侦番心有余悸地说道。看来他是经历过了相当危险的情况了。

    “哦?”政良心中一震。看来呼子家的内乱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啊。难道呼子政友疯了?即便其他分家不知道平户松浦家的水军正在与呼子家水军交战;呼子政友不可能不知道吧?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竟然还继续与这兄家的家主对抗;这不是在两面受罪吗?难道他是骑虎难下了?担心满足这兄家的要求后;反而遭到他们的轻伤甚至的围攻;所以干脆跟这兄家对峙起来;让这兄家暂时不敢轻举妄动;然后集中力量先应付了松浦家的攻略?嗯;看来何有可能是如此了。

    “呼子家其他分家有何异动?”政良继续问道。

    “数个分家似乎准备联合起来向呼子家施加压力。小人在呼子家与石原家的边境接壤处看到了打着好几个分家家纹的队伍。”

    “很好;你下去先休息吧”政良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后;吩咐报信的侦番下去休息。他则是看着不远处仍然在登船的石原家兵势沉思了起来。是的;他心动了。既然对方形势如此混乱;是不是乘机浑水摸鱼;看看能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呢?

    “殿下”;这个时候;近侍忽那通著的声音在再次在耳边响起;“一若大人让人传来消息;久石城那边的海贼已经找到了。”

    “嗯”政良习惯xìng地点头应了一句;但是突然从刚才那句话中捕捉到了重要的信息;猛然扭转头;声音有点高昂地说道;“什么?你是说那些海贼找到了?”

    “是的;殿下。一诺大人正等候着您的吩咐。现在他已经派人监视着那些海贼了。”

    “好;很好”政良双拳一握;整个人振奋了起来。

    为何政良如此振奋?这要从东松浦半岛中部位置的地理环境说起了。

    东松浦半岛中部位置主要有三条比较大的河流;最西面的一条是万贺里川以及座内川的支流汇合而成的河流;它的出海口正是板屋湾;现在已经被罗氏家完全控制了起来;最东面则是现在的这条打上津;它的西岸以及通往呼子湾的出海口也已经纳入了罗氏家的势力范围;剩下的中间一条叫做值贺川;它流经原石田家领地;最后经过目前仍然被数个海贼众占据着的一处出海口出海;最终连接到玄界滩中去。打上津与值贺川两条河流的出海口之间则是一个突出玄界滩的小半岛;那里正是rì后有名的名户屋城的所在地。

    可以说;只要将值贺川这个出海口掌控了;那么就相当于将罗氏家在东松浦半岛中部所占据的领地完全围拢起来了;有利于领地的防守。但是要占据那里首先就要将盘踞在那里的海贼众驱离甚至杀灭;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些海贼没有固定窝点;经常随意更换藏身之地;一旦你强行占据了他们势力范围;他们说不定会报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前来sāo扰你;让你烦不胜烦。近侍忽那通著刚才所禀报的;正是说本家的侦番发现了那些海贼众目前的栖身之处。政良准备一举杀灭这伙海贼;即便不能够杀灭也要尽量重创他们;这样罗氏家在东松浦半岛的根基就完全稳固下来了。

    那么;为何政良又如此热充于攻击这伙海贼呢?完全可以跟他们和谈啊。原因很简单;那里面有着政良迫切希望杀掉的人。

    那一带;主要存在着两个海贼势力;分别是今村众以及池田众;而今村众是势力最为强大的;他们的首领名叫五助。说到这个五助又不得不牵扯到另一个人;就是五助的兄长四助。

    四助何许人也?准确地来说;就是一个侵明鬼子。在历史书籍中记载明朝海贼王王直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传说中王直生有异象;“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嘉靖十九年王直偕同徐惟学、叶宗满等在广东打造海船;“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rì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牟取暴利。由于海外贸易在当时为非法活动;一开始王直加入徽州府歙县同乡的许栋集团;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许栋和李光头相继被明军朱纨剿灭;王直遂另起炉灶;自立为船主。“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王直成为当时东亚一个大型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并接受rì本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

    这里的记述中;有着“四助”的记载。

    而政良现在即将对付的这个四助;原为唐津湾的一伙海贼众的首领;后来在一次与波多家水军的冲突中大败;只得带着残兵逃到了海贼的天堂五岛一带;目前暂时投靠了平户松浦家。经过多番推敲;政良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四助就是rì后跟随王直侵扰明国的倭寇。即便不是;也只能够怨他起的名字太倒霉了;又刚好是海贼;抱着宁愿杀错也不要放过的心态;政良是下定了决心要干掉这个家伙的。

    至于盘踞在值贺川出海口一带的海贼五助;则是确定了正是四助的亲弟弟。正所谓上阵不离亲兄弟;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是不可能不跟着自己的兄长前往明国抢掠的。所以政良的目标很明确;先干掉这个侵明的鬼子。

    当然;政良也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只是这两伙海贼都是杀人越货之人;跟其他由于生活所逼而走上海贼道路的一般渔民不同。在一若之前收集而来的情报中;政良知道这两货海贼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即便跟他们和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反口咬上泥一口。所以;这两伙海贼留不得。

    既能稳固领地统治;又能顺带除暴安良甚至间接帮助一下明国;何乐而不为呢?

    。。。

第168章 一窝端() 
倭寇都是些剽悍凶残之徒;通常轻装出阵;上衣花衫;下着短裦;身上背着一柄长剑;驾驶着悬有八幡大菩萨旗的小船随风而行;神出鬼没于茫茫大海上。北起大陆沿海;南至南方诸岛;所到之处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说倭寇随风而行;一点不假:东北风肆虐时;他们藏身于萨摩或五岛至琉球一带静待时机。一旦北风刮起便可南犯广西;东风则扰福建;而若是南风劲吹;则可远袭天津乃至辽阳。

    倭寇兴起于rì本的南北朝末期亦即中国明王朝的建国初期;虽然腹背受敌;受到了明王朝与rì本zhèng fǔ的双向打压;势力却年年扩大;活动rì渐猖獗;为害不断加剧。

    为防御倭寇侵扰;明王朝不得不构筑了庞大的海防。仅仅为了保卫福建一地;zhèng fǔ便将三分之一的海边居民编入军队;同时筑城十六座;驻军一万五千人严加防守。上海等地当时都只是零星分布有十余户渔家的小村落;就因地处黄浦江边;倭寇常由此登陆;为防倭寇而修了城池;之后才逐渐发展并繁荣起来的。

    当时明国人谈倭sè变;以至于小孩尽管哭闹;一听说“倭寇来啦”便也立时止住;不敢再哭。

    政良这一次是准备做一次打倭英雄了。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rì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sè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yīn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yīn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sè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sè了。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

    亲自监视着石原家的兵势完全撤离到打上津的东岸后。政良留下所有的足轻以及农兵负责守卫新占据的元生城;然后立即带领着40个披风众以及30个低级武士静悄悄地来到了海贼今晚的临时聚居点附近。

    政良躲在一处山崖上;向下望去;只见沙滩上生起了数堆火堆。海贼们正三五成群地围拢在一起大口地吃着东西。

    “殿下;下方的沙滩上大概有40多个海贼;在远处的海湾上还有八艘小早;小早上还有一些海贼”;忍军黑鹰的首领一若伏在政良的身旁小声地说道。经过将近半个月的修整。迁居到野高山上的山潜众已经逐渐恢复过来;山潜众的新首领一若也按照政良的要求组建起了一支20人的忍军。这一次是夜晚突袭;所以政良召来了习惯黑夜环境的忍军前来协助。

    “怎么会如此多人的?”政良疑惑道。按照以前一诺收集回来的情报;五助这伙海贼众也就是30多人罢了;为何今天人数增加了这么多;政良感觉到有点蹊跷。

    “殿下;下面是两伙海贼;除了今村众外。还有池田众的海贼”。一若马上禀报道;“而且那个角落里还关押着一些人;看样子;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