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52章

大宋工程师-第52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怎么想,高丽人还是从船上下来,他们准备列好队就开始进攻。

    然而,当高丽士兵刚下到一半时,“咚、咚。”一阵鼓声响了起来。

    突然的变故令高丽人惊骇起来,他们不知道生了什么,只得四处寻顾。

    倏忽间,数百人从不远处的树林里杀出,成半包围状把岸边的高丽人围住。

    这是什么人?高丽人惊恐起来,他们被这个阵势吓住了。

    如果只是突然的变故,或许会让高丽人惊恐一阵,却也不会产生那么大心理压力,主要的压力来源对方的阵势。

    人数上,足有上千人,比高丽军总人数还多了一倍,这是绝对压倒性的数字,就算高丽军全部列好队,也无法对抗,何况他还只从船上下来一半的人。

    装备上更让高丽人吃惊。对方的衣甲和兵器明显更精致和上档次,而且这些装备样式新颖,他们根本见所未见。

    若这些高丽人还能承受的话,那跟着出来的几件重型装具就让他们恐惧了。

    床弩,这里竟然有床弩!而且是近十张床弩,也太不可思议了。

    别看来的高丽军中没有床弩,可他们对这个东西不陌生。这是宋军的一种先进装备,可三箭齐,威力极奇强大,就是盾牌也挡不住,更有甚至者,箭势之猛可以连穿数人,根本无法防御。

    没想到对方居然有这个,哪里还是贫贱的耽罗人,简直就是大宋军的模样。

    不对,就是大宋军也达不到这样,因为他们手中的装备看上去更先进,已越了正常宋军的装备。

    不得不说,在这周边的国家中,不,就是全世界来说,要说装备的先进,宋军是屈一指的。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大宋投入的军费开支大,也没有哪个国家的装备如此丰富多彩,更没有哪个国家的设计和做工如此精巧和细致。

    然而,对方的人连宋军都比下去了,他们又是谁?此时高丽人可不会认为他们就是耽罗人。

    只是不等高丽人镇定下来并进行询问,围住他们的人群便用高丽话高声喝道:“缴械不杀。”

    众口一辞,声震数里,高丽兵士吓得一哆嗦,立马惊慌失措起来,有人甚至差点尿了裤子。

    缴械不杀。就似一种优待条件,又似一种生死选择,更似一种上位者蔑视众生的姿态,一下子摆在高丽兵士面前,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宿命。

    其实,根本不用选择,兵士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的长官才是真正掌握他们命运的人。只要一声令下,前方就是死路一条,兵士们也得往前冲。

    只是,明知对方势大,还要做无畏的牺牲,这样的指挥官绝对是愚蠢的,一般稍有些头脑的人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然而,此时此地,本是来征剿耽罗人的,不想遇到了强大的敌人,高丽人的那份傲骨一下子起了作用。

    想让缴械投降,门都没有,打不过你,难道不能跑吗?

    打定了这个主意,高丽指挥官立马下了一道命令:“所有人撤回船上,大船启行返回。”

第438章 封闭港口() 
这是一种无奈的命令,前进只能全军覆灭,唯有后退才能保全力量。至于缴械投降,是在开玩笑吧,有退路谁会去投降。

    因而命令一下,所有已下了船的高丽士兵纷纷朝船上退去。

    当然,就是傻子也知道,这次退却不会那么顺利,因为敌军就在眼前,手中有强大的攻击武器,只要一波攻击下来,就会损失近百人。

    因而,为减少损失,高丽士兵在后退的同时,还是做好了防卫。数十张盾牌竖在前方,就算明知挡不住床弩之箭,也要奋力拼搏一下。

    更有原来船上之兵士,早已搭弓射箭,朝向渐渐靠近的来人射,试图阻住来人的步伐,只是他们相互间的距离太远,越了一箭之地,弓箭全都射在了地上。

    包围圈虽然还在缩小,高丽兵士却放下了心,他们已全部撤回到了船上,并无一人遗留在地,此时可谓是保险之极,只要海船开动,就算在此间占不了便宜,也能够顺利返回高丽国内,他们已不需要再担心什么。

    不过,稍稍镇定下来,他们就开始了纳闷。岸上的兵力虽然较多,也很强大,却没有任何冲杀的表现,不但如此,就是连箭也没射出一只,他们好似只想把人逼到船上,其它的再也不去做。

    这是为何?难道他们不愿意与高丽为敌?还是他们的装备是假的,根本没有威力?

    问题接踵而至,高丽人一时想不到通,只是不及他们想通,似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这时岸上有人大喊了一声:“放箭。”

    倾刻间,箭如雨下,纷纷朝船上射来。

    这阵箭雨落下,高丽人总算知道对方的装备不是假的了。

    来箭不光力道强劲,而且方向极准,比之高丽的箭支要强上数倍不止。

    高丽人都在庆幸,这箭没有瞄向他们射,而是瞄向了船舷,因而全都钉在了船舷边上,仅看箭入半截便知道,若是这箭射向自己,就是有盾牌也挡不住。

    这还是对方的床弩没有射的情况下,若是对方射了床弩,效果会如何,谁也说不清了。

    哪里还敢在此僵持!对方不瞄向人,就是驱赶离开的意思,高丽指挥官明白,还是早点跑路为好,免得出现意外,因而立马下达了启航的命令。

    命令一下达,船队起锚启航,高丽人总算松了口气,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对方的弓箭了,特别船队已驶出一箭之地,他们更加放松了。

    只是这时,岸上还是传来几声震天的喊叫:“缴械不杀。”

    “哈哈。”高丽兵士开始放肆地嘲笑起来。还缴械不杀,你们有病吧,我们都驶离码头了还缴个屁的械,我们就不缴械,你们有种来杀个看看,别说杀了,就是追到海里来试试,估计你们也没那个本事吧。

    只是不等兵士们的笑声落下,船的另一侧突然有人来惊慌地来报:“不好,港口被封死啦,出不去了。”

    这就似个晴天霹雳,一下子把开心的高丽兵士打回到初始的心惊胆战状态。他们此时总算明白,怪不得岸上的人放心的让他们离开,而且还继续高喊“缴械不杀”,原来不是犯病,而是在这里等着呢。

    所有兵士都已看清了形势。狭窄的港口出口处,一拉溜停着十艘大海船,看其气势汹汹的样子,就是为这三艘船来的。

    十艘大海船的出现,就是要把战斗在海上解决掉。高丽指挥官明白了,之前之所以没有在岸上进行战斗,估计也是为了麻痹已方,反正海上的战斗不可避免,何不都赶入海中,以船对船,胜利的成果或许更大。

    双方比较一下就可看出,船只的尺寸大小相差不大,都是一个吨位级的,可一方有三条船,另一方却有十条船,而且是十条船占据了地理优势的船,如此情况下,三条船想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只是难度再大,也挡不住高丽拼死突破的雄心,只见指挥官一声令下:“三船集中一处,从一侧突破,无论如何也要冲出封锁。”

    这是誓死一拼的决心,也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一旦突破不成,只能按对方的要求“缴械不杀”了,只是那种耻辱可没有谁愿意去干,“宁死不降”正是军人最起码的素质。

    三条船只疯了般向出口右侧冲去,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能冲出去就冲出去,冲不出去就与对方同归于尽。

    看到三条船疯了般冲向港口一侧,塔台上的彩旗立马飞舞起来,似在传递一些信息。

    十条船得到信息,马上开始行动。众船纷纷向右侧靠拢,在靠拢的同时,船队向外分开,仅在中间留下一条可通行的通道。通道两侧各有五条船,它们排列站好,这种状况正如列队的兵士在欢送既将离开的英雄那般。

    三条船度很快,越来越近,他们根本没考虑过减,直直的朝前撞去。

    然而,前方并没有明确的阻拦船只。十条船已完成阵列动作,它们组成了一个可以吞噬一切的大喇叭口,迎向了三条船,其意很明显,就是想让三条船驶入。

    能不死,谁也不愿意死,就是抱着必死之心,在有所选择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选择生。

    此时,就算有些莫名其妙,三条船还是驶入了喇叭口。那条通道并不长,只要冲过去,就能把十条船甩开,从而冲向外海。

    高丽人也看了出来,这帮人明着是阻拦他们,实则还是放他们离开,至于为何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怕因此惹恼了高丽国,会再次派兵前来。

    有了这个想法,高丽指挥官虽然还在警惕地望着四周的船只,却已稍稍放下心来。只要再过半刻,他们就能越出包围圈,那时就万事大吉了,他期望他猜对了对手,那样他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只是,他的想法虽好,却是个臆猜,根本算不了数。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一声怒喝:“放箭。”

    瞬间,乌压压的箭矢飞射而来,间杂着一些火箭和油包,它们齐齐的射向了三条高丽船,而这三条船很快就被火光吞噬进去。

第439章 合作关系() 
高丽指挥官总算看清楚怎么回事了。

    箭矢全部由对方的船上射出,都是类似床弩的一种装备射出的。

    这些箭矢威力奇大,射程极远。其一发三箭,为寻常床弩的一倍射程,及其入木,足有半尺,这种箭矢根本无法抵御。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些箭矢不为伤人,只为放火。当三箭连发时,其中两箭配带少量桐油,箭击在船上,桐油便洒落一地,另一枝为火箭,自是引火而用。三箭配合,很快就把木船点燃,想要扑灭,难度极大。

    这绝对是改进型的床弩,高丽指挥官亲眼看到对方操作那些床弩。它根本不需要几十或上百人来操作,只用三到四个就可完成。

    更奇特的是上弓弦,只有两人用脚蹬踏一个旋转的轮子,轮子带动一个滑块,滑块拖动弓弦来至板机处完成上弦。此法极为简便省力,而且速度快,效率高,使人闻所未闻。

    或许这只是其军械装备的一种,但只凭这一种就让高丽人应接不暇了,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能力抵御和还击。

    还击。人家的箭都射到身上了,自己的箭才过半程,这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射程,如何进行还击?

    抵御。也是一种开玩笑,硬木都能入半尺,还有什么力量能挡得住那箭矢的冲击力?再加上火苗四处烧起,若不及时灭火,一旦船体烧着,就算冲出了港口,也会葬身海中,此时可没有人敢说能游回高丽去。

    此时,三条船上乱成了一锅粥,有举盾牌防御,有扑打灭火的,还有人试图对射反击的,总之,没有人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打,打不着,跑,跑不了,就是想自救也很难做到。

    箭雨持续攻击之下,伤亡迅速增加,许多兵士倒在了甲板上,哀嚎声响彻海面。

    这哪里是在战斗,简直就是屠杀,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被杀者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强大的武器面前颤栗。

    终于,高丽的兵士怯懦了,他们就像仰望一个强大的巨人,心底再也生不出一丝反击的念头,他们能做的只有躲在安全的角落,以免横尸当场。

    高丽的指挥官怯懦了,别说他现在无招应对,就是有招也使不出来,兵士们乱成了一团,他已指挥不动任何人。

    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应对,眼看船上的火势越来越大,再不做出决策势必船毁人亡。

    这时,一道惊天动地的喊声再次传来:“缴械不杀。”

    这是旧话重提,也是向高丽兵士指引一条活路,若不这样做,那就等着与船俱亡吧。

    高丽兵士总算明白了,目前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除此之外,只能死无葬身之地。

    可笑之前还嘲笑对方多此一举,都离岸了还嚷叫“缴械不杀”,那时认为是笑话,现在看来,别人说的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同样明白的还包括高丽指挥官,他也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自然不想死拼到底,在众望所归之下,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举船投降。”

    ……

    整个围歼战持续时间不过一个多时辰,要说又惊又喜的自然是国王岷。

    他最初是担心的,生怕宋人敌不过高丽人;及至一接触,高丽人便不战而退,那时他又开始喜上眉头,原来高丽人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再到后来,港口内的围歼战打响,那种一边倒的战斗根本没有任何悬念,三下五除二高丽人便投降了。

    看到这里,国王岷不再是欢喜,而是惊骇了。他没有想到这帮大宋人会如此厉害,在他眼中极为强大的高丽人竟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宋人,他该如何面对?

    偷眼望向倪语臣,看其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国王岷无奈地叹息一声,同场胜利,他与合作者竟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看来这场胜利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是不是好事也是相对的,与那帮高丽人一比,国王岷感觉自己幸福多了,起码他不用忍受伤亡的痛苦,也不用承担被俘的后果。

    因为此时国王岷正在听取一名兵士向倪语臣汇报,倪语臣也对被俘高丽人做出了安排。

    “大人,来犯高丽人共计六百三十一人。其中兵士五百人,其余为船夫和随船人员。战后统计,我军未有损伤,高丽方共伤八十七人,亡三十人,其余全部被俘获。其三艘船只,一艘烧伤严重,无法修复,另外两艘修复后还能使用。请问大人,后续如何处理?”

    听到这里,倪语臣点了点头,道了声:“众人辛苦了。”

    接着又道:“伤者救治,亡者就地掩埋,至于降者,集中关押,充当役夫。”

    这已经是最人性的安排了,起码国王岷还没听说过比这更为人性的对待战俘之事。

    “大人,抓获了高丽两名官员,其中一名文官,一名武官,敢问大人如何处置?”兵士继续报道。

    抓住官员很正常,哪有战斗没有官员跟随的,只是官员也是朝廷委派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