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豪杰传 >

第6章

水浒豪杰传-第6章

小说: 水浒豪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进听到大吃一惊说,“两百两的伙食?那么贵!”

    “自然,大郎你看看。而且说实在的护庄队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三四十个我觉得足够了。然后伙食一天三顿,肉就免了。这样庄子能剩下好大一笔钱,购买田地!”史福拿着一张单子给史进看。

    史进接过单子一看,看到单子上除了写着麦谷、高粱这些粗粮外,还写着羊肉、狗肉。

    史进问道,“福叔,给庄客吃的都是羊肉、狗肉吗?”

    史福听到疑惑地问道,“当然,不然吃什么?”

    “干嘛不吃猪肉吗?”

    “猪肉!”史福惊讶地说,“猪喂养不比牛羊容易,而且时常有骚味、不好吃,除了贫苦人家,不然没有多少人爱吃猪肉!”

    猪肉喂养麻烦?还有骚味?难吃?

    记得上一世长大后家里是没有再养猪了,不过那是因为不划算。

    小时候家里却是养了几头肥猪,史进还亲自喂食它们。

    怎么会麻烦,怎么会有骚味难吃呢?

    史进回忆了这一世的记忆一遍,才明白过来。

    大宋时候,大部分百姓还不知道猪要阉了,才容易养肥,而且能让肉质更加鲜美。

    猪不比羊牛好养,再加上炒菜还没有兴起,只有炖煮烤三种,不能将猪肉的味道最好的呈现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吃猪肉还没有兴起,鸡肉、羊肉才是主肉食。

    想到这个时代的割阉养猪技术和炒菜还没有兴起。

    史进眼睛一亮,养猪和酒楼有搞头!

    想到这点,史进说道:“福叔,叫人去买十几头小猪崽回来!”

    史福听到史进要买猪崽,忙说道:“大郎,你买小猪崽做什么?”

    史进笑着说,“当然是养猪,以后我们就吃猪肉!”

    史福劝说道,“猪肉真的不好吃。”

    史进摇摇头说,“福叔,你尽管去买。我自有用处?”

    说笑,谁敢说猪肉不好吃的。猪可是全身是宝!

    猪肾,补肾填精。猪苦胆,辅助消炎。猪肚,消积益胃。猪肝,养血益目。猪肝,化痰止咳。猪骨,补钙。猪蹄,补虚健腰。猪血,补铁佳品。猪心,养心安神。

    猪鬃,可以制成毛刷,是火器保养刷上油漆的必须品。

    猪皮,除了可以做成皮革,做成猪皮冻之类的菜肴还有美容润肤效果。

    史进发下话了,史福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去买了,不过他就只买了五六只小猪崽回来。

    阉猪汉朝就有了,华佗所著的青囊书残页中就有所记载。

    只是一直没有推广开来而已。

    小猪崽买回来了,史进叫人把庄里的屠夫叫了过来。

    这个时代,要说论对动物的结构更了解的,也就是屠夫最熟悉了。

    在史进的指点下,屠夫三两刀就给猪崽做了割阉手术。手术那叫快狠准!

    猪崽割阉后,三两个月才能看到成效。

    不过看到猪,想着糖醋排骨、红烧肉那些菜肴,史进胃的馋虫却是给勾了出来。

    自家庄里养着几头大猪,屠夫也来了。不宰一头祭奠一下自己的五脏六腑,实在是对不起自己。

    而且还能请史太公享受一下美味,也能打消福叔的顾虑。

    史进从猪栏里挑了一头最肥的猪,对屠夫喊道,“把那头猪宰了,今晚吃全猪宴!”

    全猪宴!

    屠夫很是惊讶史家大郎竟然要吃猪肉。

    虽然很惊讶,但大郎说宰,那就宰呗!

    屠夫干净利索地用绳子将两百多斤重的肥猪捆绑吊在一根大木头上,刚准备一刀将猪断气时。

    史进喊道,“别捅猪心,按我说的做。把木盆放在猪颈脖下,把要捅的位置地毛给我先剃干净了,一会别跟血一块掉进盆里,那可就没吃头了。”

    屠夫听令地用清水洗干净猪颈脖,然后把咬在口中的尖刀抄在了手中,一刀插进猪的颈项。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血顿时喷涌而出,然后血流成河地落入木盆里。

    不一会儿,木盆很快就接满猪血,拼命挣扎地大肥猪也咽气了。

    屠夫一刀将绳索解了,然后在家丁的配合下合力将猪放进开水,烫毛刮毛。

    没多大功夫就洗干净猪,屠夫麻利地宰割。

    一些肝脏,屠夫刚想丢在一旁,拿去喂狗。

    史进赶紧叫停,然后让家丁把内脏丢进了另一个木盆。

    然后在边上指挥厨子把大肠、小肠、粉肠分别割开,粉肠只需要拿水涮涮就可以了,而小肠和大肠先行用水冲洗之后,再加入粗盐搓揉之后清洁干净。

    这个时候,屠夫已经已经将猪分解开来。

    五花肉一堆,排骨一堆,猪蹄一堆,精瘦肉一堆,猪头劈成两半。

    宰割完,按照惯例给屠夫送上三斤猪肉,然后再给五十文钱,当做辛苦费。

    屠夫一走,史进就吩咐厨子将猪骨头清洗赶紧,然后全丢进了一个大锅里,烧火熬着。

    熬上一个小时,加盐、油、白萝卜做汤。

    一半五花肉切细做馅,做红烧狮子头,包饺子,酿豆腐。

    一半五花肉过水过油,做成红烧肉、梅干扣肉。

    瘦肉切片加芹菜、萝卜等爆炒。

    晚饭时一盘盘子菜式端上来,看着暴炒腰花、猪肝炒韭菜、猪杂汤、酱排骨、糖醋排骨、梅干扣肉、酸菜炒大肠。东坡肘子、猪脚闷花生、排骨炖莲藕

    不单是史福目瞪口呆,闻着香气,忍不住咽口水。

    那些家丁更是直接流口水了。

    史太公看着满桌子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菜式,说道:“大郎,这些菜式是你怎么想出来的!”

第11章 酒楼() 
史太公看着满桌子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菜式,说道:“大郎,这些菜式是你怎么想出来的!”

    史进早就想好了对策,开口说道,“这些菜式很多都是东坡居士想出来的,比如这道菜就叫东坡肉!”

    苏轼在宋薇宗的时候很出名,再加上他的诗文才气流传广,史太公也听说过他好美食的传闻。

    听到史进说是苏轼想出来的,连菜名都叫东坡肉,史太公当即相信了。

    史太公到底上了年纪,像是酱排骨这些,就算爱吃,也吃不多。

    到是梅菜扣肉以及东坡肉这些,软绵可口,正和他口味。

    吃到这些美味的菜肴,史太公难得胃口大开,饭都多吃了一碗。

    看到史太公吃的香,史进忙说道,“父亲喜欢吃的话,还有其他菜式,孩儿配好那些几道调味出来,再让父亲尝尝!”

    史太公欣慰地说,“我儿有心了!”

    前院草堂,听到中院的史太公动筷了。

    那些庄家家丁们再也忍不住了,下筷如飞。

    大块吃肉,大碗喝汤,一个个吃的是满嘴的肥油,酣畅淋漓得很。

    吃到痛快时,一些人直接是卷起手袖裤腿,朝着木盆装着的菜发起猛攻,拼命地往嘴里趴。

    到了后面,有几个人为了一块肥肉,吵得是脸红赤脖。

    等到月色上来,满桌子的菜都吃了个精光。一个二个都挺着个大肚子直喘气,盆里连残汤都不剩。

    甚至到最后有一个庄客没有吃过瘾,直接是端起光盘子舔盘了。

    中院,史进吃饱后,用家丁送上来的布锦将满嘴的油脂抹去。

    叫下人送上茶水,和史太公喝着茶,解油腻。

    看着大家吃的那么快心,史进对自己养猪、开酒楼的事业更加有信心了。

    现在养这七十个庄客还好,但自己绝对不会满足只招揽这么点庄客。

    日后自己还要招揽更多的庄客,单单靠贩私盐,终究是不够的。

    要广开财源,开酒楼就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推出现代菜肴,酒楼想不火都难!

    史进说道,“父亲,我觉得我们史家开一间酒楼会是很赚钱!”

    史福听到眼睛一亮,说:“对对对,只要推出这些菜肴,酒楼一定会满堂宾客的。有了酒楼,我们史家又有一笔进账了!”

    贩盐虽然很赚钱,但史大郎花钱的本事也不小啊。

    看着史大郎花钱如水,史福很是心痛,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闲人,简直是浪费。

    要是少一半,这能省下这么多钱,史家一年能买上多少田地啊!

    到时不说全永兴军路华州,至少华阴县也是有数的大地主了。

    哎,也就是史大郎是家中的独子,史太公才会这样纵容他,万事惯着他。

    不过我身为史家管家,一定要帮史家好好打理好这个家。

    劝史进多买地,福泽子孙!

    听到要办酒楼,史福是第一个赞成。

    史太公看着史进说,“既然你们都说好,那就去办!”

    虽然史福筹办酒楼比史进更上心,但史进更家清楚怎样才吸引客人,那些菜肴该如何做出来。

    史进一边对庄里的厨子进行突击培训,一边亲自考察了华阴县城。

    最后在华阴县城内,通过长安的城门处不远的,花钱买了一间三间门面的两层木楼。

    为了让整间酒楼上档次,气派更非凡。史进参考着现代酒楼的一些装饰,叫人将屋子里里外外翻修了一边。

    翻修后酒楼飞檐峭壁,富丽堂皇,门口竖着一杆酒幌,迎风飘摆。

    门前两幅门联是史进当年在一部清朝戏里扮演伙计时,看到的对联。

    印象深刻,就被他拿来用了。

    上联写道:闻香下马。下联写道:知味停车。

    门楼上挂着的招牌,远远就能看到三个斗大的红字:福春楼

    除了让福春楼装饰地富丽堂皇,让人过目不完外。

    对于怎样留住食客,史进也很是动了脑筋。

    酒楼要想留住食客,菜肴才是重中之重。

    除了保证食材新鲜安全外,菜式更是花了他不少心思。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卷二四中记录到:“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讲述的大宋时期大部分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

    因此史进一开始制定的菜肴偏甜、偏香。

    梅菜扣肉,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东坡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脆皮炸大肠,皮脆肉嫩,香浓鲜美。

    盐焗鸡,制法简单独特,味香浓郁,皮爽肉滑,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风味诱人。

    除了这些以外,当然少不了西北菜当中的看家菜。

    肉夹馍,肉夹馍合腊汁肉,馍香肉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

    羊肉泡馍、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可惜北宋时期,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不然史进还可以想出更多好吃的菜肴来。

    不过就算没有辣椒,单单凭肉夹馍和羊肉泡馍,史进就相信自家的酒楼生意不会差。

    时间跨越将近千年,但连口叼的现代人都能征服的菜肴,绝对能征服大宋的百姓。

    除了精选菜肴外,史进还借用现在营销手段。

    史进叫家丁出门买货、办事的时候,逢人就说福春楼请来了宫里的御厨亲传弟子,烧的了一手好菜,吃了的人都说好。

    在店铺门口竖起一口大锅,手艺精湛的师傅拿着把雪亮亮牛耳尖刀,上下飞舞。

    一头羊很快就被削得只剩一副羊骨架,将羊骨架用多剁骨刀砍断,扔进大锅里熬汤。

    加入葱末、糖蒜、黄花菜,青蒜,香菜、胡椒粉

    香气很快就弥漫整条街。

    闻着这香气,不饿的人都饿了!

    在饭点的时候,史进还带着几个平时表现好的家丁庄客,带他们来酒楼来假扮食客,营造酒楼火热的气氛。

    路过的百姓看到福春楼里飘香四溢、高堂满座、人气沸腾,都忍不住走了进来。

第12章 酒楼(下)() 
只要客人一走近,门口站着的小二立马会迎了上去,满脸带笑得喊道:“几位爷里边请,里边请?”

    小二热情地将客人领到楼上,赶紧又麻溜的用肩上那雪白的麻布把那干净无比的座椅又重新擦拭了一遍,才说道:“几位爷,想吃点什么?客官,不是小的自夸,福春楼的菜肴那真是一等一的好吃。吃了包你还想来!”

    这个时候二楼的伙计立马会将手中的餐牌送上,硬纸制成的餐牌手感非常好。

    在客人一坐下,翻看菜单的时候,伙计会麻利地将茶水、碗筷、热毛巾送上来摆好。

    看着菜单中除了炖煮烤这些常见菜式外,还有很多之前从没听说过的菜肴,顿时起了兴趣说道,“就来东坡肉、烤羊排”

    客人点完,小二立马喊道:“好嘞,客官你稍等,菜马上就来!”

    不多时,那菜一碟碟,一碗碗就端上了。

    看着精致的菜肴,闻着那香味,那些客人再一忍不住了,连忙用筷子夹起一快肉放进嘴里。

    肉一入口,那满口的香浓,让他们的舌尖都爆炸了。

    夹、夹、夹

    客人们加快了下筷子的速度,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

    很多人不禁喊道,“太好吃了!”

    “想不到竟然还有这样好吃的美食,今天来对了!”

    不过更多的食客这个时候哪里顾得上感叹,多说一句话,就少吃一口菜,低头下筷子才是正道,用筷如飞。

    一开始还好,到后面直接是发生激烈的争抢。

    “这块是我先看到的!”

    “狗屁,是我先夹的!”

    “滚开,滚开,这盘都是我的!”

    “兄弟我平日待你不薄,何苦连一块肉都要跟为兄争呢?”

    “放手,不然兄弟都没的做!”

    “待我吃完这块肉,再翻脸!”

    “好吃,真的太好吃了。明天一定要再来!”

    一天过后,那些被美食彻底征服的客人,忍不住又来了。

    看到那些食客宁愿排队等待都要来福春楼吃,不少原本没想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