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147章

湖西抗战走廊-第147章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二的脸色,更是急剧的变化。

    他是本村的,知道,这平原地儿的,没得抓挠,又赶上战乱,村村破,家家穷,尤其是嘎子家,才是穷得啥没有,要是把那个铁油桶,剪成铁皮了,他家,就又连个盛水的家什,没有了。还有各家,这大平原的,哪有个什么的铁丝铁条的,所有带铁的器具,都是金贵的。

    李晓没在意张老二脸色的变化,继续着的高兴,“嘿嘿,这大炮,造成了,足有一丈七八尺的长,能装十几斤的炸药,到时候,把五六枚手榴弹,去掉把儿,绑在一起,往炮筒里一放,再在炮筒子里,装上自制的木炭药,点上药捻,‘轰’,能打两三百米远呢。”

    “嗨,嘿,”萧易又高兴了,他仿佛已经看见了,这棵老榆树,制成的大炮,去轰炸前面的这个鬼子的炮楼。

    他的眼前,分明地出现,十几个公安队员,抬着这个榆木炮,向炮楼逼近。

    装好火药和手榴弹头。

    夜色朦胧,星光闪烁,大地一派寂静,鬼子的炮楼,就像现在,像座坟茔,黑幽幽地杵在前面。

    公安队,民兵们,个个精神百倍,像猛虎下山,在他的号令下,很快地,把大炮推到预定的地点。

    一切安排就绪后,他一声令下,大炮,立即向炮楼开火。

    第一炮,吸,没打准,打在壕沟里,瞎了五六个手榴弹。

    这李晓,纯粹的败家子。

    李晓倒还沉着,一个眼闭上,瞄的准准的。

    第二炮,“轰”,那捆子手榴弹,打进了鬼子的炮楼顶。

    紧接着,炮声、枪声,响成一片。

    炮楼附近,火光冲天,炮楼上的鬼子,乱作一团,像没头的蚂蚱,四处里钻,大喊着,萧易萧队长,带来了八路军的主力,打炮楼了,快跑呀。鬼子仓皇逃命,他在后面猛追,一直到,把鬼子全部的砍干净。

    等时候,捷报后,彭队长专门来这里看战果,还专门地对石楞子说:“看看,这门大炮,就是萧易的本事大,比你石楞子强,两炮,就把鬼子的乌龟壳端了,这榆树大炮,大大地灭了鬼子的威风,大大长了公安队的志气,你把奖给你的指南针,转奖给萧易吧。”石楞子,那嘴,撇的,能拴两头叫驴,哈哈,皇上人人坐,今儿到我家。

    还是张老二,把萧易从甜梦中叫醒来

    。萧易现在的,太想把这个鬼子的大碉堡端掉了,他太想把里面的鬼子捏干净了,以至于,他白天里的做起来了白日梦。

    张老二把萧易叫醒后,紧跟着的,泼他一盆凉水,“这榆树大炮,从说话里看,好是太好了,但是,嘴巴子的好,等于没有好。”

    张老二的唯唯诺诺的说话,一下子惊动了在场里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在兴头上,被他这盆凉水泼的,个个瞪圆了眼珠子。

    张老二犯下了众怒,他可是要给个好说法,“这榆树大炮,好是好,但是,只一样不好,现砍的,鲜,湿,吸药性子,那炸药,在膛里,要是湿了,潮了,能响?”

    张老二这一说,所有的人,都大眼儿瞪起了小眼珠子。

    还别说,炸药,越是干燥的,药力越是强,炸的越是响,而炸药,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吸潮的能力特别强,要是把炸药放进刚锯开的榆树炮筒子里,里面的潮气儿,一准的被吸干净,到那时候,不光大炮打不响,误事儿,还糟蹋老百姓的东西,太不划算了。

    李晓赶紧地伸伸舌头,这事儿,是他挑的头,赶紧地灭死,向着众人挨个儿的拱手,“还是二哥精灵,这一点细小的事儿,要是忽略了,大炮还真的打不响,打不响,不光炸不了鬼子,还连带的让百姓受损失。

    大家心里,幸亏的张老二这一说。

    张老二不好意思地摇摇巴掌。

    其实,张老二打心里,不想造这门榆树大炮,他可不是不想打鬼子,而是不想损害百姓,这些百姓,都是他们村里的左邻右舍,家家穷的叮当响,要是因为造大炮,把水缸,铁丝败坏了,他们过日子,又得缺手了。

    这并不是老百姓不想抗日,不支持八路军抗日。

    而是,张老二肚子里的有个秘密,是他的这个秘密,在他心里打起了不想造这门榆树大炮的最全面的阻碍点。

    但是,那个秘密,他确实碍着口。

    那是滔天大案,连着好多的塌天的大事儿。

    他甚至猜测到,他心里的那个秘密,能上中国的历史书。

    大家伙儿,不知道他张老二心里的秘密,全都面面相觑。

第五十一节那秘密,能上中国的历史书() 
51、张老二心里的秘密,能上中国的历史书

    这到最边上的熟鸭子,让飞了,萧易实在不甘心。

    榆树大炮造不成,但是,用硬木头造大炮的主意,还在他心里搁着,在他脑子里转着。

    看来,萧易围着老榆树,再转十八圈,也确难转出来大炮来了。

    于是,越发的沮丧。他看着那远处。

    那藏着辣椒和硫磺的浓烟,快要踱着步子的,就要钻进那鬼子的碉堡的眼儿了。

    萧易心里有些着急了。

    那烟,开始时候,萧易抱着热切的希望,现在,他有点失望了。

    毕竟,灭不了鬼子。

    突然,他脑袋瓜的一闪,突然地,想起来了什么,猛地一声大叫,“没事儿,造大炮的木料有了!”

    “没啥事儿?”李晓首先吃惊,“有木料了?哪里?”他俩从小长大,整天吃住在一起,他有什么,包括身上有几块疤瘌,多少虱子,都知道。

    他,一个人,整天的,吃住在队伍,哪来的硬木料?还是干的?就手的?

    除非他想大炮,想疯了,脑袋瓜儿,让榆树外面,正下着的雨淋了。

    萧易却不管不顾,大声大气,对着李晓喊,“走,回家!扛咱爷爷的金丝楠木去!”

    他这一咋呼,包括张老二,在场的,全都瞪圆了眼。

    “啊!”李晓首先傻眼,他知道,他爷爷的金丝楠木,可是有故事的。

    张老二也接着瞪眼睛,他也知道,在场的人,基本上也同样的都知道,萧易家,有一棵,一搂粗、八丈长的金丝楠木,狠狠的,好多年的,干木料,现成的,放在他家里,好好地,绝对的是造大炮的好材料。

    只是,满湖西的,都知道,要论宝贝在民间,最贵最值钱最公推的,就数这棵金丝楠木了。

    但是,这棵金丝楠木,别说小偷,就是国民党在的时候,就是现在的日本小鬼子,这么猖狂,也没有敢动这棵大金丝楠木的念想的。

    就是萧易家,敞开大门,满湖西的,包括饿急眼的土匪,被打成丧家犬的军头,没有一个敢上去,把这棵金丝楠不抢走的。

    这棵金丝楠木,在那个讲究信义,崇拜鬼神,颇为迷信的年代里,就是另样的化身。

    张老二知道,全湖西的人知道,这棵金丝楠木,是怎样的传奇来历。

    那是二十多年前,微山湖里的水位低,运河大航道里,已经浮不起来大型的载重的船,三条连在一起的官家的船,就搁浅在了鲤鱼湾。

    那官家的三条连体船,装载的可是好东西,从云南来的,好大好粗的一棵金丝楠木,是皇上要的,北京,金銮殿里的宣统皇上,要在十三陵,尽孝心,给正当年的慈禧皇太后,修冥殿,全国内外的征集好材料,这棵金丝楠木,就是修建大殿的大横梁,据说,是皇上,不,确切地说,是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一开始,就想着了自己的后路和来世,派出钦差大臣,到云南,越南和缅甸,四下里寻找大殿里的顶梁柱。

    顶梁柱,里面可是有着大学问。

    不仅木质金贵,千年万年的不被虫蛀,不会折断,还要有华贵的出身还要有金贵的名字,这些,就决定了寻找的难度和机巧。

    这难度,可是的大海捞针。

    要说,咱大清,泱泱大国,人才辈出,那钦差大臣,在南国的原始森林里,跑烂了十几双靴子,终于从缅甸的一个大将军的纪念堂里,发现了这根金丝大楠木。

    那时候的缅甸,还是咱大清朝的下属二级单位,历来是进贡的,现在,几千里外的北京,皇上,看上了咱的一根木头,还有啥说的?拆!

    别说看上的是一个将军的大殿的木头,就是看上咱皇宫大殿的哪根木头,咱祖坟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也赶紧地上书天国,杏黄色的回书上,只能是一个字,拆!

    能当上皇上的,都不憨,嘴巴子上的巴结,不等于实际的行动,何况,现在的大清,国力衰弱,正被别的列强欺负着。

    缅甸,也不是那样时候的紧巴结了。

    他们也会玩花招,一面的上书,信誓旦旦,为皇上马首是瞻,一面的把押运金丝楠木的钦差大臣杀了,把金丝楠木改运到他们的皇宫里去。

    突然的发现的宝贝,是谁,谁都眼红。

    但是,小国的小算计,能逃得过北京,大清朝的皇上的眼珠子?

    北京的宣统皇上,这时候,已经登基,坐上了金銮殿,正想着法子感谢慈溪,也更觉得的后脊梁的凉,担心这的后面的帘子响,怕皇太后的三寸金莲,狠狠地剁他呢。

    你想,宣统皇上,能不把这棵金丝楠木的差儿办妥贴?

    于是,一道圣旨,传到云南,着云南总督大臣全力追回。

    这一下,可好,可是热闹了。

    云南总督,是一个马上将军,这阵子正要刀出鞘,正想着找个机会,好好修理一下,这个已经不是太听话,已经露点精儿,想单立门户、阳奉阴违的小二级单位。

    就像瞌睡皇上给送来枕头,那镇守使,喜出望外,接到圣旨的当日起,就发兵,一路厮杀。

    天兵所致,还有什么能阻挡的?

    没几日,咱大清的神兵神将,就长驱直入,直接地打到了缅甸府,杀了一应该杀的人等,把这棵金丝楠木,一路上的凯歌高奏,拉了回来。

    这棵粘了众多人血的金丝楠木,喝人血,还没喝够哩。

    从云南,一路的累死多少人,暂且不提,又遭了多少土匪的劫掠,也还不说,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后,好容易运到了杭州,从那里装船,顺着大运河,沿着水路的一直往北,又过了半年,才运到了微山湖的鲤鱼湾。

    又搁浅了。

    搁浅,在微山湖里的运河大道里,是常有的事儿。

    运河里的水,是前后左右的的湖、河里的客水补给的,遇上干旱或者少雨,补不来客水,那运河里就不能行船了,这叫搁浅。

    根据史料记载,就是喜欢下江南的乾隆皇上,也有四五次的,在京杭大运河里,被搁浅。

    被搁浅,就成了上得岸来了的龙,被捆住手脚的虎,路人、土匪什么的歹人,就要动刀动斧的,琢磨坏心眼了,大皇上,乾隆,就是因为京杭大运河里被搁浅,差点儿被劫匪给刀了,吓得,从那以后,再也不下江南了。

    同样,对于押运这么金贵的东西的那些官差们,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岔子湖里,搁浅,可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再说,他们也没有什么盖世的武功和孙悟空的拔根毫毛,一吹,变成千万搬运工,大家伙儿,一叫劲儿,把金丝楠木扛到北京去的本事。

    微山湖里,历来土匪多,历来民风彪悍。又是这么贵重传奇的金丝楠木,撂在那黑灯瞎火的鲤鱼湾里,就像一个咸鱼,引得多少野猫谁不着觉?

    从这里,还是沿着着微山湖的水道,上溯到宋朝年代,北京城里,一个大官的女婿,为了孝敬他的老丈人,当然了,也主要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巴结,把收刮的民脂民膏,由宋朝第一大将,杨波府杨家的后代。

    ——人家说,富不过三辈,就是这个道理,想那杨令公,打死他,也绝想不到,他的后人,能落魄到衣食无着,把杨家仅仅传下的那口朴刀,沿街叫卖,还被泼皮着实羞辱。

    ——杨志的传世武功和他的一路谨慎,竟然还是没有逃出来劫匪的口,因为天气炎热,贪嘴,喝了一口酒的百密一疏,还是在黄泥冈上,曹盖吴用的一帮子梁山上的贼,被抢了去。

    那生辰纲,还是能挑着担着护着走的主儿,这根金丝楠木,那么一大个儿,那么沉重的一个大木头,还不更引得众人的眼红和滴下来的口水?

    所以说,这根金丝楠木,又在这里,喝足了血。

    一茬一茬的看守,被杀死在这湖叉子荒野里。

第五十二节血没喝饱的金丝楠木继续喝着血() 
52、血没喝饱的金丝楠木继续喝着血

    死人,倒不怕,凡是站着的人,终归要倒下的,早倒下和晚倒下,在皇上眼睛里,都是一样的要倒下。

    但是,皇上要的东西,那是万万不能马虎的,济宁府道,派来一伙加一伙的看守的兵,除了挨冻、受饿、脖子挨刀儿之外,最常做的,就是跪在地上,祈求老天爷,赶紧地下雨,能把这三条官船,重新地浮起来,能把这根喝血鬼金丝楠木,运到北京的通州去,然后,就近地隐姓埋名,当和尚,当道姑,甚至当土匪,当花子,就再也不趟这官场的浑水了。

    但是,仿佛,这根金丝楠木,那浅红的木心儿,还没红透,喝的血还不足够。

    押送官儿的霉运还没完。

    这当口儿,宣统皇上,下台了,被大将军冯玉祥,赶出北京城了。

    这一下,那一路劫难的名贵的金丝楠木,一下子成了无主的宝。

    成了无主的宝,那么,想当新主家的主家儿,当然的就更多了。

    好多的人眼红,包括外国的,尤其是日本,千里超超的,坐船,从日本赶过来,要抢这棵金丝楠木,运到日本去,修建日本的皇宫。

    日本的军界,也赶过来。他们也眼红,这个,据说能镇邪扬威的金丝楠木,也想着抢过来,在东京,盖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外大门,最需要的是这样直直的硬木。这根金丝楠木,怎么看,怎么说,最合适。

    但是,正巧,日本天皇的皇宫,也在离靖国神社不远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